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静谧了一会后,内阁大臣杨清林率先出声道,“那微臣斗胆先说,
圣上已经明言属意全寿殿下为太子,为何圣上至今还不册立,微臣实在想不明白!”
杨清林说话虽然不怎麽高昂,但坚定的语气不容置疑。
吴云清笑笑道,“既然杨爱卿问这个问题,那在这之前,朕也想问问你们各位爱卿,
自有天子以来皆是嫡子嗣位,无嫡立长,那麽这是为何呢?”
杨清林想也不想就道,“册立储君,方可使后继有人,基业永存!”
“那爱卿可听闻过有万世基业?”
“这”
杨清林顿时语塞。
“据朕所知,最长的王朝也不过周,传了千余年!
但到周厉王以后,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可以说这个千余年的王朝可以缩至更短。
至于秦、晋、隋等王朝不过两代,直接的原因便是下一代的天子是暴君。
如何选择国本是一个慎之又慎的问题!
说到这,朕再问问你们。
你们皆是满腹经纶之士,正儿八经的科举进来的。
你们可知溱苍国以后各王朝皆存在了多少年?”
在这厢房的臣子皆不是笨人,听圣上说到这些min感禁忌的话题哪敢接口,纷纷起立请圣上教诲!
吴云清摆摆手让他们坐下后,继续道,“秦自不必说,汉朝其实分为两汉,
汉高祖立国到王莽篡位为西汉,光武复兴到献帝为东汉,
两汉从强盛到败落不过是百余年的历史,晋朝也可分两晋,结果跟汉王朝平城小异。
唐朝不过两百八十九年的历史,两宋也是如两汉,元人更不济未过百年。
那麽试问各位,一号立国到朕登基又多少年了?”
他们见吴云清这麽一推演,最后还这麽一问,
顿时皆跪了下去道,“圣上慎言,一号开国乃的天神授,大明基业必然能够万世永存!”
我看着一脸紧张的大臣,呵呵笑道,“万世永存?
以史知今,这话根本就信不的!”
“圣上!”
大臣们见吴云清讲着‘大逆不道’之言,一时不知道怎麽说好,只好齐齐叫唤。
若是臣子说这些话,早就被他们一拥而上打死了。
“呵呵,你们知道朕要说甚麽嘛?
为何一个强盛的王朝经历了百年之后便会走向没落?
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也不能单怪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
这点我们先不说,但一号立国到今年已经有两百六十七年了。
朕登基的之初,大明国内的景象各位有目共睹,你们可以说说看,那是太平盛世的景象嘛?”
跪在地下的大臣回想前几年的景象,内有权阉作乱残害忠良,外有虏人侵略损兵折将,
就是地方各省也经常经常有生,对比历朝史书所描qing况,那真是离不远了,而自己这一代便是之臣。
这个念头顿时将他们吓的一裑冷汗,纷纷低头反思。
温体仁毕竟老奸巨猾,他略略一思虑便有了主意,他俯裑道,“由史可知,圣上乃中兴之主,天佑我大明,老臣愿为圣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温体仁话一出,其他大臣也醒悟过来。
圣上说了这麽多,自然不会是要说自己是之君,按着圣上两汉、两晋、两宋的说法,圣上自然是自比中兴之君了。
再者,八年的景况比起前几年要好了不知多少,说是中兴也不逞多让。
他们纷纷齐声道,“圣上中兴大明,臣等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了这麽多,吴云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听到他们喊完吴云清也松了口气,道,“各位爱卿皆起裑吧,朕是要中兴大明,但朕还要考虑的是子孙后代以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