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霸楚 > 第十七章、因灾伐人

必须承认,勾践一旦迁都琅琊,其影响力辐射中原诸国,整整三年时间,除了偏远的秦国发兵攻魏,楚析君景宁习惯性侵巴,以及季氏伐颛臾这种小冲突外,四方皆无大战,竟然形成了乱世中难得的一段太平时光。2

但是归生知道,和平维持不了太长时间,等到勾践真的充实了琅琊,仅凭淮北、泗东之地便可支撑起五万以上大军出境作战,那位老先生肯定是会有所动作的。只是多方探问,却始终不清楚勾践兵锋所指,首先会是哪个国家。

就距离而言,紧邻琅琊的是鲁、莒二国,但同时这两国都有齐国罩着,若伐二国,必与齐争。根据归生此前与田恒交谈可知,田氏还在竭尽全力稳固其在齐国的权势,若无合适契机,是不愿轻易外战的;且齐、晋多年相争,一旦在与越国起冲突,晋人定谋渔翁之利啊。

由此田恒特意与越大夫皋如各以君命,盟会于莒国境内,就是想暂时先稳住勾践。勾践自从称霸以来,骄气日盛,吃软不吃硬,且又因为伯主的身份而尽量恪守“礼仪”,则除非田氏主动将动兵的借口送到他手上来,否则估计摸着,是不会轻易伐齐的。

什么借口呢?比方说,田氏又复弑君矣。

勾践主要瞄向的,并且归生也多次进言,想方设法引导其利剑所指,自然是晋国了。倘若西向伐晋,即便田氏因为种种原因不肯联兵相从,也必定敞开大门,任由越师过境啊。

但归生估摸着,勾践未必乐意过齐,多半会从鲁国走,一方面防止齐人背盟,断自军的后路,另方面威慑一下三桓。过鲁之后,就是卫国了,卫侯黔本由诸大夫拥戴而立,多少有点儿得位不正,且先代卫侯辄还在会稽吃闲饭哪,说不定哪天,勾践就会想起这件活宝来。

但是也有可能,勾践会走南路,过宋,趁便敲打一下宋、郑两国。此前归生见勾践于琅琊,勾践曾说打算亲自盟会楚王章,见见自己那个从未谋面的外孙,则楚、越二王相会于楚国东北部重镇城父,甚至于宋境之内,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合着不能让楚王章跑琅琊去,或者让勾践去郢都吧。

那么这个貌似老农,戴上冕旒仿佛“沐猴而冠”的越伯,究竟会如何行动呢?还有,他肯定去日无多了,自己也必心急,又会抢在何时行动呢?最后,话拉回来,即便勾践一心伐晋,以图压下老牌霸国的气焰,使自己实至名归地成为诸侯之伯,那也得师出有名啊。晋人会给他什么借口吗?

勾践迁都第二年的岁末,归生再赴郢都进贡——这将来就成为惯例啦,除非实在有事不克抽身,才可命大夫自代——途中果然把公输般暂时撂在黄县,让黄覆可以得偿夙愿。

这一回进贡,献上了经过公输般改良后的曲辕犁和耧车,楚王章大喜,赏赐青铜礼器数具。

至于曾经说过,你若是还有什么新发明献上,不穀觉得有用,就可以减免你的贡礼,于此事,楚王章却直接含糊过去了。

这是因为铁制兵器贡于郢都,楚王章命臣下试用,都说牢固且锋利,不亚于金兵。虽说看上去不那么漂亮,贵族们嫌其价廉,多半不肯佩带吧,给下级士人或庶民编组的徒卒使用,肯定是没人嫌弃的。

尤其王子通身为军事首长,在王孙脍的授意下,大肆为铁兵吹嘘,甚至于站台。

此时量产铁兵之事,皆可委诸普通工匠,张荼本人已经懒得动手了。他一方面继续试验,尝试冶炼出品质更佳的铁锭,另方面拣选精铁,亲自打造上等剑器。张荼的理想,是要能够造出堪与干将所制青铜复合剑相拮抗的铁剑来。

由此一旦制成好剑,归生便作为礼物,进献给郢都权贵。王子通得到一柄精良的铁剑,竟然真的镶嵌八宝,随身佩带。大师子榖见而难之曰:“司马贵重,不当用恶金之器也。难道府中别无良金剑可佩么?若实无,我可相赠一二。”

王子通笑道:“府中自有精良,若大师垂爱相赠,但请其长侔此铁剑。”说着话,拔出腰间铁剑来朝子榖一亮,身长竟达三尺六寸,相当于后世80厘米!

