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南华霸业 > 第282章 郑成功的遗愿(下)

【43看书】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 www.43kanshu.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17世纪中叶的华夏历史,虽然因为我们这几只小蝴蝶的存在,发生了小小的偏移,许多小人物的命运,从此变得有些不同。

但是我大清的大势,仍是以其历史的自有惯性,不可阻挡的滚滚向前。

两广已经不是原来的两广了,但福建还是原来的福建,云南还是原来的云南,更远的说,华夏其它的地方,国姓爷和他的南明,大清和他们的朝廷,仍按照他们的节奏向前发展。

张名振老爷子,因为我的缘故,或者说因为张真真的缘故,选择了带领他手下十几万将士军属来到了澳洲,从此过上了安稳的小农日子。

但对于大多数华夏百姓们来说,背井离乡乃是他们不得己的选择,如果有可能,如果还有一丝的希望,他们仍是不想离开自己的故乡。

张名振接受了命运的现实,选择了留在澳洲,或许是舍不得自己的儿女,也或许是看透了所谓的反清复明的本质,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他离开了江浙,也离开了和最后的反清复明的力量的阴暗斗争,如愿的多活了十几年,甚至在其六十多岁的时候,还给张真真添了个小弟.弟。

但张名振老将军的老伙伴老部下,张煌言老将军,虽然也去过澳洲看过,看着澳洲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曾经动摇过,但看在那些不愿意离开故土的将士们的份上,他还是选择了留下,和他的将士们,继续选择留在江浙一带,继续他们那没有前途的反清复明大业。

而当满清步步进逼,反清力量越来越薄弱之时,郑成功和张煌言等人也明白,他们若是再不团结起来,只怕就要被满清吃得毛都不剩了。

正当我们在广州拖住韬塞等清军主力,使清军无暇他顾之时,郑成功和张煌言觉得,他们的机会来了。

一直看对方不上眼的双方,终于坐在桌子上,决定合师大举北伐,力图一举光复大明的江山。

永历12年(公元1658年),郑成功率所部十七万大军和张煌言于浙东会师,开始了他们的北伐征程。

谁知,他们精心准备的北伐,连老天爷都不眷顾他们,他们才出门不久,就在大军即将进入长江之际,在羊山海域就遭到了巨大的飓风,将士死伤惨重,不得不打道回府,回归厦门。

次年,二人相约再次北伐,这次大军顺利的进入长江,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瓜洲等地,并取得了定海关、镇江、瓜洲等战役的全面胜利,一举攻到了南京城外。而张煌言的另一支偏师,亦收复了芜湖一带十数个府县,本已归于死寂的反清复明大业,似乎再次燃起了熊熊烈火,大有一举重新收回大江南北之势。

但大胜之余,大家都有些大意了,郑成功一时中了清军的的缓兵之计,竟意外遭到清军的突袭,郑军大败,不止损兵折将,手下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等主要将领都先后战死,郑成功手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郑成功兵败之后,又试图攻取崇明县,作为再次进攻长江的前沿阵地,久攻不下,只再再次饮食回到厦门。此次北伐,虽然取得了不少胜利,但对于本来就不强大的反清得明力量,却是极大的损失。哪怕于永历十四年,在福建海门港中,歼灭了清军达素所属下水师四万余人后,元气仍未有多少恢复。

更难过的是,虽然战斗力量越来越小,指望他们吃饭的人却越来越多,郑军很快陷入了军粮不足的困境。无奈之下,郑成功亲率将士两万五千余人,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先后攻克赤嵌等城,成功赶跑了荷兰侵略者,并在台湾设承天府、天兴县和万年县的一府二县,成功的将成功建设成为自己的反清复明的基地。

但就当郑成功准备甩开膀子大开一场的时候,却发现,命运和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他发现,哪怕他时值壮年,却已是时日无多了。

在即将走入人生末路的时候,他恍然醒悟过来,当初不该私心太重,也不该太过于只重视自己家人,从而忽略了重用非郑家嫡系人——比如施琅。他应该知道施琅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海军司令的事情了,相比之下,若不是我们救下施琅,只怕施琅也已经身死了,可是,施家的其它人都死于他的手中,已经是没有办法再弥补了。

