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搞化学的不能惹 > 八六五 天大的误会

思忖良久,刘大双回了一封电报给黄轸。

“黄司令台鉴:

来电收悉,甚感欣慰!

国难当头,兄等深明大义,令小弟十分感动。

方今倭寇未灭,东北确需援兵助战。

贵方所遣二人常中正、冯焕章皆为有勇有谋之大才,东北乃小池塘,恐怕无法施展其二位之才华。

方今东南方向急需用兵,如湾湾岛、吕宋岛及安南、万佛等地。

如派遣两位大将向东南两面征剿,必将收复华夏故土,立千秋功业。

弟 刘大双顿首”

拟了电报稿,反复看了两遍,唤来机要员,订嘱此电为绝密级别,不许任何人阅览。

说实话,他真的怕常冯二人前来。

这两个人,一个文质彬彬,一个五大三粗,但绝不能被他们的外表骗了。

两个人都百年不遇的奇才,自已可摆弄不了他们,一个不小心,阴沟翻船,这笑话可就大了。

如今东边湾湾岛尚在东瀛人手中,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南方更是一片大乱,欧战打得激烈,列强的驻军已大部撤回欧洲。兵力空虚,正是趁机收复的好时机。

至于什么友邦、什么抗议,以同盟会一帮人的智商,绝对能想出百八十个借口去应对。

论搞政治,睁眼说瞎话,刘大双是自愧弗如。

以前自已是有心无力,只能支援点枪弹给当地的抵抗武装。

现在可不同了,真的常冯二人出手,必是势如破竹,马到功成。

刘大双满心欢喜地等着黄轸的回电。

却说黄轸接到了刘大双的电报,急匆匆看完,脸色一沉,心里便有几分不悦。

“刘小子这般小气,分明是怕我等前去争功,却拿几个不毛之地来应付我们!”

他心里不高兴,却也没说什么,把回电交给一山先生了。

一山先生看完,也是面沉似水。

“黄兄,想不到刘小哥还是个小家子气的人。”

一山先生说道。

“召集廖公、胡公等商议一下吧?”黄轸建议道。

“好!”一山先生同意了。

刘大双不知道,由于他政治上的不成熟及对同盟会诸人缺乏了解,他的一封电报造成了天大的误会。

在他心目中,这些地方或为故土或为藩属,收回来名正言顺。

而这些地方如果开发起来,将成为华夏的一个重要经济区。

有着天然的深水港,极利航运。

粮食、水果、木材、橡胶都是主要产地。

再加上石油、煤炭、矿山等,想不发展都难。

此事绝对是利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可同盟会几个巨头商议后,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诸公看看,刘小子霸业未成,已俨然天下一人,竟然视我等如藩属

,令我们去镇守南方蛮夷之地。”

一山先生很气愤,把电报摔在了桌子上。

其实一点不奇怪,华夏历史凡五千余年,彊土辽阔,多为风调雨顺宜居之地。

上上下下,从皇帝到百姓,皆以华夏为中心,四周及海外都是蛮夷,心里多是看不起的。

一山先生早年,甚至包括一些元老,都曾经有一个想法,以华夏西北苦寒之地为质,筹措资金反清。

“湖广熟,天下足。刘小子是见吾等占了南方富庶之地,心里眼红而已。”老廖摇摇头说。

“如我等兵进安南、吕宋等地,势必得罪几个列强国家,影响我们和友邦的关系。一旦闹將起来,援助一断,我们处境堪优啊!”老胡愁眉苦脸地说。

他是管财政的,知道许多资金的来源。

“我们占据了华夏南方,适度发展工商业,不会输于刘小子的东北。所以,此事不必多理,我们昭告天下,争取人心,照常进军。”

汪填海建议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