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339章 叛徒出现

第339章 叛徒出现

这些年来,随着姜丰的官越做越大,造谣诋毁他的、直接派刺客刺杀他的层出不穷。

他经历过那么多的大风大浪,早已明白,只有不断地壮大自身,才能不畏惧任何威胁。

区区一个天师道,想用所谓的流言来威胁他,那也太天真了。

姜丰微笑着不说话。

张道士哑然,半晌才说:“姜大人真的不打算放我们一条生路吗?”

几朝都清缴不了的弥勒教在姜丰的手上树倒猢狲散,天师道也是唇亡齿寒。且他的师父张天师曾说,姜丰是有大气运的人,想做什么事,最终都能成功。

这也令天师道上下,都忧心忡忡。

姜丰微笑:“生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们自己的选择。你们若是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利,还想像从前那样在官府底下建小朝廷,过逍遥自在的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我天师道亦可暂且撤离中原。”张道士似乎狠了狠心道。

姜丰眼神一亮:“你们想去海外么?也行啊!想去哪儿?”

爪哇、天竺、马来国......去哪里都好!那些都是宗教势力兴盛的地方,让这群最会洗脑的天师道去了,也不知道谁输谁赢?

张道士含笑道:“大湾呢?”

姜丰撇了撇嘴:“民可以收下,官不要。我们只要寻常人口。听清楚,是人、口。不许宗教收税、不许宗教内部有官员。我可以保证你们每一个信徒拥有信教自由,然而你们不可再干涉任何信徒的不信教自由。”

张道士皱眉:“那与灭教何异?”

姜丰道:“不会死太多人。”

“会死谁?”

“不老实的。”姜丰道,“天师道历史悠久,且内部有那么多拿惯了钱、摆惯了官威的头目。一下子变成寻常道士,总会有几个不甘心、想惹事的。”

张道士道:“我道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不过你情我愿罢了。”

“我都说了好几遍了,不想再说。要不是看在张天师的份上,今日都不会见你!道长也无须再同我狡辩买卖与捐税之差别。还有,我既然敢收人,就敢杀。”姜丰冷冷地说。

顿了顿,又说道:“顺便说一句,我们大湾是不允许主动宣传宗教的。就是说,你们可以开道观等着寻常百姓的子弟自己想当道士,但不能上街去劝别人当道士。一人当了道士,更不能强迫他家人都信教。”

“且除了信徒到道观给的香油钱,不能再收其他的钱。要想挣钱,可以像西洋传教士一样,去做大夫、先生、或教人酿酒等手艺,这些都是不禁的。”姜丰最后补充。

张道士倒吸一口冷气:“这......你们也太狠厉了!”

真要照姜丰说的,他们天师道几百年积攒的势力就要瓦解,真的和寻常的道士没有任何区别了。

姜丰淡淡地说:“既修道,自当清净无为。世俗钱财事就不用麻烦各位道长了。整日纠缠权势钱财,任你把道藏倒背如流,也休想得道飞升。你们不是擅长奇工巧技吗?真有一技之长的,可以去工厂或研究所做事赚钱。只是禁止拉朋友同事信天师道,查出者死。”

张道士冷笑道:“天师道若去了大湾,犹如灭道。”

“这是最后的生路......是你问我,我才说的。”姜丰懒懒地说,“你们留在中原就能接着收钱吗?迟早会被清缴干净,死路一条。哦,说了半日,道长还没告诉我定远那恶道在哪里呢?不说也不要紧......不如说说你们天师道的价钱?我想买天师道头目名录,你给开个价?”

张道士再拂袖而去。

姜丰在后头喊,“道长既有天师令,想必是数一数二的头目。你若不肯弃暗投明,其他人还可以有活路,你是绝对没有的!”

张道士这回一去不回,径直走了。

姜丰淡淡一笑,侧头看杨安,却见他脸色讪讪的。

呃......自己方才说“杀人放火受招安”,杨安恰恰是海盗招安来的,不小心戳到他了......

