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八十七章 骑兵第一集团军

手机访问:m.43kanshu.com

周逸龙说这句话并不是无的放矢,他开始详细解释起来:

“我认为,步兵伴随坦克前进的最好方式,并不是直接搭乘在坦克上,因为一旦在中途遇到敌军的突然打击,毫无掩护的步兵将死伤惨重,同时他们拥挤在坦克上也会妨碍坦克的转向和射击,这种方式只适合于应急行军,不适合正面作战。”

朱可夫点了点头,承认他说的很对,但是在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以前,这似乎变成了战争所必须承受的伤亡。

周逸龙又接着说道:

“我们需要建立强大的机械化步兵,他们应该搭乘有一定防护能力的装甲运兵车,伴随坦克进入战场,而这种装甲运兵车必须使用履带式行走装置,如果使用轮胎,他们就无法在野外跟上坦克的速度。”

“履带式装甲运兵车?”朱可夫隐隐觉得这个概念,似乎点通了困扰自己多时的一个问题。

履带式装甲运兵车一直是苏军的一个软肋,即便后来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卫国战争,苏军也未能大量生产出来,直到美国开通了“战争租借法案”,才支援了一批美制装甲运兵车过来。

而在很多困难的情况下,苏军都是直接将步兵搭载在坦克上开进,后来还得到了一个“装甲骑兵”的称号,但这些简陋的措施,都是要付出大量鲜血和生命的。

朱可夫的直觉告诉自己,面前的这个小家伙,似乎并不只是粗通装甲战术,而是对其有一套深入的研究,他两眼露出兴奋的光芒,鼓励周逸龙道:

“你可以全面的谈一谈,你对装甲部队的看法和运用吗?”

“好的,我认为,装甲兵首先不应该是单独作战的兵种。”

周逸龙的第一句话就将朱可夫说得心中一凉,心想这小子不会也跟英法一样,觉得坦克就是配合步兵作战的吧。

谁知道,周逸龙话锋一转,却说了一句完全相反的话出来:

“坦克必须要合成作战,但不是配合步兵,而是步兵配合坦克,所有的战术动作都应该是以坦克为核心来制定的,其他的配合兵种都需要参与进来。

例如步兵需要替坦克提供复杂地带的支援;炮兵需要为坦克清扫掉前进的障碍;空军需要提前发起攻击,尽可能削弱敌人的力量;还有侦察兵,需要随时能掌握战场事态,及时提供情报支援坦克作战等等。

如果他们跟不上坦克,就应该给他们装上履带,而不是让坦克去等着他们…………”

周逸龙的这一番话,彻底震惊了朱可夫同志,他从未想到过如此科学完善的装甲作战理论,虽然以前从未听过,但以他的卓越能力和见识,只是稍微一分析,就觉得完全是非常实用的。

当然,周逸龙同学之所以能轻易震撼到朱【*¥www.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可夫这位不出世的天才,主要还是得意于他穿越者的优势。

毕竟,在这个世界还处于苦苦探寻摸索装甲战术的时候,周逸龙就已经在后世学全了,世人花费几十年时间总结的二战经验。

不等朱可夫消化完这些知识,周逸龙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当然,如果只是这些,那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打得就是后勤,当这些以坦克为核心的强大部队组建完毕以后,为了保障他们顺利作战,就需要大量的燃油,弹药,和维修补给,如果不建立专业高效的后勤组织,那将会变成一场彻头彻尾地灾难。”

周逸龙说得,的确是真实情况,历史上,苏联红军虽然在德国入侵前,组建了好几个机械化军,但这些部队在编制组成上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他们几乎都是以坦克为主来组建的,缺乏必要的侦查,炮兵,防空和后勤等单位,或者只是少量地拥有一点。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很快发现,这些曾经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力量,在战斗中摸不清敌情,在攻击中缺乏火力支援,更加糟糕的是油料和弹药经常供应不上,有些kv2坦克,甚至连一发炮弹都没有,只能当做压路机开上战场,去玩命的撞击敌人。

朱可夫听着听着,额头上慢慢渗出了冷汗,他忽然发现,红军之前组建装甲部队的思路,几乎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红军现在的装甲部队,遭遇到周逸龙口中所说的那种力量,将会处于不堪一击的尴尬境地。

好在当今整个世界,包括德军在内,都没有人研究出这种成熟的理论,更让人庆幸的是,第一个提出这套理论的人,出现在了苏联红军中。

朱可夫犹如发现了稀世珍宝一样,紧紧握住了周逸龙的手,他激动地说道:

“等仗打完了,一定请你写一份详细的装甲研究报告,我们要向最高统帅部面呈机宜,推动红军装甲部队的建设与发展。”

说完,朱可夫又拉着周逸龙聊了一会儿前线的敌我态势。

周逸龙认为日军极有可能会卷土重来,而下一次的进攻规模将远超之前,仅仅凭借第57特别军的实力一定难以应对,必须请求莫斯科增兵远东,他的这一看法,倒是跟朱可夫不谋而合。

