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古代言情 > 陛下是个窝囊废 > 陛下的蜕变之路6

↘完♂本♂神♂立占↙手机用户输入地址:m.43kanshu.com

次日上朝,姜绮坐在龙椅上往下一看,登时吓了一跳:"各位爱卿怎么了?"

堂下的群臣脸上黝黑,个个都涂了厚厚的锅灰,山呼"万岁"后,地上掉了一层的灰。

姜绮环顾了一圈,发现平日里皮肤显黑的大将军傅湛,今儿在群臣之中居然是最白的那个,登时扶额问道:"各位爱卿是怕朕看上你们吗?"

梁卓颤颤巍巍站出来说道:"陛下,老臣不想晚节不保哇!"

姜绮气道:"朕不是什么歪瓜裂枣都看得上的!你!你把脸涂黑就算了,还画两撇八字胡是什么意思?嫌自个儿不够丑吗?"

她发了一通火,又说道:"今儿上大将军挺好看的。"

傅湛压根没想到这帮臣子会这么搞,仍旧同往常一样收拾一下就出门了,本朝崇尚柔美,朝中大臣们大多会敷脂粉,但他不爱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觉得娘里娘气没气概,没想到今日误打误撞,竟成了朝堂中最亮眼的一个人。

傅湛听小陛下夸自己,心里很高兴。

梁卓心虚的摸了摸自己画的两撇胡子,拿下手一看,手上沾了许多黑灰,遂吹了吹,说道:"陛下行行好纳个妃吧!不然咱们这些臣子每天上朝都提心吊胆的。"

姜绮咬牙切齿的说道:"朕不喜欢吃窝边草!"

她气呼呼下了朝,以为这件事儿就这么完了,没想到第二天上朝时,她傻眼了。

大臣们倒是没擦锅灰了,但是同样的脸上脂粉也没擦,只是上大将军??

上大将军不是从不擦脂粉的吗?今儿一张脸涂得比面粉还白。

姜绮不厚道的笑了:"哈哈哈,将军这是怎么了?怎么心血来潮擦了脂粉?"

傅湛自己看不到脸上的脂粉,只心虚说道:"陛下不是总嫌微臣长得黑吗?微臣就涂白一些,但是微臣平日里不涂这些,所以可能涂多了。"

龙椅上的小陛下笑的东倒西歪,群臣却看出门道来了:上大将军这是要入宫做贵妃呀!

得,谁都不会想不开和上大将军抢这种风头,既然上大将军有这个心思,大家齐心协力满足他就是!

下了朝后,群臣纷纷找出家中的脂粉送往上大将军府,傅湛看着源源不断送进来的脂粉,心想群臣这是都知道自己是个变态了吗?

也行,变态就变态吧,变态才没有人和自己争小陛下,坦坦荡荡总好过遮遮掩掩。

姜绮下了朝后在御书房批奏折,小环在一旁磨墨,磨了一阵后手臂发酸,遂抬起手松快一下,姜绮见了,道:"这磨墨的事不是女儿家能做的,可惜如今安顺不在,不然也轮不到你来做这些。"

说道安顺,姜绮心里难过起来:安顺为了保她,居然引火烧身,成功吸引了匪徒的注意,为她赢得了一线生机。

小环见她神情失落,安慰道:"陛下不要难过,安公公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是呀,这样一个马屁精,到哪儿都吃得开。

姜绮没有说话,心知安顺生还的希望是微乎其微的。

她批着奏折,心想贪官不除不行,除贪官,关键在于止贪念,怎么止呢?

她吩咐道:"去寻上大将军到园林商量治贪一事。"

小太监领命去了,姜绮将奏折一推,近日做明君甚是勤奋。该放松放松了。

如今已入冬,动物们正是膘肥体壮存粮准备冬眠的时候,姜绮提了弓箭,去马场牵了一匹狮子骢出来,直奔宫中的园林。

不一会儿傅湛骑着黄骠马来了,姜绮扔给他一套弓箭,笑言道:"朕见过将军风姿,知道将军功夫过人,今日给将军一个机会,只要将军猎到的东西,全数送到上大将军府。"

傅湛接了弓箭,见马上的小陛下身段纤弱,又想起了当日他被自己揽在怀里同乘一骑的旖旎一幕。

他微微一笑:"微臣的箭法尚可,陛下可要比试一番?"

