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81章 忽悠大法

第281章 忽悠大法

高山族那里如姜丰所料,族长决定,由少族长阿勇带一千青壮下山。不过,这一千人还没挑好,约定新年后再下来。

姜丰欣然同意,先给皇帝上奏章,给阿勇封个千户。同时,他关于讨伐暹罗的奏章和檄文也送进了京城。

给一个土人封千户,和征伐一个属国比起来,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此时朝廷都要封印放假了,姜丰这一个大雷炸得满朝都不淡定了。此前,姜丰和三大市舶司你来我往地打了几个月嘴炮,最后皇帝给了个折中的处置,算是站在了姜丰的这边。

朝臣都在观望姜丰的反应,看他会不会乘胜追击,继续跟市舶司干下去。谁知人家的心思根本不在市舶司上,直接瞄准了暹罗。

暹罗可不比扶桑。

扶桑侵扰我国数百年,打它可以说是复仇、有民意基础。但是好端端的打暹罗,一个和我朝通商往来、朝贡的属国,这是不是不符合我朝历来的王道之策?

立刻就有人弹劾姜丰“妄开衅端”、“公报私仇”之类......

此时,王玢站出来了,对那个朝臣说道:“这位大人莫不是收了暹罗逆臣的好处?暹罗逆臣弑杀先君,冒充帝子登基,实属大逆不道,我朝既是其宗主国,其亦有欺君之罪。这杀官冒官的事,说到哪里去也说不过去吧?”

“此乃他国内政,我国或是申饬,或与其断交亦可,岂能因此派兵侵犯、干涉他国之事?”

另一个户部的官员也说道:“远洋征战,耗费巨大,不知这军费怎么算?户部这里是决计拿不出的。”

兵部的官员补充:“军械、军备都紧张,要优先供应边军和驻扶桑军队,恐怕不能供应东海水师。”

要装备没有、要军粮没有,你姜丰要打仗,你自己看着办吧!

派往京城送奏章和檄文却是罗鹏,此人原是翰林院的,借调给了大湾府。随着姜丰荣升巡抚,他也是升了巡抚经历司总经历,算是巡抚的第一助理。

听到这些质疑,罗鹏朗声说:“军粮和军械,由大湾自行筹措!”

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暹罗再怎么样也是一个国家,且听闻有西洋国家的支持。没有朝廷做后盾,姜丰要以一省之力打一个国家?

皇帝表情不变,目光却有些幽深。此事一时没有定下来,散朝之后,皇帝把罗鹏留了下来,问起大湾的实力。

“钱粮倒罢了......别人不知道,朕却知道姜丰从虾夷弄了不少金子,他擅长经营,又有湖广的粮商去了,恐怕是要买粮。姜丰可是从外省购粮囤积了?”皇帝问道。

罗鹏恭敬地说:“陛下圣明,从夏收之后,姜大人就从内地大量购粮了。”

夏收之后?那时候还没有发生姜丰儿子被拐之事。也就是说,姜丰早有攻打暹罗之心,有没有这件事都是一样的结果。

皇帝又问:“光是有粮食还不行,军械呢?”

“一部分是大湾火器局自己生产的,还从西洋也购买了一些。”罗鹏答道,此事他也有经手,了解其中内情。

皇帝奇道:“火器这种东西,西洋人如何肯卖?”

“西洋国家众多,各国之间也在打仗,有些打了几百年,已是世仇。姜大人派人到西洋,跟英吉利说买武器打法兰西,跟法兰西说买了打英吉利。去和葡国、佛郎机也是一样的说法。这些国家都以为他买了武器去打对家,或是去海外抢对家的地盘,也就卖了。”罗鹏说着,嘴角勾了勾。

皇帝不由得沉默了一会儿,姜丰真是个......天才。

“打仗需要耗费大量钱财,大湾还要建新城,他哪里花得起这个钱?”皇帝接着问。

大湾用商贾建新城的模式,他从王玢那里听说了。虽有商贾出资,但官府前期的投入也不少,比如拆迁安置百姓的费用就是一大笔钱。

罗鹏笑道:“陛下,您还不知道姜大人的路数吗?他要打暹罗既不是为了报仇,更不是为了给那个什么先王一个公道。他就是为了抢劫,当然还有占地盘。我们不去占,西洋人也就占了。说到底,和西洋比起来,还是我朝近一些......且南洋各国,历来又是我朝的属国,岂可把利益平白让给西洋人?南洋地理位置重要,像那马来国,就扼守了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而且,暹罗和周边的国家都生产橡胶,这可是工业化的必需品。”