这年月的青铜剑普遍不过5、60厘米,即便欧冶子、干将等名匠所制吴、越神兵利器,也根本到不了70厘米。所以王子通说大师您要送我金剑,可以啊,但请别短过我腰间的铁剑,子榖乃无言以对。

娄林所产铁剑,其一般品质,可与普通青铜剑相拮抗,但就这年月的技术而言,高品质铁剑,远不及高品质的青铜复合剑。唯有一点,铁剑可以锻造得比青铜剑长老大一截——目前极限为三尺九寸,相当于后世86厘米。从来战阵之上,一寸长,一寸强,即便子榖并不精通格斗技,也很少上阵吧,这个道理还是懂得的。

由此,楚王章也开始喜爱起了铁兵,多次与臣下商议,要不要命昌文君献上制法,咱们在郢都郊外也起工坊锻造呢?沈尹射、屈固、王子通皆受归生之赂,乃劝谏道:“不可。今昌文君在娄林,贫瘠,便水精年产不过十数对,则若不能以铁兵为贡,何以明君臣之份哪?大王可使昌文君徐徐贡之,以实武库,而不便遽夺之也。”

——若是大王您自己就可以造铁制兵器,那娄林拿什么玩意儿来进贡啊?

由此楚王章不肯再削减归生的铁兵进贡数量,宁肯别赐青铜礼器——削减贡奉,和赏赐金器,对你而言,那不是一样嘛,但不穀希望得到更多铁兵啊,至于金器,反正不穀多得是。

归生在娄林,除了接待宾客和祭祀所需,按照礼仪规格陈列青铜器外,绝不多藏一具,不管是不是楚王章的赏赐,品相好的,交给范蠡转卖,品相差的,直接熔了铸钱。贵族所谓“钟鸣鼎食”,但归生吃饭,宁可用陶器、木器,稍稍精良一些的,也不过是木胎漆器罢了,他嫌青铜器冷冰冰的,用着不舒服;至于鸣钟、击罄……吃饭就吃饭,还听什么音乐啊?3

尤其他对金声玉振并不感冒,偶尔打算放松放松自己,也宁可请人吹竽、吹笛,或者鼓琴、鼓瑟。只可惜,单独一两件丝竹吧,音色不免有些单薄,而以归生的财力,又凑不齐三百人同殿吹竽……6

别说三百人了,三十人都欠奉,哪有那么多钱养支专业乐队啊!

等到归生第三次赴郢进贡之时,终于得到了最新消息。沈尹射透露说:“此前越使来,越王欲会我王……”

归生不由得精神一振,忙问:“越王既请会,是欲伐晋乎?”

沈尹射摇摇头,说:“尚不可知也……晋人方被灾,或为攻伐之机,奈何无口实。且因其灾而伐人国,无礼。”

晋国本年闹灾,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南部突发地震,余震整整七天,导致房倒屋塌,直接死难者竟达上万之众,据说连新田城壁都崩塌了一面。原本这一地区就是晋国的腹心所在,人口密集,则遭逢此灾,对于国力的损害是相当大的。

虽说实质遭灾的,主要是公室所有,以及部分赵、魏之地吧,智氏也就擦个边儿,终究智瑶身为上军帅、国家上卿,是不可能置若罔闻,甩手不理的。若非如此,归生估摸着,以智瑶的性格,也已然蛰伏了两三年啦,可能打算要动一动了。4

晋国地震,诸国尽皆遣使慰问,但其实大家伙儿表面上颇露哀戚之色,仿佛今天咱们都是晋国人……其实心中,莫不乐开了花。尤其紧邻于晋的秦、郑、卫三国,晋国遭灾,那起码两三年内,没有力气再打咱们了不是吗?2

楚国虽然也与晋国相邻,当然啦,楚人是不怕晋人主动来侵的。虽说楚王章内心多少有些懦弱,不敢主动对晋国发起进攻,即便挑衅也瞻前顾后,但对于纯粹防守,还是颇有信心的,不至于再来一次“方城之战”。

由此,归生希望沈尹射可以向楚王章进言,趁机伐晋,要不然去攻打郑、宋也成啊,如今晋人可没空管咱们了吧?谁成想沈尹射竟说:“因其灾而伐人国,无礼。”

归生一急,多少有点儿口不择言,竟说:“我楚蛮夷,何必计较周人之礼?但于国家有利,其因何事而不可伐人国?况乎晋为我数世之大敌也!”