姜绮没有拒绝,哪怕明知自己比不过。

她微笑不语,只是扬起马鞭策马驰去,马上纤弱的背影挺得笔直,很有不服的意味。

傅湛驾马跟上,偷偷从她的箭筒里取了两支羽箭。

一只健壮的梅花鹿在不远处吃草,姜绮吁停马儿,搭弓上箭,凝神静气瞄准了荒草丛中的梅花鹿。

一旁的傅湛也搭上了弓。在姜琦紧绷的弓箭放松的那一刻,也射出了一箭--这是他从姜绮箭筒中偷偷取出来的箭。

傅湛的箭正中梅花鹿喉部,一箭中的,又兼力道强劲,梅花鹿只受了这么一箭便倒在地上垂死挣扎,而姜绮的箭却射在了梅花鹿腿上,未中要害。

傅湛下了马,将鹿喉咙上的箭拔了下来,举着箭说道:"陛下好箭法,一箭中了这梅花鹿的喉咙。"

姜绮心下疑惑:自己那一箭,好像是奔梅花鹿下盘去了呀!

但是傅湛手里举着的明明是自己的箭,顶角细小如针的无扣箭,而自己分给傅湛的是扁平的月牙箭,顶角有弯钩似月牙,箭镞不一样。

她站的远,傅湛又将梅花鹿的腿挡住了,只好按下心头疑惑笑道:"朕旗开得胜,将军可要加油了!"

傅湛收了两支箭,心想自己连着帮小陛下作弊难免引他猜疑,要暂时收一收手。

姜绮今日是来找傅湛聊治贪一事的,园林中养的动物,远没有皇家围场多。但是围场在京郊,去打一次猎都要半个月,只能在园林中稍微发泄一下了。

姜绮道:"将军对治贪可有妙招?"

傅湛说道:"刑罚已然很重,活剥人皮这等惨无人道的刑罚都有,可是仍旧治不了贪,说明贪官贪起来毫无顾忌。"

"顾忌?"姜绮细细琢磨着这两个字。

她在寺庙暂住时,住持总是告诫百姓们莫作恶,否则天道不容。

她思索了半天,说道:"世人常说'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世上,有一种比律法更让人忌惮的东西,叫做??"

"报应。"傅湛接口道。

姜绮与他相视一笑,点头道:"将军懂我。"

律法惩治不了的人,那么,交给上天。

大齐贵族多信道,爱研究玄学,因此,对黄老之道的"报应"深信不疑,当初姜绮灭佛那么顺利就得到了众大臣的鼎力支持,也是因为朝中大臣大多信道。

次日,姜绮发诏令,命大齐所有官员前往当地城隍庙宣誓,立誓永不贪污,并写下誓状,誓状全部存在当地衙门中保管。

两月后,先后有越地处州县令和赣地刺史贪污,姜绮吩咐将二人押解入京,当初二人的誓状也一并送入京城。

她坐在龙椅上,打开了二人的誓状,处州县令的誓状写的是若贪污,则愿被利剑穿心,姜绮看罢,笑了:"你倒是聪明,选了个利索的死法。"

处州县令跪在地上打颤,不敢回话。

姜绮召了侍卫上殿,指着处州县令道:"这个人求利剑穿心而死,拉下去满足他!"

侍卫不由分说架起早已软倒在地上的处州县令出了殿,不一会儿来禀:"回陛下,处州县令已受刑死亡。"

姜绮赞道:"做的好,去吧!"

侍卫走了,姜绮又拿起赣地刺史的誓状,看罢,笑的如沐春风:"你当初写这誓状的时候,估计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惨的死法吧?"

她逐字念道:"愿竹箭穿耳,遍游街县示众。"

读罢,她沉思道:"这死法新奇,你最好撑着些,别游街游到一半就死了,扫了大家的兴。"

赣地刺史双目失神的跪在地上,神情绝望。

姜绮吩咐侍卫带下去给他穿了耳,竹箭从左耳穿入,从右耳中穿出,随后赣州刺史被押上刑车游京城。

姜绮问群臣道:"今日天冷,各位爱卿可有兴趣随着朕一起游街?"

