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313章 巡抚回乡

第313章 巡抚回乡

姜丰和熊楚楚商量好要把姜殊送到军营接受再教育,省得这臭小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但这计划再好,也要明年才能实施了。因为土兵大比后,就快到新年了。

前两年因为回京述职、备战征暹罗、万寿节献俘等事,姜丰都没能陪妻子回衡川府。

想想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姜媛和姜殊几个费尽心机,熊老爹和金氏在家里,对女儿、外孙们也是望眼欲穿。

如今局势稳定,姜丰就对熊楚楚说:“现在全岛上下运作有序,我这个做巡抚也可以做回甩手掌柜,陪夫人归宁!”

熊楚楚听了一喜,笑道:“你能陪我回去固然好,前回我爹生日,我带孩子们回去,爹娘都问起你呢。大湾的战事,外头传得不知道多夸张,他们以为你亲自上战场,吓得不得了。这回让他们见见你,也好放心些。”

“让岳父、岳母为我操心了。”姜丰叹道,“这回我得好好准备一份年礼,得让老泰山好好长一回脸。”

熊楚楚问姜丰是什么年礼,姜丰偏卖起关子来,只说是绝无仅有的。

“你还藏着掖着的!左不过是好酒或者稀罕的鸟儿?”熊楚楚抿嘴一笑。

“不可说~不可说~”姜丰故作神秘。

熊楚楚也不问了,丈夫愿意为自己的爹娘尽心,她也高兴,且由他去吧。

姜丰又去告诉母亲回乡过年的事。

苏老太太果然也很高兴,笑道:“我和你舅舅、舅母们也好久不见了,这回回去,可得多住些日子!我们老兄妹、姑嫂的好好聚聚。”

姜丰一口应下:“娘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到时候再让舅舅家的表哥或侄子们送来也行。”

姜丰有两个舅舅,小舅舅苏常义的儿子苏垒如今就在大湾,是姜丰的得力助手。大舅也有两个儿子,请他们送一送母亲,来大湾做客,想来也没问题。

家里都商量好了,姜丰就去安排回乡的事。

今年春节,按照往年的成功范例,还是要举办花市和庙会。

鸡笼城的花市就由鸡笼知府罗轩负责。罗轩和高小雪一家留在大湾,高云刚接手火器局,也要轮值,他们兄妹几个今年就不一起回去了。

大佳腊的庙会,往年是郑达负责的,如今郑达升了巡抚衙门总知事,是姜丰的第一助理,事情很多。

今年的庙会,按理该由大佳腊知府卢远扬统筹。

可是他听说姜丰一家还乡,也期期艾艾地说:“姐夫,我也有一两年没回家了,也想回去探望探望祖母、父母和岳父母。”

自从卢远扬“懂事”之后,姜丰就不再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后来也回过几次家乡。据熊梦儿透露,这厮回乡还要穿一身知府的官服,好生炫耀了一翻。

“那庙会的事,你是怎么安排的?”姜丰问道。

“郑大人答应仍然由他来安排。”卢远扬立刻说道。

“既然他答应了你,就可以了。”姜丰笑道,“你可得好好感谢人家。大过年的,谁不想回乡呢?还要给你顶班。”

“是!是!”卢远扬喜笑颜开,“我回去给他带一箱特产来!”

姜丰失笑,对于属下之间的来往,他一直不怎么干涉。

卢远扬这个人倒是长进了,刚来的时候还眼高手低的,自恃世家子弟,又是他的连襟,对其他同僚都不怎么客气。

姜丰看在眼里,也没有提点。

大湾这里的人,无论是自己选拔的,还是京中派来的,哪个不是人精?就卢远扬那两下子,三两下就碰了个灰头土脸。

卢远扬在别人那里受了委屈,待要来寻姜丰做主,熊梦儿却拦着他说:“姐夫好意提拔你,你自己本事不足给姐夫蒙羞就罢了,还要去告状?我都替你没脸。”

卢远扬想想也是,就不敢去告状......况且他也怕姜丰一怒之下,又撸了他的正经职务,让他去亲劝农桑,那就里子面子都没了。

这么一两年下来,他才算摸到了一点做官的门道,也找到了和同僚相处的方式。

他既上道了,其他人看在姜丰的份上,也乐意和他相交,一来二去的,在这里还结识了一些好友。

除了卢远扬一家,还有苏垒一家也要一起回衡川府。

苏垒对姜丰说:“我本来也计划要回去的。前些日子家里送了信来,大伯的身体不大好,我请了一个大夫回去。如今想想还是不放心,得亲自回去看看才行。”

姜丰立即说:“什么时候的事?你怎么不早说?”