紧接着,周逸龙又提醒朱可夫,日军在上一次战斗中肆无忌惮地使用了毒气攻击,我们必须要做好防化斗争的准备,这一点引起了朱可夫的高度重视,他跟周逸龙又热切的讨论了好几个问题,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了陆军医院。

一直到朱可夫的背影消失在了视线中,周逸龙才慢慢回过神来,他有种如在梦中的感觉,自己竟然在一代军事伟人朱可夫的面前大谈装甲战术

,还得到了他的高度赞扬。

如果被周逸龙前世的那些军迷朋友们知道了,还不得惊掉一堆下巴,可惜刚刚忘了跟他一起合个影,要是留下几张相片,岂不是日后的装逼神器。

周逸龙在这里做了一会儿春秋大梦,这才想起刚刚心中的疑问,他看向身边的叶夫根尼问道:

“我怎么感觉,朱可夫同志好像认识我一样,我们很熟吗?”

叶夫根尼摸了摸额头,一脸无奈地抱怨道:

“我说,首长同志,您怎么什么都不记得了?”

周逸龙也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似乎米哈依尔的很多记忆,还没有彻底融合到他脑子里,只好怏怏地说道:

“我也很无奈啊,自从头部受伤后,很多事情就再也想不起了。”

叶夫根尼见他一副郁闷的样子,不忍让他难过,主动又攀起了话题,他说道:

“您的父亲曾经作为一名旅长,在骑兵第一集团军服役,跟朱可夫同志是亲密战友,他们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是过命的交情。您出生时,朱可夫同志还特意赶来,参加过您的洗礼。”

原来如此,这样倒是说得通了,周逸龙摸着脑袋思索了一会儿,突然一下惊醒,他不可置信地大喊道:

“等等……你……你……刚刚说的是骑兵第一集团军?”

叶夫根尼被他吓了一跳,奇怪的回答道:

“是骑兵第一集团军啊,怎么了?”

周逸龙越发吃惊地抓住了叶夫根尼的手,大声问道:

“是那个,斯大林同志亲自领导的,骑兵第一集团军?”

叶夫根尼越发纳闷了,他紧张地回答道:

“就是那个,斯大林同志亲自领导的,骑兵第一集团军啊。”

周逸龙还是不甘心,他继续纠缠道:

“是那个,伏罗希洛夫,布琼尼,朱可夫,铁木辛哥,库利克,雷巴尔科等等同志们服役的骑兵第一集团军?”

叶夫根尼已经被首长同志的反常弄得不知所措了,他只能拼命地点头,表示的确如此。

周逸龙抱着脑袋发出一声惊呼,他总算搞明白为什么自己穿越的这位“米哈依尔”同志,年纪轻轻就受此重用了,他的这位老爹可不是一般的牛逼啊。

如果说,很多中国军迷对苏联骑兵第一集团军还不太熟悉的话,那么提起中国的红一方面军,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吧,红一方面军几乎就是中共高级领导人的发育摇篮,多少伟大的人物都是从这个方面军里成长起来的。

从这点上来讲,骑兵第一集团军就类似于苏联的红一方面军,他不只是斯大林同志亲自领导的第一支红色力量,从这个集团军里,还先后一共走出了10位苏联元帅,以及更多的大将、上将同志们。

甚至,著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是从这个集团军里走出来的。

可以说,这个集团军就是苏军明星将帅们的豪华大组合,简直是耀眼的遮天蔽地,光芒万丈。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红军由550万人压缩到56。2万人。

战功赫赫的骑兵第1集团军建制取消,但其下辖的4个骑兵师全部保留了下来,并在之后的卫国战争中都有出色表现,全部被授予近卫骑兵师的称号。

米哈依尔的老爹,既然在这支光荣的部队里,担任过旅长职务,那就相当于他几乎认识了大半个苏军高层的领导人物,拥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米哈依尔同志只要稍微表现的出色点,又怎么可能不受到重用呢。

这简直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福二代”啊。

周逸龙越想越兴奋,他一直担心作为一个小人物,无法影响历史的进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德日等法西斯胡作非为。

但现在不同了,有一个这么好的出身,只要自己努力,没准很快就能上升到国家层面,参与重大决策,那就能利用自己先进的经验,狠狠的打击这些纳粹分子,说不定还能壮大苏联的国力,提前对日开战,早点结束日军占领区人们的苦难。

想到这里,周逸龙忙不迭问道:

“那父亲大人呢,他现在在哪儿?”

这个问题一问出口,周逸龙才发现自己的愚蠢,哪有摔坏脑子,连自己的老爸都不记得了的,可话已出口,后悔也晚了。

谁知道,叶夫根尼却并没有计较,而是变得沉痛起来,他委婉地说道:

“1920年时,您的父亲为了掩护方面军的安全,在扎莫希奇突围战中英勇牺牲了。”

周逸龙惊讶的长大了嘴巴,原来这个米哈依尔的老爸很早就已经牺牲了,难怪在后面的历史中,并没有听到过他的名字。

可如此一来,刚刚想到的那些优势,岂不是要大打折扣了?

(本章完)

电脑访问:www.43kanshu.com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