小陛下先前巡游京城是盛夏,还是为了撂挑子巡京城,大家自然心里不乐意,可是这一次,小陛下是为了惩治贪官,这是百姓之福,于是大家纷纷应了。

姜绮的御驾打头走在队伍前面,后面是赣地刺史的刑车,往后是一众官员,有乘轿的,有骑马的,队伍很长,街道两旁的百姓也很多,可谓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百姓们恨透了贪官,纷纷扔烂菜叶和小石子,两条街巡下来,赣州刺史就死了大半了,侍卫禀道:"陛下,犯人快不行了。"

姜绮道:"唤太医来救,游街游完了再许他死。"

侍卫领命去了,太医给赣州刺史灌了吊气的人参汤,赣州刺史好歹是没死成。

没死成,那就继续游街。

赣州刺史争气的巡完了洛阳城才慢慢死掉,姜绮带着誓状去了京城的城隍庙,燃了誓状向城隍销案。

她明亮的眸满是坚定:"世人不怕刑罚,但怕报应,举头三尺有神明,朕看不到的地方,有神明看得到,律法惩治不了的人,上天自会惩罚,'莫以恶小而为之',各位爱卿当谨记善言。"

群臣纷纷拜道:"陛下所言,臣等铭记于心。"

姜绮惩治贪官的消息一夜间传遍京城,百姓们交口称赞:陛下虽然不靠谱,但是治贪官的出发点是好的,贪官不治,百姓们的日子不好过。

随后的官吏上任,都必须在当地城隍庙写誓状,死法不惨不过关,京官的誓状更是被姜绮保存在御书房里,小陛下时不时就拿出来看一看,然后不经意的在上朝时提上一两嘴,闹得臣下们半点儿贪污的心思都不敢动。

时近年下,京城下了大雪。

姜绮邀上大将军至宫中饮酒,傅湛到了宫中才发现小陛下备了火炉,火炉上温着酒,房内暖洋洋的,一扇窗洞开,望出去能看到苍茫雪景。

傅湛问道:"陛下开着窗,不觉得冷吗?"

姜绮笑了:"将军仔细看看,窗上拦了纱。"

傅湛伸手摸了摸,果然摸到一层极细极薄的纱。

姜绮为他斟了酒,招呼他喝酒,说道:"是吴地新进贡上来的丝绸,朕也是难得奢侈一回,外面实在太冷,可是又想赏景,所以让小环拦了这样一层纱。"

傅湛问道:"陛下怎么想起来请微臣喝酒了?"

姜绮仰头饮下一杯,颀长的脖颈上,喉间微微一动,酒浆尽数吞进了肚,傅湛看着她细腻的脖颈,竟生出口干舌燥的感觉来。

他也仰头灌下一杯酒,然而酒并没有解了他的渴,喉间的干渴却仿似扩散到了全身。

姜绮道:"将军可还记得皖地舒县的那个郎中?朕这几日想到他,总觉得这个人虽然被困在一个小乡村里,却见识独到还心细如尘,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傅湛当然记得,昏暗的烛光中,这个郎中一人守着小炉,手中拿着一本兵书,不知不觉间看透了世事。

"陛下打算起用张郎中了吗?"

姜绮点点头:"处州县令贪污已然处死,开了年才有新的举荐官入京,现在到开年还有一段时间,百姓们不能没有父母官,朕想调他去处州做县令。"

傅湛觉得可行。

"微臣当初也认为此人很有见识,但有见识不代表有能力,他若是能将一方县城管的井井有条,说明他才学兼备,他日陛下可以调他入京辅佐。"

二人接连喝了两壶,姜绮已有些不胜酒意,白皙的脸上飞了红,宛如朝霞落在了她脸颊上。

她扶着脑袋问道:"将军过了年就二十二了吧?可有中意的姑娘?朕可以为将军指婚。"

傅湛酒量好,听得她这样问,轻轻摇头:"没有中意的姑娘。"

倒是有个中意的少年。

姜绮喝高了,阖眸嘟哝道:"将军多好,不像朕??"

傅湛看着憨态的小陛下,小陛下闭着眼,长长的羽睫在眼下投下小片阴影,文秀的脸上添了红晕,看着娇艳欲滴。

傅湛连忙打住念头:自己怎么又有这样荒唐的想法了?怎么能用娇艳欲滴这样的字眼形容小陛下呢?

他问道:"不像陛下什么?"

"不像朕是个女??"

姜绮忽然打了个冷颤,倏地睁开眼,眼中朦胧酒意已然去了大半,她拍拍昏沉的脑袋,说道:"朕差点儿睡着了。"

她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却不敢喝,怕自己昏沉之间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

"当初张郎中提到了中正徇私舞弊,如今虽然杀了贪官,可是世家大族操控朝堂。不容小觑,朕觉得选官制度要改,将军可有对策?"

