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不大赞同:“她一向比较克制。”
或者说是懒?
奈茵说:“得了,我还不知道我自己,别信那种假正经,暗地里指不定怎么动歪心思呢。”
她重点qiáng调:“以后的那些‘我’也是,记住啦,不管外表再怎么克制矜持,内里都是小妖jīng!别被我骗了!”
越读:“……”
先不说你这么早就开始未雨绸缪,就说你这样自己坑自己,真的好吗?
于是总结:奈茵——这个存在就是放肆,和她有没有血族基因没关系。
——————
其实,越读之前也想过奈茵和祈酒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
联系是毫无疑问的。
她们相貌相像,喜欢同样的颜色,有同样的饮食偏好,有同样的价值观念,一些思考的小动作也一模一样。
区别似乎也很明显,祈酒总是懒洋洋的,日常生活中能不动弹就绝不动弹,将“懒成jīng”这三个字表现得活灵活现。
奈茵则对“美”和“色”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好,美就不用说,颜值不过关的她看都不想看一眼,色、色好像也不用说了。
越读挥散脑海中不合时宜冒出来的旖旎画面,继续思考。
如果要找出她们的性格和行为处事的特质中最突出的一点,祈酒的关键字就是懒,奈茵的关键字就是——欲?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有的特质,另一个人就没有,只是不如本身的特质鲜明。
奈茵也懒啊,为了能有一块领地宅着不动,她能当个挂牌守护神四百年。
祈酒也欲啊,虽然大体上还是克制的,但那种渴求的感觉骗不了人。
越读:“……”
懒,和欲。
总觉得应该和其他某些词联系在一起,是什么呢。
第70章 颜控没药医的至高法圣(二十九)
——bào君七恶。
越读几乎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词。
bào君七恶的说法来源于她生前所在小世界的神话,讲述远古时代的神王如何从圣贤堕落为bào君,并最终被他的七个子女联手杀死的故事。
“他曾是最圣洁的王,可如今已堕落成邪恶。”
“是懒惰,是色.欲,是傲慢,是贪婪,是bào食,是嫉妒,是愤怒——bào君的七种罪恶,是世间一切绝望与哀痛的源头。”
“他的七个子女说,我们不需要会带领我们走向毁灭的王,也不需要这样毫无温情的父亲。”
“七个孩子带来美酒与父亲畅饮,趁邪王醉后酣睡的时机,用美德之剑斩下了他的头颅。”
“神王的头颅被悬挂于神所居住的天上,化为夜晚的月亮,众神以此警醒生活在地面的凡人,要时刻反省自身,以免被bào君的罪恶迷惑,铸成大错。”
这几段文字截取自亚提拉神话篇章,它只是一个古国的神话,却流传甚广。
虽然不算妇孺皆知,但bào君七恶的传说对喜欢各种文艺作品的人而言绝不陌生。
越读所在的小世界,正处于文艺发达的时代,娱乐业当然同样兴盛。
鉴于bào君七恶的说法很能引起中二少年的共鸣,不少文学影视作品都喜欢用这个梗,什么武器属性、神位名称、角色代号,统统冠名bào君七恶。
还有的gān脆直接拟人化成俊美男女,一水儿的邪恶阵营,是不是主角就不得而知了。
越读以前临时带过一个挺中二的姑娘,她在一部扑街剧里演七恶之中的傲慢,反派小BOSS之一,说着傻里傻气尴尬度爆表的台词,还乐此不疲。
想想那剧里五颜六色的七恶拟人形象,再想想她认识的祈酒和奈茵。
越读:“……”
可别吧。
就在越读被自己的想象震惊的时候,奈茵阁下悄无声息地从她身后靠近。
苍白修长的手臂静静地环上她的腰,红唇贴在她耳边,低声问:“想什么呢。”
越读淡定地向后一靠:“想你。”
奈茵就笑起来,轻吻恋人的耳廓,满意地看着那里慢慢浮起一层漂亮的颜色。
越读本来是想转头和她接个吻的,却又想起刚才在思考的问题。
那部剧里,色.欲拟人是个粉红假发粉红美瞳,就连口红都是死亡芭比粉,还特别喜欢娇声笑语的大胸美人形象。
越读忽然就想缓缓。
奈茵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她正在这里那里动手动脚,仿佛皮肤饥渴症晚期患者。
……病入膏肓,没得救了。
越读任由她摸来捏去,继续思考。
其实在上一个小世界,就是祈酒所在的那个世界,也有类似于bào君七恶的概念,名叫七宗罪,是宗教上的概念。
这还是越读毫无所觉当咸鱼的那段时间看到的,在某部评分挺高的动漫里短暂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