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霸楚 > 第六十三章、稚童木车

归生与朱姬相见的时候,朱姬之子正在由保姆喂奶,要稍歇一会儿,才抱出来给表舅瞧上一眼。小东西吃饱了自然嗜睡,正双眼紧闭,双唇间冒奶泡呢,不可能和表舅有啥交流。归生只是跟自己儿子比较了一下,貌似也没胖到哪里去嘛……

这越宫之主乃是越王勾践,王夫人排第二位,大子于赐第三位,然后还有于赐的正妻……即便上述各人都并未专门下令,朱姬身边也自然而然地围绕着无数双眼睛和无数双耳朵,她既不可能和归生闭门私语,言谈之间,也不敢涉及任何敏感问题,只得绞尽脑汁,大兜圈子,给出一些模糊的暗示。

好比说:“昌文君方觐见大王,未知大王可还康健否?”

为什么做儿媳的不知道公爹身体如何呢?因为——“我自待产,藏于内室,已不见大王月余矣。而今小儿即将满月,方才能够取得大子的允准,与昌文君相见,且待明日,要与大子同问大王起居。想往日,我夫妇也是常去拜问大王和王夫人的。”

言下之意,大子于赐经常带着我这个小老婆,而非其正妻,去问勾践夫妇安好,由此可见,不仅仅大子,就连公爹、婆婆,也喜欢我比喜欢那可恶的女人更多一些。

归生会意,便道:“适才往觐,越王气色颇佳,年虽长,不见老迈之态。姬氏今既于归,自当孝敬尊长,常问越王、王夫人安否。”

——对你来说,拍好勾践夫妇的马屁是最重要的!不过勾践已老,怕是去日无多啦,大子之爱,还须保持。

再比如,朱姬问:“昌文君觐见之时,可曾见到朱大夫?”

随即笑道:“朱大夫与昌文君一般,也是楚人,其先为帝尧之子丹朱,四世前方迁来越地。也巧,家父今亦同以朱为氏也……”

原本的吴国宗室王孙雒,因为被勾践封在朱方,他又必须与自己的前半生做切割,因而指地为氏,改名朱雒。此外世间氏朱的还有几支,一为曹姓,邾国公孙,指国为氏,但是舍去了“邑”字旁;二为风姓,伏羲氏之后,多居于晋;三为子姓,为宋公子朱之后。

但是越国国内氏朱的吧,也就姬姓的朱雒和姒姓的朱篪这两家而已。

“由此朱大夫与家父虽不同姓而同氏,相善也,每常有礼物相赠于我。我与大子言,云朱大夫甚贤,大子乃荐之于大王……”

这是暗示,朱篪是靠着跟自己拉关系,送礼物,才得以通过大子于赐的门路,取得勾践信用的——这个人,表哥你可以跟他多多往来。

归生心说怪不得,朱篪方才在勾践面前肯帮忙自己说话呢。当即颔首道:“朱大夫确实贤明,方请越王实钟吾,缓急时可为我娄林之援也,朱大夫亦赞成此意。”

总而言之,经过一段时间的恳谈,归生得到的信息是:朱姬不但有其为子夺嫡之心,亦有扳倒于赐正室而自代之意;目前在宫中,她颇得勾践夫妇的喜爱,在外朝,则引朱篪为援。

归生不由得信心大增,心说表妹如此聪明,倘若不急功近利,而能因势利导的话,把我那小外甥推上下下代越王宝座,可能性很大啊——至于表妹本人是不是能做如今的越大子夫人,将来的越王夫人,最终的越王太夫人,无所谓,那跟我就没啥关系了。

只可惜,归生是楚臣,又不可能久淹于越都,他对此是使不上多少气力的,但若碰上什么难解之事,倒是可以帮忙二朱——朱雒和朱篪——出出主意。

等到该说的都交流得差不多了,归生方才辞出。其实越大子于赐就在邻室相待,等听说昌文君离开,还特意跑到门口去远远地望了一眼,然后才与妻子相见。见面先说:“昌文君之见大王也,不知献上了何等厚礼,我见大王面有喜色。”

朱姬笑道:“娄林敝穷,昌文君安有奇货可以进献于大王啊?所献必定是强越之计,故而大王喜悦——如昔在姑苏城下,为大王造云梯也。”

于赐慨叹道:“惜哉,其父曾乱郢,由此不能进用于朝,且只得远邑之封。曩昔管夷吾射齐桓公中钩,而桓公不罪,反任为卿,齐国大治——今楚君虽有贤声,见此便不如齐桓远矣。”