九品中正制度,意即民间推举贤人,再由朝廷派遣官员考察,满意后可授官。

只是这制度如今被世家大族利用,拼了命的往朝中送同宗人,反而民间乡贤不得重用,士族同宗又同心同德架空朝政权力,左右圣听,已是不王之王。

傅湛沉吟道:"制度要改,但是改起来势必会遭到世家大族的反对,太后就出自荥阳郑氏,若是改朝制,太后不会坐视不理。"

荥阳郑氏,乃当朝大族,承自周朝郑国王族一脉,郑灭国后,其后人仍以郑为姓,郑氏一族,光是在京做官的就有十几人,外派的地方官更是多不胜数。

太后若是滕王妃。那还好办,姜绮去自家父王面前撒个娇,滕王转头就能把滕王妃给安顿好,可是太后是姜绮的皇伯母,二人一点儿血缘关系也没有,姜绮若是动世家,太后第一个跳出来不依。

皇位都给你了,你还想动哀家的家族根基?

姜绮闷闷的喝下杯中酒:"太后那边是不好办,过完年朕再提这件事吧!"

她已醉意明显,撑不住又闭了眼,嫣红的唇微微张着,清亮的酒浆顺着口角淌了下来。

傅湛只当小陛下又淌口水了,不知道这回小陛下梦里又梦见谁了,口水淌了这么长。

傅湛伸着手想要为她擦口水,可是踟蹰了半晌,仍旧鼓不起勇气去触碰她。

他悻悻缩回手:"陛下酒量浅,要不要去睡?"

姜绮忽然又一个激灵醒了过来:怎么又睡着了?

她怕自己酒兴上来又要乱说什么自己是女儿身的话,于是跌跌撞撞的站起身:"将军所言甚是,朕失陪了。"

她唤来小环带自己去承德殿睡觉,傅湛见小陛下走了,也不好多留,看着小几上小陛下喝过的酒杯,心中一动,鬼使神差的将那酒杯收入了袖中。

皖地舒县的张郎中,正在家中对着医书自怨自艾的时候,却忽然接到了明黄圣旨,令他前往越地处州任县令,他接到圣旨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

送圣旨的太监笑眯眯的说道:"大人有福气,当初来大人这里医治刀伤的乃是上大将军傅湛,另一个就是当今圣上了,圣上说大人有见识,不知道有没有能力,所以让大人做一方县令看看政绩,大人即日上任吧!"

张郎中张佑相喜极而泣:"老天开眼!"

他急急的到家中翻找赏钱,只找出来十几枚大钱,太监笑着拒了,反而给他取了二十两纹银出来,说道:"大人不知道,陛下知道大人家中清贫,命我等不许索要赏钱,这二十两是圣上给大人的路费,大人收好。"

张郎中已然涕泪俱下:"多谢圣上,多谢圣上。"

太监问道:"村中可有姓葛的人家?圣上当初在葛家借宿,住宿费分文未给就走了。"

张郎中连连点头:"有有有。公公随我来。"

他带着太监一行人去了葛老汉家,村中村民未曾见过宫中贵人,纷纷跑来看热闹,葛老汉只当自家犯了什么事,战战兢兢不敢说话,待知道当初住在自家的两个人一个是当今圣上,一个是威名远扬的上大将军时,眼白一翻晕了过去。

好在张郎中虽是个半吊子郎中,急救还是会两手的,他掐了两把葛老汉的人中,葛老汉便悠悠醒转,见了面前张郎中的人头,拉着他道:"老张啊,我做了个梦啊!我梦到当初在咱家借宿的两个人是皇帝和将军,快快快,你打醒我。"

张郎中哭笑不得:"你不是做梦,那真的是当今圣上和上大将军。"

太监笑眯眯凑上前:"葛老汉啊,圣上派我来给你送宿费啦!"

他身后的小太监又捧出二十两银子出来,葛老汉呆愣愣的站起来,看着面前白花花的银子,拿起一个小银锭子便咬,他年纪大了,牙口却好,银锭子上咬了整整齐齐一派牙印,咬完了他才惊喜的说道:"是真银子,真银子啊!老汉我活了五十多年,还没见过银锭子。"

太监不由笑了:"葛老汉收了银子,可要跟乡亲们说一说,当初要征粮的可不是圣上,是当地县令欺上瞒下贪污枉法。"

葛老汉连连点头:"一定一定,当初圣上听说今年征了两回粮就发脾气了,怪不得发脾气,我背了黑锅我也生气。"

葛老汉家招待过当今天子的事很快传遍了舒县,葛老汉把姜绮睡过的房重新收拾了一遍,再也不敢住了,从那以后每日都有人来与他套交情,葛老汉很是过了一把当名人的瘾。

开年后,国库度支送来账册,说道:"前年江东大旱,陛下免了江东三分之一赋税,一直免到去年,江东是纳税大户,因此去年收入不及往常。"

姜绮低头批着奏折问道:"去年有多少?"

