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团宠萌宝一岁半 > 分卷阅读405

句,“这江南可真繁华呀。”

当年她们要是能来这里生活,指不定她们现在也是富婆了呢。

梁家以前也只是中等家境,如今这么富裕,肯定是来江南才发财的。

陈氏跟王氏看着伍氏那华贵的打扮,还有头上贵重的钗子,心里都酸冒泡了。

陈老太也十分羡慕梁老太能在这里生活,对梁老太道,“亲家,你命比我好,年纪比我小,却早早来江南享福了,可艳羡死我咯。”

梁老太笑道,“都是托儿孙的福,我们之前去的地方也苦,这不是都熬过来了吗。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约莫是这个理儿。”

陈老太才不信呢,哼了一声,“你就是命好,儿子出息,才能来江南。不像我们家大儿,当这么多年官了,还是个芝麻小县令,唉,什么时候我才能跟你一样享福啊。”

梁老太见她还叹气上了,安慰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宏哥儿几个不是进京赶考去了吗?指不定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陈老太一听是这么个理儿,这才振作起来。

两个老太太走前面,开始聊了起来。

梁老太问,“你家那几个孙子要是都考中了,你要跟谁去享福啊?”

她悄悄问一句,想听听陈老太怎么想的。

既然梁萍那么没用,只能她这个当娘的来帮她问了。

陈老太一听这个,倒也认真思考起来。

她也不知道哪个孙子会考中状元。

若四个都中了,她该跟哪个去享福好呢?真叫人难办。

梁老太看她还思考上了,忍不住就笑了,却也没出声打扰。

暗道这陈老太可真逗,真以为四个孙子能都考上状元呢。

那状元是那么好考的?

不过这个她也不会点破,省的人家以为她是见不得她几个孙子考中。

陈老太想了一会,没答案,说,“其实我跟谁都一样,就是怕他们都考中后,这个家恐怕就要散了。”

她思想古旧,觉得一家子就该绑在一起,才能不被外人欺负。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她都死绑着一家子不放,就怕家里人口稀少会被别人欺负。

但是这会儿孙子们都去考状元去了,将来得个一官半职肯定要分开的。

她也不能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不让孙子们走,只能随他们去了。

“唉,我就喜欢一家子都整整齐齐的,将来他们都走了,我这心里就空落落的。”

梁老太劝她,“你不能这么想。孩子们大了总要离开家的。”

“像你孙子那么多,将来都娶妻生子,家里院子肯定也不够住的,到时候不是照样要搬出去?”

“再者,就算搬出去,你们仍旧是一家人啊。而且你那些孙子要是娶亲了,将来孩子一多,院子肯定也住不下。所以分出去住是注定的事,你就看开点吧。”

“只要儿孙们好,咱们苦点累点都是值得的。别老是想着把他们绑一起,指不定他们不想在一块呢。”

一家子分开,过年过节在一起聚聚,距离才能产生美。

要是天天挤在一起,吵架了也没地方撒气,只会相互怨恨。

陈老太才不管那些,就想要一家子在一起,给她当保护伞。

但梁老太说的也不无道理,便叹一口气,到底听进去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去吧。只要将来我老了他们能来看我就行。”

梁老太见他想通,这才笑了,“你就放心吧,你养他们这么大,将来肯定都要孝敬你的,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陈老太点点头,也不管那么多了。

“你说的对,那我不想了,随他们去了。”

梁老太,“这就对了,看戏吧,这里的戏特别有趣,那瓜果也好吃,我给你买点。”

陈老太,“那就那你破费了。”

于是两人老人坐下来开始安静的看戏。

倒是陈氏跟王氏面面相视,看了眼四周,都觉得没啥好玩。

不过她们看了一圈,越发肯定,“这江南,果真繁华,瞧瞧那些妇人孩子,穿的衣裳都比咱俩好,可见这里都是富人。”

再看看伍氏跟莹姐儿,母女俩身上穿的料子更是一等一的好,显然梁家的家底肯定很厚。

王氏跟陈氏想着,既然将来注定要分家,那不如趁现在,赶紧把莹姐儿娶回家,到时候陪嫁一到,她们就能拿着钱去开铺子。

只要铺子生意好,到时候不愁没钱花。

她们这些年之所以巴着梁萍不放,无非是怕自己跟丈夫两人无法赚到那么多钱去供几个儿子读书,只能死死巴着梁萍一家。

如今儿子们都进京赶考了,要是他们能得个一官半职,她们也算熬出头了。

若能跟梁家结亲,到时候让梁晋给儿子一点捞油水的活计,全家就发了。

等她们有钱了,也能吃香喝辣,日子比谁过的都和美。

于是两人越发坚定想跟伍氏结亲家。

陈氏跟王氏对视一眼,就走到伍氏身边,开始跟她唠。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