乃轻咳两声,说道:“这个招安,也不是随便招的。天师道里头,我想留下的唯有管机关营造的人。”

杨安洒脱地笑道:“受招安,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属下本一届草寇,犯下的罪行,按律砍一百遍头也不嫌多的,也只有在大人手下才能得到重用。大人是属下的恩人!”

虽然戏文里说“想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但是贼寇受招安,有几个有好下场?杨安这些年也看了些戏,那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接受招安之后,被朝廷利用了个干净,最后死得七零八落。

姜丰拍了拍杨安的肩膀,两人相视而笑。

对于姜丰来说,杨安也是他的重要伙伴、重要的武力,且和卢胜等人不一样,这是他的私兵。

打发走了张道士,姜丰心情舒畅。别看他们似乎谈崩了,但那道士最终也没把玉佩还给他,这事有门啊,那块玉佩,正是当初在司空山时,张天师给的信物!

熊楚楚那里来说,东西已经收拾好了,可以随时启程。

她本来还想去找一找帮了他们的小道士,看能不能招揽过来。结果第二日,那个小道士自己来了,求替黄窠观恢复名声。

看在小道士帮过他们,黄窠观的老道又肯老实招供的份上,姜丰命人放了黄窠观的一众道士。

没想到他们还要求恢复名声......

熊楚楚说道:“这小道士姓梁,道号守静,本是黄窠观左近贫家子弟。因饭量极大、家中养不起,方送他去道观里头修行好混口饱饭吃,又正好安排在伙房,可算吃得饱饭了。他从不曾习武,只是天生有力气罢了。”

力气大的人,饭量自然大。那个黄窠观这样破落,想来是不曾搜刮民脂民膏的,还能养活这守静,那老道士可以说是个厚道人。

姜丰赞道:“道家里头也有好坏,这老道士既是好人,我们也不能平白冤枉他。”

想了想,姜丰编了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只说黄窠观是受了定远恶道的蒙蔽,以为定远是道录司的人......

编故事他最擅长了,不用多长时间,把故事编好,就命当地县令去对乡老解释,把黄窠观从“人贩子道士”的事件中解脱出来。

县令松了一口气,说道:“姜大人,经此一事,民间忌僧忌道的,闹得也不安生。能够把黄窠观摘出来,让百姓知道他们信仰的道教不全是坏的,也算给大家一颗定心丸。不如这样,请大人大张旗鼓地去一趟黄窠观、拜拜三清,算是给他们正名。”

姜丰点头道:“亦可,这么有良心的道观别把名声毁了。”

那个张道士说要去传流言......他也得做点什么,好让天下的道士知道,自己并不是要针对整个道教。

虽说他也不怕这些什么流言,但能有个好名声还是好一点......对抗整个佛道两家,那目标也太大了,并不是他的本意。

如此,又要在此地多停留几日。

幸好三日后就是一个黄道吉日,姜丰就换了官服,在全副武装、威风凛凛的大湾特种营的护送下,大张旗鼓地前往黄窠观。

黄窠观一众道士已经回来了,姜丰还让人给了他们一笔“香火钱”压压惊。其实老道长是不想收的......总觉得收了这钱,就像他卖了定远真人和天师道一般。

可是,姜大人要给的钱,轮得到你不收吗?

这不,姜大人不仅大张旗鼓地给钱,还大张旗鼓地来上香。老道士满面无奈和愁苦,这回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虽然心里不情不愿的。但官府既要给黄窠观正名,他也得欢欢喜喜地接着,此时老道就带着一众道士在门口迎接。

姜丰在道士群中寻着了梁守静,向他点头示意。梁守静微微点头还礼。

众道士吹吹打打的闹了半日,姜丰拜过三清,在门口对来看热闹的乡民说:“黄窠观虽受恶道定远蒙蔽,一时做下错事,但迷途知返,不仅主动放出被绑之人,还出首恶道,实是侠义之士,道家之楷模!”

众乡民一阵欢呼。他们信奉的道教果然不全是坏的!从前不是他们蠢,而是清崖宫的恶道太狡猾!

老道士心里苦啊,这些功劳他可不可以不要?他真的什么也没干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