高鹑道:"去年收入二百七十万两银。"

姜绮顿下笔:"也没有差很多,朕去年荒唐了一年。朝政都不理,能有二百七十万两已经不错了。"

高鹑笑了:"陛下英明,因为出家僧尼全部遣回家种田了,所以今年的税粮交上来后,比平常多了两成,折合成银两就多了。"

姜绮当初要灭佛,也是为了让一众僧尼回家耕种好给她缴些税粮上来充国库,当时她想过若是群臣反对的话,她就不灭佛了,谁知听了大司农寇浩与大理监宋平一番话之后,觉得佛门昌盛不光影响税收,还影响到了征兵徭役,因此铁了心要灭佛,缴税粮反而成了附带福利。

高鹑退下后,姜绮停下笔,拿来了百官名册。

朝中每日需要上朝的文武百官就有一百五十多人,每个京官下面配备的小官又不计其数,姜绮看着这一百多人,拿出朱笔一个一个开始圈名字。

大齐世家有五姓七家,其中四姓发源于魏国境内,只有荥阳郑氏在齐国境内,其他分别为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

去年新上任的山羊胡子史官崔季就出自博陵崔氏。这些世家除了同姓之间不通婚,不同姓氏之间互通姻缘,令世家大族紧紧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今的局面已经到了"公主愁嫁,世家女不愁嫁"的局面,世家一女百家求,能娶到一名世家女,就等于一只脚踏入了官场,从此呼风唤雨大展宏图,玩崩了也不怕,身后世家会出手保下他们。

一百五十多人中,郑氏有十八人,为最多,大约是因为太后的关系,两家崔氏十七人,两家李氏十三人,卢氏十一人,王氏十人。

可以说,三分之一个朝堂,都是世家子弟,剩下的官员。也大多与世家有联姻或者沾亲带故。

姜绮放下名册,仰倒在梨花大椅上,愁绪万千。

世家大族不能杀,一杀朝廷就没人了,只能慢慢架空他们。

她想着想着,又想到了上大将军傅湛。

傅湛家中无背景,父母兄弟都死在战乱之中,他一个人在战场摸爬滚打了八年,才坐到了如今的位置。

傅湛是怎么升上来的呢?没有世家支持,他这一路一定走的非常艰辛。

她吩咐道:"召上大将军入宫议事。"

下午傅湛入宫了,今日傅湛特意擦了脂粉,没敢擦太厚,只比平时白些,他怕小陛下笑自己。

还是小陛下皮肤好,白皙到不用擦脂粉。

姜绮见了傅湛,定定盯着他看了许久,久到傅湛不自在了,伸手要遮脸时,她方一展笑颜:"上大将军最近很注重形象,这是有意中人了吗?是谁家姑娘,朕给你指婚。"

傅湛不自在的摇头:"没有,微臣最近注重形象,不过是因为朝中有人送了许多脂粉到将军府,微臣家中没有女眷,只好自己用。"

姜绮听了,觉得这帮臣下真奇怪:不送刀枪送脂粉做什么呀?把上大将军这样的人都给逼的擦起了脂粉。

傅湛问道:"陛下召微臣有何事?"

姜绮道:"坐吧,咱们慢慢说。"

她吩咐小环上茶,自己斟了一杯君山银针细品,说道:"朝中百官朕看了一下,发现世家子弟着实太多,异姓官员也大多与世家结亲,朝中像将军这样独善其身的官屈指可数,朕觉得这朝堂快成世家的朝堂了。"

傅湛见她端着茶杯在鼻间细嗅,氤氲的水汽升腾起来,朦胧了她的眉目,他痴看着,觉得自己是那杯中茶多好,能被小陛下这样亲昵的接触。

姜绮放下茶杯,见傅湛又看着自己发呆,遂伸手摸了摸脸:"朕脸上又有墨迹了?"

一旁的小环看了看,摇头道:"没有墨迹。"

傅湛收回眼神,心想自己是不是因为在军营待久了,所以看到女气些的男子才会变态。

他想了想,又否定了这样的想法:安公公也长的很女气,一张脸比女儿家还漂亮,自己对他就没有变态的想法啊!

所以,自己只是单纯的变态了,不关军营的事。

姜绮问道:"没有墨迹将军盯着看什么呢?难道是看朕有没有擦脂粉吗?"

