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军事 > 海南1939 > 第750章

面积不大的基本上都不设防,如果排除澳洲本土的援军,他们要越过中央山脉,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

梁其武对安恩溥一摊手:“澳洲人也不过如此而已。”

韩子烈说道:“比起菲律宾人,他们的抵抗意志够强了,哪怕身处绝境,也对我们的喊话置若罔闻,而且发现不对,扭头就跑,一溜烟就钻山上去了,跑得比兔子还快。”

由于上岸的突击队人数较少,所以在第一波攻击中用上了全力,首先打崩了城外的军营,然后向港口突击,整个战斗过程十分迅速,打得就是一个突然性,澳军完全没有准备,做出这样的反应很正常,梁其武并没有指望所有的敌人都和菲律宾人一样好打,更不希望把部队扔到热带雨林和毫不知情的山区去,那是最愚蠢的作法,那么事情就简单了,等他们自己现身好了。

莫尔兹比港的位置太重要了,卡在澳洲大陆的头顶,距离又是如此之近,澳洲人要是什么都不干?

那就太好了。

实际上,澳洲人的反应比预计中还要慢,两天之后,第100师努力挖掘防御工事,设计观察点,把后续的重武器从菲律宾运过来,做好迎接敌人反攻的准备,驻特鲁克环礁的航空兵转场到了莫尔兹比机场,三天后,海警一支队的部分舰只停靠在了港口,开始布置反潜系统。

到了第四天,敌人的影子还没有看到,从澳洲本土过来的偷渡船先到达了莫尔兹比港,船上居然是澳大利亚共产党的几名骨干成员。

“主席同志。”

兰斯 沙基向他们介绍:“这位是澳共全国委员会委员爱德华 弗勒 希尔(edward fowler hill),这位是工人行动委员会主席培迪 马龙(paddy malone),他们是华夏同志,来帮助我们推翻资产阶级殖民地政府,赢得真正独立的。”

“你们好。”

“wlcome。”

安恩溥、梁其武与他们一一握手,没有当地人的支持和帮助,战斗会十分艰难,因为你不知道谁是敌人,在日本本土的战斗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证明,也成为我军有史以来伤亡最大的战争,更加拖延了战争的进程,不管澳共的力量有多大,有他们在,就能最大限度地转移解放区民众的注意力,减少我军的非战斗损失。

第100师的装备当然是最现代化的,但是打一场不得人心的治安战,依然是梁其武所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了,他们现在并没有马上登陆澳洲大陆的计划,那样纯属是作死,后勤根本不可能支持一场如此距离的战争,敌人会发了疯一般地围上来,所以,新几内亚岛是一个合适的目标,既有压迫感,又不至陷入重兵合围。

29岁的希尔和27岁的马龙都是澳共中的激进派,主张以武力夺取全国政权,实现党的最终目标,他们听取了党主席沙基的关于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的指示精神报告,又亲眼看到了华夏陆军极具科幻色彩的装备,岛上的每一名士兵都身着灰绿色的热带丛林迷彩,头戴芳纶盔、上面安装夜视镜和热成像装置的附属物、单兵通讯普及到人、手上的短身管武器又轻便又精准,是丛林作战的最优之选,他们高大帅气充满了自信,一想到这样的华夏人足有4.5亿之多,两人就充满了希望。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背后站着一个弱者不是。

华夏人能在这么凶险的地方占住脚,本身就代表了他们强劲的实力,澳共中央在莫尔兹比港举行了中央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响应共产国际关于实行全球共运的主张,武装起来,对已经加入了帝国主义阵营的澳洲现政府宣战,配合华夏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大的大洋洲地区。

这份名为《莫尔兹比港宣言》的文件,是上海共产国际大会之后,第一个明确发出自己声音的白人国家共产党组织,宣言号召广大澳洲工人和市民起来抵制这场帝国主义挑起来的战争,不要响应政府的征兵,不要为他们生产武器,不要把自己的丈夫和儿子送上一个注定会失败的战场。

宣言发出以后,效果如何估且不论,至少在解放军控制的莫尔兹比港周边地区,澳共已经在积极地开展工作了,他们接管殖民者留下的政权,发动当地土人也就是巴布亚人,这些都是他们的长项,由澳共来执行最好不过,也使得我军可以把注意力放到防备敌人的反击上面来。

澳共的活跃,也鼓舞了距离更远的新西兰,年仅32岁的新西兰共产党全国总书记维克托 乔治 威尔科克斯干得比澳大利亚人更加彻底,他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偷渡回新西兰。

“我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解放运动,有了华夏同志的支持,我相信,胜利一定会到来。”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飓风行动”(完)

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成果有大有小,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澳大利亚、新西兰是资本主义势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地区,他们虽然也算是英国的殖民地,不过主要的上层人物都是白人,待遇自然要好上很多,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而马来亚、暹罗、缅甸、印度这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殖民者更有警惕性,发展得一言难尽。

经过几天的连续作业,文少恭带领的护25大队基本上扫清了从马六甲到吉隆坡一带的水雷,保证我军的运输船队可以安全上岸,同时掩护他们在陆上的行动,毕竟这一带的所有的大点的地方都是沿海港口城市,公路也是顺着海岸线走的,行动起来比较方便。