朱姬一针见血地指出:“齐有无知之乱,桓公方归,乃任管夷吾以收人心耳;如晋文之还,释勃鞮不问,始能平吕、郤之乱。楚王无此困扰,乃用功臣沈尹氏与父叔皆罹难之景氏。况且管夷吾之得用,鲍叔所荐也,惜乎今之楚国,更无鲍叔矣。”

于赐点点头,说:“尝闻申子亦爱昌文君,每荐之于楚王,可惜申子早殁……”顿了一顿,笑道:“寿尽而终,也不能算早殁。我每闻昌文君之贤,可惜非我越人,卿前日所荐朱大夫,亦颇有能,然似不及昌文君远矣。今文大夫死,范大夫亡,苦成大夫归封,皋如、曳庸二大夫亦老,独朱大夫一人,恐难撑此广厦……”

随着勾践日渐老迈,且有迁都琅琊,而将会稽事务全都交给继承人于赐之意,于赐也开始到处寻找合适的辅弼之臣。朱篪正是趁此机会,厚赂朱姬,方得于赐信重的。而勾践在考察了朱篪的能力之后,也觉得此人可以成为儿子的良佐,接替老一代五大夫,因此破格提拔。

但于赐总觉得吧,我手底下能人还是太少啊,父王当年所用五大夫,包括已死的诸稽郢、逄同、文种等,个顶个都是一时俊杰。不说朱篪论才能和经验,比那几位还有所欠缺吧,光他一个也不够啊。估摸着等到父王辞世,皋如、曳庸二大夫必将陆续告老——即便不告老,先君之臣,我也不好用不是——到时候还怎么维持我越国的霸主地位呢?

由此慨叹:“若昌文君为越臣,我无忧矣。”在于赐看来,归生有三大好处:一,有才华,且渐渐地名动诸侯;二,年纪轻,能用很长一段时间呢;三,跟我老婆……啊不,小老婆是亲眷啊,一家人总比较好说话不是?1

当然啦,也只是在小老婆面前,随口慨叹几句罢了。

对此,朱姬不便接话,就转换话题,说昌文君建议给咱们儿子起名“弃疾”或“无病”,于赐点头道:“确为佳名,然亦须大王首肯……”

且说翌日一早,于赐便带着朱姬去拜问勾践夫妇起居。因为受其疏远,正妻心情不佳,即便见了面也不肯给于赐好脸色看,于赐由此恼恨,乃时常借口妻子有病,不肯带她同去拜望父母,而只拉上小老婆朱姬。勾践夫妇初始时还有些不满,时间一长,也都习惯了……

若非少年结发,于赐尚不忍心出妻,且嫡长子不寿乃正室所生,他早就把朱姬给扶正啦。当然,更重要的是,勾践夫妇对此持反对意见,觉得大子正室并无失德,岂可抛舍呢?你可以冷落她,不能够赶走她——大子为储君,储君的婚姻必定影响国事,还是以维持现状为好啊。

再说朱姬拜问勾践夫妇回来,尚未脱履登廊,忽听一声惊呼,跟在身后的婢女一个趔趄,差点儿撞到自己。朱姬恼怒地回头一望,原来是个小孩子满地乱蹿,险些绊了婢女一跤。

这能在宫中肆无忌惮乱跑的,自然是王子、王孙了——朱姬心说果不出我所料啊,这么没规矩的,只有那混蛋女人所生的不寿了!

越王孙不寿,本年虚岁十三,照理说应该懂事了,但其身高尚不足六尺,生得颇为矮小,而且身体单薄,时常染病,偏偏健康的时候吧,精力极其旺盛,上蹿下跳地一刻不肯停歇。却也正因为他多病,勾践颇为怜爱,宠得实在有点儿过份了。

于赐就曾说过,我小时候不这样啊,若敢行不正,坐不端,食而言,寝而语,无论祖父还是父王,直接竹板就打下来了。怎么父王老了老了,竟然这么宠他孙子呢?而且越是调皮越是放纵?1

朱姬打心眼儿里讨厌这孩子,可是这孩子背后有他娘撑腰,最关键有勾践撑腰,自己也不敢疾言相对,尽量能躲就躲。而今不过冲撞了婢女嘛,小事情,朱姬本想冷冷一笑,便即离开,可是她定睛一瞧不寿,却不由得面色大变,腾腾怒气直冲顶门!

