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文集 > 第三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下)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十日讲于香港红磡体育馆

人间佛教的慧学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居士,大家好!

时间过得真快,三天的佛学讲座今天已经进入最后一天了,今天的主题是“人间佛教的慧学”,这是一门开发般若自性的学问,也是“人间佛教戒定慧”三学的圆满。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佛教里有一位“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指的就是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呢?主要的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从“般若观慧”里获得自在的菩萨,他能自由自在地观察人间的心意,解救众生心理上的痛苦,拔除众生身体上的烦闷,所以名为“观自在”菩萨。

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也不尽然,因为佛陀成道时曾经宣示过:“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自性,其实都本自具足“般若智慧”,只是被烦恼无明所覆盖,因此不能显发;现在如果我们能够开发自心本性的“般若智慧”,以般若的慧眼洞彻世间实相,让我们生活能够超越一切好坏、得失、有无,不被世间的金钱所买动,不受感情的诱惑而妄动,不因权势的威迫而盲动,能够活出自己的尊严,过着不被外境所动的般若人生,时时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观心自在,那么人人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自然就是人人都是“观自在”了。

“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己在不在。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自由自在,而不愿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但是谁能给我们自在呢?答案是:唯有自己开发般若智慧,找回般若自性,才能活得自在。因此,继前面两天讲过“人间佛教的戒学”、“人间佛教的定学”之后,今天所要讲的“人间佛教的慧学”,就是希望帮助大家从佛法里开发“真如佛性”,让每个人都能像观自在菩萨一样,以“般若观慧”来“照见五蕴皆空”,如此才能“度一切苦厄”。

说到苦,人都怕苦,喜欢快乐,但是苦是人生的实相,人的内心有贪、嗔、痴三毒之苦,身体上有生老病死的无常之苦,乃至忧、悲、苦、恼、无明,甚至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苦”,都让人生苦不堪言。

烦恼是苦的根源,虽说人生“苦乐参半”,偶尔也有快乐的时候,例如金榜题名是快乐、事业有成是快乐、妻贤子孝是快乐、财源滚滚是快乐、大病初愈是快乐、喜获麟儿是快乐、苦尽甘来是快乐……但是世俗的快乐,无论是感官或精神上的,都不究竟,也不长久,都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短暂的快乐过后,还是会有失去的落寞之苦,甚至有时候因为耽于快乐,不知上进,往往乐极生悲,这就叫做“坏苦”。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个安于平凡的人,既不贪爱权势名位,也不羡慕高官厚禄,我能甘于淡泊,不被外在的物质有无,不受人事的好坏所动,因此能够无忧无喜地过日子。然而一个人即使有此修养,只是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迁流不住,都是刹那生灭,无法常住安稳,因此身心仍不免受到无常的逼恼,而有“世事无常”的慨叹,这就是“行苦”。

苦、空、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佛陀所说的三法印,但佛陀同时也指示对“涅槃寂静”的追求。因此“苦是增上缘,不是真目的”,佛教之所以说苦,主要是让众生知苦、离苦,其最终目标还是为了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苦是人间的现实,但并非我们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要脱苦,寻求快乐;现世悲苦的实相不足以代表佛教,佛教的真相是禅悦与法喜,佛教其实是个欢喜的宗教。

然而过去佛教界的人士大多偏重“苦”的倡导,因此常令有心学佛的人望而却步。我个人一向提倡人生要追求快乐,人人应该乐观进取,不要老是把“苦”挂在嘴边,应该彻底了解苦的形成原因,找到对治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远离痛苦的渊薮,享受真正快乐的人生了。

关于苦的原因,我曾经把它归纳为七点:

(一)我与物的关系不调和:苦的来源,第一个因素是我与物之间的关系不调和。譬如居住的房子空间太小,家里人口又多,拥挤不堪,不能称心如意,自然感到痛苦。晚上睡觉时,所用的枕头高度不合适,一夜无法安眠,精神不济,难免心烦气躁,也会痛苦不安。

除了身外之物会带来种种的不便与痛苦之外,甚至长在我们身上的毛发、指甲等,如果不加以适当的修剪、洗涤,所产生的污垢也会带给我们困扰,因此古人常拿毛发来比喻烦恼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又说:“头发是三千烦恼丝。”没有生命的物质,和我们的生活,其关系实在密不可分。

(二)我与人的关系不调和:人我关系的不调和,是苦恼的重要因素。譬如自己喜爱的人,偏偏无法厮守在一起,而自己讨厌的人,却又冤家路窄,躲避不了。这就是佛教所谓的“爱别离苦”和“怨憎会苦”。

有时由于个人的见解不同,办事方法千差万别,彼此引起冲突摩擦,产生痛苦。有时自己小心翼翼做事,生怕得罪了人,但是看到一群人背着自己窃窃私语,心中就感到惶惶不安,以为别人一定是在批评自己。由于人我关系的不能协调,也会让人感觉人生痛苦,日子难过。

(三)我与身的关系不调和:有人说:“健康是第一财富。”假如没有健康的身体,纵然拥有天下的财宝、旷世的才华,也无法发挥功用。偏偏身体的衰老病死是自然的现象,任何人也逃避不了。再健壮的人,也有衰弱的一天;再美丽的容貌,也有苍老的时候。年轻时,虽然可以逞强称雄,但是随着岁月的消逝,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器官也会跟着退化,眼睛老花了,机能衰退了,动作迟钝了,完全不复当年的生龙活虎、叱咤风云。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足以使我们缠绵病榻数日;一颗小小的蛀牙,就够我们整夜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由于我与身体的关系不能调和,种种的苦恼也会接踵而至。

(四)我与心的关系不调和:心是我人的主宰,如一国之君,操纵着一切。古人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们的心如野马脱缰,到处奔窜,不接受我们意志的自由安排。譬如当我们的心中生起贪嗔痴等烦恼时,虽然努力加以排遣,却是那么的力不从心,又譬如心中充满种种的欲望,虽然极力加以克制,却又事与愿违,不能随心所欲。这种由于我与心的不调和而产生的痛苦,实际上并不亚于身体不调和所带来的苦痛。身体的病苦,依靠珍贵的药材、高明的医师治疗,痊愈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心理的毛病,有时连华佗也束手无策。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埋怨别人说:“你都不听我的话。”其实最不听话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无法叫自己的心不起妄念,不生烦恼,自己的心实在是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敌人,我们和心如果处于敌对的关系,每日干戈不断,痛苦交迫也就是必然的了。

(五)我与欲的关系不调和:人不可能没有丝毫的欲望,欲望有善欲和恶欲之别。好的欲望譬如希望成圣希贤、成佛作祖,或者希望创一番事业,服务乡梓社会,造福人群国家,所谓立功、立德、立言等三不朽,佛教称这些向上求进的欲望为善法欲。另外如贪图物质的享受,觊觎官运的显赫,眷恋爱情的甜蜜等等,佛教称这些可能使我们堕落的欲望为恶法欲。善法欲如果调御不当,会形成精神上的重大负担,产生很多的痛苦,更何况恶法欲,如果无法善加驾驭,和我们的心保持良好的关系,其所带来的痛苦,更是不堪负荷。

(六)我与见的关系不调和:见,指的是思想、见解。物质上的匮乏、欠缺,还能够忍受,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思想上的寂寞、精神上的孤独,古来多少真理的追求者,都是孤独的行于真理的道路上。因此陈子昂有“独怆然而泪下”的悲叹,佛陀也有入涅槃的念头。而令我们感到痛苦的思想是“似是而非”的邪知邪见。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些邪见外道,主张修持种种的苦行:或者倒立于林间,或者在火边烧烤,或者在水里浸泡,有的人绝食不饮,有的人裸形不穿,极尽能事使身体受苦,企图藉着苦行以获得解脱。但是由于这些外道的思想不纯正、见解欠适当,徒然使身体受到折磨,增加许多无谓的痛苦。邪知邪见能陷我们于痛苦之中,是障碍我们追求真理的最大绊脚石。

(七)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从人类的文化史来看,人类最初的活动,就是和自然一连串战争的记录。自古以来,自然界带给我们的痛苦,举凡地震、海啸、风灾、水灾、旱灾、森林火灾等,真是不胜枚举。任何一个天灾,都会带来严重的灾情,譬如水量过多,泛滥成灾,平地变成汪洋,无处安身;反之水量太少,干旱成灾,大地龟裂,无法耕作,都足以危害生存。所以,我与自然界的不调和,所带给我们的苦恼,都是显著而且直接的。

总说人生有无量无数的苦,而万般痛苦,都是因为有“我”,如老子所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人因为有“五蕴和合”的色身假我,因此有贪爱、执著、嗔恚、愚痴等轮回生死的烦恼根本。

所谓五蕴和合,是说我们的生命,由物质的“色”和精神的“识”,加上心识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受、想、行三者所积聚而成。这五者只不过是条件的组合,是暂时的存在而已,如果因缘不具足的话,一切都将归于幻灭。但是一般人的观念认知里,以为五蕴和合的色身是永远不灭的,因此将它执著为真实的自己,于是产生种种的贪爱,因而流转于痛苦的长夜。假如我们能够洞察“我”的虚妄性,证悟本来无所得的“性空”妙理,自然能超越一切的痛苦。因此“我”是烦恼痛苦的根本,唯有“无我”才能解脱自在。

话说在一场超过十万人观赏的足球赛里,有一位先生一边抽烟,一边观看球赛。由于全神贯注,忘了手上的香烟,一个不小心,烟屑燃烧到隔壁一位先生的衣服。“嗳哟!好痛!”抽烟的人一看,不得了!我的香烟烧到别人了,赶忙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被烧的人也聚精会神地看着激烈的比赛说:“不要紧,回去再买一件。”

两人的对话才刚结束,不知不觉中香烟又烧到前面一位小姐的头发上,“嗳哟!好痛!”小姐抚摸着秀发,娇呼一声,抽烟的人一听,糟糕,自己又闯祸了,忙不迭地又赶快道歉说:“对不起,我的香烟烧坏了你的头发。”小姐不假思索的脱口说:“没有关系,回去再买一个就是了。”说完又全神贯注地看起球赛来了。

为了看球赛,衣服烧了不要紧,连头发被烧也不介意,这就叫做“浑然忘我”。这还只是“忘我”的境界,就已经能够不受外境所苦,可见如果能够有“无我”的智慧,当然就更能远离一切痛苦了。

苦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真理,而好乐恶苦是众生的本性,现在举世之间,各种学术、经济、医药等不断精益求精,乃至科学家多少的发明,无非都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希望将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甚至政治家的口号也都是为了替人民除苦。但事实上,一般社会上的济苦助贫,解衣推食,只能方便地解救一时的困苦,不能彻底拔除痛苦的根本;唯有自己有了般若智慧,才能洞烛苦的来处,然后加以“应病与药”,如此才有力量除苦。也就是说,有了照见五蕴皆空的“无我”智慧,才能究竟离苦得乐,这也是为什么学佛要“勤修戒定慧”,要不断“三学增上”的原因了。

今天针对“人间佛教的慧学”,仍然提出四点看法如下:

一、慧的根本——般若缘起,人间慧本二、慧的开发——知识巧思,人间慧解三、慧的应用——生活行仪,人间慧用四、慧的圆满——同体共生,人间慧圆一、慧的根本——般若缘起,人间慧本世间上一般的宗教,大多重视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开发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所以“人间佛教的慧学”第一点提出:“般若缘起”,是为“人间慧本”。

