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反派大佬带着空间去下乡 > 分卷阅读128

这位知青草的确是有绅士风度。

难怪会把知青点儿的那些女知青迷的五迷三道。

江小小还真没客气,咬着大白馒头,就着小炒肉和烩菜一口气吃了两个馒头,喝了一碗炝锅面。

一时之间,从里到外,连毛孔里都冒着热气,一下子就把心里的那些寒气全都驱散。

顾杰比她还厉害,剩下的四个馒头全吃了,而且桌上剩下的菜和面,他也全都吃了。

江小小这会儿才明白,顾杰刚才故意估计是让着自己,所以刻意的控制自己吃饭的节奏,一直等她吃的差不多都饱了,才开始打扫战场。

总体来说,这辈子了解的这个顾杰和上辈子自己印象中的顾杰还真的天差地别,上辈子就是知道顾杰是一个高傲清冷的人,和谁都不怎么爱说话。

相处的总是那么几个男知青。

顾杰有一个特定的团队,听说后来那几个男知青回城之后,都是相当有前途。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他们的圈子。

没想到这辈子倒认识了一个很接地气,很有烟火气的顾杰。

两个人吃完饭,这才赶紧出门。

赶到知青聚集的车站,在那里看到了一起来的知青们。

张秀梅和刘斌他们早就在那里等着,每个人都买了不少东西。

一行人坐上了回生产队的班车。

一路摇摇晃晃,总算是回到了生产队。

这个时候是腊月23。

他们回到生产队,没有几天跟着村里人学习也用粮食换了一点儿黄豆,村儿里有一家专门的豆腐房,拿黄豆去跟人家换豆腐就行。

紧接着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用的东西。

到后面他们蒸了几天的馒头,没敢多蒸,这些粮食还得省到秋收。

光吃干的可不行。

其余的也没什么特别要准备的,反而是知青点儿的知青们开始收拾自家的窑洞,打扫卫生,这是必备的。

腊月三十,顾杰到大队部弄来了红纸和毛笔,居然写了几副对联儿回来。

村长吴大奎正发愁,每年他们对联还得出去找人写,主要是他们村里写的一手好毛笔字的人,可没有。

到人家其他大队找那些文化人写着对联,那可得求爷爷告奶奶,还得看人家的脸色,当然每一次还得排在人家生产队后面。

谁成想他们生产队这回来的知青居然有大才,居然写字写得好。

顾杰问他借东西,正好解决了大队里面每家每户的对联问题。

顾杰当然也没有推辞,和生产队长搞好关系,只会对于以后的农场生活有利无弊。

帮着队长把村里给每家每户都写了对联,这会儿的人们基本上都不买对联,所有的对联儿,福字都是买红纸,自己回来毛笔写。

写好写坏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听说他们农场今年自己有知青能写对联,不少人都纷纷来围观。

第99章 心酸的大年夜

回来之后,男知青们踩上凳子,把窑洞外面用笤帚扫的干干净净,对联儿上抹上浆糊,直接贴了上去。

而江小小和张秀梅正在厨房里忙活,今天可是大年三十儿,他们也算是来到知青点的第一个年。

意味着新的开始,意味着他们离开家人的第一个新年。

他们也准备做点儿好东西,饺子自然是离不开的。

其他的准备做上四五个菜,弄一个大葱炒鸡蛋,一个花生米,一个扣肉,一个蒸丸子,再外加一大盆的烩菜。

在这里就不能讲究。

剩下的饺子管饱。

这一次又是二锅头上桌。

这个菜单可是大家集中想法凑出来的。

饭菜做好了,这边热热闹闹的一群男知青女知青正在厨房里包饺子。

而那边儿赵如他们也在包饺子。

一年就过这么一个年,不包一顿饺子也对不起大家,别的菜他们自然凑不出来,主要是没什么存粮。

每个人手里挣的那点儿钱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除了给家里人寄,自己手头留的那都是急用的一些钱。

谁舍得拿出来。

因为他们这边的集体没有立什么规矩,自然不存在有账目问题。

也造成了大家各自为政。

好在这一次由赵茹的加入,他们这边儿的食堂终究没有开天窗,大家还算是有一点儿凝聚力。

包饺子的肉是大家集资出来买的,毕竟这边儿有现成的四毛钱一斤的猪肉,他们不买白不买。

大家一共集资买了二十斤猪肉。

毕竟这边儿二十多口人,这20斤猪肉就算是包饺子里面掺上白菜,恐怕一次也得差不多六七斤猪肉。

过年除了30吃饺子,大年初一和初五都还要吃饺子。

所以他们算下来,这20斤肉差不多能把这个年过下来。

不过显然大家的白面却没那么多。

精打细算,白面也没有多少了,最后没办法包饺子是用玉米面和白面掺和在一起包的二合面的饺子。

更不要说去弄酒,弄肉。

所以这边虽然也在包饺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