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36章 家乡新年

第236章 家乡新年

在南边过年,就依着南边的规矩。

在小竹村的时候,到了腊月二十四,就要杀年猪。

今年庄头早送了两头大肥猪和一些鸡鸭来,这些也是抵扣地租的。

姜丰就与母亲商量着:“今年我们也杀年猪,做一桌‘杀猪菜’!”

“好!”苏氏高兴地说,“过去你爹在的时候,我们都杀年猪、晒腊肉的。”

姜丰的舅舅家就是屠户,这杀年猪的事就不用别人家。大舅家的大表哥苏坤带着两个儿子,一大早就来了。

这两个孩子一个叫苏勇,一个叫苏戈,都是十七八岁,继承了苏家人的基因,长得膘肥体壮,一副梁山好汉的样子。本来苏家逼着小兄弟俩读书,可是他们愣是读不进去,最后还是干回老本行——杀猪这个有前途的工作。

杀年猪是一件大事,都说猪嘴聪明,本地人也有讲究,主人家会先上柱香,操度猪的灵魂,希望其早日投胎。“杀年猪”时,屠夫先将一碗猪血泼在门上,然后开膛。

姜殊和姜衡都没怎么见过活猪,也跟着两个苏家的表兄去凑热闹。

姜丰想着好歹也给这两条猪喂了十几天猪食,今天它们就要被做成杀猪菜了,也过去看看。

六个人把后院的小猪圈围得水泄不通,连光都透不进去,两头没见过世面的土猪吓得躲在角落里直哼哼。

“唉,这两头猪长得不错。”苏坤首先夸道,“看那腿多结实,一看就是在山上散养的。这种猪最好吃。”

苏勇接着点点头:“这臀也不错,饱满圆润,肉肯定厚,到时候片了拿来烤,一份蜜汁一份香辛......”

苏戈两眼放光:“里脊肉红烧,要是能多加点白醋做酸甜口味的,撒一把小葱,那滋味......”

“你们姑祖母最会做下水,酸菜溜大肠、爆炒猪肝、菜干炖猪肺......”苏坤越说越高兴。

得......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姜家父子三人面面相觑,都被苏家这父子三人给惊到了。瞧那两头猪,被吓得瑟瑟发抖都要晕过去了。

庄户人都说不能在猪的面前说杀猪的事。猪的智商很高,让它听懂了,就会故意不吃东西,把自己饿瘦。

好在这两条猪就要被宰了,也没这个忌讳了。

苏家父子三个大喝一声,撸起衣袖,在两头肥猪的嚎叫声中,手起刀落,只见一阵刀光闪过,每个部位安排得明明白白。

姜丰连忙捂住小姜衡的眼睛,姜殊倒是睁着眼睛看得津津有味。

苏坤笑道:“好小子!不愧是我们苏家的外甥!明年杀猪算上你!”

“爹,猪叫得好惨。”年幼的姜衡还是有些心软。

“没事的,叫得越惨的做菜越好吃!”一旁的苏勇擦了擦溅到脸上的血,大咧咧地说着。

???

姜丰嘴角抽了抽,把姜衡拉走了。

猪杀好了,苏坤就不管了,姜家自有下人来收拾、安排。

喝了一盏茶,苏坤就要告辞离开:“约了好几家杀猪呢,今天没空!等年初四,你可一定要去我家,我爹可盼着你们来呢!”

“好!到时候我们兄弟再好好喝两杯!”姜丰笑着把苏家父子送出门口。

等苏家三人走了,姜殊眼珠转了转,说道:“都说外甥像舅,爹你长得就不像苏家的人......人家多健壮......”

“我要那么健壮干什么?”姜丰拍了儿子一下,“我这叫翩翩君子、温润如玉。”

姜殊默默地看了父亲一眼,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他就想长得健壮一点,长大了做将军!

两头大肥猪,猪肉和下水堆了满满的一条案板,幸好姜家人多,倒不怕吃不完。

苏氏带着人料理那些下水,笑道:“京城里的人,都说这些下水上不得台面。要我说,真的会吃,还是下水才好吃!”

姜丰看母亲乐呵呵忙碌的样子,也没有让她别动。人年纪大了,就喜欢展现自己擅长的事。

猪肉全得处理了,好的肉淹了淹,或放进木盆里埋在雪里,过年的时候吃。

晚上的主食是饺子,虽然有下人,熊楚楚还是带着几个孩子亲自包饺子。姜媛自然是很熟练的,两个男孩儿就不行了,包得不好不说,脸上、袖子上都沾上了面粉。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姜丰搬着一张小凳子做着,看着孩子们笨手笨脚地包饺子,说道:“虽然是男孩子,也要掌握生活的技能。就说殊儿吧,你不是想做将军?行军打仗,样样事都要自己动手,可没有人服侍你。”

说着,又说起当初去寻访陈皇帝宝藏的事。略过不能说的事,重点讲野外的生活,特别是一个人落到悬崖底下,怎么挣扎求生......

这些事,姜丰过去都没有对家人说过。

此时不仅几个孩子,就连熊楚楚都听住了。孩子们听得是刺激、有趣的野外“探险”,在熊楚楚耳朵里,却是险象环生,心里一阵后怕......

姜丰拍了拍熊楚楚的手,笑道:“你男人厉害不厉害?”

见姜丰还有心思调笑,熊楚楚本来提着的心一放,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晚饭是猪肉饺子和酸菜血肠炖白肉,还有一叠叠各式各样的猪下水。

这道血肠,还是苏氏在京里时,跟邻居学的。血肠是现煮的,就是这一顿吃得最嫩,苏氏也没有吝啬用了最好的五花肉,三分肥七分熟,再配上酸菜,命人煮了两大钵子。

这顿饭虽然只有一个杀猪菜,但吃得热热闹闹的,居然吃出了年三十的感觉。

“过年喽!”小姜衡在桌边拍着手、跳着说。

“小孩子就是爱过年。”熊楚楚慈爱地看着小儿子,笑着给他夹了最嫩的一块血肠。

“不是大人不爱过年。而是长大的,过年最快乐的不是你了。”姜丰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

苏氏乐呵呵地拉着孙子孙女们,高兴地说:“还有好些好肉呢,年三十,我们做全猪宴!”

年三十当然不止猪肉,桌上大菜、冷盆、热炒、点心应有尽有。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是鸡,二是鱼。

无鸡不成宴,鱼则象征着年年有余。

“这是一年比一年好了!以前哪里想过这样的日子。”苏氏感慨地说,又对两个孙子说:“这都是你们爹爹辛苦读书、做官,才有这样的好日子。你们也得好好读书,你们有出息了,爹爹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是!”姜殊和姜衡都一本正经地应了。

大年初一是不出门探亲访友的,一家人就在衡江边的柳树林里游玩。

过年了,天气渐渐回暖,柳树也开始抽出嫩绿的小枝条,一些孩子就去采那嫩枝条,回家给母亲蒸了吃。

江边到处是人,小孩子们穿着新衣衫、提着小篮子,在树林里钻来钻去。

纵然这个世道有种种的不公,还是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能够让大多数百姓安居乐业,已经算是太平盛世了。姜丰微笑着,他的理想,就是让这个盛世持续得更久、更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