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342章 傲慢与偏见

第342章 傲慢与偏见

此时之中西方,虽有交流,但更多的是隔膜。两者之间,似乎相距一道不可逾越的政治与文化鸿沟。

不仅是东方以天朝上国自居,西方基于自己文明的优越感,也同样视东方为神秘和野蛮之地。

西方人打量我国,大都架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他们既垂涎东方古国的财富,又不屑、不承认东方的文明。

人类的认知局限,总是认为自己传承的是对的,别人的是错的。

傲慢与偏见,在国与国之间同样存在,从古至今,从未消退。

在大湾使团出发之前,姜丰曾找他们谈话,语重心长地嘱咐:

想要消除别人对自己的偏见,唯有自身的强大。如果这样还是不能消除,那么也不要紧,打服就是了。他们这回出使,要展现华夏的气度,但也要有被歧视的心理准备。

说这些话的时候,姜丰非常庆幸,由于陈皇帝的穿越,这个时空的历史进程出现了偏差。如今这个东方古国比另一个时空觉醒得更早。

为了尽快赶超西洋,他甚至不惜派兵绑架西洋学者,这种事一旦被记录在史书上,他将被后人诟病。

但他不在意。他在这个历史的节点来到这个时代,使命就是让中华民族不再经历屈辱的历史、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强国之林!

有了姜丰的嘱咐,沈之鹤和姜媛等人都是昂首挺胸,拿出十二分的气度来,务必不让自己的国家被人小瞧。

事实上,夹道相迎、看热闹的英吉利国民众,此时的内心是有一点“扫兴”的。

看那个华国的使臣,他的脸上还带着眼镜?以华国的封闭和落伍,他们怎么会有眼镜这种文明的产物?就连他们自己国家,眼镜都才刚发明出来呢!

这一刻,他们的优越感没有得到满足,与之相对的,是满满的失落感和自我怀疑。

在英吉利国,迎接东方使团的是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女王派了王室的马车队来接华国使团。

这些马车富丽堂皇,车厢上还镶着金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车窗上还镶嵌着玻璃,既能看清车外的风景,又不会有风尘。

为首的一辆,是女王的御车,比别的马车更加豪华。车轮上都镶着金子,车身上雕刻着小天使、皇冠、棕榈树、人面海豚尾的海豚雕塑等。

沈之鹤等人神色淡然地依次进入各辆马车,带来的护卫军士则步行在后,每个人身上依然配着火枪。

这些新式的火枪令英吉利国人傲慢的心微微降下来了一些。

这些高规格的招待,并不是他们对华国有多友好——两国才打完仗,他们还是战败国呢。

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彰显国力。让东方来的土包子们好好瞧瞧,他们虽然不小心打了一场败仗,国力还强盛得很!

这种微妙的自卑又自傲的心理,沈之鹤等人懂得很,因而坦然地接受了对方的高规格招待。

华国使团下榻的是豪华的宾馆,这座宾馆是庄园式的宫殿建筑。在宾馆休息两日、递交国书后,他们受到了女王的接见,并应女王的邀请到行宫参加国宴。

沈之鹤是全套官服,此时华国的官服是汉服的样式,穿在身上文雅而威严。

而平时都是道姑打扮的姜媛,出行的时候带上了十几箱华服首饰,就为了好好展现我朝的文化。

美丽的事务是无国界的,这些华丽、优雅的衣裳、精致璀璨的首饰,让出席国宴的贵妇人都迷花了眼。

国宴上不仅有美味的西方风味佳肴,还有翩翩起舞的西洋女子。

虽然听不懂那些歌剧,但歌舞也是无国界的。应对方的邀请,沈之鹤还即兴赋诗一首: 出入承明四十年,忽来海外地行仙,华筵盛会娱丝竹,千岁灯花喜报传。

当然,华国的诗,西方蛮夷也听不懂。但不妨碍他们也用英语装模作样地赞“好诗!好诗!”

席间,女王御赐华国主使官沈之鹤金狮子大十字宝星一枚,以示友好。

整场宫宴双方含笑交谈,看起来宾主尽欢,一点也看不出大湾谈判时的硝烟。

这可真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国宴结束,回到宾馆之后,看到身边没有洋人的侍者了,姜媛懒洋洋地躺着西洋软绵绵的皮沙发上,舒了口气说:“那样端着走路、说话,可累死我了!”

沈之鹤也坐在一张单人沙发上,心有戚戚地说:“可不是嘛!我倒宁愿回去上衙!”

阿勇还沉浸在见世面的兴奋中,不明所以地看着两人说:“怎么了?洋人不是挺友好的?”

姜媛冷笑道:“这是想震慑我们呢!你们留意到第一架马车的装饰没有?棕榈树!那是南洋的植物,英吉利国是没有的!这野心,简直昭然若揭!”

呃......这种细节,一般人还真不会在意。阿勇尴尬地挠了挠头。

沈之鹤安抚地说:“这几日大家表现得都不错!好好休息,接下来我们还有任务呢!”

他们接下来的行程,还要参观皇家科学院、天文台、学校、医院、博物院和厂矿企业等。

此时的英吉利国已经有了报纸,华国使团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成了该国报刊追踪的焦点,甚至在该国发行量第一的大报上,用头版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姜媛身着华丽宫装的大幅彩色画像。

此时报刊的彩印技术还比较落后,那大幅画像有些失真,但这样华美的衣服、高雅气质的女子,还是征服了不少民众。

原来,东方古国和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吗?

他们以为华国人都是弱小的,可是姜媛身材高挑,从沈之鹤到阿勇再到其他使者、士兵,也大多身材高大。

他们以为中国人都是孤陋寡闻的,见到他们的豪华马车、宽敞的街道、新式的建筑会惊慌失措、摧眉折腰,不曾想沈之鹤和姜媛等人都是见过大世面的,表现异常淡定,甚至还带着不屑的微笑。

但,幺蛾子也是有的。西方人怎么能放过黑华国的机会呢?他们骨子里傲慢让他们习惯了鸡蛋里挑骨头。

有一家报纸就写道“我见到了来自东方的使团。那位姜丰大人的女儿,我好好地打量了她。她的脸上带着一丝丑角的神情——作丑角常常意味着与众不同,有一种可笑的骄傲。我以为她和南美的鹦鹉很相似,这种鸟生命力强,尖嘴利爪令人生畏,在诡谲、花里胡哨、爱模仿的笨重外表下凶猛顽强,这不就是华国人的写照吗?”

不久之后,这份报纸呈到了姜媛的面前。

使者中也有科研所的其他学者,和姜媛是同事,同样看得懂英吉利文,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姜媛的神色,担心她会被气坏。

但她没有生气......这是可以预见到的。

“所有的傲慢和偏见,深深地根植在西方人的灵魂里面,迎接我们的又怎么可能只有欢迎,没有诋毁?”姜媛微笑着说,“与其计较这些,还不如好好挖几个人才。”

但正如她的父亲所说,当解释已经徒劳的时候,就只有用实力征服他们。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不服吗?打赢就好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除了他们按行程参观各处,一些公主和贵族夫人也来拜访姜媛,交流东西方的服饰文化。其中一位公主赠送了姜媛一只西洋哈巴狗。

这种狗早在前朝就流传到华国了,在宫廷和贵族家里作为宠物狗。

姜媛虽然对狗没有什么特别喜好,但对方送了,她也欣然笑纳了。

但没想到,不久之后,一些小报就传出她把小狗吃了的新闻,还煞有介事地编造了她给那位公主的感谢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