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396章 北美总兵

第396章 北美总兵

北美大捷的消息,也同时传到了京城。

从皇帝到群臣,都怔忡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本来只是派兵去北美试探一二,居然能取得那么大的战果?

和英吉利、法兰西两国签订了条约,我朝能名正言顺地拥有广袤的北美西部、建设完善的新约城?

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再三从传信的扶桑令兵确认了北美的局势后,皇帝朗声大笑:“天佑我朝!”

群臣立刻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北美西部有大量金矿的事,朝中重臣都已知道,对于占领此处是没有异议的。谁都知道金子是好东西、谁也不会嫌金矿多......

特别是户部尚书,这当家的才知道柴米贵啊!各地的军晌、南边洪涝、西北旱灾、中部蝗灾......这些年,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哪年少了?到处都是要钱的地方!

幸好这些年有海贸的巨大效益才不至于闹饥荒......如今得知北美有大量金矿,他都恨不得立刻派人去挖。

但也有少数仁人君子暗自皱眉......这杨安果然是海盗出身,洪水淹城、屠城都太狠厉了,有损我天朝仁和的形象。

圣人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尽管心中有微词,这些人也不敢说。明眼人都看出,皇帝有秦皇汉武的开疆拓土之心,上一个泼冷水,说西洋人不足挂齿的,如今还在扶桑挖矿呢......

因此,朝廷内一派和谐,全是恭贺之声。

大捷是喜事,守住、扩大战果才是要事。散朝之后,皇帝召集内阁重臣商议北美之事。

户部尚书立刻说道:“陛下,因受西洋各国混战影响,这两年各海关收益都大大下降,各处军费支出都是不可减少的,今年国库紧张,臣认为应当派兵去北美开采金矿。”

看到户部尚书那算盘敲得叮当响的样子,皇帝笑道:“不错,派兵是必须派的。只是派谁去合适呢?”

兵部尚书回道:“扶桑总督施伦文武兼备,从前有收复大湾之功,后又和辽东总兵一起平定东北,立下赫赫战功。且他在扶桑有开矿的经验、距离北美又近,他当是最佳人选。”

派施伦领兵去北美?皇帝有些犹豫,毕竟扶桑这些年经营得也不错,我朝移民在那里站稳了脚跟,其繁荣已不下于内陆省份。

若将来北美局势稳定下来,派施伦去担任北美总督倒罢了,只是驻军开矿的话,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而北美总督一职......又是姜丰早就提过的,贸然交给他人,恐怕让姜丰心存芥蒂。

此时的姜丰,已不是当初那个小翰林,让他去当诱饵就必须去......

只看大湾特种营的战力就知道了,姜丰已成长为真正的封疆大吏,不容人轻忽。

作为皇帝,要平衡各方势力、兼顾各方利益,其实也挺难的。

看到皇帝的犹豫,王玢笑道:“陛下,施伦在扶桑开的是银矿。陈璋在虾夷开的却是金矿,要说开矿的经验,还是他更丰富。”

陈璋在虾夷开金矿时,驻守虾夷的军队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京营抽调的,这支军队到了虾夷就听从陈璋的指挥。另一支就是大湾府军。

后来虾夷局势平稳,大湾府军就撤离了,陈璋也回归锦衣卫指挥使的本职,如今留守虾夷的就是从京营抽调的那支。

皇帝沉吟道:“爱卿的意思是,让陈璋统领虾夷的军队去北美开矿?”

“正是。臣听闻开采金矿也是有难度的,陈璋及其麾下熟门熟路,不是正合适吗?若说虾夷的军队人数太少,可从扶桑抽调一部分补足。而且,攻打北美东部、和洋人谈判都有陈璋的功劳,他最熟悉北美的情况。”

皇帝眉头微皱......陈璋这个人身份特殊,但用也不是不能用。从先帝时至今,此人对朝廷都可说是忠心耿耿。

当初寻找陈皇帝的宝藏,按说这是陈家先祖的遗产,其他前朝后裔都蠢蠢欲动,陈璋却一点都不动心,最后把能举兵复国的巨额宝藏分毫不差地交给朝廷......