傅湛尴尬的轻咳一声:"微臣在想陛下的皮肤很白,不像微臣需要擦脂粉才能白一些。"

姜绮笑了:"朕觉得将军不擦脂粉也挺好看的,将军莫学朝中那帮文臣,清清爽爽的多好。"

傅湛听了这话,决定回府就把脂粉全部送回去。

姜绮说道:"今日找将军来,是想问问将军是怎样升官的,可有人举荐?"

傅湛道:"微臣不曾受过举荐,一开始是小兵,因为杀敌勇猛被调到先大将军郑闵帐下做五品荡寇将军,才开始入朝堂议事,再往后的升迁,都是因为立了功,不曾受过举荐。"

先大将军郑闵,出自荥阳郑氏,太后胞弟,为先帝征云南时染病而死,时为三品散骑常侍的傅湛接过重任,荡平了云南贼寇,至此升为二品卫将军,往后又升为大将军,得先帝重用。

姜绮听了,认真的注视着他,觉得上大将军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上大将军傅湛剑眉菱唇,鼻梁高挺很有阳刚之气,一双眼睛明亮如炬,仿似能看穿人的心事。

姜绮看了许久,看的傅湛不自觉的摸上脸颊:"微臣脸上有东西吗?"

姜绮微微摇头:"没有,朕觉得将军很难得。"

她光是想象傅湛在战场上杀敌的画面就觉得苦不堪言,可是他熬过来了,还在世家大族中屹立不倒,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景。

"将军是能臣。"她由衷赞叹。

这样的男子,只有极其聪慧的女子才配得上他吧!

她想起傅湛先前提过自己是有未婚妻的,可惜未过门便死了,遂问道:"将军先前的未婚妻是谁家小姐?也是世家小姐吗?"

傅湛点头道:"是先大将军的庶女四小姐。"

姜绮听了这话,心想若是傅湛真的成了先大将军郑闵的乘龙快婿,自己想要改制就不可能了,因为傅湛也是世家大族的一员了,不可能站在自己这边。

姜绮庆幸的想:幸好郑四小姐死了,不然自己光是对付傅湛就够难了,更别提五大姓世家。

她说道:"朕欲改革选官制度,削弱世家权力。将军可有高见?"

傅湛道:"陛下要起用民间人才,想绕过世家不容易,当徐徐图之。可先令各州县每年举荐三个人才进行考核,朝廷统一考核命题,合格者可以做官,至于中正,微臣认为可以撤掉,如今的中正大多都是世家出身,选拔人才时偏帮同宗,有失公允。"

姜绮听了,若有所思。

撤掉中正是必须的,可是如今的举荐官制,关键就在于中正举荐考核,一旦撤掉中正,世家大族就看出苗头来了。

可是制度要改,中正也要撤,总要有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世家根基稳固,关系错综复杂,已然如一张密网般覆盖了朝堂,皇权已被打压的抬不起头。

她注视着傅湛,清澈的眸中满是坚定:"陈胜吴广起义抗秦,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朕认为他们说的很对,朕的臣民,每个人都应当有为官的机会,朕过几日便会在朝上提这件事,希望将军鼎力支持。"

傅湛起身拜道:"臣万死不辞!"

姜绮说道:"过几日将军陪朕去城郊的围场打猎吧!开年了动物们都出来觅食了,上次在园林和将军讨论治贪一事,只猎了一只鹿便收手了,这回朕要和将军比个高下。"

傅湛一笑:"臣悉听君命。"

未几日,姜绮在上朝时提出了撤中正一事,群臣激烈反对,姜绮早料到了,但是她不怕。

她当了一年的狗皇帝,早把赖皮这门手艺学的门儿精,装作听不进就是了。

她怒指着群臣道:"朕这皇帝当的不是滋味儿,干这个你们反对,干那个你们反对,既然不听朕的话,当初把朕赎回来做什么?你们不干朕就回去当和尚!"

她说着就起身要走,梁卓慌忙拦住了她:"陛下,中正制度从魏晋就开始用了,用了这么多年,陛下想改,一时半会儿也是改不掉的,这是个长久活儿,陛下不能妄想一口吃成胖子。"

姜绮见梁卓不执意反对,遂坐回了龙椅上。

梁卓为三公之一,三公之上设丞相、太傅、大司马、上大将军以及大将军,当前大司马为世家郑氏郑阑,上大将军傅湛是帮自己的,姜绮和他通过气,其它三个职位空缺,所以三公之上,帮自己和反对自己的,平分秋色。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基本由太尉主事,太尉搞定了,其它两个人不用管,至于三公之下的九卿,都不足为虑。

姜绮说道:"朕知道你们暗地里都骂朕是昏君,昏君就该乱来,朕这制度是革定了,你们不肯,朕就出家!"

