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537章 战前准备(上)

离巴甫洛夫最近的部队,是位于格罗德诺附近的机械化第11军。

当周逸龙拽着巴甫洛夫赶到该军驻地时,发现该军刚刚接到动员命令,正在终止日常训练。

让周逸龙大为惊讶的是,诺大一个坦克训练场上,仅仅只是空荡荡的行驶着四五辆老式t—26坦克,而大量苏军坦克兵们都聚集在一旁,通过木制模型和教官讲解来掌握坦克战术。

“什么情况?其他坦克呢,还有新式的t—34?”

巴甫洛夫露出个尴尬的笑容,指着另外一边正在缓缓打开的库房,说道:

“别担心,都在库房里,一个也没少!”

周逸龙闻言迈着大步,“咚咚”上前一看,顿时脸红脖子粗,忍不住大吼起来:

“这个军长是谁?拉出来枪毙!”

第11机械化军军长莫斯托琴科少将,事先根本没有接到领导要来视察的通知,措不及防下,他完全是一路小跑着冲过来的,甚至连帽子都差点跑掉了。

他才刚刚赶到跟前,就见到军区司令巴甫洛夫笑脸陪同着一位内务部**,然后那位内务部**仅仅只是推开库房看了一眼,就怒不可揭的叫着要枪毙自己。

莫斯托琴科少将两腿一软,差点当场栽倒在地。

不怪周逸龙如此生气,大战在即,数量众多的坦克装甲车却满满当当的停放在仓库里,从外表上看,很多车辆甚至都没怎么使用过。

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因为保管不当,有些车辆开始出现锈迹,还缺少零部件,让人不得不怀疑,它们是否还具备参与实战的能力?

面对周逸龙的愤怒和手下军长的惊慌失措,巴甫洛夫赶紧上前拉住前者,小声劝道:

“别着急!你先听我解释!”

“这是玩忽职守!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一想到大敌当前,周逸龙完全无法平息心中的愤怒。

没想到,被接连大吼了几句后,巴甫洛夫的犟脾气也上来了,他一把扯下自己的军帽,同样大吼道:

“你就知道提要求!你知道这两年我有多难吗?

从大演习结束开始算起,短短一年半,我们一共组建了快30个机械化军。你知道这规模有多巨大吗?

装备缺口有多大?军官缺口有多大?你了解过吗?

坦克又不是自行车,可以天天拿来骑,你考虑过机械寿命吗?如果全都拉出来训练,现在早就报废光了!

我的部下准备差,可没你的内卫军那么奢华……”

巴甫洛夫越说越委屈,到最后竟有些气息不畅的说不出话来。

这一年多的建军工作,让他承受了巨大压力,目标太宏大,时间又太紧迫,他已经绞尽脑汁,

也无法在当前时间,让部队达到理想状态。

听着巴甫洛夫的一肚子苦水,周逸龙慢慢冷静下来,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确有些操之过急,苏联陆军规模巨大,又正值改革时期,遇到困难也是正常的,不应该要求尽善尽美,只需比历史上有明显进步就行。

再说了,德军也不是万事齐备,他们连过冬的物资都没准备,照样就敢打莫斯科。

想到这里,周逸龙脸色缓和下来,主动拉起巴甫洛夫的手,打趣道:

“劝我别着急,你自己到急起来了!好了,老伙计消消气,别往心里去!接下来,就请你和这位军长同志,给我介绍下具体情况吧!”

见到两位首长缓和下来,第11机械化军军长莫斯托琴科少将这才敢凑上前来。

通过两人的描述,周逸龙基本摸清了情况,由于建军时间仓促,骨干物资奇缺,巴甫洛夫采取的是,到位一个师,训练一个师的办法,最大化训练效果。

至于坦克等重型武器,缺口更大,为了保持可用数量,只抽取了少量参与训练,其余部分则尽量封存。

但后勤保障部队也是新建,缺乏管理经验下,导致部分坦克旧损,需要修理后才能投入战斗,这部分坦克大约占到总数的10%左右。

而新式坦克t—34只生产了不到两年,除去周逸龙的内卫军以外,多数机械化军都只能部分装备。

比如机械化第11军,已经算是西部军区重点建设单位,其拥有的t—34坦克,还不到全军坦克的五分之一。

但这点还算好,还在周逸龙意料之中,德军此时主力也不过三号坦克,少量t—34完全够用。

最后,各个机械化军油料弹药奇缺,平均只有一到两个基数,根本不足以支撑一场大型战争。

听到这些情况,周逸龙心中越发感慨,难怪历史上德军闪击苏联后能够长驱直入,就西部军区目前这种战备状况,简直就是一只没有睡醒的老虎。

根本没有杀伤力!

还好巴甫洛夫训练上抓得还算紧,自己又争取了一个月时间,只要抓紧行动,足以修整装备,将燃料弹药发放到位。

在仔细叮嘱莫斯托琴科少将抓紧备战后,周逸龙又看了看四周,奇怪的问道:

“11军的其他部队呢?怎么只有这些?”

第11机械化军下辖第29、第33坦克师、第204机械化师、第16机械化团,而周逸龙眼前看到,不过一个坦克师规模罢了。

莫斯托琴科少将犹豫的看了眼巴甫洛夫,没有回答,后者却立刻解释道:

“军里的其他部队,都分散部署在另外几个地段!”

周逸龙听完更奇怪了,

追问道:

“为什么不集中部署?”

巴甫洛夫示意周逸龙向自己的轿车走去,随即在公文包找出一份地图,直接摊开在后座上,指着说道:

“你看,我的军区内一共只有4个集团军,44个师的兵力,却要防守从白俄罗斯西部边境一直延伸到斯摩棱斯克长达450公里正面的防线。

而且,我不能将军队全部压上一线,必须留下足够的二线反击部队和军区预备队。

这样一来,一线防守兵力就会显得很单薄,为了确保边境不被突破,我只能将机械化军分散成师和团,依次配置在整个防线后方,以便随时支援前线各地的反击……”

听着巴甫洛夫滔滔不绝的讲解,周逸龙的嘴巴再次张成了大大的o型。

难道这个家伙不知道?

军事上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集中兵力打优势仗,可巴甫洛夫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宝贵的机动兵力,平均分散在宽达450公里的广大防线上。

这简直就是什么都想抓在手里,却什么也抓不住的典型!

堂堂一个大将,怎么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周逸龙先开始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到巴甫洛夫死死盯着地图,手指微微颤抖着在一个个苏联地名上划过,眉头越说越紧时,周逸龙忽然明白了。

这位西部军区司令,并不是不懂常识,而是他担负着守土卫国的重担,根本不敢丢失哪怕一寸土地。

但实际情况是,面对此时世界上最强大,经验最丰富的德国战役集群,此时的苏军根本不具备在边境线上硬碰硬,并打回去的能力。

在边境线上把兵力摊开,跟德军硬撼,只会成为白白送人头的无意义行为。

而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集中己方主力,避开德军闪击锋芒,利用少量部队和防御工事迟滞敌军,主动放弃部分土地后,将敌人放进国门里打。

当德军兵力被分散,补给线逐渐拉长时,就是苏军机动兵团的发挥时机。

但是这种打法,显然不会被此时的苏军将领们所接受,毕竟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希望将敌人放进自己的家园里来打。

周逸龙知道,关键的一刻来临,自己必须想出办法,说服眼前的这个家伙才行……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