谈到般若,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如何找到自己,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所谓“本来面目”,就是“般若自性”。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佛陀成道时曾经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说,凡夫众生与佛一样,都具足成佛的性能,可是为什么佛陀早已证悟成佛,而我们却还在生死轮回呢?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自己的般若自性发掘出来,就如月亮被乌云遮蔽,所以不能放出光明。现在如果我们能找到自己的般若自性,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在人间生活不仅富贵荣华,更是一种无上的解脱自在。

般若对人生的重要,从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所讲说的内容有偈云:“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从这首偈语可以知道,佛陀四十九年的说法当中,光是讲说般若经就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可见般若的重要。

般若经讲的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般若不是知识,不是学问,不是哲学,般若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如,般若是众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自、他的形象差别。所以经中说:“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

般若甚深微妙,所谓:“般若自性无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测,等觉菩萨不能知,唯佛世尊独能了。”般若是诸佛证悟的境界,本来不可说,也不容易说,但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即:众生所能了解的般若是“正见”,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般若是“缘起”,菩萨的般若是“空”,真正的“般若”只有三世诸佛知道,也就是要到成佛之后,才能真正认识般若。

首先从浅的方面来讲,一般众生的了解,总以为般若就是智慧,但智慧不能代表般若,智慧是一般的知识,“知”识生“病”会成为愚“痴”,以致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般若不能说是知识,也不能说是智慧。般若是我们永恒的生命,是不死的真如,但事实很难说得明白,勉强举譬来讲,例如我们用眼睛看外境,是山是水、是花是草,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能把万物看对了,看正确了,就如照相机,把光圈、距离调正,照出来的相片没有走样、没有偏差,只要我们对世间的看法正确,这就是凡夫众生的般若,也就是“正见”。

正见就是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是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的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见解。就广义来讲,凡是佛教所认可的道理,都属于正见,例如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这都是正见。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往往可以影响其一生;学佛修行就是要修正过去不好的习性,改往修来,所以正确的观念、见解,十分重要。有的人学佛,受到一些委屈,遭遇一些困难,就退失道心,半途而废,甚至对佛教诸多怨言,责怪佛菩萨没有好好庇佑他,这就是没有正见。所谓正见,就是对于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不论遭遇任何疑难,都不动摇信念,反而更加坚定信心,把持立场,为护卫公益、宣扬真理而奋励不惧。也就是说,我们要明了世间有善有恶、有业有报、有前生有后世、有圣人有凡夫的道理;有善恶、圣凡、三世、业报的观念,才知道摄护三业,行善止恶,而能免堕三途轮回。

比凡夫高一点的声闻、缘觉、罗汉等圣者,他们对宇宙人生的体会,对世间万有的看法又更高超一些。他们看世间一切都是“缘起”而有,也就是认识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性。缘起说明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都不是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和合之下,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这就是佛教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道理。

世间万法现起和存在的因缘,其本身又各互有生起的因缘;这种看似牵扯不清,复杂而绵密的互动关系,就形成了解释宇宙万法生起,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种中道不二、精深微妙的道理,这个道理就叫做“缘起”。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证悟成佛,他所证悟的便是这个宇宙人生的道理——缘起法。

缘起法说明宇宙万法生灭变异的关系,也显示人生苦乐的来源。从缘起法中可以知道,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由因缘所成,所以要获得快乐的人生,便须培植好因好缘,想要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应广结善缘。如果没有植下善因善缘,一旦尝到苦果,也要懂得改善因缘,而不是一味在果报上计较,乃至怨天尤人,徒使自己陷入重重的烦恼之中。所以了解因缘果报的关系,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

比声闻、缘觉再高一点的,是菩萨所体会的般若,那就是“空”。一般人谈到空,总想到“四大皆空”,认为“空”就是空空如也,其实这是错解“空”的意思。“空”是大乘佛教无限的意义,空在佛教里是一个很深的哲理,空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谓“真空生妙有”,因为空才能有,宇宙世间因为有虚空才能容纳万有,就如皮包不空就不能装东西,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鼻子不空就不能呼吸。

“空”就是般若智慧,从“空性”里可以了悟宇宙人生各种存有的真相;“空”更是一种正见,由现象界存有之中能发觉本体空无的真谛。“空”是什么?用最简单的话来说:“空”是因缘,是正见,是般若,是不二法门。“空”是无限,就如数字中的“0”,你把“0”放在“1”的后面,它就是“10”;把“0”放在“10”的后面,它就是“100”;把“0”放在“100”的后面,就变成了“1000”……它可以无限地增加至天文数字。“空”也像数学中的“X”,你把“X”摆在哪里,它就能解出什么。

“空”无所不包、无限广大。“空”也像“阿弥陀佛”,一句佛号代表万千的意义,代表一切的摄受:你给我东西,我说一句“阿弥陀佛”代表感谢;你升官发财了,我用一句“阿弥陀佛”代表祝福;有人去世了,我念一声“阿弥陀佛”表示哀悼。阿弥陀佛是真理,“空”也是真理。“阿弥陀佛”是万有,你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空”也是万有,你说它代表什么,它就代表什么。

虚空孕育了万有,就如空气孕育了大地万物一样,所以“空”其实是建设“有”的,空与有的关系就如手掌与拳头,手掌合起来是拳头,打开就是手掌。“空、有”就和这个拳掌一样:本来是“空”的,因缘聚合而成了“有”;本来是“有”的,因缘散灭便成了“空”。或有或空,都随着因缘而成而坏,不停地变化,从这里去认识“空、有”的关系,便会发现,“空、有”是二而一、一而二。

“空、有”又如女士身上佩戴的耳环、戒指、手镯,还没有开采提炼之前,我们称它为矿石。它由矿场运到工厂,就摇身一变成为黄金;从工厂进入银楼后,又变成了多样的戒指、耳环、项链、手镯。尽管形状上千变万化,其实黄金的本体依然不变。从这个例子来认识“空、有”的关系,可以知道,“空”是金,“有”是器;“空”是一,“有”是多;“空”是本体,“有”是现象。

“空、有”又像大海里的波浪,海水本来是静的,一旦风吹海水,起了波澜,一波一波掀腾翻涌动个不停,海的面貌就变了;风平浪静的海,是水,惊涛骇浪的海,也是水。波浪没有离开水,动没有离开静,有没有离开空;波水一体,动静一如,空有是不二的。

“空”如父,父严如日;“有”如母,母慈如露。父母结合而生育我们,空有的调和而成就万法,因此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空”就是缘起,诸法因为“缘起”而有,所以空无自性,是暂时的幻起幻灭。换句话说,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从暂时存在的现象界则说“缘起”;从本无自性的实相界而说“性空”。因为缘起,才能显示性空;因为性空,所以能够缘起。

“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所在,“空”是无法推翻的真理。“空”是一项对人生很有贡献的学说,能够认识“空”的真理,可以让人看破,进而从“空”中建设“有”。因此,肯定“空”,才能建设“有”;有了“空”的人生观,可以升华人生的价值。把“空”与“有”融和起来,就是“中道”。“中道”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就是中观的般若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遇到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碰到结果就知道“果从因生”;知道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的道理,遇事自然不会怨天尤人,而懂得从原因上去追查,如此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能了解正见、缘起、空,已经不容易了,要认识般若就更为困难了。般若究竟是什么呢?

般若是指洞悉真理的智慧,但因为它的境界甚深如海,并非世俗的萤火小智所能比拟,所以通常直译为“般若”。再者,智慧涵义较为肤浅,有善有恶,有正有邪;般若是纯净善美的,是真实无漏的,所以根据译经“五种不翻”的“尊贵不翻”法则,古来都直译为“般若”,而少用“智慧”来表达。

般若是正见缘起,了悟诸法空性的智慧,《大智度论》说:“般若波罗蜜者,是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有了般若就能认识“缘起性空”,进而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菩提之“因”。能够认识“缘起性空”、“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慧。

般若是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的一种“圆明本觉智”,是离一切迷情妄想的“清净无分别智”,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本无所得的“真实无相智”。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见,就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但真正的般若则要到证悟成佛才能证得,因此《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大智度论》也说:“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

般若是佛陀的层次,是证悟了自性般若之后,本体与现象不二的境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所证悟的就是般若缘起。般若是万物之本、万众之性,般若是吾人不死的生命,这就是般若的“体”;般若如花、如火炬、如光明、如慈母、如船筏,这就是般若的“相”;有了般若,就能善用智慧,幽默、巧妙地解决问题,这就是般若的“用”。一个人有了般若,凡事都能想得开,想得通,想得透;能够超越一切人我、是非、有无、好坏的对待,这就是般若。

平常我们说地藏王菩萨在地狱度生,他到底苦不苦?不苦,因为有般若。穷苦人家,父母含辛茹苦扶养儿女,因为有慈悲心,所以不苦;慈悲、母爱,就是般若。监狱的管理员,抱着为人服务之心,不苦;如果以管人之心虐待人,就会觉得苦。监狱里的犯人,如果有忏悔之心,藉机反省、改过,不苦;如果心生不满,怨叹怀恨,则苦。苦与不苦,分别在心境,心境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般若,有般若就能处理一切事,看一切事都用平常心,例如智通禅师悟到“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能够从一般平常的事里看出佛法,这就是般若。

般若有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一般凡夫的生活,每天随着六根追逐虚妄的六尘,于是活在虚妄不实的世界,容易颠倒妄想,起惑造业,因此轮回不已。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容易为外境烦恼所转;有了般若,便可以开发自性之光,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从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脱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罗蜜”。

般若的妙用不仅在彻悟诸法实相,离一切虚妄而得解脱,更重要的是,菩萨行六度波罗蜜时,以般若为首,则能“喜舍不作施想,持戒不着戒相,忍辱离于我执,精进不生骄慢,禅修不恋定境”。所以经云:“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意思是说,五度是世间法,因为有般若才能成为出世间法。

例如,六度之布施,世间很多慈善团体,乃至一般人也在做,但是因为没有“般若”,所以不究竟;有了般若就能“三轮体空”,泯除能施与所施的对待,所以是不共世间,不同于世间法。也就是说,“布施”而有般若,才能三轮体空;“持戒”而有般若,才能饶益众生;“忍辱”而有般若,才能无生法忍;“精进”而有般若,才能奋而不懈;“禅定”而有般若,才能证悟觉道。

般若能摄导五度趣入“波罗蜜”,因此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否则“若布施无般若,唯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若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所以佛教所讲一切法,凡无般若,皆为世法;一切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

般若能“导六度万行以入智海”,这是般若的一大功用。般若为六度的根本,是一切善法的渊源,能够度越生死之海,到达菩提彼岸,因此称为“诸佛之母”。般若有三种:

(一)实相般若:是般若的理体,众生所本具,离一切虚妄之相,是般若的实性,即一切种智。

(二)观照般若:是观照实相的实智,了知诸法没有自性,所以称为观照,即一切智。

(三)方便般若:是分别诸法的权智,善巧分别诸法,称为方便,即道种智。

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断一切诸法的差别相,观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诸法的真实相,这两种般若的妙用都发自于实相般若,所以说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每一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光明。要开发这种智慧,需要从佛法中精勤修学,由浅至深,逐次前进。依其方式有:

(一)闻所成慧:由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或阅读佛典,从文义中生起信解所得的智慧。

(二)思所成慧:以闻慧为基础,对法义深入思惟、观察,深刻体会佛法妙谛所得的智慧。要成就思所成慧,应按照佛陀所说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来简择、审度,才能正确体会佛陀说法的究竟意义。