“岸上的同志发来消息,吉隆坡城拿下了,守军出城投降,由马共接管政权,我军不进城。”

“台州”号舰长俞敬拿着电报走过来,文少恭接过来瞄了一眼,结果不出所料,唯一的一个英印师被消灭之后,只剩下不到3000人的守军把守的吉隆坡,失陷也就是个时间问题,地下党向殖民地政府发起政治攻势,以保障他们生命和财产为代价,换取守军投降,避免战火,也避免了我军将士的伤亡,文少恭并没有什么不满意,这毕竟是人家的国家,既然他们不想清算,我们也没必要愤怒。

之所以通知他们,是因为按照双方约定,英国殖民者和他们的家属是要坐船从海峡回到印度去的,电报上会给出船型、船名,以免产生什么误会。

就这样,护25大队的各舰一字排开,看着几条英国船驶出吉隆坡港,在他们的围观下离开,船上的英国人突然发现一溜的华夏军舰,并没有害怕或是惊叫,因为在外行看来,这些千把吨的小船,与大英帝国皇家海军那些大管子相比,实在不值一提,但是被人家从经营了百年的殖民地灰溜溜地赶出去,心里肯定也是复杂的。

他们是第一批被赶回去的殖民者,比起香港殖民者的遭遇,已经好上不少了,那些倒霉鬼还要因为抗拒武统,每个人都得去西北挖几年的沙子,那才叫一个灰头土脸呢。

“嘣”

英国人的船刚离开,岸上就响起了礼炮和烟花的惨叫声,马来人对于他们能够摆脱殖民统治也是很高兴的。

马来亚共产党一路跟着苏岛红军的步伐,红军打仗他们跟着捡漏,当然也会帮着搞搞后勤,吉隆坡解放之后,这个马来半岛最大的城市就成为红军稳固的大后方,在海上飘了好几天的护25大队可以进港靠岸,让战士们歇歇脚,顺便也领略一下不一样的异国风情。

这都是其次,他们要和陆军部队协调一下之后的作战计划,结果一上岸就接到了军委发给南洋局转前委的指示。

“前委来电,英国人的援兵到了,他们是通过暹罗海岸到达马来半岛北部的,好家伙,一下子来了三个师,7-8万人,全都是果府残兵,听说还有不少的重装备,一水的美械。”

布鲁是跟着第二师的部队上的岸,第三个步兵师已经在装船启运的途中,同样的三个师,无论是装备还是作战能力都有不小的差距,人数也不如对方,这一点布鲁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槟城?”

文少恭指指地图的位置,布鲁点点头:“我们原以为会来几个英印师或是英缅师,没想到会是果军。”

“那不是正好?”

文少恭根本就看不上果军:“现在从吉隆坡到马六甲都是解放区,马共的工作虽然拉胯,不过该有的都有了,也发动了不少群众,这里就是我们的主场,上岸的时候,我看到很多群众上街,他们还是很拥护共产党的。”

“那是因为我们胜利了,如果受到什么挫折,他们一样会拥护下一个主人。”

布鲁在南洋工作了两年多,当过最苦最累的锡矿矿工,对他们的心态了解得一清二楚,马共的基层组织建设远不能和我党相比,像吉隆坡这样的大城市,党的组织几近于无,更不要提像我党在上海那样发动工人武装起装义了,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又怎么会与英国殖民者达成妥协,让他们全身而退呢。

布鲁的意思十分明显,一旦战争开始,我们只能依靠自己。

地图上显示得很清楚,第一师在完成吉隆坡之战后马上转向东海岸,一团在李林的带领下已经拿下了关丹这个东海岸重要的中转口岸,将马来半岛拦腰斩断,现在的形势就是红军从吉隆坡到关丹形成了一道比较薄弱的战线,这条战线上只有三个师的主力部队,而敌人除了北部刚刚登陆的三个果军师,还有背后的新加坡20万殖民地部队。

假如,敌人不顾一切地从两个方向向吉隆坡发动攻击,红军哪怕有海空军的优势,也没有胜利的希望,因为马来半岛上覆盖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其地形与安南差不多,海空军的优势会大打折扣,而且还有天气的问题。

进入6月,就是东南亚的雨季。

大雨会让能见度急剧下降,飞机难以起飞,大炮失去目标,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蚊虫滋生把热带病的种子到处传播。

当然,利用海军可以方便地把部队撤走,那样一来,马共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就白搭了,群众的热情第一次很容易鼓舞起来,第二次就没那么容易了,到了第三次,会变得冷漠无比。

布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必须来一场大胜,把民心彻底收入囊中。”

布鲁出人意料地说道,文少恭明白他们已经有了新的计划:“有什么任务,直接说吧。”

“我们需要海空军,彻底截断果军的后路。”

3个钟头后,在吉隆坡港补充了食物、淡水的护25大队再次出发,当地华侨自发地来到码头上,用欢呼送别祖国的海军。

“航向228,经济航速,目标安达曼海。”

文少恭一声令下,各舰重新设定航向,由于执行敌区作战,舰上的武备进入全面戒备状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