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十五章,学研产一体化与创新

下游的巡逻艇加足马力朝客船开去,远远就拉响了汽笛,小客船愣了大概20秒钟,明白过来怎么回事,赶紧刹车然后停靠在爆炸点上游四百多米的水域。

看江面已清空,确认安全,钱立峰引爆炸药。一吨多的tnt炸起几十米高的水柱,用于减缓爆炸威力而覆盖起爆点的条布被炸得飞上天,飞散的土石和着江水形成瞬间巨浪,在岸边都拍上了四五米远。

半小时后,爆破队的小船再次靠近江心的暗礁。只见原本是整体的,面积约百平米的礁石已有约四分之一被炸碎,剩下的那块完整的大石头也炸开了数条裂缝,估算的话,爆炸共掀起土石方6000多立方米。

爆破队还发现,71个炮眼被引爆了66个,剩下5个可能被水浸湿失效了。

“先排爆,再重打眼,再重装药,”一名队员说道,“随便折腾折腾,下一次引爆就得两天以后了。”

钱立峰:“你就知足吧,几年前我在黄河打炮眼,24个眼只炸了11个,那才叫一个累。”

……

到了武汉,在去武钢工地和武船的小破厂之前,唐华先去的是华中工学院。

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

机械、动力、水利,刚好差不多就是武汉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发展方向,这个规划还是不错的。然而1953年1月,原拟任命为中南动力学院院长的湖南大学副校长易鼎新突然逝世,一时又无适当人选担任院长职务务,最后中南教育部遂决定将华中机械学院与中南动力学院合并,机电互补,命名为华中工学院。

这里就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今年9月是首批学生入学,也意味着华中工学院正式开课。

现在的华工设机械制造、内燃机与汽车、电力、动力4个系8个本科专业,教师314人,当年招收新生1214人。

“半个月前,我准备动身来武汉的时候,武船——武昌造船厂厂长萨本祁对我叫苦,说他们厂现在一共只有96个人,人家国外的大型高技术造船厂动不动几千人上万人。萨厂长说,他都不知道怎么才能完成国家赋予的发展目标。我说‘老萨你别慌,华工和武大以后每年都会源源不断地向你供应工程师和技工,只要你把武船旁边的纺织厂留住,就不愁人才不来。’”

今天算是华工的开学典礼吧。唐华来华工肯定得讲两句。

“老萨听了又问:‘纺织厂和人才有什么关系?’我说:‘华工现在是个和尚大学,学生毕业以后肯定都还是单身。你的船厂旁边有纺织厂,女工多,别的工厂旁边没有女工多的工厂,那你们的优势不就显出来了嘛。到时候,优秀的毕业生都抢着到你们厂去工作,到时候你都挑花眼。’”

台下的学生和老师哈哈大笑。

刚才唐华数了人头,确实就没几个女生,大概也就十分之一左右。

“……华中工学院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这是查校长给予你们的期望,就是在做学问的时候做到这8个字。”

“但是我觉得,不能光由学校对你们学生提出要求,我也得对学校提出一点要求。”

“第一点要求,是‘学研产一体化’。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研,就是老师在上课教学生之余要进行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也可以让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参与进来。”

“作为高等院校,必须有能力在工程学方面进行创新,你的创新成果又会反馈到教学当中,老师越来越强,那自然会培养出越来越强的人才。”

“产,就是生产。生产不一定是在学校里开个工厂造什么东西。生产不只是在工厂。比如说一个系或者一个教师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机械、创造了一种新的工艺流程、提供了一份可用的设计图纸,那么这也是生产。”

“一个好的工科院校,肯定是能够做到学研产一体化,也必须做到学研产一体化。只教学不科研的,那不是高等院校,而是一所中学。只研究而没有生产,说明你研究的肯定不是什么正经东西,或者你研究的东西正经但研究的方法不正经。我们是一个工科院校,不是基础科学的研究院,正经的工科研究难道还能没有成果产出?”

“未来国家的建设,最需要的是将高校的教学工作与应用技术开发结合起来,讲应用技术的科研成果直接在生产企业中得到实际实施应用,加速新技术的产业化并产生效果,推进国家的工业化。”

……

“第二点要求,我希望在校训的基础上,再扩展内容,用这几句话成为一个学校的办学方略:‘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

“作为一个高等院校,自然育人为本,用你们‘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为指导,培养优秀人才建设国家。”

“如果说科技是强盛之基,那么创新就是国家进步之魂。17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

革命主导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除了育人和创新,还要谈责任。为学者不光要志存高远,而且还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只有实实在在地行动并在行动中勇于开拓创新,将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

中南工学院的开学典礼过完,唐华又顺便去了中南水利学院——这是1952年11月的暂定名称,现在已经改叫武汉大学水利学院。

再后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会变成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简称水院。最后到21世纪又和武汉大学合并。

唐华来水利学院是因为武汉长江大桥的首席设计师、苏联专家西林也在这一天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

“康斯坦丁,您好,我就是隔空和您交流过几次的唐华。”唐华上去用俄语和西林打招呼。

西林和唐华握手,“见到你太高兴了。在我们未曾谋面之前,您就两次帮了我的大忙,在此表示郑重的感谢。”

唐华:“您正在建设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您在帮助中国,而我帮助您,其实也是在为同一个目的。”

“可惜彭敏局长今天没有来。他总是在很忙的状态,”西林说,“彭也希望和您见面。”

“我在武汉还要呆一段时间,会有机会见面的。您来水利学院是学术交流还是做讲座?”

“应该算是讲座,关于水利工程的一些技术新进展。如果管柱钻孔法实施,我还需要更多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力量,想在这所大学里找助手。”

唐华:“如果要找助手,我倒是有一个建议。在你曾经呆过的东北,最近有两个铁道兵师刚刚从朝鲜撤回国内,在那里找,一定能找到中国建桥经验最丰富的工程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