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团宠萌宝一岁半 > 分卷阅读347

实她也想过,景释榕从小的品行就好,为人子为人夫应该也不会差。

关键就是这个成婚后要住哪里的问题,得好好解决一下。

伍氏问莹姐儿,“如果将来你要嫁给他,可能得不远千里去京城,一年到头都看不到我们,在京城你也没啥朋友,那样你也想嫁过去吗?”

闺女是个热爱自由跟清净的人,伍氏也怕她不适应京城繁琐的规矩。

莹姐儿心里咯噔一下,倒是忘了这事。

其实在她看来,她现在跟景释榕才刚处于谈恋爱的时期,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但时下就是这种行情,喜欢了就得谈婚论嫁,不可能让他们不明不白的来往。

莹姐儿也深知在封建礼教的环境下生存,想去违反世俗,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成功。

所以她也没想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大事,只要快快乐乐过好当下就满足了。

至于她娘说的嫁去京城的事,确实要好好考虑。

若是爹娘也去京城,她嫁过去也没什么问题。

关键在京城她人生地不熟,在那里既没朋友,也没亲人,尤其京城的规矩比江南多多了,她实在不喜欢那种条条框框的束脩,住起来都不得劲儿。

还是在江南好,这边对妇女儿童没有太大的束缚,姑娘们成群结伴出来逛街比比皆是。

夜生活也非常丰富,大晚上街上灯火阑珊,街边摊丰富,比很多地方都要繁华。

她在这里住了三年,已经深深喜欢上这里了,都舍不得离开。

伍氏就知道她肯定更喜欢江南,才有此一问,“那京城你还去不去了?”

莹姐儿皱着美人眉头,头一次感到纠结。

“娘,说心里话,我还是喜欢住这里,这里吃喝玩乐都很热闹,也没有那么多规矩,百姓们大多也比较好相处,我实在舍不得离开这里。”

加上亲戚朋友都在这里,二姨妈家也近近的,她的那些女学院的闺蜜也嫁附近,她实在不想走啊。

要是去了京城,既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去了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难怪之前闺秀们一听说要嫁去京城,非但没有羡慕,反而都很惆怅,原来感受是这般,她终于懂了。

刚上楼来的景释榕也听到莹姐儿的这番话,心里顿了一下,也觉得这事有点为难莹姐儿了。

他不是榆木脑袋,也不是大男子主义的思想,不会认为女子嫁人去婆家就理所应当,反而觉得要是把莹姐儿带去京城,让她离开自己喜欢的地方,才是对不起她。

这样看来,对于将来两人成亲的事,他还得好好考虑。

看看将来自己到底是要留在江南,还是如何,都得跟家里商量一番。

爹娘的思想比一般人开化,外祖家更别说,所以这事倒是可以写信回去问问。

第266章,想象以后的日子

伍氏比他们想的多,便跟莹姐儿说,“要是景家不同意榕哥儿过来这边当差,要他回京城去,你可要跟他一起去?”

夫妻俩总归要在一起,不然都不成一个家,所以这事总要一个人来妥协更将就。

要是换做其他母亲,不会想那么多,只觉得女儿嫁人,就是婆家的人。婆家在哪里,儿媳妇自然在哪里,这些都是应该的。

但伍氏这些年跟着梁晋走南闯北,也见识了很多事情,眼界开阔后,想法就没那么片面了。

她现在主要还是以闺女的角度来看待事情,争取替莹姐儿想的更周到一点。

莹姐儿又何尝不明白她娘的苦心,叹一口气道,“娘,嫁人好烦啊,不嫁人行不行?”

就让她跟榕哥哥谈谈恋爱多好。等过两年两人更加成熟了,再来谈婚论嫁不是更好?

伍氏那食指点一下她脑门,“你现在谈跟将来谈有什么两样?难不成拖两年你就不用面对这个问题了?”

早晚都要面对,当然要提早做准备,免得到时候慌里慌张的。

莹姐儿咬一口蜜饯,说,“这事说早了也没用啊,谁知道榕哥哥明年要去哪里办案子,他走南闯北也没个固定地方,指不定往后我要跟他走南闯北呢,不一定去京城。”

伍氏啧了一声,倒是忘了这个。

“你不说我倒是忘了,他经常在外面奔波,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回京城。”

“不过话说,他不回京城你就愿意跟他四处奔波了?”

莹姐儿吃着蜜饯,回道,“这个嘛,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到处走走看看也挺好的。总比一直在京城的婆家里天天盼他回来强吧。”

跟丈夫走南闯北总比天天在婆家当望夫石好吧?

伍氏也说,“这倒也是,男人就不能放他们出去,一个看不好,他们肯定要变坏。”

就算不变化,总有坏女人要勾引他们。

看梁晋多自觉,还不是有那么多妇人想勾引他?要不是伍氏看着,烂桃花不知道要多出多少朵。

更别说景释榕那般英俊的,别说小姑娘了,小寡妇都喜欢他。

要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