换句话说,打暹罗只是一个开始。皇帝脑海里闪过了那副世界地图,心中一时汹涌澎拜。

解释了一回橡胶的作用,罗鹏接着说:“姜大人曾言,我朝历来与外族交战,多半是把人家国都打下来,让人家皇帝写了降书顺表,然后退兵回朝。把疆土白白送还人家不说,连战争赔款都不用。故此我朝打仗花的钱皆是平白花出去、有赔无赚的,还美其名曰仁义。其实打仗最好来钱了,他是个要里子不要面子的,私下嘱咐了杨安将军,只挑皇宫贵族的大库房搬去,管保一仗打下来赚个盆满钵满。”

皇帝已经彻底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光知道姜丰脸皮厚,没想到还能这么无耻!但是......皇帝却有一种爽快的感觉!

半晌,皇帝突然笑道:“这倒不错,朕就助他一臂之力!”

这是准了!罗鹏高兴地跪地道:“陛下英明!威加四海指日可待!”

不过两日,皇帝正式下了旨意,准了征伐暹罗之事,同时把姜丰写的檄文传送天下,并张贴在外国使臣住的驿馆。

毕竟......内里是怎么回事,表面上总得有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姜丰把罗鹏送走之后就没有担忧这个事,他知道陛下最后一定会准的。从骨子里,皇帝就有一颗开疆拓土的野心,自己不过是把他想做的事情做了,还担下了风险和骂名。

这是他们君臣之间的默契。有这个默契在,他就不担心别人的弹劾。可笑有些人想把他赶下台,却不知道所有人都只是皇帝的棋子而已。

帝王心术,不过如此。

过了年,阿勇先带了族里手巧的姑娘下山,到织造坊里学习汉人桑蚕缫丝之术。

阿勇问起土人下山的安置土地问题。

姜丰笑道:“这样吧,你们族人占的地方也不小,你给我一座山,我给你一块地。介时那块地可以成为你们族人世代安居之所。”

阿勇问道:“大人想要哪座山?”

姜丰微笑:“你们寨子后头那座枯藤山如何?”

阿勇脸色一变,看姜丰神色悠然,阿勇道:“大人,那座山可是有铁矿的!”

“我知道。”姜丰拉着他的手,细与他分说:“阿勇啊,枯藤山在你们手上,你们并不精通钢铁冶炼之术,这么多年,明知那里有铁,你们可曾打过一口铁锅出来?铁,朝廷是不许私人冶炼的,我会在奏章中写明,你们献铁矿有功,说不得还能换一个爵位。”

如今大量打造火器,钢铁消耗大,主要靠内地支持。若是一旦和内地省份交恶,断了钢铁供给,他们就会很被动。

必须自力更生......姜丰盯上高山族的枯藤山很久了,如今终于到了时机。

阿勇犹豫:“这是大事,我要和族里商量。”

姜丰正色道:“这是自然,阿勇,你们世代在山上居住。这大湾,从东吴至今,汉族繁衍也有上千年了。大湾这么大的地方,有铁矿的不止枯藤山一处。且,就算大湾的不够用,从内地运来也没多远。所以,你莫要多心,以为我觊觎你们的铁矿。”

虽然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姜丰诚恳地说道:“你想一想,铁矿在汉人手里,是不是作用比你们大?若是我们要打你们,还差那山的铁矿吗?本官并不是这样下作的人。当然,这是大事,你回去和族里好好商量。”

看到姜大人这样诚恳的样子,阿勇内心歉疚羞愧,觉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大人的人品。”

“那就好。”姜丰微微一笑,“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想得明白。我说枯藤山,一是那里有铁矿,可以给你换个爵位。二是那山树木最少。树木不丰茂,于你们就没什么用。你看,你们不是连个驻守的人都没派吗?这座山,对你们的用处最小。”

看阿勇神色动容,姜丰接着说:“如果你们不愿意,换一个山头也是一样的。于我来说,关系并不大。你不知道,没有朝廷的许可,本官也没有开采铁矿的权利。”

阿勇道:“大湾不是大人全权治下吗?”

“说到底,本官的职位也是朝廷封的。大湾是朝廷的,本官也是。”姜丰道,“就是为你请封官职、爵位,本官也要上书朝廷。”

阿勇琢磨了一下,这么说来,枯藤山虽然有铁矿,但和姜大人的利益关系确实不大。

“这事,我跟父亲说一下,再给大人答复。”阿勇正色道。

“好!”姜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是个前途无量的,本官看好你。”

看着姜丰殷切的目光,阿勇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红了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