(三)修所成慧:依据闻、思二慧理解佛法后,依照法义,精勤修持与定心相应的观慧,叫修所成慧。由此有漏的闻思修慧,引发得到能所不二的般若实相慧,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

般若是通达诸法真理、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般若不是外来的知识,而是众生的清净光明本性,是众生的本来面目;般若是法身、实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义词。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因此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得般若。

但是六祖大师也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只是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团心、妄想心、分别心,却忽略了本自具足的灵知心,这才是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皆在一心。

般若内容深细难了,不是语言所能解释,勉强言之,可以取喻为“镜子”。一个人不管胖瘦美丑,只要在般若的镜子前一照,当下实相现前,见到本来真面目。佛弟子平时诵经拜佛、听经闻法,做种种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镜子,心净则般若现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评毁谤、无理打骂,都可以视为消灾;遭遇挫折、打击、冤屈、侮辱,皆能视为逆增上缘,以之作为修道之养分,而能滋养菩提善根。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会不一样,因此学佛除了要涵养慈悲心之外,更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由般若最高的智慧才能亲证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

谈到真理,世界上每个宗教都认为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其实所谓的“真理”,必须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本来性、超越性、可证性等条件。例如:“空”不是因为我们发现它,它才存在,它是本来存在的;“空”不能分是你的空,还是我的空,所以“空”是必然性、平等性、普遍性、永恒性的真理;再如人有生必然有死,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一样,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来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佛教的“三法印”就是合乎这些条件的真理。

三法印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现象的三条定律,以此三条定律来“印”证佛法的真伪,就像世间的货物,盖了印鉴的,可以确定它是真货;没有盖印鉴的,便是假货,是冒牌的。所以,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的根据,是识别佛法、非佛法的标准。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法;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认为是佛法。

三法印的内容分述如下:

(一)诸行无常:“行”是迁流、转变的意思。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没有一样不是在刹那之间迁流转变,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因为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它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譬如有情世间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因此,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说“诸行无常”。

(二)诸法无我:“法”,是指宇宙间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质现象和心识活动等,是有形无形事理色心的通称。“诸法无我”是指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因为能称之为“我”的,必须是恒常不变的实体,是独立自主、永恒不变的主宰者。然而世界上并没有这种单一独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依因缘而生,缘聚则有,缘散则灭,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并无实体性。世间上也没有任何东西是永远如此不变坏的。譬如我们的身体仿佛一栋房屋,仅仅供给我们暂时居住而已,房子住久了,一定会败坏漏雨,等到大限来临,我们这栋老房子也会随着陨灭无存。不仅肉身如此,财富、名利、感情,乃至世间上所有一切,都不能永恒存在,迟早都会舍离我们而去,因此说“诸法无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如果我们了解因缘的道理,缘生则聚,缘灭则散;不执著无常、无我的世间法,而把身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出世间法当中,如此才能获得究竟快乐的人生。

(三)涅槃寂静:“涅槃”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中的“灭谛”。《大乘义章》卷十八说:“外国涅槃,此翻名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亦名为灭。”《涅槃经》也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可见“涅槃”是指息灭贪、嗔、痴、慢、疑等诸烦恼、生死、痛苦、人我、无明,而达于寂灭无染,充满快乐、光明、自由自在的解脱境界,而不是如一般人以为的,人死了以后才叫“得大涅槃”,这是对佛教很大的错解。

过去佛教也一直给人悲观消极、遁世避俗的印象,这是因为一般人对佛教所说的“苦”、“空”、“无常”等义理,有了错误的理解,以为佛教只是消极地讲苦、讲无常,却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从而发起欣乐厌苦之心,积极地追求究竟涅槃之乐。因此,我们对于三法印应有如下的认识:无常才有希望、无我才能和众、涅槃才是究竟。

三法印所说的苦、空、无常,乃至涅槃寂静,这些都是佛法的基本常识,也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是恒常如此,本来如此,所谓“法性法尔,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当初佛陀证道成佛,但是他并非真理的创造者,只是真理的发现者,所谓“法尔如是”,所以佛陀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当中,三法印是缘起说的思想基础,缘起说是佛陀教法的代表,两者意义相通,同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自然就能与真理相应了。

至于什么是佛教的真理?佛教的真理到底有哪些呢?广义来说,佛陀一代教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契理契机的道理,都是真理。例如上述提及的“正见”、“缘起”、“空”、“般若”,乃至“三法印”等,都是佛教的真理。以下再就佛法的根本要义,略述数点如下:

(一)苦聚:苦,通常是指我们受到业、妄想、烦恼之控制,而有五阴炽盛的身心痛苦感受。所谓“苦受”固然是“苦苦”,“乐受”也会“坏苦”,“不苦不乐受”也会“行苦”。总之,四大、五蕴所积聚的人生就是苦聚,苦聚是人生的实相,所以必须寻找灭苦的方法,才能超越娑婆苦海,从忧悲苦恼中得到解脱,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离开苦聚。

(二)无常:即前述“三法印”的“诸行无常”,也就是指世间万象,无一不是在刹那生灭变化之中,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所以说“无常”。但是“无常”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幸福的人生是无常,穷困的人生也是无常;唯有超越世间无常,才能获得永恒自在。

(三)无我:即“三法印”的“诸法无我”。因为世间万法并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主宰的“我”,或是可依赖的“我”。例如,吾人要求青春永驻、希望永远不生病,追求永远幸福安乐的人生,可是哪里能如我所愿呢!因为“我”作不了主,凡事由不得“我”,所以佛教讲“诸法无我”,这是因为宇宙万有都是因缘和合所生,不能单一、独立或自我单独地存在,所以人生要超越“假我”的执著,才能证得“真我”的自性涅槃。

(四)业感:业,是指“行为”、“行动”或“造作”的意思,它包括身体、语言、思想三业。“业”,无论善恶好坏,都会产生一种力量,能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而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推动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业力轮回。所谓自作自受,就是有情生死流转的动力,由此形成了惑、业、苦,不断循环,相互纠缠。

(五)因果:因果是指宇宙生灭变化的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等待缘聚又生他果,如是相依相摄,因缘果报形成了森罗万象、无穷无尽的世界。

(六)四圣谛:是指苦、集、灭、道四种真理。“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的状态;苦谛就是说明人生实相是苦的道理。“集”,积聚、招感的意思;集谛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众生由于无明、贪爱、嗔恚等烦恼的驱使,而积集种种恶业,然后依照种种业报而招致种种苦果。“灭”,寂灭的意思,也是“涅槃”的异名;灭谛是指灭尽贪、嗔、痴等烦恼,而显现出清净的真如体性。“道”,是通达的意思,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道谛就是指从痛苦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所必经的道路,也就是证得涅槃的正道。

苦、集二谛是迷界的世间因果,集是因,苦为果;灭、道二谛是悟界的出世间因果,道是因,灭为果。四圣谛是一切佛法的纲要,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内容,是宇宙缘起的真理,只是缘起法则深奥难解,佛陀恐怕骤然宣说,将使尚未起信的众生望而生畏,所以在初转法轮时,佛陀再三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目的就是要使众生“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七)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由“正见”可以了然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这是八正道的主体。再由“正思惟”以增长真智。然后“正语”就是修口业,不作妄语等。其次“正业”以大智般若灭除一切邪业,使身心能够安住于清净正业之中。进而“正命”,使身、口、意三业都能合乎正法而行止。“正精进”就是要发心修习涅槃之道。至于“正念”,则以真智忆念正道,并且没有丝毫的邪念。最后的“正定”,即必须做到清净的禅定。

“八正道”是教导我们脱离邪非的八个方法,所以是“正”;最后进至涅槃的境界,也就是“道”。如果真能坚定信念,努力奉行八正道,就具足宝贵的知见了。

(八)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说明吾人三世流转的生命,是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循环相续的结果。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一念“无明”,因而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着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六入”成形,藉着六入接“触”外境而产生感“受”,而后生起“爱”染欲望,进而有了执“取”的行动,结果造下业“有”,“生”命的个体就此形成;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于是就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构成有情生死的这十二个条件互为因缘,因此称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显示的是有情生命流转的因果关系,当中“无明”和“行”是过去世的因,依此二因而生出“识”、“名色”、“六入”、“触”、“受”等现在世的果;再由现在世的“爱”、“取”、“有”再次种下未来世“生”、“老死”的果。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生命。生命究竟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呢?只要了解“十二因缘”,只要我们开启般若的慧眼,就会知道生命的去来了。

有般若就能知道生命去来的实相,有般若也才有忍的力量面对现实的人生。人在世间生存,要有智慧、要有力量才能化解一切困难,才不会被逆境打倒。忍是智慧,忍是力量,忍是认识、接受、担当、负责、处理、化解的意思。佛教讲“忍”有三个层次,即: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生忍”就是对生存条件的认识,进而具备处理的力量;“法忍”就是对宇宙诸法的了解,从而直下承担,转化心境的作用;“无生法忍”就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不生不灭,进而自由自在游诸国土度脱众生的世界观。

所谓“生忍”,一个人要维持生命,必须要能忍。例如,为了工作上班,必须早起赶公车,必须忍受塞车、寒热、睡眠不足等身体上的疲累之苦,乃至人事上的意见不合、爱恨情仇等。可以说,人要维持生命,要能生活下去,就必须忍耐,这就是“生忍”;生忍就是一种从生活中淬炼出来的智慧与力量。

所谓“法忍”,就是吾人除了维持基本的生存之外,还要活得自在,所以心理上的贪嗔痴成见,都要能自我克制、自我疏通、自我调适。也就是体认一切诸法和事物的实相为“缘起缘灭”,把心安住于此真理而不为生灭所动。例如,对于世间上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功名利禄、人情冷暖等,不但不为所动,而且要能真正地认知、处理、化解、消除,这就是“法忍”。法忍就是一种体悟“缘起性空”,明白因缘果报,通达事理人情的般若智慧。

所谓“无生法忍”,就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是了知一切法本是不生不灭,无所谓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尔如是,这就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一种觉悟无生之理,察见一切无生之法的实相智慧。

总结“忍”的意义:“生忍”是为了生存在人间所酝酿的耐力;“法忍”是在转识成智,是用佛法所产生的智慧;“无生法忍”则是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能够拥有“生忍”,就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能够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能够拥有“无生法忍”,则在在处处无不是桃源净土、自由自在的世界。

多年来我在世界各地推动人间佛教,所谓“人间佛教”,就是以佛法来美化人间,也就是把佛陀对人间的教化、开示,一一落实在生活里,透过对佛法的理解与实践,增加人间的幸福、快乐、美满。所以我把“人间佛教”定义为“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举凡“佛说的”三皈五戒、四摄六度、四无量心、缘起中道、无常苦空、五停心观、三十七道品等有助于提升人性之“净化、善美”本质,也就是人生所需要的教理,都是人间佛教所要弘扬的佛法。只是佛教的经典汗牛充栋,常令有心学佛的人望而兴叹,因此多年来我云游在世界各地,经常遇到信众问我:“我们想信仰佛教,但是佛教书籍那么多,不知道要看哪一本书,才能全盘了解佛教?”

