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仙侠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365章:妥妥的黑科技

听说过“明甲”与“暗甲”吗?

明甲就是甲片位于明处,铜质的甲片尚且需要时时打磨,要不然也是会生锈,铁质的甲片更是需要时时打磨,不然生锈的速度就更快了。

诸夏的扎甲款式,甲片一般是用绳索串联,其中的一片生锈想要处理,往往需要解开很多甲片,重新串起来的工序很是麻烦。

智氏大批量装备铁甲,采用的是胸甲居多,甲胄的其它部件……,如护颈、护肩、护腰等则用皮革打造,倒是省了拆掉一页甲片就要拆一大串的工序。

不过,讲实话就是胸甲固然防御力不错,想要弯腰却是很难做到,也就阻碍了士兵的一些挥刃和闪躲的动作。

诸夏这边,装备的武器以及战技动作跟白皮其实有些很大的区别,其中的一项就是追求灵活性,才会让扎甲大行其道。

暗甲就是甲片藏于内的穿法,又有在甲胄外面套上一层衣服,或者干脆就是将甲胄包在布料内的款式。

很久之前,智氏的甲胄款式挺多,除了诸夏比较流行的扎甲款式之外,智瑶还研究除了板甲和环片甲,根据实际情况并没有大肆列装板甲或环片甲,仅仅是有针对性的列装了一批,随后却是很快淘汰了。

其实,板甲也不一定就会是那种行动不便的款式,还是有那种穿着根本不影响肢体灵活的板甲,就是对工艺设计非常严格。

至于环片甲?罗马研究出来使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自己进行了全面的淘汰。

“用以铆钉钉死,铜钉为佳,柳叶片片相连,缝制于布面之下。”公输班手里拿着的就是智氏研究出来的新甲,以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暗甲,也叫布面甲。

这种甲胄在姬周其实也有,也就是所谓的“练甲”了,一样是甲片藏在布料之内,只是甲片的固定以及分布不是那么讲究。

智瑶手里同样拿着一件布面甲,捏捏摸摸之下能够用触感分辨出布面之下一片片排列整齐有序的甲片。

他尝试着凹了凹,发现无法完全折叠之外,甲衣可以凹出一个六十度,说明根本不妨碍士兵进行腰身灵活的动作,像是翻滚、跃起之类的动作更是无碍。

智氏的布面甲,布料最外层是比较粗糙的麻衣,内衬则是用帛做成。

现在的人穿衣,一穿基本上就是好几层,布面甲的内衬哪怕是麻布款式,其实也不会磨了皮肤。

只是呢,布面甲的内衬使用帛布来做,明显会增加更多的韧性,使得一再摩擦不会很快磨损。

“我没有记错的话,布面甲是到了明中后期才大肆使用的吧?”智瑶想道。

他的记忆没有出现错误,布面甲确确实实是明中后期才大肆出现,之前皆是甲片位于外的甲胄款式。

事实上,甲胄发展到明中后期,大明的扎甲从防御力到美观可以说是领先世界各国,只是越讲究的扎甲不止做工越繁琐,需要的工时以及成本也是出奇的高。

智氏的这一款暗甲,甲片用铆钉固定,等于没有了繁琐的绳套固定步骤,哪一片甲叶出现了问题,撬开固定那一片的铆钉也就行了,不用再一拆就是一大串甲叶。

藏在布面之下的甲片,它们一片连着一片,再有一排又一排甲片像是鱼鳞那般层层叠叠。

当前的扎甲,甲片其实并不层层叠叠,也就是用绳索相连并固定在皮革之上,互相之间还是有着空隙,做工越不讲究,甲片的缝隙就会越大。

有了布面甲,皮革的消耗必然会大大减少,不要小看这一点,节省的工时以及成本极大,还能减轻重量!

另外一点,一套布面甲的重量约是二十五斤,能很好的防御箭矢,对于劈砍也有着很好的防御力,至于像是矛的捅刺,别说布面甲,哪怕是扎甲防御起来也就那样,只有板甲或胸甲才能利用金属的光滑或者刻出棱条可以将矛尖滑开。