“就是重阳节过后的事。因你又要安排使团出西洋,又要接待京中的钦差,还有太皇太后的祭礼、军中大比......我想也不必惊动你,就是请个大夫的事。”苏垒解释道,“且也不想让姑母知道,恐怕她忧心。”

听到了这个消息,就不能再拖了!

姜丰赶紧交接好手头的工作,又嘱咐卢胜的府军协助刑房总捕管理好岛内治安,就汇合几家人一起回乡。

从大湾岛到闽省,只要经过一道海峡,距离不远,即使是冬天也有来往的船只。

特别是今年大佳腊庙会的邀请函发出去后,来自闽省的许多商贾也想去凑凑热闹,武夷的茶商、古田的干货商......来来往往,整个白水州码头船队如林,人潮涌涌。

大湾的官船靠岸,姜丰等人在护卫的护送下到城中的驿馆休息,他们要改乘马车,走陆路回衡川府。

为了安全,这次回乡,姜丰打起了“大湾巡抚”的旗号,又有特种营的精兵护卫,可以说是威风赫赫。

他也不想那么张扬,可是属下们都说,与其微服而行,让宵小有可乘之机,还不如就大张旗鼓,带齐护卫,还安全些。

姜丰是经历过好几次刺杀的人,想想大家说得也对。小命要紧,张扬就张扬一点吧。

巡抚可是一地要员,即使是途径闽省,驿馆的驿臣等人都要来请安,好生张罗食宿。

姜丰也只能一一接见、寒暄几句。

还好如今在太皇太后的孝期,不得饮宴,因此倒免了沿途的宴席。

虽然舟车劳顿,苏老太太兴致还很高,她还不知道苏大舅生病的事,和熊楚楚说说笑笑地商量着哪家送些什么。

“只可惜媛媛跑到西洋去了,不然我们一大家子回乡就好了!”苏老太太叹道,“她的舅公、舅婆们都惦记她呢。”

熊楚楚拉着婆婆的手安慰:“她若是跟我们回去,肯定又要让人问起婚事。娘也知道,她最不耐烦被人问这个了。还不如等她将来把婚事定了,再回去。”

苏氏想想也是,拉着熊楚楚的手轻声问:“你说她这次回来后,真能把亲事定下来?”

“她答应我可以的。”熊楚楚道,“这丫头虽然狡猾,也是个有一说一的,想来不会骗我。只是我也不知道她究竟看上了哪个。”

阿勇如今给姜媛做护卫,两人一路同行,倒是可以培养感情......但是当初阿勇提亲,姜媛是明确拒绝的。

人家阿勇统领一万人的土兵,正经朝廷封的三品参将,也是有品阶的武官,难道还怕娶不到媳妇?

被拒了婚,总不能还一直等着你。据说族长那里已经开始给他物色亲事了。

至于沈之鹤......人家比姜媛大一轮的,是有家室的人。姜媛都是喊“沈叔叔”的。

这么琢磨了一圈,熊楚楚还是没找到可疑人选,只能等女儿回来自己解密了。

一路赶着时间,姜家众人总算在年前回了衡川府。

衡川府的城门还是一如往昔,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沧桑而落寞。

上一次姜丰回来,还是知府,如今已是巡抚了。

得到消息的本地乡绅都一齐到了城门处迎接,其中又以王、卢两家为首。

王家和姜丰交好、卢家是姻亲,都派了管事的旁支子弟前来,给足了面子。

年节将近,城门处还聚集了不少来城中采办年货的乡亲,看到这个阵仗,都是议论纷纷。

他们衡川府,还出过巡抚这样的大官?看那旗号,不是姓王的、不是姓卢的,是姓姜的?

“是丰水县竹山镇姜家,小竹村那一带都是他家的田地。”有知情的人说道,“前些年旱灾,小竹村的人没米下锅了,要贱卖田地。姜大人不忍心祖产落入外姓之手,自己高价收了下来。”

“我就是邻村的,如今小竹村的人虽然是佃户,但巡抚大人家的佃户,田地是可以免税的,比别的自耕农日子还好过呢!”另一个人说道。

当初姜丰被小竹村那些人气着了,就想了个法子,彻底打压他们,让他们不敢再胡作非为。

对于农民来说,没了田地,就是最大的打击。因此让管家回来买光了小竹村的田地。这管家是个会办事的,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既买下了田地,又营造了好名声。

如今小竹村姜氏都成了姜丰家的佃户,同出一祖,却是主家和佃户的关系......这滋味,真是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