对此,为了让有心深入佛法堂奥的社会大众,能够有系统、有组织、有条理地了解佛法的全貌,我经过数十年的酝酿,编纂一套《佛教丛书》,把佛教的内容分为十类:一、教理,二、经典,三、佛陀,四、弟子,五、教史,六、宗派,七、仪制,八、教用,九、艺文,十、人间佛教。每一类编纂成一册,以三十万字为限,力求条目清楚,文字简洁,内容不相重复而互辅互成。其中“教理”的部分,我更依照学佛的次第,以及学佛应该认识的根本教理,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例如:

(一)怎样做一个佛教徒:“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奉行八正道”。

(二)最初的根本佛法:“缘起”、“四圣谛”、“三法印”。

(三)佛教的真理是什么:“空”、“业”、“因果”、“中道”。

(四)佛教的主观与客观:“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五位百法——百种心事的内容”、“转识成智——成佛必备的智慧”、“一念三千”。

(五)真实的自我:“心”、“性”、“明心见性”。

(六)学佛的次第:“信解行证”、“五乘佛法”、“三学增上”、“止观双修”、“四禅八定”、“五停心观”。

(七)学道者的魔障:“五欲六尘”、“三毒五盖”、“生死烦恼”。

(八)三世流转的生命:“十二因缘”、“十法界”。

(九)佛教的圆满世界:“涅槃寂静”、“解脱自在”、“法身实相”。

(十)佛陀的样子:“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陀十号”。

(十一)佛教的时空观:“时间刹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空间须弥纳芥子、微尘容虚空”。

(十二)佛教的宇宙观:“三界二十八天”、“天堂与地狱”、“三千大千世界”。

(十三)佛教的人生观:“苦乐交集”、“五趣流转”、“四大皆空”、“五蕴非有”。

(十四)佛教的净土思想:“五乘共法的净土——兜率净土”、“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人间佛教的净土——唯心、华藏、佛光净土”。

(十五)人间佛教的建立:“从人道到佛道”、“从入世到出世”、“从自利到利他”。

(十六)人间佛教的生活:“四恩总报”、“食存五观”、“三轮体空”。

(十七)如何实践佛法:“惭愧忏悔”、“发心立愿”、“六度四摄”、“四无量心”、“回向”。

(十八)佛学的组织法:“三藏十二部经”、“结集”、“判教”。

以上只是希望有缘阅读此部《佛教》的人,都能对佛教的真理有完整的认识与了解。佛教的真理告诉我们:要离“苦”,才能得安乐;要知“无常”,才能有希望;要懂“无我”,才能融入大众;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恶业”,才有美善的人生;要识“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证“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槃”,才能究竟人生。

综上所说,般若是佛教的主轴思想,尤其阐扬“缘起”,成为宇宙最高、最微妙的真理。般若的层次内容,说明真理要有平等性、必然性、普遍性,尤其“平等”是今日世界人类和平的一个重要轴心,我在“佛光人四句偈”里就写到:“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平等是和平的希望之所系,现在举世各界,包括学术界、政治界、宗教界等,都在倡导和平,但是大部分都只在利害关系上着眼,所以不能和平。唯有佛教的无我、慈悲、尊重、包容,尤其还要有般若的平等,才能克竟其功。因为世界所有伟大的、崇高的、深远的、殊胜的事物,没有一个不具备平等的内容,例如阳光普照大地、空气普及一切、流水普润万物、大地普载众生,所以佛陀证悟平等,他也倡导“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平等观。因此,有了般若的平等,才有和平的希望,才是人类的光明;能以平等为基础,和平才有真正实现的一天,而不会沦为空洞的口号。

二、慧的开发——知识巧思,人间慧解如前所说,般若不等于知识,般若不必外觅,般若是从我们真如自性中流露出来的智慧方便;但是般若自性的开发,则需要透过“闻思修”,才能进入“三摩地”,所以学佛要“多闻熏习”,而且要“法门无量誓愿学”,尤其要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学佛既然要发度众之心,自己就先要具备各种知识、能力。在古代印度有所谓的“五明”,即:

(一)声明:语言学、声韵、训诂、音乐。

(二)工巧明:科技工艺的知识。

(三)医方明:卫生保健、医药的知识。

(四)因明:逻辑推理、伦理学。

(五)内明: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

以上五明,涵盖面虽然很广,然而在今日多元化的社会,似乎已不敷所需。现在的社会,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学问五花八门,诸如哲学、科学、文学、医学、心理学、天文、地理、艺术等。虽然知识不等于智慧,更不是般若,但知识是人生的动力,有了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气质;有了知识,可以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有了知识,可以为国为民做出许多建国的方案和计划。有了知识,商工的品质就会不一样;有了知识,科学、哲学就能提升;有了知识,才能启发思想,甚至改变世界。

就拿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来讲,西方哲学家一开始就研究人类与自然、人权与神权、人与天争等问题,他们重视人的存在价值,所以从哲学演变到后来,科学昌明,科技特别发达,因此西方社会十分重视“实用主义”。反观东方哲学,一向重视人心与性善、性恶的探讨,对人伦、道德、心性等人的精神世界之说明,着墨很多,因此西方文化重视物质文明,东方文化重视精神世界,此中早已见出端倪。

早期的西方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开启了西方哲学的大门。尤其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在他之前,西方哲学一向偏重于宇宙自然的研究,到了苏格拉底才开始关心起与社会人生有关的伦理道德等问题。他开创的人生哲学,扩大了西方哲学的思想领域,其弟子柏拉图虽然是个“唯心主义”者,但他的“理想国”希望把国家制度化。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倡导“实践哲学”,以改善人类生活的伦理学为思想特色。因其师承苏格拉底以街头为学术殿堂的自由学风,反对刻板的教学法,后人尊为“逍遥学派”的师祖。他们的学说主张,至今仍为世人所推崇。

此外,尼采否定神权,肯定人存在的价值,主张重估一切价值,是“存在主义”的先驱之一;康德以自然科学来探讨哲学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主义,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乃至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鼓励人类追寻真理,卢梭呼吁人类从现代文明重返自然;甚至悲观主义的叔本华,其“意志第一”的学说,还是带给后世对人生充满无限的希望。

不过,在西方诸多哲学思想家的学说理论当中,尤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说明宇宙万有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此说推动了世界的一大进步。另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发现、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观等,都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大大改变了整个世界对宇宙“现象界”的认识。

他如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西方学术史上首位重视人类潜意识作用的思想家,他以此发明,媲美牛顿与哥白尼在科学上的成就。其弟子荣格,继续阐扬潜意识理论,对东方的佛教、禅、瑜伽等,有相当精深的研究。总之,因为有这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因此西方文化在世间的文化思想界里,显得格外突出。

西方文化从哲学慢慢也发展出文学、艺术等,诞生了很多伟大的诗人、艺术家,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大仲马、雪莱、拜伦、米开朗琪罗等,他们的诗歌、散文、小说、雕刻等文艺作品,不但美化了世间,更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尤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透过复兴古典文化,推动人文主义的信仰,重视人文现实的关怀,是人类一次伟大的精神革命。

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又一次开创了历史性的新纪元。因为西方自宗教革命以后,掌权的帝王一方面利用宗教巩固政权,同时也帮助天主教、基督教的发展,于是政治与宗教、哲学凝聚一起,相互为用,共同发展。

相对的,在东方文化方面,东方哲学从印度的佛陀到龙树、无着、世亲,再到中国的老子、庄子、孔孟等诸子百家,佛儒交融,成为东方文化思想的一大特色。

此中佛教从印度的龙树、无着、世亲,把“空与有”融和,发展出大乘佛教的“中观思想”,一直到了中国更发展出“大乘八宗”,尤其禅学在中国更是一枝独秀。近代太虚大师总结中国佛教,立为大乘三宗,即: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法性空慧指各部《般若经》及宗《般若经》的诸论;法相唯识包括法相学与唯识学;法界圆觉学指《法华经》、《维摩经》、《华严经》、《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及净土方面等有关法界、如来藏等诸经论。后来印顺法师又将印度大乘佛教分判为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三大系,此与旧说大异其趣。性空唯名论,指中观大乘;虚妄唯识论,指瑜伽大乘;真常唯心论,指如来藏思想。

除了佛陀的佛教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代表着东方文化,影响着举世人类之外,在中国则有老子、孔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学说,也是大放异彩。其中老庄哲学谈“清静”、“无为”,崇尚“自然”、“本性”;孔子主张“以仁为本”,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正统,历代帝王莫不尊为治国之本,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其社会地位之高,俨然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

孔子“崇仁”,孟子“尚义”,并且由“义”扩充出“仁、义、礼、智”四端,认为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主张“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荀子认为人性要靠后天的努力学习,才能向上、向善,所以提出“积学”的重要。

此外,墨子的“兼爱”、韩非子的“重法”,以及管子的“富民”、列子的“贵虚”、晏子的“廉政”等学。乃至魏晋南北朝的玄学、宋代的理学、明代的心学等。甚至中国历代的文史学家,如中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汉赋大家司马相如、史学家司马迁、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曹植、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陶渊明、山水诗派始祖谢灵运,以及唐代的诗人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乃至宋代的诗词名家李清照、黄庭坚、陆游,尤其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他们的学说主张、诗词散文等旷世之作,都使得中国文化在文、史、哲等相互激荡下,百花竞放,显得灿烂缤纷,多彩多姿。

尤其自从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缘起、业力、因果报应等思想,融入中国社会,更加深化中国文化的内涵。在中国的大乘八宗当中,比较重视学术义理的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及三论宗;比较重视实践修行的宗派有禅宗、净土宗、律宗及密宗。虽然华严、唯识、空性等学说没有被纳入中国文化的主流,但是“禅学”倒是成为中国文化的一朵花。

佛教一向具有尊重、包容的性格,佛教主张“不舍一法”,如佛陀所说“一法即一切法”。因为佛教没有排他性,佛教认为信徒读了老子学说,了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从而扩大自己的思想,也不无利益;佛教对于庄子的任性逍遥,与大自然结合的洒脱思想,尤其“庄周梦蝶”,以及庄子与惠施论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其思想之奔放,如禅之不拘形迹,佛教也认可这些思想,所以人间佛教的行者不排斥老庄学说。

此外,孟子“性善”、荀子“性恶”、墨子“兼爱”之主张,不舍一法的人间佛教也是将之兼容并蓄,使得佛教更加缤纷多彩。乃至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以老庄的“无”来诠释般若的“空”,形成“格义佛教”;后来中国文化甚至吸取佛教之长,发展成为宋代理学。这一切都是说明,在中国的文化里,佛儒一直都是交相融会的。

除了哲学思想以外,中国文学重视文字之美,文学家们以诗情画意的诗词散文来描述佛教,把佛教的十二分教与文学互用,例如,长行就是散文,重颂就是诗歌,使得佛教终能在百花竞放的中国,和诸子百家一起相互共鸣,因此佛教的发展,后来禅走进寺院,净土走进民间,唯识、三论走进学者群中。

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入道。佛法分为“真、俗”二谛,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是出世间法;俗谛又名“世俗谛”,是世间法。佛陀的一代时教,都不出此二谛法门,尤其在化世的运用上,佛法和世学更要融和运用。

佛法太世俗化,被世俗所化固然不可贵,如果太过于出世,则不容易为人所接受,所以要“二谛圆融”。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此人间佛教主张,面对现代科技文明,资讯新知日新月异的社会,佛法应该现代化、生活化,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所以要“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佛法之体,是拔苦与乐;佛法之用,是融和方便。如佛陀年少时即遍学五明;出家后,遍访诸师外道沙门。因为佛陀贯通世、出世法,故能教化不同对象,应病予药,解脱他们的身心苦恼。

