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储君之道
“不过朕有些话还是要提醒你,你虽然在意太子妃,可也不能太过于宠惯着她,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如今你还未降下嫡子,不纳妾朕也不怪你,可若是一年之后太子妃还会有所出,到时候,你就必须要纳妾,毕竟子嗣传承也是储君之道。”
皇上的话突然严厉起来,表面上是提醒,但实则也是警告。
警告,他要认得清谁是君臣谁是臣,谁是父谁是子?
这一次卫肃拒绝了皇上的赐婚,虽然表面看起来莽撞,但也触动了为君者的尊严,皇上不生气自然有他的一分考量,可这不代表他会任由卫肃继续这么做。
这为君之道最重要的就是收放自如,有的时候该打打该罚罚,该警告的还是要警告。
“儿臣知道了,儿臣告退。”
这次皇上并未阻拦卫肃离去。
出了御书房,卫肃回头看了一眼这正大光明的宫殿,眸中泛寒,他倒是三妻四妾,整个后宫都要被他的女人填满了,可是这江山管得明白了吗?
就在卫肃下白玉台阶的时候,一个小太监慌里慌张的捧着竹筒跑了进去。
看到那标有豫字的竹筒,卫肃脸上的笑意更深了,看样子豫川那边传来了噩耗,齐王真的如他想的那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一次不知道皇后打算要如何处理。
卫肃并未出宫,而是到慈宁宫看望了一番太后。
太后也有些日子没有看到卫肃了,甚是想念,又是让人准备他喜欢喝的茶,又是让人准备他喜欢吃的点心,闹得慈宁宫都有些人仰马翻的。
不过卫肃今日却不是专门来看望太后的,而是有些话要和她说。
“皇祖母,福安呢?”
提到福安郡主太后微微的顿了一口气,“这个丫头越长大心思就越野,之前偷偷跑出宫去,哀家正罚她抄写佛经呢,你怎么好端端的提起她来了?”
往常卫肃从来不会管福安的事情,虽然曾经太后也有意撮合两人在一起。
一方面,福安父母俱亡,只有她这么一个老婆子,嫁给卫肃顶多是让卫肃照顾她,反而对卫肃的大事没有好处。
再加上福安按被卫肃吓了几次之后,一提起他的名字都害怕,这样如何能成的了夫妻呢,久而久之,太后也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这卫肃的枕边人已经定下来了,而且对卫肃颇有帮助,若这个时候福安嫁过去。
一方面不会受人欺负,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有人照顾她,等她百年之后也不用担心两人。
“皇祖母,是不是有意撮合她和镇北将军王府的嫡次子在一起?”
太后看着卫肃,以为他是对福安有那方面的心思,于是笑意越发加深了。
“怎么你舍不得福安嫁出去?”
卫肃一时语塞,看着太后的样子便知道皇祖母想多了。
他对福安从来没有那方面的心思,只是当做是妹妹一样疼爱。
但是他也知道皇祖母的心思也不点破,“皇祖母,孙儿查到这个高明亮其实是有断袖之癖,他接近福安郡主是为了完成他父亲的嘱托。”
太后娘娘的脸一下就沉了下来,“你说什么?他竟然是个断袖之癖。”
反应过来之后太后又有些不确信,毕竟这个人她也考察过。
若是没有事先考察,她怎么会让福安和他接触呢?
“是不是你弄错了,这个高明亮哀家是调查过的,府中并未设有通房丫鬟,就连妾室都没有,而且平日里也十分的上进,愿意和京中的才子们一起,谈诗论道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少年,怎么到你口中就变成有断袖之癖了呢?”
“皇祖母,孙儿一开始也不相信,所以特意让人去调查了,他之所以没有设置通房丫鬟,或者妾室正是因为如此,而他时常和京中才子在一起,也正是因为明目张胆的私相授受。”
“孙儿查到他每隔几日就会带着才子到京郊游玩,至于过程孙儿不说,想必皇祖母也能够猜的出来,这样的事情虽然不多,但也不是绝对没有,福安嫁给这样的人,怕是要受一辈子的苦了。”
这下太后没有办法反驳了。
太子从来不说没把握的事,他既然眼下这么说了,就证明他已经有足够的证据了。
只是没想到,这个高明亮竟然有这般的癖好。
有也就有了,竟然还来敢沾惹她的福安。
“福安是哀家自小看着长大的,定然不能让如此的畜生沾染了福安的好运道。”
太后又想起了这件事,知道的命妇不少,如果是现在取消,怕是对福安的名声也不太好,跟着有些头疼。
“依你之见,现在该怎么办?”
“皇祖母,福安从未答应过此人,日后皇祖母大可将此人拒之门外,再给福安择佳婿即可,相信外人也不敢说什么。至于镇北将军王府那边,孙儿自有打算,这镇北将军王竟然敢算计到福安的头上,本宫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
皇太后点了点头,是不能这么轻易的放过他。
“上一次太子妃送给哀家的那一株蝴蝶兰,就是这镇北将军王府的人做的手脚,他还命他的女儿接近太子妃。如今又让他的儿子接近福安,他到底是怎么打算的?难道单单是为了那高侧妃报复?”
卫肃摇了摇头,冷漠的说,面上半分情绪都没有,“镇北将军能够做到今天这个位置,定然不会为了儿女私情而乱了马脚,他这么做大部分原因还是和齐王有关。”
说到齐王,皇太后也不知作何感想。
虽然她更加喜欢卫肃,可齐王说到底也是她的孙子,焉有不疼之礼呢,但是这个孙子却已经长歪了。
皇家不缺子嗣,更何况是一个已经长歪了子嗣。
“齐王代替你接管了豫川那边的事情,如今可有消息传来?”
“豫川发生了暴动,有人行刺齐王,官兵们压不住,豫川知府已经传了八百里加急文书到京城,父皇此时应该已经看到了,接下来就看父皇如何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