智瑶亲自试验布面甲的防御力。

当然不是让人穿着来试,固定在木桩之上,或是弄来半扇猪肉什么的,便于辨别穿透之后的杀伤效果。

智瑶的箭术超准,并且因为力气大的关系,破坏力比其他人射箭更大。

“宗子非常人,不可常理视之。”公输班拆开了被智瑶射了几箭的布面甲,看着里面被射凹乃至于造成穿透的甲片,满脸的无语。

智瑶其实挺满意,换作是其他家族或国家的甲胄,使用四石弓又是破甲的三棱箭镞绝对会整支穿透,布面甲被射之后起码箭矢还能被挂着。

他们后来干脆拿来弩进行试验,分别从二十米、三十米、四十米……百米一再实验,三十米之内肯定防不住强弩,到百米之外则是完全没有破坏力。

随后,战戈、矛、斧、钺、棒、剑、刀、枪等等兵器又再一一实验,事实证明布面甲并不是万能,防远程的能力最好,至于近战兵器跟扎甲只能说半斤八两。

拿用矛捅刺来说,布面甲真防不住,其实扎甲也一样防不住。

在防御戈的啄上面,布面甲与扎甲的效果也是一样,也就是防不住。

想防住矛这种兵器,其实板甲的效果最好,但还是那个问题,智氏的工艺做不出能够灵活行动的板甲。

智瑶说道:“如今,我家仅为节省工时,亦是减除保养工序,不求尽善尽美。”

没有一种甲胄是尽善尽美的吧?追求一种,必然需要放弃另外的更多。

再则说,需要大批量列装的甲胄,其实就是以追求物廉价美又保养简单为首要。

公输班大大松了口气,他们怕的就是智瑶要一种完美的甲胄,别说公输氏弄不出来,真就不相信谁能研究得出来。

“如此,便交予‘邺’城大批出产?”公输班问道。

智瑶略略有些迟疑,倒不是说瞧不上布面甲,甚至可以说对布面甲挺满意,只是金属拉丝技术已经被研究出来,是不是还能再改善一下布面甲,又或者弄锁子甲呢?

如果能再布面甲的内衬里加上一层锁子甲,是不是就能弥补对矛这种兵器的防御力?那样的话,两种防御效果相加,必然会有更强的防御效果。

“我以前对甲胄防御力一知半解,以为环型锁子甲是针对箭矢的防御,后来才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啊。”智瑶之前已经试验过锁子甲,只是暂时还没有大批量生产。

锁子甲竟然不是用来防箭?这个知识已经被现代人一再试验得出结论,是能够防御箭矢,但是威尔士的长弓和诸夏的各种弩、中亚的弓箭、鞑靼弓、满洲弓等等还是可以侵彻贯穿锁子甲。

公输班听了智瑶的讲述,思索了一小会,说道:“或可一试?”

只是,两种甲胄的结合,重量就要由二十五斤增加到至少三十五斤了。

智瑶说道:“如若难以减重,便取布面甲。”

还是那一句话,没有什么是尽善尽美,还是以物廉价美最为可取。

当前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或国家在甲胄普及率上能超过智氏。

这么说吧,诸夏在甲胄的普及率上面是汉武帝时期最高,有些学者从各种文献一再考究,不止发现汉武帝时期的着甲率高到离谱,乃至于从各类人的骸骨进行研究,发现当时人们的身高也比其它时代更高。

汉武帝时期的汉军着甲率,普通的军队能达到八成,精锐的甲胄储藏量能让着甲率高达102%的程度。

智氏家族的传统部队着甲率大约有七成,常备军能达到百分百并且还有富裕。

像是汉武帝时期的期门军和羽林军着甲率也是百分百,超过100%以上的就是额外的储藏量。

“战场上最怕的其实是箭矢,着甲率决定了在远程武器覆盖下的存活率,防备近战武器的攻击其实就是一种附带的。”智瑶必须要明白这一点。

也就是说,追求能够防箭之外,对近战武器有防御力最好,没有其实也不是那么应该刻意强求。听着很操蛋,然而却是一个事实。

智氏的工艺领先于当前时代,智瑶在追求着甲率之后,应该关注的换成伙食方面。

所以说,一个族裔的历史足够悠久就是有那种好处,不知道答案还不能进行模仿……或者说借鉴吗?

智氏现在某种程度上跟汉武帝中期的状况很相似,冶炼以及各种工艺处在上升阶段,同时也获得了大批量的牧畜。

根据后世考古学家对西汉墓葬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西汉男性的平均身高达到一米七二。

只是平均身高,也就是普遍在一米七二左右,肯定是有更矮或更高的人。

智氏二十年前的平均身高约是一米六五,二十年过去的平均身高达到一米六八,处在一种稳步上升的阶段。

那些数据只证明了一件事情,智氏在智瑶的操作之下,起码在伙食的营养上面超过了以前。

这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智瑶的理解就是一个势力在增强各方各面的“种田”过程,看着没有太过于波澜壮阔,却是一个势力最需要的那一部分!

“武力有了,一直以来也在普及识字率,接下来就是给予他们精神了啊。”

这是智瑶的循环渐进过程,先给予物资,有了物资的保证,再追求精神上的建设!

------题外话------

最近查资料,各种沉迷文献无法自拔。亲们不想看的话,作者菌先道声抱歉,以后提一嘴就算完事。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