我自己从小在栖霞律学院读书,由于栖霞图书馆拥有来自乡村师范学校的图书,当时真是得其所哉,每日大量看书,从中国的章回小说,到西方的长篇文学,从散文小品,看到名家著作,像《基度山恩仇记》、《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茶花女》,托尔斯泰的文学、杜威的哲学等,先后看了不少。甚至因为爱好文艺著作,在大陆时,举凡胡适之、林语堂、巴金、鲁迅、老舍、茅盾,乃至冰心、郭沫若、沈从文、许地山等人的诸多作品,可以说无所不看。及至到了台湾,谢冰莹、琼瑶、高阳、徐吁等人的散文、小说,无论是古典的,现代的,我也都一一拜读。

我深愧自己出家以来,不能深入三藏,对于世间的学问,也没有博古通今的本领,不过我能运用“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法则来阅读书报杂志,使我在忙碌的弘法行程中,犹能神游古今中外的典籍。我往往以现在所读与过去经验比较分析,综合组织,并且与日常生活、社会现象加以印证,故能将片面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生命,所以发而为言,也都能旁征博引,虽然自惭未能有所高论,唯自忖尚能深入浅出,不曾误导众生。

我也曾多次率领佛教团体出国访问、朝圣,并且经常奖励弟子、学生们到各处去参访巡礼。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希望大家效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藉着瞻仰圣迹,大家能从佛教的历史中,激发道念信心,找寻兴衰得失的脉络;藉着走访国际,大家能开阔视野,广为汲取经验,扩大人生的领域。

尤其面对当今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我认为佛教徒不能逃遁于山林,而不顾众生疾苦。应该对民生经济、国际形势、民主人权、自然生态、教育改革、种族冲突、优生保健、生态环保、家庭暴力、试管婴儿、器官捐赠、风水地理、看相卜卦等种种问题,以佛法的智慧,提出契理契机的对治办法。

此外,对自杀、核武、战争,以及安乐死、复制人等问题,皆应吸取世间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生化科学为用,融和佛法的理体,以解除现代人的迷思。例如:以佛法的缘起观,结合心理咨商课程,让大家懂得尊重生命,珍惜人身;以佛法的因果观,举办各种成长教育,让大家懂得惜福结缘,惭愧感恩;以佛法的轮回观,邀请专家论文发表,让大家明了薪火相传,生死一如。

再如以缘起中道的真理为体,以四摄六度的方便为用,广纳世间万法,如善财童子寻访五十三位老师,学习世间的天文、地理、医药、算数、航海、贸易等知识,学贯内学外学之后,才能进入毗卢华藏世界之中。

总之,我们在世间生活,对世间的学问不能不有所认识,对世间法了解愈多,才能针对世间的问题给予指导,例如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师。随佛出家后,急于证果,日夜不懈的精进修行,结果不但久久没有开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因此生起了退转心。佛陀知道后,晓喻他说:譬如琴弦,太紧则弦易断,太松则弹不成调,唯有急缓得中,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来;修行也是如此,过分急躁或懈怠,都不是正常之道。二十亿耳听佛开示后,调整自己的修行方式,终于在不久后,证得阿罗汉果。

佛法的弘传,讲究契理契机,除了契合众生的根机,还要契合时代的发展,例如:“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到底有没有外星人?”这是近代太空科学家最想揭开的谜。自从一九九七年七月五日,美国太空总署成功地发射“开拓者号”上火星,鼓舞了科学家的信心,希望有一天人类可以前往火星旅行,甚至到那里移民,届时火星上自然就会有“火星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阿弥陀经》就记载着:“过此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陀说法时,很多菩萨都是来自他方佛国。此外,佛经中很多佛菩萨也都以天文为名,例如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虚空藏菩萨、星宿王如来、法界智灯王等,可见佛经的天文思想遥遥领先了今日天文学家的研究达两千多年之久。

另外,也常有人好奇,想要探究天空到底有边无边?这在佛教看来,佛教认为探究天空有边无边,不能帮助我们解脱生死;有智慧才能解脱,这才是佛法。再说,宇宙无穷无尽,哪里是天?哪里是地?这都是一种里外对待。基本上,佛教讲法界,讲虚空,讲无穷无尽,例如《华严经》的华藏世界,重重无尽,所以,佛教的天文学不仅开拓了人类的思想领域,更重要的是,它帮助了很多学者找到了思想的出路,开阔了更宽广的思想空间。

尤其佛教的缘起、业力、因果、佛性等思想义理的提出,乃至“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三千大千世界”之他方世界的发现,一方面印证科学,同时也说明佛教的说理很符合科学验证,不是迷信。

佛教的无常、四大、五蕴,就是对物理、心理的分析;佛教的极微、刹那,是时空的测量;佛教以“如梦幻泡影”来形容雷电、虚空,甚至佛陀为了明示五蕴虚幻不实,曾举五喻说明,所谓“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其中“阳焰”是经过阳光折射,致使旷野看上去似乎有水,但实际没有。佛陀以此来形容幻象。

佛教讲“三千大千世界”,现在科学已知银河系有无数星球;佛教讲“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现在从显微镜下观察,事实的确如此;佛教的《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距此世界十万亿佛土”,说明距离十分遥远,但一念之间,随念即至。佛教此种时空观,引导科学超越物理的极限,尤其佛教讲“法无定法”,对科学家是很好的启示。

佛教随着科学的发展,用佛法解释科学的现象,为科学未来的发展提供出路,也引领人类认真思索一些问题,例如:

1.人类利用科技可以登陆月球,但是科技可以帮助我们登陆极乐世界吗?

登陆月球是物质的世界,往生极乐是精神的世界,是即刻的。

2.现代的医学,透过器官移植可以更换五脏六腑,但是头脑可以移植吗?思想可以移植吗?

佛教认为人的色身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有,因缘和合的色身假我有生老病死,但是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所以器官可以移植,但生命不能替换。

3.医学可以改变基因,但可以改变人类的厄运吗?

“基因”其实就是佛教的“业力”,“业”就是行为的造作,一个人的命运,由自己的善恶业来决定,只要做善事,自然能够改变厄运,所以“行善不为恶”,就是“基因”改造。

人间佛教主张,佛法要能融会古今,尤其世法、佛法要能相互为用。佛法除了能帮助科学家开拓思想领域之外,对于现代心理学,也有很好的说明。

现代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会中,举凡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法律、政治、社会、科学、艺术、运动等,无一不与心理学有关,因此心理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心理学是观察意识形态的心理作用及行为模式,西方心理学家能研究人格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为它有一定的范围限度。反观佛教,不但对人类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提供对治方法。如《华严经》云:“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譬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足见佛教心理学凌驾于西方心理学之上。

佛教是哲理的科学,佛教重视理性、智慧的化导,佛教认为世间知识学问的获得,虽然也能开拓人类的视野,但是如果没有正知正见,也很容易流于邪慧、狂慧,不仅使自己受害,犹有甚者,还会形成人类的灾难,所以佛教主张真理才是宇宙人生的最高指导。

学佛首重闻法,因为听闻正法才能获得真理的智慧,所以学佛要广学、净学、博学。以下列举有关闻法的德目,以帮助修学者建立正确的闻法心态。

(一)听经闻法: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闻法是信教入道的第一步,佛法中一切功德多由闻法而来。

(二)读书阅藏:读圣贤书,阅经、律、论三藏以外,对历代圣贤大德著作更要广学研究。

(三)广学多闻:学佛要多闻熏习,而且要法门无量誓愿学。

(四)闻空不惊:诸法自性本空,空才能建设有,能够正确认识缘起性空的真理,便能闻空不惊,此乃大智慧也。

(五)闻善着意:闻善言不着意,非人也;闻善着意,才是堪受佛法的大器。

(六)会意深思:闻法要用心领会,不断思惟,才能够心开意解,心领神会。

(七)谛听正解:闻法要谛听、善听、兼听、会听。

(八)正闻正思:佛法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听闻正法,并且长时忆念正法。

(九)乐观明理:学佛者应明白因缘果报、缘起性空的真理,自能乐观豁达,智慧明理。

(十)福慧双修:“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皈依佛,两足尊,即福慧具足之意。

(十一)成就辩才:口常行慈,修习善语,可得无碍辩才。

(十二)广为宣化:佛法要广为传播,广为宣化,自他皆能成就。

(十三)请转法轮:经常举办佛学讲座、印行佛书等。

(十四)亲近道场:选择有缘的道场,并亲近善于说法的善知识。

(十五)明辨是非:不要太计较利害得失,应该要明辨是非。

经云:“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所谓“法”,就是真理。真理所带来的快乐,才是真正永恒的快乐。什么是法乐呢?五戒十善是法乐,六度四摄是法乐,四无量心是法乐,因缘果报是法乐,有空中道是法乐。心中有了法乐,对于五欲六尘不拒不着;心中有了法乐,对于世间不厌不求;心中有了法乐,到哪里都能安然自在;心中有了法乐,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唯有以无边的法乐为舟筏,才能使我们度过生死的波涛,到达“常乐我净”的彼岸。

三、慧的应用——生活行仪,人间慧用在《大乘起信论》提到,众生“一心开二门”,即“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又说一心的本体、相状、作用广大无限,所以称体大、相大、用大。“体相用”三者不可分割,本体的精神、意义,要能随机、随缘、随宜的权巧应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般若智慧就是我们的“心真如门”,般若不是谈玄说妙,要表现在生活行仪上,成为人间慧用,才有意义。当初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破颜微笑,师徒印心,禅于是成为人间的一道光明;佛陀成道后,五比丘相约不理睬佛陀,但是当他们见到成道后的佛陀,被佛陀的威仪摄受,忍不住跪地礼拜,并且再度随侍佛陀,于是成为佛教“最初的僧宝”。佛陀的行仪度化,就是人间的慧用。

山东湛山寺倓虚大师,有一次在佛前上香,一位王居士刚好来寺,居士深受大师虔诚肃穆的行仪感动,主动捐钱为他建了“湛山寺”,作为弘法道场。在禅门里,祖师栽松、锄田、筛米、扫地等生活行仪,都是禅;就是喝茶吃饭、着衣持钵、出坡作务、应酬往来、扬眉瞬目、语默动静,也都藏有微妙的禅意和开悟的因缘,这也是人间的慧用。

在丛林里面,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止间特别注重威仪。甚至平时上殿要排班,吃饭要过堂,举止进退皆有规矩,在在都要学习。但是一般人心里会想:“都几十岁的人了,还不会走路吗?吃了几十年的饭了,还不会吃饭吗?”这是因为不了解寺院的规律。寺院不同于俗家,在寺院中,一举一动都是修行,走路吃饭睡觉都可以参禅,这其中都有很深妙的解脱境界。所以,到了丛林里,你会感到自己确实是不会走路,不会吃饭;身心千般束缚,积年累月成了习惯,确实需要一一用心摆脱。吃饭端碗,要如“龙吞珠”;持箸夹菜,要如“凤点头”;行进走路,要像雁阵一字排开,上身不能动,像头顶着一盆油,四平八稳地走,在丛林里真是事事修行,处处法门!有一首偈语,很能说明这些律仪: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皈依三宝复何忧。

佛门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更可以成为度众的方便法门。是以传统的丛林道场很重视制度,不但个人有戒牒,僧团也有清规。所谓“清规”,是指禅宗寺院组织章程及寺众日常生活的规则,也就是禅宗丛林关于大众行、立、坐、卧等威仪所订定的僧制,为众僧所必须遵守的仪规,类似现代的“共住规约”,是为僧众日常修行的规范,以及僧团组织、行事的依循。因此,“清规”是健全僧团的圭臬。

当初百丈禅师为禅宗丛林立下《百丈清规》,使得中国的僧团走向制度化、合理化的僧伽生活。例如明定四十八单职事,各司其职,使得寺务运作组织化、系统化;又订定各种修持行仪、日用规范等,使得僧众具足威仪,心不放逸,身不逾矩。尤其设立住持一职,领众薰修,综理寺务,丛林规模于焉建立。

丛林清规,礼法有度;丛林生活,祥和有序。丛林道场体现了中国儒家所向往的天下为公、人人崇乐好礼的理想蓝图,无怪乎时人每见僧团两序行仪,无不慨叹“礼失求诸野”!