沈尹射有些诧异地瞥一眼归生,问道:“闻昌文君好儒者之说,则当守礼也,何以竟出此言?此恶言也,射不敢与闻。”

归生挺郁闷,心说一惯横暴之楚,怎么竟然养出这么些人来……不仅仅是沈尹射,根据归生私下里打探,重臣们全都无意趁着晋国遭灾之时发兵北上,他们希望能够等到更好的时机和更佳的借口。反倒是一向跟归生不对付的析君景宁,独自上书,请求伐晋,楚王章不答。

归生心说算了,且等两王相会,让勾践好好教训教训他那外孙吧……于是向沈尹射询问道:“越王欲会我王,可曾约定时间、地点了么?”

沈尹射答道:“定于孟春之日,会于陈邑。”

虽然跟归生事先判断有所偏差,倒也相距不远,且陈县确实算是在琅琊和郢都的中间点上——“则越王赴陈,可会过宋否?”若是所经全都是越境或者楚境吧,勾践多少要绕些路,除非从宋国借道,直线来去,要近便得多了。

可惜沈尹射还是摇头:“此越人之事,不可知也。”

由此归生在郢都呆了没多久,急匆匆赶回娄林,途中便派人去琅琊向皋如探问,越王究竟有无确定行程,他打算怎么到陈邑去?并且,打算带多少兵?

皋如回复道:“寡君将率车二百乘,过鲁、宋而向陈也。”归生心说这就是打算趁机威服鲁、宋,继而把他们彻底绑上自家的战车了,就不知道既会之后,打算何时伐晋?

急忙表示:“我为楚东道之主,愿会越王,前导向陈——请定谒见之所。”身为楚国封君,他当然不可能跑去宋国境内迎接勾践,而必须得等勾践出宋入楚之后,那么你们究竟设定了怎样的路径,打算从何处入楚呢?先问清楚喽,我好打个报告,过去等着。

乃遣新垣熙北上琅琊,将书信递交给皋如。谁成想皋如见信不启,也不命人呈上勾践,而面色颇有些沉重地对新垣熙说:“子可归告昌文君,今寡君不在琅琊,已归会稽矣。”

新垣熙闻言,不禁愕然,心说这都仲冬了,没俩月便是孟春,两王当会于陈,越王干嘛急匆匆赶回会稽去啊?难道他打算从会稽启程,前往陈邑吗?如此一来,昌文君的封土倒是正在其行程之中,方便迎候,但……皋如大夫啊,前阵子你写信来不是这么说的啊?

“不敢请问,越王因何而急归会稽?越其有事乎?”

皋如摇头道:“我国中之事,非卿……便昌文君亦不当与闻也。卿但归告可也。”

新垣熙满头雾水,急忙折返娄林,向归生禀报。这会儿功夫,归生都已经向郢都上奏了,请求由自己去迎接勾践——“臣问皋如大夫,越王行程,乃云过鲁、宋而入我楚,则必在城父之东也。臣在娄林,近便,当为大王之代,往迎候之,以示我楚人知礼。”

他正在等郢都的指令呢——楚王章多半不会拒绝自己所请,除非已经派出重臣来迎候勾践了,不方便换人,即便如此,多自己一个迎宾使也无所谓嘛——新垣熙归报,说越王已然返回会稽去也。1

“其皋如大夫欺瞒昌文君乎?或越人国中生乱,越王乃不得不归会稽坐镇也。”

会稽生乱?归生不由得扶案沉吟,良久才说:“唤容英来。”

他命容英赶紧前往朱方,去见朱雒,打听越地的政情;同时还派人急赴陶丘,去请“陶朱先生”过来。

归生心中有一个模糊的猜想,不管是否准确,自己也必须及时筹谋对策出来。尤其吧,或迟,或早,总归会有这么一天啊,可以先准备起来了——其中关键,就是范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