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一零二章 新帝登基

第一零二章 新帝登基

却说衡川王那头。

皇帝驾崩的消息传来后,王府随即换了缟素。

随后不久,就等来了隆重的钦差团。

内廷大太监来了三个,以仇良为首。这里的“太监”,可不是阉人的别称,而是内官的品级,是正四品。

除了内官,还有内阁大学士、定国公、承恩公、驸马都尉、礼部尚书。

内官、阁臣、勋贵、外戚、部堂,这样的钦差规模,府城上下心中的猜测简直要跃出口中。

除了迎请嗣皇帝进京,哪里会用得上这样的规模?

虽说萧诺已册封亲王之位,可是因他尚未成年的缘故,在面对朝廷钦差时,仍然是以王太妃为首。

按照礼制,不管是勋贵,还是文武大员,面对亲王太妃与亲王都要行跪拜之礼。可因为他们手中捧了圣旨与太后谕旨,所以要先去王府正殿传旨后,在正式见礼。

承运殿里,早已设好香案。众人齐跪,内阁大学士面南背北而立,念的却不是寻常圣旨,而是遗诏。

先帝临终前,遗诏皇位传予衡川王。

正是因为有这一份遗诏,内阁才能在储位之争中大获全胜,击败勋贵,为国立“长君”。

总说先帝胡闹,没想到了临终前,还清明了一回。

殿上一片静寂,王太妃慢慢抬起头,脸上一行清泪。

萧诺亦面上悲伤,哽咽道:“皇兄......皇兄他......”

大臣道:“殿下请节哀!太后娘娘这里,也有谕旨给殿下。”

接着,大学士又宣读太后谕旨,既命衡川王北上继大位。

宣读完两份旨意,礼部尚书请世子升座。按照朝廷法制,亲王离开藩国,必须要先受了朝廷赐下的金符才能离开藩地,否则就要论罪。

衡川王升坐,王府与衡川府文武大臣侍立,定国公进金符。

萧诺起身亲自接过,诸臣见礼。

虽说大家依旧是口称“殿下”,可意思却不同。接了这份遗旨,萧诺就不再是一地国主,而是嗣天子。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王府众属官已经眼睛发亮,地方文武也都激动万分。

王玢等人作为伴读,都站在王府属官之末,可清晰地听到完整的遗旨。他们一个低着头,眼中却划过亮光。

一直以来的念头成为了现实,一时都有些不敢置信。

北下迎接萧诺的五千骑皇家亲卫,稍后也会进城,随后会簇拥萧诺进京,朝臣把一路的安危都安排好,是不用担忧的。

姜丰的家人到了后没有多久,听到消息,衡川王一行到了直隶了。

太后下了懿旨催促。

不仅是皇位不宜久虚,还有大行皇帝的后事也不好再耽搁。

天子大行,遗诏有旨“以日代月,三九日除服”,可嗣天子未至,不仅朝臣无法除服,大行皇帝也无法出殡。

嗣天子一行抵达良乡后,良乡开始戒严。官驿方圆一里内,只许官兵驻扎,不许官员百姓出现。

良乡知县看着监狱里的百十来号人,急的想要上吊。

虽说晓得锦衣卫如此行事,是为了整肃良乡治安,以防有宵小惊扰了嗣皇帝圣驾。可他这个知县也太倒霉了,不仅借不到半点光,反而还会因这些人犯进退维谷,连考评也落不下好......

虽还没入京城,可殿下已经到良乡,明日就进城,众位迎殿下进京的钦差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即便护卫森严,可事关皇权,大家心里都带了小心。

潞王之乱过去未久,若是嗣皇帝在路上有半点闪失,他们这些人就是罪人。如今嗣皇帝顺利抵达,等到登基后论功行赏,他们这些迎立之人少不得升官发财。

第二日,嗣皇帝从紫禁城正门大明门入。

姜丰随着京中百官在大殿之下三跪九叩行礼。

姜丰只能远远地看到萧诺的身影,连他的相貌都看不清楚,心中却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这天是变了。

新帝登基的一系列程序,和他这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关系不大。只是换了新君,和他的生活还是有影响的。

此前,他的小说是在内务府名下的书局出版的,看在先帝的份上,给的是一等一的稿费,他因此迅速发家致富,买了大宅子和下人。

可是现在新帝登基,在没有摸清新帝脾气之前,京中上下都小心谨慎,连书局都不敢随意出书了,就怕犯了新帝的忌讳。

呃......其实要姜丰来说,你们别怕啊,新帝也是爱看我的小说的......但是这话,他不敢乱说,因此书稿只能压在自己手里。

好在苏氏等人进京时,把家里的钱也都带来了,家里才不至于捉襟见肘。

不过,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

这日,苏氏就找到他,说道:“大郎,眼看着云儿年纪也一年年长大了,从前你姐姐在的时候,也送他去私塾读书的,如今都耽误了两年了,我想问问你,京中可有合适的私塾,也要送他去读书了。”

这......姜丰还真没想到这层。当下有些汗颜地说:“母亲说得是,我就去打听打听,不能耽误了他。”

高云如今都十岁了,再不读书,确实会耽误了。但是,读书是要要很多钱的。

姜丰这头打听,高云就私下找到他,说道:“舅舅,我自来没有读书的天赋,这圣贤书不读也罢,识得两个字就可以了。等我大一点,就去找份活计,养活弟弟妹妹。”

他也是知道读书贵,特别是京城,什么都贵呢。自己兄妹三人投奔舅舅,让舅舅一路从衡川府带进京城,已经是天大的恩情,怎么能再增加舅舅的负担呢?

姜丰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有没有天赋,下场考一次再说。你别想太多,读书的钱我还是供得起的,但是去了学堂,你就得安安心心读书,知不知道?”

高云红着眼睛应是,小手握成了拳头,他一定要发奋图强,将来好好孝敬舅舅!

姜丰和同僚打听了一翻,最后却是把高云送到了外城花枝巷的私塾读书,周围的小官子弟都在那里读书,家境都比较相似,不会让高云自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