为了树立丛林规矩,落实生活佛法,我在佛光山特别建设宽广明净的云居楼,提供全山徒众与来山信众、游客一起过堂。每天到了用餐时间,全山职事、学生上千人,僧俗依序排班过堂的庄严队伍,常令游客赞叹、感动,可见庄严的威仪也能度众。

在佛门,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法合宜,就是礼仪;身语意的行止,表现在外,就是生活的礼仪。礼仪合度,也能发挥无言的说教。唐朝时,曾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被贬至潮州当刺史的韩愈,有一天去参访大颠禅师,大颠禅师正在坐禅,久久不出定。侍者看韩愈等得不耐烦,心里很着急,便在大颠禅师的耳边说:“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意思是说:“禅师!你的禅定已经打动了韩愈的心,现在你应该要用智慧跟他说法。”韩愈一听到这两句话,很高兴,他说:“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就是人间的慧用,乃至仙崖禅师“感化夜游沙弥”、金代禅师“养兰不是为了生气”,以及佛陀的“杀一救百”、末利夫人的“饮酒救人”、一休和尚的“做人女婿”、丹霞禅师的“烧佛取暖”、石屋禅师的“教人偷心”等等,都是般若的人间慧用。

此外,历代不少僧众以自己的风仪影响帝王,成为佛教的护法。例如,终南山惟政禅师曾入朝为唐文宗解释“蛤蜊观音”之事,启发文宗对佛教的信仰。西域高僧佛图澄,度化残暴杀人的石虎、石勒,解救无数生灵,二石尊佛图澄为师,时常请教社稷大事。佛图澄的弟子道安大师,曾劝谏苻坚休战。唐朝玄奘大师,在主持译经大业的同时,经常随驾太宗左右接受咨询国事,玄奘大师圆寂时,唐高宗罢朝三日,悲恸地对大臣们说:“朕失去了一件国宝!”玄奘大师受到朝野崇仰之深可见一斑。

甚至禅宗初祖达摩祖师来到中国时,与梁武帝一番“对朕者谁”、“并无功德”的论道,虽然彼此机缘不契,达摩于是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但这段对话却影响了后来中国佛教“有为法的福田不究竟,无为法的福德性才究竟”的思想。

可见一切法,只要能方便权巧、契理契机、随缘教化,就是人间佛教的慧用。我自己虽无古圣先贤的通达智慧,但有幸从小在焦山、栖霞、宝华山乃至常州天宁寺等丛林参学,在禅、教、律门下接受完整的丛林教育,从许多大德身上学习身为出家人应有的威仪。其中包括曾经担任宝华山维那的若舜老和尚、由金山禅堂出身的卓尘法师,都是我的戒师。另外,仁山法师、融斋法师、芝峰法师,我都曾跟他们请益过佛法。乃至一些年轻的学者,都是从闽南佛学院或岭东佛学院毕业出身,所有关于佛门的行仪,在他们严格要求下,我都能心领神会,所以直到现在,养成我走路腰背挺直、目不斜视,坐时只坐半座的生活习惯。佛门的“四威仪”在我来讲,可以说很自然地融入身心生活里,因此我出众入世,在社会上走动,都能把这许多佛教的威仪运用、表现在行为上。

甚至影响所及,在我的思想理念里,时时刻刻无不思想着,如何在不违传统佛教的根本教义下,运用现代化的弘法方式,化为传教的方便。例如,我组织佛教歌咏队、灌制佛曲唱片、利用幻灯片作为弘法工具、开办儿童星期学校、设立学生会与弘法队、制作佛教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举办空前未有的佛诞节花车游行等,乃至以“偈语教唱”、“说唱弘法”、“梵呗音乐会”、“人间音缘”等多样化的风貌弘法,接引不同层面的信徒学佛。甚至我首开在“大座讲经”中安排献供、节目表演等内容,希望达到“解行并重”的效果。

此外,我建设“净土洞窟”,把《阿弥陀经》所描写的极乐世界之庄严境界,以建筑实景呈现;我为了把佛教与艺文结合,从一间佛教文物陈列馆,到现在十余所的佛光缘美术馆,一方面宣扬佛教艺术之美,同时接引许多艺文界的朋友亲近佛教。

我尤其感于今日佛教随着信仰普及,虽然弘法的空间随之扩大,早已不再局限于寺院中,但是寺院永远是信仰的精神象征。寺院是僧众驻锡的道场,是佛法弘传的地方,是佛像供奉的殿宇,有了寺院,才有佛法僧三宝,才有佛教;有了寺院,才能传播教义,才能住持正法。

寺院可以说是佛教的代表,是信仰的中心,是信徒心灵寄托的所在。佛寺建筑是为了弘法,为了度众所需。寺院除了传播佛教真理之外,庄严的殿宇、宁静的气氛、祥和的梵唱、慈悲的教义,让社会大众在工作忙碌之余,尤其是遭遇挫折、彷徨无助的时候,自然想到寺院,不管是参加各种修行活动,或者只是在佛前瞻仰、礼拜,都能获得再出发的力量,所以我形容寺院就像人生的加油站,是心灵的百货公司,是希圣成贤的学校,也是善友往来的聚会所,更是去除烦恼的清凉地。

为了让寺院建筑的硬设备能配合现代弘法的需求,我从过去只有佛殿的有限功能,扩增为现在具有讲堂、会议厅、抄经堂、礼忏堂、谈话室、图书馆、视听中心、文物陈列馆、美术馆、滴水坊、法物流通中心、停车场,甚至有研究室、电脑教室等设施。

我顺应现代上班族忙碌的生活,从过去开设都市佛学院,直到人间卫视的电视佛学院,乃至现在有了网络佛学院、远距教学等。我改良寺院仪制,诸如延后早课时间、改良课诵内容、开会唱“三宝颂”、三餐念“四句偈”,以及缩短三皈五戒的传授时间、水陆内坛佛事一律在白天进行等。

除了健全硬体设备,以及弘法方式力求日新月异外,我更尽量使用现代人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诠释佛法,务求让佛教与生活没有隔阂,例如:

我把“六和敬”诠释为:

见和同解:就是“思想上建立共识”。

戒和同修:就是“法制上人人平等”。

利和同均:就是“经济上均衡分配”。

意和同悦:就是“精神上志同道合”。

口和无诤:就是“言语上和谐无诤”。

身和同住:就是“行为上不侵犯人”。

我对“普贤十大愿”作了如是说:

一者礼敬诸佛,就是实践“人格的尊重”;

二者称赞如来,就是实践“语言的赞美”;

三者广修供养,就是实践“心意的布施”;

四者忏悔业障,就是实践“行为的改进”;

五者随喜功德,就是实践“善事的资助”;

六者请转法轮,就是实践“佛法的弘传”;

七者请佛住世,就是实践“圣贤的护持”;

八者常随佛学,就是实践“真理的追随”;

九者恒顺众生,就是实践“民意的重视”;

十者普皆回向,就是实践“圆满的功德”。

我对“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做了如下譬喻:

皈依三宝:

佛如光;皈依佛,就是点亮心灵灯光,为自己建设了一间电力公司;

法如水;皈依法,就是储蓄甘露法水,为自己营建了一座自来水厂;

僧如田;皈依僧,就是长养菩提花果,为自己开发了一亩良田土地。

受持五戒:

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杀生而护生,自然长寿。

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偷盗而布施,自然富贵。

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邪淫而尊重,自然和谐。

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信誉不侵犯;不妄语而守信,自然誉好。

不吸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不吸毒而正常,自然健康。

我感于过去一般人认为佛教一再讲布施,好像学佛就是为了要布施给人,自己又能获得什么利益呢?为了扭转一般人的观念,我在《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论文中,对“六波罗蜜”做了如此注解:

布施可以种一收十,改造自己悭贪的性格;

持戒可以三业清净,改造自己恶性的行为;

忍辱可以自他得益,改造自己嗔恨的恶习;

精进可以无事不成,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

禅定可以身心安住,改造自己散乱的思想;

般若可以观空自在,改造自己愚痴的认知。

所以:

(一)布施,是给人呢?是给己呢?看似给人,实际上是给己。

布施能度“悭贪”,是自己发财之道。

(二)持戒,是束缚呢?是自由呢?看似束缚;实际上是自由。

持戒能度“毁犯”,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亏呢?是便宜呢?看似吃亏;实际上是便宜。

忍辱能度“嗔恚”,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进,是辛苦呢?是快乐呢?看似辛苦;实际上是快乐。

精进能度“懈怠”,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禅定,是呆板呢?是活泼呢?看似呆板;实际上是活泼。

禅定能度“散乱”,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外求呢?是内求呢?看似外求;实际上是内求。

般若能度“愚痴”,是自己明理之道。

另外,对于佛教经典时常利用“偈颂”来重述经文的意思,古德也提倡用四句偈来表达经义。四句偈简明易记,就如中国的诗歌,容易让人朗朗上口,所以我也学习古德,用四句偈来表达佛法。例如,佛陀十大弟子各有第一,我就依照他们的专长,写下:“舍智连通说富那,须空旃论迦头陀,那律天眼波离戒,阿难多闻密行罗。”另外,我也曾以一首四句偈:“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点出八宗的特色。

过去古德用科判讲经,我曾经把《金刚经》用“无住生心、无我度生、无相布施、无得而证”四句话,概括讲解。我也曾把《大乘起信论》、《般若心经》等,做成表解,让人一目了然,易于掌握要点。

很多人研究佛教史多年,对整个中国佛教两千多年的发展,始终不容易理清脉络,因此我就想到把佛教自秦汉年间传入中国后的二千余年历史,分为六个时期,正好总结人间佛教的内容。六个时期分别是:

一、东传译经时期(秦汉魏晋时期)二、八宗成立时期(隋陈李唐时期)三、禅净争主时期(五代赵宋时期)四、宫廷密教时期(元明皇朝时期)五、经忏香火时期(清朝民国时期)六、人间佛教时期(二十世纪以后)佛教是开启智慧之教,有时候只要听闻一句佛法能与自己相应,真是终生受用不尽。我平时云游在世界各地,来去匆匆之间,经常有人要我给他一句话,希望对他的人生有所点拨,虽然有时行程绵密,时间紧迫,但我总是尽力满人所愿。因此多年来随缘应机说过很多的“一句话”,现在也在徒众与信徒之间流传,例如:

·我是佛·待人好·人家要我·心甘情愿·永不退票·人生三百岁·立场互换·树立品牌·忙就是营养·化缘要化心·拒绝要有代替·吵架一回合·肌肉是要活的·有永远休息的时候·要争气,不要生气·结缘总比结怨好·生气不能解决问题·钱用了才是自己的·多说OK,少说NO·把欢喜布满人间·有佛法就有办法·忍耐就是力量·感动就是佛心·疾病就是良药·残缺就是美·贫穷就是罪恶·要做义工的义工·给人利用才有价值·自己就是自己的贵人·道场是人生的加油站·宁可无用,但不能无明·要常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

