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192章 有大气运

第192章 有大气运

“大气运”三个字,像一把刀悬在姜丰脖子上,让他的心毛毛的。

好在,几个老头没有再纠缠这个问题,张天师问道:“姜居士,所谓相由心生,气运不是一成不变,面相更不是。故而相师替人看相算命时,都不会把话说得太死。”

凡事留有三分余地,算命的都是模棱两可的......

姜丰理解地点点头:“那不知几位大师,从我面相、手相看出什么来?”

不把“大气运”解释清楚,一个也不许走~

张道长笑道:“贫道昨日第一眼见到你,就看出你是官运亨通、福运加身、荫泽子孙之相。只是今日看你手相,却又和面相大同,实在是奇怪......本以为是自己学艺不精,没想到与两位大师的意见一致。”

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另一位大师念了一句佛号,“从姜居士的手相来看,父亲早亡,兄弟姐妹皆丧、夫妻不睦、父女成仇,守不了钱财、得不到功名,而你自己,也早该丧命了。”

换句话说,你这是死人的手相。

这么直白的批语一出,卫一等人都不由得同情地看着姜丰,这命格也太凄惨了吧?简直就是得罪老天爷了!

姜丰摸了摸鼻子,苦笑了一下。这不就是原主的命格吗?

“手相和面相截然不同、完全是两种人生,贫道生平从未见过。”张道长捋了捋长须,淡淡一笑补充道:“但贫道曾在先辈的典籍中看到过,陈仲光也是这种情况。本以为是讹传,没想到世上竟真有这样的人......”

姜丰抽了抽嘴角......又把他和陈仲光联系起来了。

所以说他最不喜欢和这些神神道道的人来往,看吧,想掩住自己的马甲怎么就那么难呢?

不过,文韬武略英明神武的陈仲光貌似也没有掩住马甲......

这么想着,姜丰也坦然了,只说了一句:“我和陈皇帝不一样。”

接下来,你们要怎么想就怎么想吧,反正我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一样也不一样......”张道长没有在这个问题再纠结,而是说道:“这就是我把石刻天书交给你的原因,或者只有你能解开其中的秘密吧。”

法师也说:“果然是和陈皇帝一样的情形。能够逆天改命,这不是大气运是什么?”

另一位禅师也点点头,说道:“今生有幸,竟能亲眼看到这样神奇命格之人,老衲也无憾了。”

姜丰看到这三个人笑眯眯地围观自己,像围观什么罕见的神兽一般,却没有逼问他如此奇怪命格的原因,似乎淡定地接受了他的与众不同。

这接受力也太强了吧?

正这么想着,就发现卫一的眼神有些奇怪,又上上下下地扫视着他。

姜丰不由得紧了紧衣衫,稍微往张道长的方向躲了躲。

“陈居士,何必吓他。”张道长摇了摇头,不赞同地说道。

卫一才收回了那要把姜丰解剖的眼神。

给姜丰相面之后,几位大师似乎心满意足,还一人送了姜丰一样礼物。

无相法师送的是一串佛珠,空意禅师送的是一本佛经,而张道长送的是一块玉佩。

看到这三样东西,姜丰连连摆手:“这些东西一看就很贵重,姜丰无功不受禄,怎么可以收呢。”

三人都是一副不容拒绝的样子,张道长笑道:“山人自有用意,居士尽管收下,这玉佩是我天师道的信物,来日必有用处。”

姜丰只能郑重地收下礼物,随即问道:“几位大师在此,姜某其实还有一事要问。”

张道长摇了摇头,说道:“姜居士,贫道知道你要问什么。你是大气运加身之人,缘分到了,自然能解开秘密,一切水到渠成,又何必再问旁人。”

“您不关心我要问的事?”姜丰奇怪地问道,“几百年来,那么多了为了这个秘密前仆后继,几位大师也不关心吗?”

三清观守了陈皇帝的塑像几百年,难道除了这本天书,就一点传承的线索都没有吧?

空意禅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吾辈皆是方外之人,又如何会在意这些俗利呢?”

“据说陈皇帝不是驾崩而是飞升,如果宝藏的秘密和飞升有关,难道也是俗利?”姜丰想到司空山上的各种收费项目,还有那个小道士见钱眼开的样子,就很难把这些人和不慕俗利联系起来啊。

张道长笑了笑,和蔼地看着姜丰,就像看一个晚辈,说道:“飞升?得道飞升,自然要先得道,道不是死物,需要自己用心去体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别人的宝藏,即使是宝物,又如何能令自己飞升?”

张道长的话在姜丰的耳边响起,令他愣在了原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他的道又是什么?

他最初的想法,只是读书科举,改变一家人的生活状况,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已是实现了。做知府的时候,他想做一个好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傅秋芳和离事件中,他同情这世道女子生存的艰难,也愿意扶一把,甚至写小说试图改变习俗。

而现在呢?他被皇帝推出来寻找这虚无缥缈的陈皇帝宝藏,却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

他的道是什么?是掌握自己的命运!

似乎过了很久,又似乎只是一瞬间,姜丰回过神来,对着三位大师行了一礼:“多谢指点。”随即郑重地再三拜谢。

虽然他还是觉得不明觉厉,前路仍是充满了迷雾,但他的道,他将自己去求索。

待姜丰等人走出了静室,张道长叹了口气:“这样的气运和悟性,果然难得。当初的陈皇帝若也是这样的人,难怪能得天下。”

可惜,这个人看来和陈仲光还是不一样,不知道能不能成为天师道的“有缘人”。

一路回到厢房,姜丰的神色还是若有所思。

卫一瞟了他一眼:“姜大人,你就是要出家,也得把任务完成了再说。”

姜丰一笑,摇了摇头:“吾之道,与他们不同。”

儒家修的是浩然正气,凡事光明正大、俯仰无愧于天地。他还是要做官,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官!

看姜丰这幅玄之又玄的样子,卫一三人面面相觑,为了防止姜大人真的悟道去了,赶紧把天书拿了出来,让他去研究、转移注意力。

昨夜天黑,也没看清楚这个石刻的天书,如今却清晰地看到天书身上赫然刻着一串字母“shunwangyuye”。

这个怎么断句?

其他人注意到姜丰的目光,也都一齐凑过头来。

“天书?”卫一皱眉道,“陈皇帝自创一种天书,世间无人能解。”

说完,意味深长地看着姜丰。

姜丰摸了摸鼻子:“好吧......我恰好略知一二。”

“shun”、“wang”是“顺”“王”?

“yu”、“ye”是“鱼”、“也”?还是“玉”“野”?

这可恶的陈仲光,也不留音调!这可能是也太多了!

姜丰把所有同音字都写出来,一个个排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