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搞化学的不能惹 > 八七七 特战队初训

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小山庄里,现在是特战队新兵训练基地。

有山丘,有小河,方圆几十里都没什么人家,最适合做基地了。

特战队新队员都是最近一段时间选拔的。有原来保安军老兵,也有各地选上来的不凡之士。

队列,站军姿,这是千年不变的规矩。

枯燥、乏味,又特别的辛苦。

但这也是最锻炼人、最考验人的,成就一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军队,这是基础。

刘大双最先开始给保安军做队列训练时,很多人不理解。

他们认为,军队就应该练枪法、刀法,练攻防阵法,天天走步有啥用。

刘大双却是微笑不语,仍旧让大家必须练。

时间长了,特别是打了几仗之后,保安军很多人领悟了。

一支这样的队伍,确实与以前的军队不同。

真正有了《孙子兵法》中描述的那种状态,“”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今天是站军姿,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四十八个人排成四行,一动不动,任凭脸上的汗水往下流。

六十人的新兵,已经淘汰了十几个。

卜凡军不理那么多,凡是不听指挥,吃不了苦,意志不坚定的,马上淘汰掉。

他这里要的是精兵中的精兵,不需要没有集体精神,逞匹夫之勇之徒。

淘汰的一十几个人中,几乎都是江湖人士。

这些人散漫惯了,受不了严格的约束。

站军姿要求是二个小时,身体一动不动,别说擦汗水,有个什么蚊虫落在脸上、脖子上都不能去打。

初夏的太阳很猛,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干了湿,湿了干,后背上都留下一道道白白的汗碱。

吉鸿昌也在咬着牙坚持着,他从小练武,蹲马步,站梅花桩,多少有些经验和体会。

带队的长官第一天就说了,这里是培养尖子兵,培养兵王的地方。你们这六十人,最后能留下十个就不错了,其他全部淘汰掉,编入普通保安军中去。

人的脸,树的皮,尤其是这帮人更是争强好胜的,谁也不希望被淘汰下去。

比起其他人,吉鸿昌年纪稍大了点,他是靠一身好武艺被选中的。

天热,太阳毒,时间仿佛过得分外慢。

脸上的汗珠一滴一滴往下滚,头都有点晕了。

可他仍旧坚持着,坚持着。

既然这特战队是尖子兵,是兵王,老子就绝对不能被淘汰,必须当个兵王。

吉鸿昌不断地鼓励着自已,笔挺地站着,纹丝不动。

许仕友差不多是这帮新兵里年纪最小的,可他的表现并不输于任何人。

大大的脑袋,粗壮的脖子,一身键子肉,让个头不高的他显得格外有力。

五六岁就进入了少林寺做了俗家弟子,他这身功夫已经练习了十年了。

师父知道他已经学有所成,应该下山历练了。再待在山上,不会有更大的突破。

临下山那天,许仕友去跟师父告别,磕了三个响头之后,他问道:“师父!我下山去哪里才好?”

师父已经很老了,人瘦瘦的,端坐在蒲团上,闭目不答。

许仕友没有走,继续跪在那里,等着师父发话,

别看他长的虎头虎脑,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脑袋瓜子可不笨。

师父没发话,他就不能擅自离开。

师父法号圆通,佛法深厚,据说已经参透了这世间的万般幻像。

“红日东出,润泽万物。

金刀在坎,两夷慑服。”

说完,挥挥手,大叱一声:“痴儿!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许仕友糊里糊涂下了山,也不知道师父说的什么。

出了嵩山,便到了东华镇,见路边有摆摊算卦的。

卦摊冷冷清清,没什么人。

许仕友也不言语,拿起纸笔,把师父说的四句偈语写了出来。

算卦的挺好奇,看着许仕友写完,笑着问道:“小师父,这是何意?”

“帮俺算算前程!”许仕友把刚刚写的字递过去。

算卦的拿过字,翻来覆去看了半天,脸上阴晴不定。

“小师父,这头两句咱也看不懂,好像应在一个人身上。后两句的意思,八成是去北边投奔刘长官。”

算卦的有点迟疑。

“这都看不准,也是个没本事的!”许仕友夺过那张纸,扭头就走。

他走的很快,怕人家找他要卦钱。

就这样,许仕友便投奔刘大双而来。

既然师父说了,必须干出个样子来。

任凭脸上湿漉漉、热辣辣的,他也是一动不动坚持着。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