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95章 万寿节贺礼

第295章 万寿节贺礼

今年是皇帝三十整寿,万寿节比以往更隆重。

往年万寿节,远西诸国(英吉利、佛郎机、法兰西)等也会以贺寿的名义来进行有赚不赔的官方贸易,但今年它们都成了战败国,当然也不能来贺寿了。

南洋诸国,因为暹罗之战而战战兢兢,安南、缅甸、柬埔寨等,都老老实实派了使臣送上厚礼来京。

陛下啊,回礼就不必了,看在我们这么老实的份上,就别派兵来搬国库了,我们真的没钱!

至于东海属国,扶桑、虾夷都已是我朝领土,总督施伦的治下。就只剩高丽使臣一家举着旗帜,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去年,扶桑总督的大军借道高丽,和辽东总兵毛文英一起清剿女真叛部。

他们本来不想让道,毕竟唇寒齿亡,大家又都是通古斯兄弟......但是施总督的使者皮笑肉不笑地说:“高丽,从地理上来说,离我朝也挺近的。”

......这笑容把他们的国王都要吓哭了,恭恭敬敬地说,您请!您请!

施伦的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借道高丽,如入无人之境。

说起来,施伦这个人也很有意思。威国公的岑家军不愿和他合作,他就绕过岑家,直接找了辽东总兵毛文英。

毛文英是威国公麾下的将领,但作为一方总兵,也是有雄心的人。国公爷总让他防守,不让他主动出击,他也憋屈得很啊!

现在施总督伸出了橄榄枝,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反正我们扶桑有银矿,有的是银子!......只要两方合作,一起平定东北和鞑靼草原。

毛文英一咬牙,应了!

女真、鞑靼善骑射,算是冷兵器时代的强者。但辽东军队有火炮,现在又不差钱,还拿出银子作为赏银,凡斩杀敌兵者,按人头领赏!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银子做激励,士兵们打起仗来也特别有冲劲。

这一两年,女真和鞑靼都成了辽东总兵和施伦手下的军功,被吊打得没声没气,跟挂起脖子的烧鹅一般。

如今各国使臣都举着旗帜,在鸿胪寺官员的安排下,在太和门外依次排队。

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宾客们穿着艳丽的服装,外貌气质各自不同,带着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贡品云集在此,左右两侧指定区域内人头攒动、等候皇帝的接见。

他们彼此之间不相熟,说话也没什么好说的,但都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戚戚然。

这就好像在森林里,有个老虎做邻居,左邻右舍的松鼠、小兔子们都提心吊胆。本来这头老虎性情温顺,时不时还打瞌睡,小动物们也不怕它。趁着它打瞌睡的时候,还敢伸出爪子挠一挠,试探试探。

但此时,猛虎醒了,还张了张嘴,露出了尖利的牙齿......

队伍前面有一只经过精心装扮的高大威猛的大象显得神气十足,大象上坐着一人正与同伴交谈着什么。

宫门次第开,皇家侍卫身着华服、排列整齐,迈着整齐、雄浑的步伐站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他们身上的火枪在冬日的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

文武百官也在大殿之下肃立静候待命。

十二响礼炮齐声轰鸣,天地为之一震,万寿节大典正式开始。

皇帝身着玄色衮服,头戴皂纱冕冠,冠前垂着十二旒,威严庄重地从御撵中走出,站在陛阶上俯视群臣。

文武百官及外国使臣统一参拜,山呼万岁。司礼太监宣布庆典开始。

首先是各地封疆大吏献礼,或献奇珍异宝、或是稀有祥瑞,如果没有珍稀玩意儿就全靠数目金额来撑着,如多少石粮食和多少两白银。

有些文官为了显示风骨和两袖清风,也会以自己的书画作为寿礼。

往年姜丰都是送“大湾佳果若干筐、自行车一架”这种奇葩的礼物,今年就更省钱了,他的贺礼是“大湾保卫战大捷、西洋俘虏若干”。

皇帝一一听着太监唱礼单,若是感觉合心意了,就会大喝一声好,然后自有太监记下,过后赏赐。

对于姜丰的贺礼,皇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把俘虏当作寿礼,在场的外国使臣简直要哭了。这是威胁!这是明晃晃的威胁!

而扶桑总督施伦的贺礼也很有意思,他的是银币十万枚!

大家都知道扶桑有银矿,但他送的不是银子,而是铸造好的银币。

大湾率先铸造了莲花币,已经在大湾和临近的省份通用了。

在莲花币出来之前,东南沿海各省因为海贸频繁,已经有西洋银币了。

这些银币俗称洋钱,种类也不少。有佛郎机国在南美铸造的“双柱”银币,有墨西哥国“鹰洋”银币,英属天竺支那“站人”银币等十数种。

因我朝之前没有统一铸造的银币,这些洋钱就占领了市场,流通数额巨大。

起初,流入的洋钱在我朝仅当作银块流通,商贾收受洋钱时往往錾凿以查验成色,秤称重量折算成纹银进行交易流通,而并非以枚计数,洋钱每一转手便称量錾凿,十分不便。

久之,洋钱成色、分量的固定划一渐为商民熟识,赢得了商民的信任,以后便不再称量验色,而论枚计数。

由于洋钱以枚定价,既不必较银色之高低,又无需称分量之轻重,远行商贾,便于携带,于是在东南沿海各省城市逐渐流通。

其中鹰洋在我国可折银七钱二、三分流通,而它的币材仅六钱五分,铸造者约可获利一成,铸币的厚利驱使西方各国决不轻易放弃,于是纷纷铸币行销我国。

姜丰一到大湾就发现自己辖区内流通外国货币。他知道一国货币被外国保持的风险,这里头不仅有厚利,还可能涉及到金融危机。

兼顾铸造银币的利与弊,最终他还是宁愿得罪天下税官,也要请旨发行银币。

现在大湾的莲花币已经流通开来,施伦看到了其中的利益,立刻跟进发行樱花币,此次将银币作为贺礼送到朝廷,就是想以此为契机,让樱花币在国内流通起来。

封疆大吏们献礼之后,就到宗室藩王和番邦了。

概因一方国主财力非寻常官员可及,他们的礼物一展出,只怕其他官员都要自惭形秽。

本来,这最后的献礼才是重头戏、万众期待。

但是姜丰与众不同的献俘,施伦大手笔的十万枚银币,都在后头的藩王们有些尴尬。

这要送什么才能把风头抢回来啊?

从藩王敬献的礼物之中就不难看出他们权势地位的差异,有的藩王地处富裕之地,自有珍品献上,而本就身处贫瘠之地的就就略显寒酸了。

本朝的藩王的日子其实并不太好过,虽说分藩地方,代天子辅国安民,但朝廷鉴于历朝藩王作乱,一直留有戒心。

御史和东缉事厂随时盯着,预防作乱的可能性,藩王们小心谨慎,甚至不敢与京官和外臣过多来往,以免落人话柄。

这种情况下,最富庶的就是闽王一系的永安王等人了。

也是奇怪,各家藩王本来都互相通了气,要送什么贺礼才既不失礼又不惹眼。但这几家藩王不声不响的,突然换了贺礼,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厚了十倍不止。

特别是永安王,战战兢兢的把老本都挖出来了......他封地里有座铜矿山,都献出来了!

这到底是闹哪样啊?说好的共同进退呢?还是你们有什么把柄在皇帝手上?

其他藩王的人心里跟猫抓似的难受,偏又不敢问。

陛下,您是不是要削藩?您要削之前,可以提前打声招呼不?臣虽是藩王长史,也是可以跳槽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