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一卷 第581章 击落德国鹰(上)

这是一个数量极其庞大的战术K军集群。

要知道,在德军闪击苏联的第一天,整个德国北方集团军群、ZY集团军集群和南方集团军集群,加在一起也只出动了大约2000架战机,其中斯图卡轰炸机只占290架。

而现在,在支援党卫军第2帝国师的航空队中,就一举出现了60架斯图卡,这对于ZY集团军群来说,几乎是倾巢来援。

原因很简单,仗打到这个份上,不光古德里安急了,连带整个德军ZY集团群都炸锅了。

要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让三个德军精锐师被一口吃掉,不光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会被打破,连带一大批将官都必将受到严厉处分。

所以,这批德国战机来势甚急,才刚刚抵达战场,就迫不及待的猛冲下来。

斯图卡轰炸机,二战最著名的俯冲轰炸机之一,绰号“尖叫死神”。

这是因为在二战早期德军占有制空权,为了体现斯图卡的强大威力,骚包的德国人在机头冷却进气口,专门多装了一个空气驱动发声装置,外号“耶利哥号角”。

如此一来,在斯图卡俯冲时,就可以在“号角”的影响下,发出类似空袭警报般的凄利尖啸声。

德国人非常迷恋这种声音,认为可以威慑敌军,生怕别人听不到,常常以此为荣。

但在二战后期,德军失去制空权,动静越大,在敌方飞行员眼里,目标越是明显。

装个“耶利哥号角”,无异于向敌机大喊:“向我开炮”。

于是,毫无意外的,这玩意被德国飞行员一脚踹回了仓库。

毕竟跟拉风相比,还是保命要紧。

但此时还是1941年,斯图卡还是非常风骚的,领头的德国飞行员一发现地面上的苏军装甲部队,就毫不犹豫的压低操作杆,带头猛冲下来。

斯图卡之所以声名大噪,关键还是在于它有一项绝活。

那就是它可以快速从1000米高空,俯冲到地面100米,然后在这么近的距离上,直接将炸弹精准的抛到目标头上。

这种高精度投弹是装甲兵的大敌,60架斯卡图的狂轰滥炸,完全可以瘫痪一次大规模装甲攻势。

所以,当元首团团长达维德亲眼看到己方庞大机群,冲向苏军那令人头疼的坦克队列时,不禁露出了劫后余生般的诡异笑容。

德军飞行员也是如此,一个个争先恐后,生怕冲晚了一步,功劳就被同伴抢光。

几十架斯图卡都懒得编组队形,直接拉成一条长线,犹如一只巨大的蜈蚣,凶神恶煞的呼啸而来。

眼看德军飞机乌压压一片,越冲越近,距离越压越低,在阵后观战的维克多忍不住攥紧拳头,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一旁的周逸龙拍了拍他肩头,语气沉稳道:

“要相信自己的战士,相信他们平日里的刻苦训练!”

维克多闻言一愣,发现自己失态,默默点了点头。

就在周逸龙话音落时,一直分散在战场上,伴随苏军坦克前进的BA-23步兵战车,纷纷扬起了炮口。

BA-23战车,是周逸龙参观列宁格勒坦克制造厂时,亲自指导生产的一种重型步战车。

与运输型装甲车不同,BA-23的设计指标,就是要陪同坦克进入战场,并为坦克提供相应的火力掩护。

为此,BA-23除去拥有厚重的装甲,还特意安装了一门37毫米高平两用炮。

这门37毫米炮,威力虽然没有坦克主炮大,但射速飞快,用来打击软目标和低空飞行的轻装甲目标,简直就是战场屠夫一般的存在。

尤其是在1941年的战场上,还没有哪个国家会在步战车上安装这种对空利器。

德军飞行员万万没想到,斯图卡赖以成名的低空俯冲轰炸,却正中BA-23下怀。

本以为是猛虎入羊群,可以大杀特杀,其实却变成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

正当领头的斯卡图在急速俯冲中,即将贴近地面,德军飞行员甚至能清楚的看到KV-85上,那特有的内卫军标志时,散布战场各处的37毫米高平炮,抬起一个个黑洞洞的炮管,在快速转动中,将目标牢牢套在准心中。

“咚!咚!咚!……”

一阵密集的枪炮猛然声响起,犹如湖水中投入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几十道凶猛的火舌。

地面上眨眼间编制出一个巨大的赤红火网,德军的斯图卡犹如奔向蛛网的蝇虫,四架斯卡图还未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就被激烈的炮火打成了筛子。

领头的那架最为凄惨,连机翼都被整个切掉,德军引以为豪的尖锐啸声,瞬间变成杀鸡般的惨叫,斯卡图带着一股浓浓的黑烟,一头栽倒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惊呆了现场的每一位党卫军士兵。

后续德机猛然惊醒,这才发现,地面参战的苏军部队不同以往,远非那些在边境作战中,被他们肆意蹂躏的弱旅,而是一支装备精良,火力配置完善的精锐之师。

对付这种硬骨头,常规操作肯定行不通,剩下的斯图卡纷纷拉高高度,开始施展飞行动作,极力避免被地面火力击落。

德军参与护航的BF-109战斗机也发现了问题,双方通过空中无线电一阵商议后,迅速调整队形,由BF-109分出数十架,加入对地攻击,妄图用高速战斗机吸引苏军火力,为斯卡图创造机会。

德国K军的算盘打得好,反正自闪击战以来,苏联边境K军基本被摧毁,战斗机执行护航任务,也基本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还不如发挥点余热。

很快,在数十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斯图卡集群再次向地面凶猛冲去。

这一次,德军飞行员发誓,一定要给这些狂妄的苏联内卫军,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就当德机倾巢而下,天空中只剩下几十架BF-109盘旋护航时,高空中的云层却突然出现了异动。

在靠近苏军一侧的左右两端云层里,各自钻出一片密密麻麻的黑点,并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德军飞机猛冲而来。

留在高空的一名德军BF-109飞行员,只是看了一眼,就瞪大双眼,惊呼出声道:

“敌机!这是苏联战机!怎么可能?”

…………

地面上,见到德国陆K军终于全部落入圈套,周逸龙冷哼一声,说道:

“该收网了!”

早在开战前,西部军区司令巴甫洛夫就采纳了周逸龙的意见,将西部K军主力后移,放在了明斯克后方的机场。

德军不宣而战,闪击苏联,摧毁苏军西北、西南军区K军主力,唯独漏了西部军区,就是因为周逸龙只将老式伊-15、伊-16战机放在前线,迷惑了德国K军。

而这次出击的西部K军主力,则是刚刚投产的新锐战机——拉格3和米格3机群。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