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两百零六章 不好惹的朱可夫

手机访问:m.43kanshu.com

没有坦克时,23师团的步兵们天天盼着坦克,等有了这耍大牌的王八壳子后,惹来的却是一肚子鸟气。

难道我们就非得拿热脸,去贴你的冷屁股不可?

生气的日军步兵们干脆不跑了,反正就是跑到腿抽筋,也追不上那些铁王八们。

至此,第3战车联队犹如脱缰的野马,那是放开笼头,一路狂奔,一直冲到距离河岸只有4公里时,他们才慢慢停了下来。

不是吉丸大佐想停下,而是实在不能不停下。

朱可夫用了半个多月时间,在东岸修筑了纵深达3公里的防线,其中包括多个高地防御点,尤其是这第四道防线,更是重点中的重点。

当日军第3战车联队,一路气势汹汹的冲锋而来时,阵地上的苏军步兵171团,早就严阵以待。

日军发动进攻后,171团集中了一百多门各式迫击炮,向日军坦克群发起了猛烈的射击。

跟以往不同,苏军迫击炮发射的全是霰弹,这种霰弹都是凌空爆炸,对日军步兵有很大的杀伤力,可要是用在坦克身上,就“疗效”很一般了。

吉丸大佐挖破脑袋也想不通,对手为什么要用霰弹呢?

你们没看到72联队的步兵都没跟上来吗?

这些苏军的脑袋到底是进水了,还是刚刚被门板给夹过?

懒得去理他们这些蠢货了,在吉丸大佐的指挥下,日军战车纷纷冲过霰弹雨,直逼苏军防线前沿,还想跟之前一样,趁着苏联溃兵四散奔逃的好机会,一举将苏军第四道防线也华丽丽的击破。

可一进入苏军防线,日军坦克手们就开始暗暗叫苦起来。

第四道防线是朱可夫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打造的,自然有它的奥妙之处。

只见防线内密布着十几道,蜿蜒伸屈的蛇形铁丝网,这些铁丝网缠绕的十分诡异,苏军溃兵可以勉强从中通过,可只要日军坦克一压上去,履带就会被死死缠住,然后坦克便彻底趴窝,是进退不得,只能原地打转。

无奈之下,日军战车乘员们只能钻出坦克,想办法将铁丝从履带上给拔出来,可这个时候,苏军迫击炮的各式霰弹,就大雨临盆般的劈头浇了下来。

日军坦克手们,瞬间被炸得血肉横飞,涕泪横流。

吉丸大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脑子被门板夹过的并不是苏联人,反而是日军自己,这些苏军霰弹打的本来就不是日军坦克,而是他的战车兵啊。

一场混战下来,日军第3战车联队自中队长木之本守之助少佐以下,三十多名战车兵死于霰弹之下,坦克也被击毁击破多辆。

吉丸大佐大惊之下,是急忙撤兵,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一个低地势洼处,心惊胆战的躲了起来。

面对着失魂

落魄的部下和伤痕累累的战车,他不由得悔恨交加,早知道就该带着步兵72联队和工兵22联队一齐来的,弄得危急时刻,都没有人能帮着抗抗子弹,拔拔铁丝网了。

正当吉丸大佐这么自怜自怨着,步兵72联队和工兵22联队,却奇迹般地出现在了眼前。

原来,在被坦克甩开后,步兵们索性自暴自弃的,光着膀子慢悠悠地向前行军,等慢慢吞吞的拖到天黑后,却竟然离奇的迷了路,只能一个劲地在原地转圈,转着转着,就稀里糊涂的转到了战车联队藏身的地方。

双方一见面,大家是脸都红到了耳朵根。

第4战车联队因为是沿着南面进攻的,所以运动距离更长,但在德军埃伦上校的神奇加持下,他们几乎跟第3战车联队,同时抵达了苏军第四道防线,协同第3战车联队一起夹击了苏军。

在整个进攻过程中,他们也一样遇到了苏军铁丝网加散弹雨的神奇组合,这种奇特的战术,非常见效,就连精通装甲战的埃伦上校也没有见识过,在一番努力无果后,第4战车联队也暂时退却了下来。

眼见激战一天,天色将暗,安冈正臣中将只好等明天天亮后,再继续发起进攻了。

在安冈的眼中,今天德军埃伦上校的表现,可谓是居功甚大,险些将东岸苏军逼入绝境,晚上他特意让厨房搞了点野味,好好的招待了下这位德国同仁。

但在埃伦上校的眼中,苏军指挥官最后的表现,才是真正的精彩,他竟然凭借着手中的弱势兵力,巧妙的结合地形工具,将来势凶猛的日军战车大军,给一举挡在了门外。

白天的一战,双方最多只能算个平手,还没有分出最后的胜负。

如此高明的指挥手段,想来对面的苏军统帅也绝不是什么泛泛之辈,在特意询问了安冈正臣后,他终于知晓了一个叫做“朱可夫”的名字,毕竟战争进行到现在,双方最高统帅的姓名,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让埃伦上校意外的是,这位叫做“朱可夫”的苏军指挥官似乎名声还未突显,不像老一辈苏联元帅那么功名赫赫,到像是一位最近晋身上来的苏军新贵。

但即便作为苏军中的新贵,他也明显是个不好惹的厉害人物。

就当日军战车团好好休整一夜,第二天清晨准备大打出手时,23师团参谋长大内孜的紧急求援电报,却突然发送了过来,惊得安冈正臣的一众官佐们,是个个呆若木鸡。

在一片震惊失色中,埃伦上校记住了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那就是苏军的西线总指挥,内务部传奇政委,米哈依尔。

这个家伙竟然凭借一己之力,不但成功扭转了西线败局,甚至反过来包围了小松原的23师

团,并试图将他们一口吃掉。

如此惊天大逆转,让日军东线兵团震惊之余,是群情激愤,大家都气势汹汹的叫嚷着,一定要打到西岸去,让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苏联胖子,好好领教下日军战车的铁甲雄风。

就连埃伦上校的好奇心,也被那个胖子给完全调动起来。

因此,在安冈正臣的亲自指挥下,日军战车团在成功的迷惑了东岸苏军后,集中主力,全力向哈拉哈河西岸驰援而去。

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意识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坦克大会战,即将在诺门罕全面爆发。

这将是一场超乎想象的大规模钢铁碰撞,在这场会战中,发生的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战斗,即便在多年后,仍然是后世的学者专家们,所广泛研究称道的热门话题。

(本章完)

电脑访问:www.43kanshu.com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