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181章 解开谜底

第181章 解开谜底

陈皇帝是个传奇人物,而他留下的宝藏,也蛊惑着无数后人前仆后继地扎入他布下的深坑之中。

孙长河拆开了木盒,从盒盖里面,拿出了一个木牌。难以想象,这盒盖也不厚,居然还有暗格。

“郊外有个白云观,是陈皇帝的道场,那里有陈皇帝的塑像。这个盒子是在陈皇帝雕像的基座里发现的,盒子里就只有这个木牌,藏得那么隐秘,想必是重要的线索。历来也有人拿着这个木牌去寻宝,一无所获后又还了回来。”孙长河叹息着说道,想必他也曾带着这木牌出去过。

姜丰接过木牌,只见上面刻画着两条鱼。

“这是什么鱼?”姜丰疑惑地问,难道这陈仲光爱吃鱼?

孙长河生动地翻了个白眼:“这是阴阳鱼,你仔细看。”

咳咳......好吧,一看还真有点像太极阴阳鱼图。不过,他对道教历来没什么研究。

“陈皇帝一生笃信道教,凤阳府的司空山上还有他出资建的三清观,也有他的塑像。”孙长河说道:“三清观是天师道的道长,朝廷道录司册封的张天师就在那里布道,香火旺盛、信徒很广。”

天师道?姜丰皱了皱眉道:“我在民间倒听过一个天师道,名声似乎并不太好。”

“你听说的,想必是假借天师道旗号招摇撞骗的,跟司空山的天师道不是一回事。司空山的天师道,当年跟陈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孙长河解释道,似乎对天师道的印象不错。

这也不奇怪,陈仲光抵御了蒙古铁骑,恢复了汉家江山。这天师道若是跟陈皇帝一起抵御外族,那么是值得尊重的。

“那......可有去司空山查过?”姜丰好奇地问。

孙长河叹道:“自然有的,只怕前人也去查过,都没有任何线索。如今也唯有把希望寄托在‘天书’上了。”

姜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定努力完成任务。

从进入修史苑到新年封印,姜丰一直在翻译那本“天书”。幸好,陈仲光也没有太坑,除了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也还是有些有用的信息的。

比如,某地发生瘟疫,陈仲光在日记记载了他的处理方法。还有玻璃、肥皂甚至水泥、土法炼钢的方法......

如今这个时空,玻璃和肥皂已经有了,官家就有作坊,卖得不便宜,但丰裕一点的人家也用得起。

至于水泥,受设备所限,并没有造出来。

姜丰将这些一一记录下来,不由得感叹,瞧瞧,人家穿越他穿越,他怎么就什么都不会呢?早知道要穿越,他还读什么计算机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读中学时候也是通晓天文地理的,大学一毕业才成为文盲的。

如今有了陈皇帝的这些东西,将来他如果再次为地方官,倒可以实施起来。在他看来,不说有多少藏宝,这些方子就是无价之宝。

姜丰把这些一一记录下来,也呈交给了皇帝。

皇帝看了之后,叹息地说:“这些东西,很多都是近年来才从西洋流传到我国,想不到陈皇帝几百年前就知道了。”

姜丰笑道:“都说陈皇帝是天人下界,想必是有些不同常人的。但是他再是天人下界,他的子孙还是把江山丢了。可见我朝才是天命所归。”

皇帝笑了笑:“你倒是会说话。”

在日记的后期,姜丰还找到了陈仲光关于继承者的想法。大皇子鲁莽、二皇子心思狡诈,唯十八子甚得朕心......

这个皇十八子,正是后来的陈太宗,如此看来,陈太宗说他有先帝传位的遗诏,也不全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可惜这本被人寄予厚望的天书,并没有关于宝藏的记载。

只在日记的最后,陈仲光留下了一句话:“吾得江山,乃顺应天命。留下藏宝,望后人慎用。”

姜丰又将已经翻译下来的这些,呈给了皇帝。

皇帝看完之后,既兴奋又有些失望,兴奋则在于,姜丰果然能看懂天书,谜底或许将在他这一代解开,而失望则在于,这些前朝的恩恩怨怨,并不是他想知道的。

他只想知道,宝藏在哪!

这北军又要军晌了,还有东南沿海,听说有西洋人蠢蠢欲动......别看皇帝富有天下,但是也缺钱啊!

他急着寻宝难道是为了他自己吗?是为了这个国家!

“陈皇帝推崇道家,他出资修缮的道观就有京郊的白云观、终南山全真观、苏州玄清观,还在凤阳府的司空山修建了一所三清观。”姜丰回禀道,“臣以为,还是要去三清观看一看。”

皇帝皱了皱眉头:“孙长河曾带人去过司空山了,也去过那个三清观,那里有一座陈仲光的塑像,原本还有一部石刻的天书,后来据说遗失了,除此之外却没找到什么线索。”

“陛下,司空山以前是佛教圣地,传闻李太白曾在此山避难,留下传世名篇。唐时玄宗也曾派人到此寻长生不老药。”姜丰沉吟着说道,“陈皇帝却在这里建了道观......臣以为陈皇帝一生笃信道教,若说哪里会有线索,这个地方就挺可疑的。”

皇帝想了想,姜丰在京城也查不出什么东西来,不如让他出去走走。

而且,从姜丰调入翰林院开始,某些人就像闻到腥味的猫,开始蠢蠢欲动了。

这些人还做着春秋大梦了,却不知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不如,就借着寻宝之事,将这些乱臣贼子都点钓出来!

“既如此,开春之后你就往司空山一行吧。能不能找到宝藏,都在此一行。若是找不到,也就罢了。朕还有要务交代给你。”皇帝说道。

姜丰领命,心中松了一口气。听皇帝的意思,找不到也不会让他找一辈子,他还可以去做别的。

但他还不知道,其实“陈皇帝宝藏”本身就是一个局。

皇帝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想要宝藏是真的,也想借此除去一些暗中的人。

正想着,又听皇帝说道:“想必孙长河也跟你说了,三清观那里的张天师,是道录司册封的天师,是道家的首领。呵呵......你去了那里,多留一点心眼。”

呵呵?

听到皇帝微妙的语气,姜丰心中一跳,连忙应“是”。

心里却琢磨开了,看来皇帝对天师道的印象并不怎么好啊?到底这个张天师和民间愚弄百姓的天师道是不是一伙的呢......

皇帝说道:“那么你年后就出发吧。朕也会派侍卫保护你。另外,你的家眷,朕会安排人接进京城,安置妥当。”

姜丰不合时宜地想到你一句话“汝妻子吾养之,汝安心去吧......”

咳咳......

“谢陛下恩典!”姜丰满脸欣喜、感激涕零地说。

皇帝勉励了几句,才打发姜丰离开。

回到家里,姜丰嘴角抽了抽,这些护卫,就是皇帝派来保护他的人。不过,到底是监视还是保护都说不定呢,还要特意提一提家人......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不要怪他小人之心,实在是自古以来,皇家无情啊!

不过,也不能怪皇帝,既然是可定天下的藏宝,那谁能不动心呢?

姜丰身在局中,却不知道自己只是皇帝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一个“陈皇帝宝藏”,牵涉上了前朝、本朝......所有藏在黑暗里的人都将一一显露身影。

而姜丰,则是挂在明处的诱饵。

幸好他不知道这一点,若是知道的话,想必会更伤感。时移世易,什么时候衡江边上论道的小世子,也有了这样的帝王心术呢?

还是说,这才是一个帝王应有的素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