只见不寿右手执着一根竹棍,棍端是一辆小巧的木质马车,正连吆喝带呐喊,边推边跑,玩得不亦乐乎呢。

朱姬当场就怒了——这不是昌文君送给我孩儿的礼物吗?!

昨天于赐见了礼物,将水晶饰品、铜钱等直接交予朱姬,只取去了木车,说孩子还小,先收藏起来,等他大点儿了再给他玩儿吧。怎么才一转眼,就赐给不寿了呢?

朱姬怒气冲冲,返回自寝,急召心腹寺人来问。那寺人出去打听了一圈儿,回来禀报说:“此非大子赐于王孙,是大子夫人携王孙往内库中挑选其生日之礼,王孙见此木车,强要……大子怕是还不知此事,可要小人悄悄禀报?”

朱姬一摆手:“罢了,休要去烦扰大子。”既然不是于赐给不寿的,那么满心怨恨,便全都汇聚到了不寿母子身上。只是朱姬也知道,这不过一件玩具罢了,倘若因此细事而起纷争,反倒会惹得于赐不高兴……再者说了,那混蛋孩子要是去找越王夫妇告状,我反倒容易吃挂落啊!

筹思半晌,吩咐寺人:“汝为我往拜昌文君,告知此事,请昌文君别制一车,与其外甥。”

这一是为了向表哥告状,让表哥明白我在越宫中过得有多苦啊,你不得帮我想想办法,易妾为妻么?二是昌文君如今深得越国君臣上下重视,则此事必定会传入越王耳中,让越王知道,我朱姬其实是很识得大体,很宽容能忍的……

寺人领命而去,往报归生。归生一听啥,我外甥的玩具被个熊孩子给抢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嗯,表妹做得很对,她有这份心机,将来大事可成。

考虑了一晚上,翌日前去拜访朱篪。朱篪设宴款待,双方心里都有数,但也都不便明言,只是普通寒暄罢了。随即归生问道:“我曾因朱姬诞育小王孙,制一小马车为贺礼,然闻此车为王孙不寿夺去——得非无礼物予大子夫人,故而不喜么?”

朱篪说这事儿我听说了,还听说朱姬遣人告知昌文君,请为别制一车。但这事儿吧,绝非大子夫人不悦昌文君无所献,您是楚国封君,身份高贵,既已献礼于大王,不必再献礼于大子,其予朱姬母子的礼物,那只是你们自家亲戚间的情谊罢了。

言下之意,朱姬对此事处理得很好,昌文君切勿节外生枝啊。

归生笑笑,说:“我无他意,本当复制一车,留与小王孙,奈何娄林空乏无人,不敢久淹于贵国也。乃画下图谱,请大夫为制新车往献。”

说着话,从袖中抽出一卷纸来递给朱篪,还特意交代:“此与前礼不尽相同。”

朱篪接过来一瞧,不禁有些眼晕,心说不过一小儿玩物嘛,用得着如此复杂么?

原来归生绞尽脑汁,特意设计了一款高级的儿童玩具,以平朱姬之愤,同时也表示,表哥我对你的事儿肯定是上心的。

这具木马车的外形与前物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但车舆底下却设置了简单的齿轮系统,连通车前驾马,只要贴地推行,则两马将会一起一落,且还能发出“咯噔咯噔”,仿佛马蹄踏落之声。

朱篪大略看过,便承诺说我一定会让工匠尽快造好,献予朱姬的——这回让她自己收藏,必不会再被旁人夺去了。归生致谢不提。

且说归生在会稽停留了五日,便即辞别勾践,带着勾践下赐的礼物,启程北归。往来整整两个月,等回到娄林的时候,节已入秋。

今年淮东地区的气候仍旧不太好,仅仅比去年稍有起色罢了,好在引泗工程已完,大部分耕田受灾程度并不严重。归生特意巡行领内,瞧了瞧,冬麦已然种下,长势尚可——麦子比粟终究耐旱一些——这才稍稍放下心来。2

最终的收成自然不如人意,倒也在预料之中,归生的财政状况已然捉襟见肘,却也还不到破产的地步。想必等到明年夏季麦熟之后,应该可以宽裕一些吧。归生唯一担心的,是宋国再出啥事儿,宋人复来侵扰。

当年孟冬,忽有消息传来,宋公栾尚未来得及册立公孙启为大子,便猝然薨逝了……5

(“第三卷、兰茝幽而独芳”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