堂下的傅湛忍不住"扑哧"笑了:小陛下耍赖真是顺手拈来。

群臣纷纷劝道:"陛下三思!"

姜绮怒问:"堂下谁支持朕变革?"

这下群臣都不说话了。

姜绮知道朝堂上十之八九都与世家有联系。这样一问,不过是想探探底罢了。

没有人应,说明姜绮这次的变革,是需要顶风逆行的,势必前路艰辛。

她冷笑道:"那你们自个儿玩!朕要出京去狩猎!什么时候首肯,朕什么时候回来!"

姜绮当日下了朝就叫来三千侍卫直奔京郊围猎场,不多时傅湛也骑马来了,一袭玄衣在寒风中飞舞,英姿勃发。

姜绮策马进了小树林,傅湛跟上前问道:"陛下,微臣有话要说,只是如今这话题实在敏感。"

姜绮眯眼瞄准了远方一只狐狸,手中的弓已然张到最大,绷紧的弦昭示着她现在的状态--紧张。

她聚精会神瞄着狐狸:"将军请说。"

傅湛道:"当初陛下被困绍兴,史鸿看出了端倪,所以当天就给微臣递了信,但是微臣当时只接到了魏太子的信便匆忙赶往江东,微臣回京后,散骑常侍袁康将史鸿的信交与了微臣,微臣在信中,看到史鸿提起他也给大司马递了信,但是,陛下当初从江东回京城,一路上,我们都没有碰到大司马从京城调出去的援兵。"

姜绮放下了手中的弓箭:"将军想说,大司马故意瞒下消息不发兵?"

大司马郑阑,是先大将军郑闵堂弟,也是郑太后的堂弟。

姜绮想起当初自己被困绍兴时,史鸿只调了两万兵马,当时她还以为史鸿把人马调去挖河渠了,没想到是是他看出了端倪。

傅湛说道:"陛下想一想,当初我们从绍兴到回京,总共超半个月行程,一路上可有遇到朝廷兵马?"

姜绮摇头。

当初从皖地舒县回京,还是傅湛亮出将军印,才从庐州调来兵马护送,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其它兵马。

大司马官职在上大将军之上,又是个武将之职,完全有调兵的权力,天子被困,居然不出兵勤王,这一迹象很可疑。

傅湛又问道:"陛下想一想,当朝三公之上有五个官职,除去空缺的丞相、太傅以及大将军一职,就只有微臣和大司马两个人位列三公之上,可是大司马非常低调,平日议政几乎听不到大司马的声音,反而是三公之一的太尉为国事操劳甚多。"

姜绮点头称是,太尉梁卓七十多了,大大小小的事几乎都由他来定夺,反而是职位最高的大司马,很少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转。

姜绮沉思道:"难道大司马有反意?"

傅湛不敢确定,只谏议道:"郑氏一族出自荥阳,本家大族就在我大齐境内,陛下如今恰逢要变官制,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郑家,若是大司马有反意,那么他必定趁此机会暗中谋划,陛下当未雨绸缪才是。"

"不怕,"姜绮微微一笑,"朕有将军。"

小陛下的声音柔柔的,却仿佛坚定有力的石锤敲在傅湛心里,令他陡然生出三分庄重感来。

小陛下如此信任他,他又怎么会让小陛下失望?

姜绮这次到京郊围猎历时半个月,可是这次她没有怠政,京中奏折一并交由太尉梁卓处理,梁卓处理不了的,由侍卫送到京郊与她。

半月后,太尉遣人递来信,说只要陛下回朝,变革官制一事可以再商量商量。

世家大族肯低头,不是因为他们争不过姜绮,反而是姜绮争不过他们。

姜绮提出变官后,世家大族开始是一致抵制的,但是小陛下态度坚决,世家大族商量了一下之后,发现了漏洞。

寒门难出贵子,并不单单在于世家垄断了官路,而是笔墨纸砚这类东西太贵,普通人家供一个读书人是非常吃力的事,小陛下要变官,短时间内是动不了世家根基的。

姜绮兴高采烈的回了宫,回宫后就召傅湛与太尉议事,选定了几个考核议题。

主要围绕德行、文才、谋略等几方面取十科议题,成绩合格者称"进士"。

姜绮知道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但是没有人迈出第一步,就不会后继有人传承下去。

她将此次变官制度成为"科举",并决定于当年秋天开设考试。

这一制度,开启了西齐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取士的新征程。

这天姜绮在御书房完善科举事宜,却听得外面小太监传"太后驾到",她头皮一紧,连忙起身接驾。

郑太后进了御书房来,见小陛下恭恭敬敬立着作揖,板着的脸柔和了几分,她寻了凳子坐下:"免礼吧!"