·凡事感恩,一切想当然尔·做人要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有钱是福报,用钱才是智慧·成就别人,不要同归于尽·不要让阿弥陀佛代替我们报恩·可以不信佛教,但不能不信因果·宁可失去一切,但不能没有慈悲·信佛可以用“行佛”代替“拜佛”

·要用智慧庄严,不要用金钱堆砌·什么都是我的,什么也都不是我的·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人是死不了的,生死只是阶段性的转换·尽管世间都是污泥,只要我自己做一朵净莲就好·不要做海豚,所有的表演只为了一条小鱼·要明理,不要光是说理;明理才能从善如流·你对我错、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管财、管事、管人都好管,自己的心最难管理·给人一些因缘,因为过去别人也给过我们因缘·学佛不一定要吃苦,苦不是学佛的目的,苦是增上缘·被人责怪,不是末日的来临,而是希望的开始·有人批评、毁谤我们,不一定是自己不好,可能是别人给我们的勉励佛法就如灯塔,可以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使我们不致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因为有佛法就能开启般若的慧眼。般若如暗室的“光”,能照破我们心地的无明,消融人我之间的差别对待,让我们的心不被外境的苦乐所动,进而把执著的凡情转为对众生的慈悲。如《八大人觉经》说:“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般若之用,能净化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道德,有了般若空慧,苦乐是同体,净秽是一如,贫富能自在,有无能平等。尤其若能以般若空慧,“如是降伏其心”的自受用以外,进而发起慈悲度众之心,令“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正是般若功用的极致发挥。

四、慧的圆满——同体共生,人间慧圆人是群居的动物,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群众而独居,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除了我们所认识的朋友以外,社会上还有广大的士农工商都与我们有关系,因为我们的生存,需要他们提供帮助。例如,穿衣需要工人织布,吃饭需要农夫耕种,出门需要司机开车。乃至我们所走的路,哪一条不是别人所修筑?我们居住的房子,哪一块砖瓦不是别人所盖?我们要游山玩水,哪一处风景区不是别人所开发?此外还有许许多多,我们都需要靠人群才能生活,如果离开社会大众,我们就没有办法存活了。

人与人要相互帮助,要靠“因缘”成就才能存在。缘,是世间上最美妙的事,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真理,就是缘起法则。世间靠着众缘和合,无中可以生有;人生由于善缘的加入,厄运得以改善。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因相成,众生之间也都具有“同体共生”的关系。所以,人与人之间懂得“同体共生”的重要,大家和合共生,世界才会和平,人间才会和乐。懂得同体共生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能够“同体共生”,才是“人间慧圆”。

“同体”,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譬如人身虽有眼、耳、鼻、舌、手、足等诸根的差异,但是却同为身体的一部分;地球虽然有各种国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但是却是共同仰赖地球而生存;众生虽然有男女、老少、强弱、智愚的分别,但是却同为众缘和合的生命体。相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清净的佛性是平等一如的。

“共生”,含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法界一切众生是彼此互相依附,赖以生存的生命共同体。佛经有一则譬喻说瞎子、跛子、哑巴,藉着互相提携帮助,终于安全逃离火宅。一出精彩的戏剧,除了有主角的精湛演出之外,还需要配角的无漏配合。我们生存的社会,也需要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贡献每一个人的力量,才能建立祥和而共有的社会。

“同体”是平等观,“共生”是慈悲观。慈悲,才能容纳对方;融和,彼此才能共生共存。佛教的特色就在于平等的精神,佛陀最初创立僧团,就是要打破印度四姓阶级的不平等,而提倡“百川入海,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平等观。佛陀初成道时,在菩提树下发出“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宣言,揭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同体平等精神,提倡“生佛平等”、“圣凡平等”、“理事平等”、“人我平等”的思想,佛陀其实就是“同体共生”与“慈悲平等”的倡导和推动者。

“同体共生”的重要,从世间上很多的事例、道理,都可以说明。例如前面所说,人的身体,眼耳鼻舌身心,虽然各司其职,但要互相帮助;能够六根互用,才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乃至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它是虚空中的一个大宇宙;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大宇宙与小宇宙都是息息相关。我们讲一句话,透过电波就可以传遍整个地球;吐一口气,可能成为地球上的一个风暴。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只是一个人,我在这个世界上能拥有多少?地球那么大,虚空那么大,我能关心多少?其实曾令举世惊恐的禽流感,之所以爆发流行,只不过是一只小动物感冒了,因为人体没有抵抗的力量,就会受到感染,甚至死亡。从这个事例可以说明,现在的世界是超越国界的,大家都是同体共生的生命体。

另外,自然界,树木丛生才能成为丛林。我们看,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所有树木欣欣向荣地成长,他们不会因为有你,我就不长,彼此共生共荣,共同繁盛。江湖河川,点滴汇流大海,大海都能包容,因此才能成其大。灯光,一灯亮了,再有一灯、二灯,甚至三灯、四灯,彼此光光相照,就如佛佛道同,光光无碍,这都是同体共生的道理。

动物中,鹣鲽比翼、凤凰于飞,都有和合的性格,因此为人赞叹。甚至狮子和狗可以共同生活,猫与狗也能相依为命。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天敌,只因各自习性不同,有的性喜居住高山,有的习惯平地生活,有的穴居山洞,有的深藏海底,甚至仙人掌在酷热的沙漠,都能傲然地开着各色花朵。他们之间彼此共生,也能和大自然共存,所以上天有好生之德,天之德,就是养育生命。

世界上的民族,有的逐水草而居,但是广大的草原也没有舍弃他们。过去凡是靠近海边,有流水经过的地方,都是富裕之地,出产的东西特别多,民众生活真是得天独厚;而现在沙漠发现石油,总算让过去苦苦守着沙漠的人民,也有发财的机会。

过去有的人思想狭隘,因为某些历史情节,造成某些姓氏互不通婚,例如宋朝秦桧害死岳飞,岳、秦两姓因此视如世仇;彰化鹿港施、郑不联姻,也是缘于郑成功与施琅之间的恩怨。因为姓氏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分裂,这是人为的;但是古代“刘关张,桃园结义”,后代子孙因此成为世交,这也是人为的。其实大家应该全体百家姓,大家都是一家亲,因为情义的东西,岂是一个姓氏不同就能分割。

在古代,一个和番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例如王昭君能和匈奴人共生,甘愿下嫁和番,所以拉近了胡汉二族的关系;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成为民族、政治和佛教的美谈。但现在东西方的异国鸳鸯,比比皆是,所以未来海峡两岸必然成为一家。

中国的民族很多,汉满蒙回藏等,“五族共和”这是同体共生;美国的移民很多,各个种族都在那里发展,彼此和谐共处;联合国集合世界各民族在会议桌上,减少了许多国际纷争,这不都是同体共生的可贵吗?

但是另一方面,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也要容许他们各自存在,所谓“同中存异”,并非硬要放在一起才叫“同体共生”,各有各的生命发展。世界上,就是科学家,研究室也要有多种资料,相互参考研究;一栋伟大的建筑,也要结合山川土地上的建材供他使用。世界上的和风,并拂着大众;世界上的阳光,普照着一切众生。大地山河提供我们遨游,所谓“和则生,不和则亡”,所以现在举世都在倡导,大家要“共生共有”,才能“共荣共存”。

在佛教,从释迦牟尼佛打破四姓阶级,泯除种族之间的不同,让四姓出家,如江湖河海,同为一味。佛教僧团,佛陀倡导“六和僧团”,弟子们依“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遵,利和同均”的规约,和谐共处。甚至佛陀对新入门的弟子,总是特别照顾。佛陀关心弱势族群,最初的舍卫城,连比丘尼洗澡的地方都没有,佛陀因此与信众共同发起兴建浴室。乃至为了比丘在当地托钵方便,几次举办大型讲演,让各界知道“财法二施”的关系。

佛陀一再强调,世间一切都是“四大”所成,“五蕴”和合而有,所以现在提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正是人间佛教最重视的和合精神。佛教在世间上,不管在任何国家地区,都讲究服务、尊重、布施、喜舍,为的是要让大家懂得尊重,共同生存。

佛教徒当中,就拿古代中日韩的锦绣河山来讲,哪一处不是佛教徒建设开垦的。现在我们倡导人间佛教,提倡相互往来,透过语言的沟通,达成信仰一致;即使不同,也要相互尊重。我们用灾难的救济互助,促进友好;我们用各种文字语言来往,促进交流;我们召开各种学术会议,沟通各种文化,促使彼此认识、包容;我们举办各项活动,让大家一起参加,如大冶洪炉,共同一体。

世界就是我们的家,通过集会、救济,大家相互帮助。因此,多年前佛光山在澳洲黄金海岸、美国夏威夷大岛、纽约鹿野苑等地,就都预留土地,准备从事养老育幼的服务,主要是让世界能敬老护幼。我们在世界很多旅游景点,也都提供给会员信众挂单安住。平时对于老人家有困难的,云水医院给予医疗;青年人就学有需要的,给予奖学金,包括大学、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我们也兴办许多社会事业,提供在家信众参与,让大家至少在佛门里,都能共同营生,共同生存。

尤其,历年来国际佛光会在世界各地,一直不断从事常态性的慈善活动,对于一些经济落后、生活贫苦的地区,佛光会以兴屋、施粮、医疗、教育为主,协助当地人改善生活环境;在一些社会福利完善的国家,则办理慈善义卖、义诊、捐血等活动,以及前往老人院、孤儿院、教养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关怀慰问弱势族群,回馈当地社会。例如:

大陆在“文革”以后因为有不少地方经济落后,当时正值国际佛光会成立,于是通过佛光会副总会长严宽祜居士,在广东、江西、四川等兴建五十几所“希望小学”,让贫困失学的小孩得以接受教育,同时成立“佛光医院”,以补某些乡镇地方医疗不足的问题。

另外,在非洲马拉威成立“阿弥陀佛关怀中心”,专门收容父母早丧的失怙儿童,并计划从抚孤、医疗、教育着手,解决当地的社会问题。

在巴西成立“如来之子扶贫教养计划”,帮助巴西贫民区小孩接受正统教育,同时学习一技之长,以避免将来为了生计,沦为毒贩,或是未婚妈妈等。

在巴拉圭建造“佛光桥”,改善地方建设;兴建“中巴佛光康宁医院”,免费为当地贫户看诊;成立“早产儿安置方案”,购买保温箱,救助贫民的早产儿;广设“无饥饿方案”,赠送豆浆机,提供贫困区域;举办赈济活动,捐赠轮椅,嘉惠残障人士等等。

十多年来,佛光会积极在世界各地从事各项慈善活动,回馈社会,造福当地居民,从布施中实践佛道。此外,平时各地遇有天灾人祸,佛光人更是“急难救援,全球总动员”。例如,一九九九年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后,佛光山与佛光会除在第一时间紧急捐款及提供物质救济,帮助往生者处理后事,举行超荐法会以慰亡灵,同时成立十四所“佛光园——心灵加油站”,以佛法帮助生者重建心灵,走出震灾阴霾,并提供货柜屋,兴建永平佛光村,协助十所学校重建,总共花费约两千万美元。

