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别生气了,我回来的时候听开车的那个小伙子说,方兰花回了单位就被辞退了,她不知道哪里求来的工作,又给丢了。”江芃芃说到这有些难掩幸灾乐祸,“周家惯会钻营,为了给方兰花安排这个工作,肯定也砸了不少心血和钱下去,算是又打水漂了。”
这下就连秦奶奶都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抬手拍了下一脸幸灾乐祸的江芃芃一下,“你这孩子……”
至于你这孩子到底是怎么样,秦奶奶是一个字都没说,反而是笑着拉着江芃芃,道,“走,厨房里还放着一盆泥鳅,你打算怎么做?”
秦奶奶一说江芃芃才想起来钱利军早上来的时候给她带来了一大盆的泥鳅,三婆媳就这么说说笑笑的进了厨房。
秦奶奶和方大菊帮江芃芃打下手,三人一块忙,活干的快,等秦父下班回来的时候,厨房已经传来阵阵的香味了。
一闻这味道秦父就知道今晚是江芃芃下厨了。
看她还有心思下厨,秦父不用问就知道,下午的课肯定是顺顺利利的。
秦父停好自行车追着香味往厨房的方向去,他刚到,方大菊正好端着一盆香喷喷的椒盐泥鳅出来。
方大菊没注意到丈夫进来了,把盆子往餐桌一放,方大菊没忍住,伸手抓了一个往嘴里塞。
咬了口,酥脆的声音,就连秦父都听见了。
“这就是中午那一盆泥鳅?”秦父走了过去问着。
方大菊被吓了好大一跳,转头看了眼丈夫,赶紧把嘴里一口吞下,才点点头,“芃芃做的,香是挺香的,就是有点费油。”
江芃芃正好从厨房出来,道,“妈,炸过泥鳅的油不会浪费的,还能拿来炒青菜,可以给青菜增香,叫你吃青菜吃出肉味来,挺好的。”
“那也费油,你倒进去一大半呢,就剩下那么点。”方大菊嘴里嘀咕着,“得亏用的是菜籽油,要不然多费钱。”
江芃芃笑了笑没再接话了,秦父也知道自己媳妇儿就这德性,所以也不爱说。
第113章 我是你四叔
江芃芃用钱利军早上送来的泥鳅做了三道菜——香辣椒盐泥鳅、红烧芋头泥鳅、泥鳅黄豆黄瓜丝儿汤。
四个人的菜,江芃芃只用炸过泥鳅的油再炒了一盘青菜,四人,三菜一汤,色香味俱全。
秦父坐下以后脸上的笑都收不住,跟着调侃道,“可惜秦蘅回部队了,没口福。”
秦奶奶笑着看了看江芃芃,打趣着,“等芃芃去了京市上学,放假的时候她去部队探亲也比回来近,到时候怕是我们比秦蘅没口福咯。”
这样打趣的话方大菊是不会说,也就是听一听,要是换以前,这样的话方大菊心里听着总会有点不舒坦,觉得自己生的儿子好像被抢走了似的。
但是现在方大菊不这么想了。
反而觉得江芃芃以后一看就是有大出息的,她和秦蘅感情好,这才是好事。
要方大菊想,最好江芃芃能早点生孩子,那才是真的稳了。
方大菊夹了一筷子椒盐泥鳅,她即便不能吃辣,但是今天也实在是忍不住一块接一块的夹,酥脆的口感,实在是太香了。
“咱们家芃芃的厨艺确实了不得,以前我们去别人家吃酒,桌上倒是也有一碗泥鳅,可别管那些人是做汤还是烧菜,泥鳅一入嘴,就是一股土腥味,不是好久没吃过肉的人,都不爱吃。”
别的不说,方大菊对这个儿媳妇的厨艺现在是打心眼里佩服了。
“当初秦蘅和芃芃结婚时候我们请来的老师傅,人家都说那老师傅算是县城里厨艺数一数二的,但是和芃芃比起来,还是差多了。”
方大菊本想说早知道如此,当初就该让江芃芃来做菜,一样的菜,做出去这么好吃,不仅省了请厨师的钱,说出去名声也好。
只是话到嘴边方大菊又想起来,那天江芃芃是新娘子,怎么着也不可能让她去厨房忙活,所以赶忙又把这话给收了回去。
只要是江芃芃做菜,一家人总是会多吃。
吃过饭,一家四口就在院子里纳凉,江芃芃拿着毛衣给秦父试穿,一边拿着尺子量着秦父的臂长打算晚上就把两个袖子织完。
这个时候六叔六婆正好进来,一瞅,六叔笑着道,“试毛衣吶?”
“是,芃芃给织了件袖子能拆能接的马甲,正给我量袖子呢。”秦父笑呵呵的应着。
“袖子能接能拆?这还真是稀奇了。”六婆一听好奇心就被勾了起来。
“冬天穿太厚,手臂不好动,穿个马甲正合适,我要是不上班,就能把袖子接上去,保暖。”秦父解释着,“是芃芃想出来的主意。”
方大菊见缝插针的接了句,“芃芃这回回来还给我和秦蘅的奶奶也织了一件新毛衣,款式可好看了,比县城百货里卖的都要好看!”
这下六叔和六婆心里都有些羡慕了。
倒不是说他们的儿媳妇不好,只是儿媳妇嫁进门这么多年,确实没有给两老织过毛衣。
也不是说他们两老稀罕一件新毛衣,主要稀罕的还是儿女的这份心思。
“六叔六婆过来找我是有事吧?”江芃芃怕方大菊继续显摆下去又要气人了所以赶忙接了话。
“是有点事想过来和你商量一下。”六叔点点头,“你刘叔几人回去以后和村里人说了你给的那几个点子,不过村里人还有挺多疑惑的,你刘叔几人又不太能说,所以想问问你,有没有空明天去一趟三堡村,请你帮忙给村民解答一下。”
江芃芃一听,微微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