郑太后年过六十,两鬓早已生了华发,然而多年为后,自有一番威仪,不美也让人侧目。

姜绮直起身子问道:"皇伯母来寻侄儿有事吗?"

郑太后听得她开口询问,便气不打一处来:"陛下做皇帝一年多了,荒唐事儿干了不少,哀家都有耳闻,但是哀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与陛下计较。但是陛下这次想动世家,是当哀家死了吗?"

姜绮不由头大:果然是为这件事来的。

"皇伯母多虑了,侄儿这次开科举,只是想为平民谋福利。"

"朝廷上官职就那么多,陛下塞了平民进来,世家子弟就不够分,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整垮世家吗?我郑家在朝中做官多少人?为国捐躯多少人?陛下翅膀硬了,想要干政绩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世家是你动得了的吗?我郑家光是与其他四姓联姻的姑娘就有一百多个,陛下想要动我们,就不怕朝中无人吗?我们走了,靠着家业也能活的快活滋润,可是陛下可就没这么潇洒了,人一走,谁来辅佐你?"

姜绮目光咄咄,据理力争:"朕闻世有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皇伯母嫁入皇家,当以皇家为重,以夫家为重,皇家才是你的家,姜家才是你的家,朕动的是皇伯母的母家,何来'你们郑家'一说?朕年少荒唐,干过不少混蛋事,所以,朕要弥补。朕荒废国事,亏欠的百姓,朕要弥补的,也是百姓,朕改官制没有错,是为百姓谋福利。"

郑太后气的直拍案:姜绮若是她的亲儿子,她可以毫无顾忌的逮着打一顿,偏偏他是滕王的儿子,连骂都骂不得,只能训。

"若不是先皇断了后,哪里轮得到你来坐这个皇位?皇位都给你了,你居然还想动哀家的母家?你要把哀家的夫家母家全吞进肚里,就不怕自己胀死吗?"

姜绮再混账,也知道顶撞长辈非常不孝,即便听了郑太后这席话心里有气,也只能据理力争而不是骂回去,她逼着自己深呼吸,用最平静的语调与她讲道理。

"世家大族威胁的是皇权,残害的是百姓,太后出身荥阳郑氏,当知道世家在民间屯田之盛,甚至有一郡县三分之二的田地都归世家所有这种事,世家如此贪婪,让百姓怎么过日子?国家徭役都要仰仗百姓,世家不仁,激起民愤怎么办?太后亲自上阵杀敌吗?"

郑太后盛怒:"陛下难道不知哀家的亲弟弟先大将军郑闵就是为国而死的吗?"

姜绮咄咄逼人:"莫拿先大将军郑闵说事,先大将军是出征途中染病身亡,而不是死在战场上!太后可见过战场上将士们冲锋陷阵的模样?那都是大家拿命在守卫疆土,可是后方,世家大族却为一己私欲不断兼并土地架空皇权,最可怜的难道不是这些平民出身的将士吗?"

郑太后颓然的撑着额头,良久败下阵来,她长叹一口气,感叹道:"陛下长大了。"

姜绮是长大了,上了一回战场,她才知道高祖开疆扩土的艰辛,创业难,守业更难,她坐的皇位,曾经是太祖趟过成河的鲜血坐上去的,为了守卫它,大齐历任君王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负了这鲜血凝成的宝座。

朝中大臣满心以为太后能劝动姜绮,没想到她反而被姜绮说的哑口无言,于是歇了联名上奏的心思,静观其变。

姜绮要改制的消息传到魏国,魏太子琰笑的很温雅:"小陛下这次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论世家大族之患,魏国比齐国更甚,五姓七家,有四姓六家的根基都在魏国境内,他心里也是赞同姜绮改制的,只是改制是否会成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他吩咐道:"去将齐国的安公公带来给孤逗乐。"

齐国安公公安顺,是齐国皇帝近侍,当初严如玉叛变要杀小皇帝,安顺引火烧身自称为帝,叛党正要杀他时,被闻讯赶到的魏太子救下,尔后避人耳目带回了魏国。

魏太子带他回来后,就多了两个嗜好:每天听他讲齐国小陛下的荒唐往事和听他拍马屁。

支持:↘完♂本♂神♂立占↙喜欢本站的朋友可以多多推荐给更多爱看书伙伴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