二〇〇一年美国“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发生后,我们在纽约成立急难指挥中心,全球佛光会员一起响应各项救灾协助工作,并于佛光山全球各大道场设立超荐牌位,为罹难者诵经超荐及设置灵堂供各界哀悼。期间,我也前往美国,展开一连串美加弘法活动,先后举办数场宗教领袖的对谈、佛学讲座、梵呗音乐会、三皈五戒、记者会、佛光会干部讲习会等,并亲自率众到纽约双子星大楼废墟诵经洒净,目的只希望能以佛法帮助惶惑不安的人,给予心灵建设与安抚。

其他如一九九七年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大干旱,经“立委”沈智慧及巴国驻台商务代表蔡明隆居中安排,国际佛光会澳洲急难救助中心立即捐助相当于三万美元的罐头、泡面、大米和干粮等食物,协助当地灾民解困。

二〇〇〇年二月二十八日,菲律宾的马容火山爆发,成为百年来最严重的灾害,居民流离失所,菲律宾佛光协会马上成立“马容火山赈灾中心”,全力发动赈灾活动,赶往火山爆发殃及的灾区赈济,共计分发三千户灾民,每户领到价值菲币四百元的赈品。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南亚地区发生百年来最严重的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灾难。佛光山及佛光会立即发动“海啸无情,人间有爱”赈灾活动,从赈灾、救济、重建家园、心灵辅导等四方面着手,拨款进行全面性救援行动。全球佛光协会更是总动员,配合联合国及响应各国外交部进入灾区救援。

二〇〇五年八月美国面临本世纪以来最强烈飓风卡特里娜侵袭,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国际佛光会与佛光山发起“飓风残害,佛光送爱”活动,世界总会立即拨十万美元赈灾,并发动佛光人协助当地政府各项救援工作,安置灾民。

以上只是列举一二,其实十五年来国际佛光会的发展,一直以“天下一家”为出发点,希望每个人都能胸怀法界,相互扶持,都能懂得“同体共生”的重要,发愿做一个同体共生的地球人。

在佛教里,很多的教义、主张都充满“同体共生”的思想。例如,华严宗之“十玄六相”所说的“事事无碍”法界观,就是一种“自他一体,法界圆融”的圆满世界。《法华经》的思想大义中: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三种世间、性具思想、二谛圆融等,只要懂得法华的要义,就会知道“百界千如,一念三千”,原来十法界的众生都不离一心,一心圆具万法,万法就在我们的一心之中。

佛教提倡平等,平等的真义乃“一多不异”。一般人喜多厌少,以致比较、计较,起惑造业,这个世间也因此纷扰不断。其实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异,性相圆融。因为万法一如,同体共生,随举一法,都与全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现在举世提倡和平,和平首先要能平等,能以大尊重小,以多尊重少,以强尊重弱,以有尊重无,以上尊重下,如此才能获致和平。

佛教的菩萨因为悟解“般若”为诸佛之母,“缘起缘灭”是诸法实相,“三法印”是宇宙人生的真谛,“四大非有”、“五蕴皆空”是生命的本质,“同体共生”是宇宙的规则;甚至因为信解“缘起中道”的真理正法,故能观“空有无碍”,所以能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

一般人喜欢探究人有无命运?其实命运就是“因缘”。造什么因,结什么缘,就有什么果报;果报善恶,就决定命运的好坏,所以做人要广结善缘,对于别人曾经给我们好因好缘,我们也要给人善因善缘,彼此互为因缘,这就是“同体共生”。

“同体共生”的思想博大,同体共生就是法界融和,人我一如。人间佛教提倡“同体共生”,重视“众缘成就”,因为诸法都是因缘和合所成,世间上的万相都不能单独存在,一切都要相互依存才能成其事。不但我们平日生活所需,没有一样不是取之于社会大众辛苦的结果,没有社会大众,个人必然无法生存下去,甚至人与自然也有同体共生的关系。现在举世经常发生地震、海啸、风灾等重大灾害,这些看似天灾,但其实是人类破坏环境,引起大自然反扑的结果。例如,南美洲的巴西热带雨林,由于它可以调节全球的气温及空气,对全人类的生存关系重大,虽然联合国出钱补助,希望大家不要砍伐,要好好保护,可是事实上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一直在慢慢消失中;美国新奥尔良受到卡特里娜飓风横扫,死伤几十万人,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沼泽地过分开发的结果。

现在人类最大的危机,正是长久以来仅以自己的立场来看待万物,能用则用,相悖即诛,以致步步自限,自毁前程。佛教讲“同体共生”,因为宇宙万物都是众缘和合,彼此共生共存,所以佛法讲“布施”,其实就是物我一如,同体共生的宏观。我的财物,可以与人共享;我的智慧,不必私藏,可以造福别人;我的所有,无须占有独享,可以回馈给人间有需要的人。

佛教讲“惜福”,也是基于对“同体共生”的认知,因为唯有珍惜大自然各种资源,人类才能永久平安地在地球上生存。佛教讲“因缘”,认为所有众生都是相依的因缘和合体,并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和“同体共生”的理念作为推展公益事业的依据。因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成,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推其原理,国家与社会就是由种种因缘关系所组成,由人民共同的力量所建立。明白此理,则人类必须摒弃过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概念,而改以平等互惠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众生,举凡有益众生的事情,大至世界和平、保育运动,小至造桥铺路、施灯施茶、赞美鼓励,大家都应该随心尽力,共襄盛举。

因此,放眼世界,可以说,唯有佛教的真理才能保护自然环境,唯有佛教的妙谛才能挽救地球的危机。因为唯有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才能去除人类的我执,唯有佛教“同体共生”的思想才能促进宇宙的生机,唯有佛教“慈悲护生”的作法才能减少人类的杀业,唯有佛教“以事明理”的教育才能开拓闭塞的心灵。如《金刚经》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具足性空平等、理事平等、生佛平等的大智,才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如《楞伽经》的“一切众生,犹如己身”,具足“同体共生”的认识,才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无论食、衣、住、行,所受用物皆是大众相互成就而有,尤其资讯发达的现代,人人更离不开大众而独自生活。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即殷勤教导弟子入众与人相处的礼貌,例如:能谦恭;知次第;不论余事;悉心聆听;信受奉行等等。时间虽已久远,直至今日,仍旧备感亲切与受用。

只是遗憾的是,现在举世仍然战争不断。其实战争杀人,如果把别人都杀死,只剩下自己,也无法生存。所谓“害人害己,益人益己”,都有相互的因果关系。

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开庭审判,他对小鬼甲说:“你在世时杀人、抢劫,胡作非为,判你堕地狱百年,之后出生为人。”

接着对小鬼乙说:“你在世上整天只知吃喝玩乐,巧取豪夺,既不知孝顺父母,更无益于社会人民,也是罚你到地狱受苦五十年,再投胎做人。”

轮到一个新闻记者,阎罗王说:“你堕到无间地狱,不能超生。”记者听判后向阎罗王抗议说:“刚才他们两个人种种的坏事做尽,也不过罚他五十、一百年的受苦;为什么我只是一个新闻记者,既没偷盗,也没杀人,反而会被判到无间地狱呢?”

阎罗王说:“因为你写的文章,戕害人心,到现在还继续在世间上流传,让人受害;他们两个杀人做坏事,受害只有一次就完了,因此,除非等你所写的书籍所散发的毒素对人的影响消失殆尽,或许将来还能有超生的机会吧!”

我们不要以为害人,自己可以不负责任;社会点滴,都有因果关系,所以共生才能吉祥。我认为世间上的生命,不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爬的,不分种类形状,生命是一体的,是共生共有的。如《金刚经》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们要将有生命的每一类众生,都视如我们的六根,缺一不可,能够如此,大家就是同体共生的慈悲人了。

当初我创办国际佛光会,就明确地把它定位为一个倡导众生平等的社团,在佛光会里,所有的会员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男女、不分贫富,大家共同为弘扬佛法而携手努力,因为我们视一切会员为同体共生的地球人。十五年来的国际佛光会,诞生了五任总会长,七千五百个督导,七千五百个会长、副会长、秘书。当中有些地区的分会,女儿是会长,妈妈是副会长,爸爸是秘书,大家以这样平等的精神,发展我们的信仰,和谐我们的人事。

我们信仰宗教,目的就是要去除自私心,长养公德心;私心只会让我们的心胸变得更狭窄,眼光变得更浅短。因此,我们要扩大自己,开阔眼光,这个世界是一个同体共生的世界,每一个众生都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就如虚空中,日月星辰,不分明暗,互相辉映;大地上,山岳丘壑,不论高低,彼此连绵;宇宙间,奇珍异兽,不管异同,相辅相成。因此,这个宇宙本来就是“同体与共生”的圆满世界,大家应该常怀公德心,以慈悲心来爱护我们这个宇宙的大家庭,以平等心来对待一切众生。唯有大家体认到我们都是住在同一个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彼此捐弃我见偏执,彼此守望相助,进而尊重每一个众生的生存权利,以“同体”来推动众生平等的思想,以“共生”来发扬慈悲喜舍的精神,如此才能让地球成为和平安乐的人间净土。而这一个理想目标的实现,则需要人人具足般若智慧。

总结三天的讲座,说明戒定慧三学,是我们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因此在佛教的千经万论之中,处处提及三学的重要,历代的祖师大德们也无不大力提倡此法门。例如:《杂阿含经》说:“三学具足者,是比丘正行。”《大方等大集经》说:“所谓戒定慧,无上陀罗尼,能令三业净,一切人所爱。”《海慧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说:“诸佛正法护持者,身语心业皆清净,戒定慧净亦复然,得解脱智善清净。”

道安法师则说:“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戒乃断三恶之干将也,禅乃绝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济药病之妙医也。”鸠摩罗什法师也说:“持戒能折伏烦恼,令其势微;禅定能遮烦恼,如石山断流;智慧能灭烦恼,毕竟无余。”

最后,我也将戒定慧三学的重要性,归纳如下:

(一)适合人类特性:佛经说,人有追求梵行、忍耐勇猛、累积智慧等三项特性,是其余六道所不及;戒、定、慧三学与这三种特性相通,是我们进趣佛道的最佳门径。

(二)息灭贪嗔痴:贪嗔痴是众生的三种根本烦恼,众生因为它们的存在而妄想颠倒,造业轮回,所以又称为“三毒”。勤修三学,守持戒律,可以养成勤俭、喜舍、慈悲、布施的习惯,就能对治悭贪的毛病。“嗔”念起时,要用“定”来对治,修习禅定能使我们心虑澄净,遇到逆境,就不会生起嗔心。善于运用般若智慧观照,就可以转烦恼为菩提。所以,勤修戒定慧,是息灭贪嗔痴的良方。

(三)经律论所诠:约三藏而言,经藏诠释定学,律藏诠释戒学,论藏诠释慧学。所以,修习戒定慧三学,在思想和生活上就能实践佛陀的教法。

(四)涵摄八正道:八正道是四圣谛的主要内容,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见、正思属于慧学,正念、正定属于定学,正精进通于戒、定、慧三学。所以,依三学而行,是趣向解脱的正道。

(五)符合六度行:大乘菩萨道以六波罗蜜为正行,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正是戒学的主要纲目,禅定归于定学,般若属于慧学。因此,三学是自他兼利,同登彼岸的舟船。

总之,戒定慧三学是福慧双修、行解并重的根本功夫,我们唯有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才能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所以在红砌香港体育馆二十年佛学讲座圆满的此刻,我仅祝福大家,祈愿人人都能“三学增上”,福慧圆满。

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