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又来论道?”观音淡漠的说了出来,自从上次观音和楚寒论道之后,就感觉自己的禅心已经不定了。
经过这段时日的修行,观音再次稳固了自己的禅心,见到楚寒到来,她反而有种见猎心喜的感觉,准备跟楚寒再次长篇大论的喝茶论道。
楚寒微微一笑,道:“道友,道友,以道为友。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显然是认为,无论是什么修行,都是道的一种。佛,也是道的一种。我可有说错?”
观音不以为意的道:“我佛慈悲,佛又如何,道又如何?天下修行,殊途同归,只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
楚寒的眸子中微微露出一抹惊讶的神色,观音的心境,似乎又上升了不少。
楚寒主动拿出一套茶具,伸手从空中凭空召唤出一壶清水,以三昧真火烧沸,取出自己珍藏的灵茶,为观音倒上一杯茶。
闻着茶香袅袅,看着茶叶升腾,楚寒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平静了下来,缓缓道:“说起茶的由来,道家思想的信奉者,自古就认为饮露能身轻腾飞,或认为服食草木能飞身轻举。或食元气,或灵芝草,崇山峻岭、深沟野壑到处留下道士寻药采药的身影和足迹,草木仙药众多,茶也应在其中了。以药物养生,以术数延命。道教以方仙道为首的养形派,认为神依形生,形靠神立,养命固形形神皆合方为康健。因此重视医药炼养,草木是外养之精华,茶当然为首选之药。”
楚寒说话之间,依然还是将茶道与道家紧紧地相连在一起。
观音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淡淡的回应道:“佛曰:吃饭时吃饭,睡百觉时睡觉,不必百般需索。那么,度我喝眼前的水,品手边的茶。还等什么呢?多少杯空,几许茶凉。终有一日,我知将绝尘而去,不道带走云彩,不带走风,那时,谁家的红炉正旺,谁家的新茗正香,纵是少年专风流事,佳人亦然无趣知。茶禅一味,杯有余属香!”
楚寒忽然正色道:“敢问观音,佛法可有不渡之人?”
观音放下茶杯,肃容回应:“佛渡众生,自然不分高低贵贱,万物皆可渡。”
“杀人者也渡?”楚寒追问。
“渡!”观音断然回应,毫不犹豫。
楚寒再问:“杀人偿命,为何要渡?”
观音双手合十,面露慈悲之色,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自然可渡!”
“放下屠刀,就能成佛吗?”楚寒面露讥诮之色。
观音脸色不便,淡淡的道:“屠刀已放,自可成佛。”
楚寒道:“既然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那你们佛教那么多经文,用来干什么?”
观音回应道:“众生千相,此乃是渡众生之法。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法,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道佛,放下屠刀,就可成佛,但不是人人都有屠刀。没有屠刀,如何放下?”
楚寒道:“你的屠刀,何时放下?”
观音淡淡的扫了楚寒一眼,道:“我无屠刀。”
“屠刀,在你手中!”楚寒断然道喝,在这一道声音中,楚寒动用了道家最上乘的摄心术,震慑神魂,直指本心。
观音扫了一眼自己的玉手,淡淡的道:“我手中无刀。”
“刀在你手!”楚寒再次重复。
观音神色不变:“并无看到。”
“刀在你手!”楚寒充耳不闻,继续大喝。
观音不为所动:“还是没有。”
“仔细看看!”楚寒冷笑。
“依然没有。”观音稳如泰山。
楚寒微微笑了笑,语气轻缓的道:“此前没有,现在有了,你低头看看吧。”
观音刚想说些什么,不经意的一低头,忽然愣住了。
良久,观音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道:“多谢道友解惑,让我看到了心中的屠刀。”
屠刀,就是她心中的执念,她的执念太深,已经执念入魔,便是一种屠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放下了吗?’楚寒淡淡的问了出来。
观音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这一次,我输了。”
能够让观音亲自承认自己论道失败,这可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观音沉声询问道:“敢问道友,既然佛道都是劝人向善,为何两者不可相容?明明是天下正道,为何有如水火?”
观音的提问,没有权势,没有名利,没有功法影响,完全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楚寒冷笑道:“佛道不容,可不是法理不容,更多的是夹杂着私欲。就如同凡俗间的每一个国家一般,都希望百姓安居乐业,但为何无法统一起来?佛道不容,主要是因为法不同而已。”
“有什么不同?”观音虚心的询问。
“佛渡众生,无论好坏,无论善恶,无论美丑,皆可度。道将缘分,只渡有缘人。佛修因果,修的是来世,用今生的善念化为来世的善报。道讲缘分,修的是今生,不相信来生,不相信前世,只求今生可以轰轰烈烈!”楚寒坦然回应。
“什么是缘?”观音再问。
“缘来缘聚,缘去缘散。缘起缘生,缘落缘灭。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一切都在心中。”楚寒淡淡的说了出来。
观音不由得感到心神大震,楚寒说的一些话语中充满了禅意,但却说的是道家的缘法,让她对于佛道之说有了个模糊的认识理解。
楚寒见到她还有些不懂,淡淡的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随着楚寒的话语声响起,犹如黄钟大吕一般敲击在观音的心头,让观音如遭重击。
等到楚寒的声音落下,观音向着楚寒双手合十,躬身参拜道:“多谢智者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