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一卷 第576章 党卫军的暴行

124号车组继续向前挺进着,穿过浓烈的硝烟,沙米拉隐约看到了德军元首团的阵地。

那是一条隐约可见的黄褐色地平线,这是新翻的泥土堆积出的效果。

“机枪手,注意前方,准备接敌!”

沙米拉在闷躁的坦克中大声吼道,说完,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又自己动手,将火炮观瞄镜做出了细微调整。

T—34/76坦克什么都好,但也有一些恼人的缺点,其中之一就是炮塔较小,里面只能容纳车长和装填手两人。

这就使得作战时,车长既要观察敌情和指挥作战,又要兼顾炮手的活,常常让人手忙脚乱,非常影响效率。

这一问题要一直持续到“大脑袋”T—34—85出现才会得以完全改进,更大的空间,意味着炮塔内得以增加一名炮手,这才将苦逼的车长彻底解放出来。

当然,作为一名T—34/76坦克的车长,除去身兼两职,工作繁忙外,沙米拉还有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隐藏危险。

那就是根据二战后苏军调查分析,位于炮塔左侧的车长位置,是全车伤亡率最高的工种,损失率高达29。80%。

而位于炮塔右侧的装填手损失率为24。72%。

只有位于车体内的驾驶员和机电员(兼职机枪手)稍好,损失率约为23。62%和22。96%。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炮塔比车身更容易击毁。

事实上,许多伤亡都是发生在坦克车外。

比如在冲击第11武装党卫队步兵团阵地时,沙米拉亲眼看到隔壁3排的一辆坦克被击中后,燃起熊熊大火,车组乘员被迫紧急逃生。

结果,从炮塔舱盖出来的车长,因为高度太显眼,被德军冲锋枪瞬间打倒,反倒是从车体舱盖逃生的驾驶员,就地滚入坦克车下,成功活了下来。

亲眼看着友军车长牺牲后,遗体半挂在炮塔上,伴随着噼啪作响的大火,烧成黑黢黢的焦炭,沙米拉下意识的吞咽了下口水。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如果自己的战车也在阵前起火,他宁可拼死一搏,也不愿打开那该死的坦克顶盖。

就在沙米拉走神时,前方元首团的战壕中,突然站起了一排人影。

沙米拉喉头一紧,开火的命令,差点就脱口而出。

可当他在观瞄镜中仔细一看,沙米拉心头“噌”的一下,就燃起了熊熊怒火。

想象中的帝国师党卫军并没有出现,对面战壕中出现的,竟然是一群苏军士兵。

只见这百来个苏军士兵衣衫褴褛,伤痕累累,有的满脸是血,帽子都没了,有的裹着纱布,站都站不稳。

他们全都被人反绑着双手,强行将半个身子推出战壕外,一看就是受伤被俘的人员。

从他们身上的制服来看,正是之前被帝国师打乱的第11机械化军官兵。

亲眼看到战友遭受如此虐待,沙米拉直感到一股怒血直冲头顶,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这帮畜牲!”

驾驶员也从观察孔中看到了这一切,同样无法释怀,怒吼道:

“纳粹禽兽,简直毫无人性!”

不要说此时的124号车组,就连进攻的所有苏军,都被眼前一幕给彻底激怒了。

虽说战场残酷无情,死伤在所难免,可虐待没有武装的俘虏,是违背人类道德底线的,更不用说,逼着这些俘虏出来挡枪了。

此时此刻,沙米拉等一众苏军根本想不到,对于苦难的苏联来说,纳粹党卫军的暴行才刚刚开始。

这些清一色由纳粹狂热分子组成的暴力团体,缺乏人类最基本的同理心,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据现代乌克兰发给德国的公开信上公布,在纳粹德国占领期间,仅乌克兰就有“700多个城镇和2。8万个村庄”被彻底摧毁。

如此大规模的暴行,造成苏联成为二战参战各国伤亡最惨重的国家,军民总伤亡高达约4600万。

就在苏军坦克群犹豫着没有开火时,隐藏在德军阵地后方的88毫米高炮,却突然发出了巨响。

一枚高速划过的炙热炮弹,瞬间将跟在卡米拉身侧的一辆坦克,一举打了个对穿。

因为88毫米高炮的强大穿透力,崩碎而出的大量钢渣,直接喷溅在沙米拉的坦克身侧。

沙米拉立刻感觉到自己的坦克,仿佛被暴雨洗劫过一般,爆发出“叮铃咚隆”的连串声响。

深感死亡威胁的沙米拉,一脸紧张的飞快转动观瞄镜,四处搜寻着德军火炮的方位,通过刚刚的弹道威力分析,他判断敌军88毫米高炮的距离并不会太远。

果不其然,沙米拉很快发现,德军竟然将那门高炮阵地,构筑在步兵战壕后方不远处。

这是一个T—34坦克可以压制还击的距离,沙米拉刚刚兴奋起来,可定睛仔细一瞧,又气的再次大骂起来。

原来,在那门高炮阵地前,毫无人性的党卫军,竟同样推出了几名被反捆双手的苏军伤兵。

也许党卫军自己也清楚,凭借苏军目前的炮火优势,就算将手中有限的几门88炮放得再远一点,也同样坚持不了太久。

所以,这些毫无人性的恶棍们索性放开胆子,利用苏军俘虏做肉盾,强行把火炮放在苏军眼前,让沙米拉眼睁睁的看着被俘战友,却毫无办法。

“中尉同志,我们怎么办?”

坐在沙米拉一旁的装填手,狠狠拍了下坦克,又恨又无奈道。

沙米拉心乱如麻,身为军官,他十分清楚,为了这一战,整个西部军区付出了多大代价,首长又耗费了多少心血。

现在时间紧迫,如果不战而退,岂不正中德军下怀,整个作战计划都将泡汤。

混蛋!

豁出去了!

沙米拉咬紧牙关下令道:

“继续进攻!没有命令不许开火!争取先将敌人冲散!”

这是一个悲壮的决定,这意味着在陷入近战前,苏军进攻集群将单方面承受德军火力打击,而根本无法还手。

可驾驶员在听到命令后,仅仅深吸一口气,就毫不犹豫的用力踩下了油门。

这一刻,无数正在进攻的苏军坦克群,选择了跟沙米拉相同的决定。

面对战友,他们绝不抛弃!

面对困难,他们绝不放弃!

这一刻,T—34坦克群被仇恨激发出巨大勇气,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