而且,若是当初他不是和张名振貌合心离,致使张名振远走他乡,若是他当年和李定国等人能同心协力,只怕大明的反清大业,也不会陷入如此境地。可是,眼看着生命即将失去,才明白过来,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更甚的是,不只是自己的身体,仅存不多的反清复明的力量,也愈有捉襟见肘之状了。

1661年七月,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巴达维亚调集援军抵达了大员,除援兵外,并带去了大量的补给和药品,使郑军不得不四处分散布防,左右支拙。但关键的时候,或许是祖宗保佑了郑军,停泊于外海的荷兰援兵遭遇强风侵袭,被迫离开大员海岸,躲往澎湖躲避风雨,URCK号搁浅遭郑军俘虏,郑军携此士气,又或获得了整备的良机,在台江内海展开激烈海战,获得了一场苦胜,虽然击败了荷兰军队,使荷兰丧失了主动出击的能力,但自己也已是伤筋动骨之势了。

大战之后,郑军不得不打起精神,全力投入台湾的开发之中,最盛之时,郑军成功的控制了从彰化到屏东县佳冬乡之间的范围,总算是缓过了一口气业。

但是,对我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来说,漠北无边的土地,丢给沙俄也就丢了,反正都是不毛之地,根本没有什么心疼的,可是台湾可是我大清的心腹之患,岂能容其不沐浴在吾皇的圣恩之下,接受对皇的恩典。

尤其是郑成功这种死不悔改的分.裂分子,必集合全天下百姓之力予以讨伐之,必须将之彻底的消灭,才能消得了我大帝,哦不,是我大康熙皇帝的心头之恨。

于上,自当上清朝皇帝之后,黄梧向即向当时的鳌拜献上了英明的‘平贼五策’,包括长达二十年的迁界令,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杀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甚至还挖了郑家的祖坟,如此举措,不但使郑家的生存环境更加的艰难,反倒是方便了各友邦更加容易的入驻各沿海城市,果真是,对天朝某些人来说,一向就是有着‘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优良传统的,西太后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前有康乾,后有刁黎之流,一脉相传,倒是没有拉下。

郑成功在此内忧外患之下,身体愈加变差。又加之众将士在台湾水土不服,以致人心惶惶,更传其长子郑经和乳母私通,郑成功一气之下,竟然一病就没有醒来,于1662年6月与世长辞,享年仅39岁,真可谓是英年早逝。

死前还大喊:“吾无颜见先帝于地下”,最终抓破自己的脸皮而死。

郑成功早知道自己的身体的状况,也知道以自己那眼高于顶,又年轻轻佻的儿子的本事,再说不止自己的儿子年轻,还有几个虎视眈眈的弟弟,为了保存这不多的反清力量,悔恨之下便早作了些安排,在逝世之前,派出了手下亲信黄照联系我们。

黄昭到了广州,没有见到李定国,却见到了如今广州主事的张守信和李武等人,张守信知道此事重大,不敢作主,便将黄昭辗转送到了澳洲,由我来决定是否接受国姓爷的善意。

“唉,没想到一代英雄,却是如此遭遇,可惜了,太可惜了啊。”虽然早知道国姓爷会是这种结局,但当真的听到他死的消息,还是忍不住挤出了几滴老泪。

国姓爷对我们一直有私心,可我自己何尝不是一直对国姓爷心存戒备。可是这无改于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的事实。只是我这辈子再也见不到这位传说中的英雄了,怎能不令我唏嘘不己?

“国姓爷在临终之前托我转告陛下,若陛下真的是一心为了天下黎民,便请继续将反清的大旗高举下去,世子若能帮助,陛下便助其一二,若是此子不能扶持,陛下但请取而代之,只求陛下护得郑家一脉香火即可。”黄昭伤心欲绝地说。

“这样怎么可以?”我不敢相信的说,我一直对国姓爷心存戒备,却没有想到,国姓爷却会给我送上这么一份大礼,怎能不让我震惊不己?

“而且,国姓爷知道陛下这边缺少人手,为表达自己的诚意,还特意派我等抄了堺港人市,裹挟得了两千余妙龄女子献予陛下,还望陛下怜惜国姓爷的一腔公心的份心,不要推卸才是。”没想到,紧接着,黄昭继续抛出了一个令我目瞪口呆的条件。

支持:43看书,请把本站分享给你们的好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