但是,皇帝总觉得,像陈璋这样无欲无求、无牵无挂的人难以掌控。

像姜丰,世人都知道他重视家人,家人就是他的软肋。

而陈璋呢?唯一一个养女,就养在皇后的宫中,他也不便于去探望,这么多年,也不过是让人捎些东西。

陈璋,他究竟想要什么?

大殿内一时有些沉默,事涉陈璋,其他人也不敢开口......其实早就有人想到陈璋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也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且他人就在北美!

王玢身为御史,有直言进谏的职责,接着说道:“陛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其他人纷纷侧目,不愧是王御史,还真敢说......

皇帝的犹豫也只是一瞬间,他自信为天下之主,又岂会镇不住陈璋这个人?此时下定决心,豁然笑道:“爱卿所言甚是,陈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且陈璋和姜丰交好,用陈璋镇守北美,也不会引起姜丰的芥蒂。

既下了决心,皇帝就下了一道圣旨,迁锦衣卫指挥使陈璋任北美总兵,镇守北美!

另从扶桑抽调五千精兵和镇守虾夷的三千士兵汇合,立刻驰援北美,听从北美总兵的指挥!

如此,加上前期前往北美的三千扶桑水师,派往北美的朝廷军队就有一万多人,即使不算上大湾的军队,面对西洋人也有一战之力了。

英吉利本国正在打仗......他们也抽不出多少兵力去北美!

北美那么遥远的地方,派出一万多士兵已经是大手笔了。朝中上下顿时也明白了皇帝征服北美的决心!

定下驰援北美的事后,皇帝又留下了王玢,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大湾特种营的战力,实在是出人意料。”

令人意想不到,也不由得心生忌惮。

王玢答道:“杨安此人胆大心细、最擅长把握时机。此战也就是他,其他人即使掌握了大湾特种营,也取不到如此战果。其他人必定小心谨慎,在营救回人质之前不敢妄动,而他就敢!”

若是敌人早一步察觉杨安的动向,将卢胜推出来做挡箭牌、甚至杀了泄愤也有可能。

而杨安一来有自信,能在敌人察觉之前攻城。二来,也敢承担万一营救失败的后果......

这胆子,可真的是够大的。

皇帝叹道:“姜丰敢用此人,也不简单。”

王玢微笑:“陛下知道的,姜丰在对外开拓上,向来不留余地。”

从天花开道一事看,比杨安的屠城又好到哪里去?据探子得回的消息,因天花蔓延,北美已经损失了大量的人口。

想到在开疆拓土这件事上,姜丰还是很好用的......皇帝叹了口气,剑是好剑,只看用的人如何了!

其实,不用王玢说,皇帝自己也能想明白......他比谁都想成就霸业,成为千古一帝!

只是话从心腹口中说了出来,能让他更安心。

既然姜丰要用,吕宋总督一事也不用螯螯蝎蝎的了......皇帝下旨,命淮南布政使陆宽升任吕宋总督!

陆宽正是大湾推荐的人选。

陆宽的侄子陆灿是大湾商务局的经历之一,管着茶叶的贸易。陆家本是茶道世家,在海外茶叶贸易中也举足轻重。

当初朝廷把陆灿派往大湾,是协助大湾官府处理土族的事务、建茶厂。

随着土族的下山、钱勇都成了姜丰的准女婿,陆灿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

但他在大湾呆得挺好的,也得到了姜丰的信任。

皇帝想,陆家是大家族,在国内根深蒂固,不能算是大湾的人。派陆宽去吕宋,倒比其他人更可靠些。

............

陈璋调任北美总兵的消息传到宫中。陈璋的养女周佳恒得到消息,露出了一个喜悦的笑容。

皇宫轻笑道:“如今你可放心了?”

陈璋做大内暗卫也好,做锦衣卫指挥使也罢,看起来深受重用,其实都是皇帝捏在手中的一把剑。

如今担任了北美总兵,可以名正言顺地号令大军,那才是出笼的猛虎。

陈皇帝的后裔,在改朝换代之后,终于也光明正大地站了出来。

看到陈家有崛起的机会,虽然不姓陈,但也是陈皇帝的血缘后人,周佳恒如何能不高兴?

此时躬身行礼道:“多谢娘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