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11章 钦差来了

第411章 钦差来了

朝廷派往北美宣旨的有礼部的官员和大太监高金良,他们从津港出发先到了扶桑,再从扶桑换蒸汽轮船。

礼部的官员和高金良都是第一次出海,看到扶桑的深海军港和蒸汽轮船,都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护送他们的京营偏将解释道:“津港这几年也扩了些,但论规模气势还是比不上大湾、扶桑的军港。不过军港是给军舰停泊的,军舰又不给税钱,因而军港都是往外花钱的。津港却是商港,离京城近,这些年关税收了不少。”

又指着突突突冒黑烟的军舰说:“这是大湾研发出来的蒸汽轮船。如今大湾、岭南和扶桑的水师都装备上了,但数量不多。船是白水州船坊生产的,那是施伦发迹的地方,短了谁的也不会短了他的。”

高金良笑了笑:“依我说,是短了谁也不会短了大湾的。听说大湾特种营远征北美,靠的就是这种船。”

偏将一愣,随即说道:“还是公公了解内情。”

其实他的心中不敢苟同,武器、战船固然重要。但打仗却不能全是依赖外物。杨安打新约,水火之势都用得淋漓尽致,军中上下都是佩服的。

蒸汽轮船比传统的帆船快得多,只花了三个月就从扶桑到了北美西部的金山城。

这金山港还没建好,在海岸停泊后,还是金山城的驻军派小船来迎接他们上岸。

驻守在金山城的是原虾夷的驻军,当年就是陈璋的手下,在虾夷开金矿的。如今顺理成章地来到北美西部开金矿。

所谓的“金山城”也并没有城的规模,不过是些简陋的房子、军营帐篷罢了。

驻军的将领和护送的京营偏将交接,接下来的路程就由北美的驻军护送了。

大太监高金良便坐在码头石阶上歇息会子。

一个小太监笑道:“可算上岸了。公公今日可以好生歇会了。”

对于这些养尊处优的钦差们来说,这几个月的海上颠簸也够辛苦了。

另一个嘴不乖巧,说了句实在话:“回去还得来这么一回。”

高金良气得想甩他两个耳刮子,偏浑身无力,只得暂且寄下。

一旁喘气的礼部郎中傅仲哲也笑道:“这话听得可叫人绝望。”

驻军的将领此时过来了,带着这些钦差们进城,笑道:“诸位大人远来辛苦,我们这里简陋,万望谅解。陈总兵说将来这里是要建大城的,如今人力短缺,且慢慢来吧。”

傅仲哲点点头,说道:“我们倒还罢了,将士们远离家乡到此驻守、开矿才是真的辛苦。”

迎接的将士们听了都笑了,态度更加亲切。

那小太监又问道:“早些听往来贸易的商人说,海上多有海盗,怎么咱们来时没遇上?”

“过去这大洋上的海盗,有扶桑人、佛郎机人、荷国人......现在扶桑没了,佛郎机和荷国势力大减,也顾不上这一块了。”那将领说道,“再说,你们那船上装了六门大炮,海盗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儿,恐怕打不过,不敢过来。”

他说着,低声笑道:“其实六门大炮的后头还有四门小的,那些小的才管用。大的那些不过是拿铁皮子包着木头做的假火炮,专门吓唬海盗使。”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连高金良也笑道:“我说么!从没见过那么大的火炮,原来是假的。”

一行人在金山城休整了几天,还奉旨去正在开采的金矿看了看。

“此处的金矿都是浅表矿,确实比虾夷那里好开采。”将领说道,“来年第一艘送金子的船就可以进京了。”

金子总是能够令人心情振奋,傅仲哲看得都连连点头:“待我回去了,得禀报朝廷,再迁徙些百姓和青壮过来。”

金子!都是金子啊!

“有劳傅大人了。”将领拱了拱手。

北美幅员辽阔,从西部到东部的许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荒无人烟,有些地方连像样的路都没有。

但钦差们奉命前往东部的新约城颁旨,路再难走也是要去的。

一个小太监私下嘀咕:“那个陈璋也是的,把总兵府设在金山城不就好了吗?离我朝也近。”

另一个小太监则说:“想来是东部比较繁华吧?”

高金良白了这两个小太监一眼,“你们这点见识!这就是陈璋能做总兵,你们不能的原因!”

小太监委屈地说:“我就是有见识,我也做不了总兵啊!”

他缺了一件关键的部件啊!

............

一路上,护送他们的军士都很小心,扎营时总要派出哨兵打探周围的情况。

高金良不禁问道:“不是说西洋移民都死光了吗?何须如此小心?”

这又是传言传到国内,变得夸张了。

那统领奇道:“死光了?人家移民过来几十年,人口好几十万,哪能都死光?就是英吉利人打了败仗,还有和我们联盟的法兰西人呢?西部那里,原本是佛郎机人的地盘,也有遗留的。这两年天花传了几回,约莫死了三成。”

“且这些人不是聚集住着,乃散居各处,难不成站着让我们拿火炮轰?陈总兵如今派人四处扫荡,由南到北的赶,在北边给他们留了几个港让他们回本国去。”说着,他也叹了口气,“也有不大愿意回去的。西洋各国都打了多少年仗了,没完没了。他们怕回去了让国主抓了壮丁。如今,许多人都往非洲迁。那块儿虽热,好歹不打仗。”

朝中来的钦差们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些内幕......传回国内的,都是大捷、谈判这些要务,具体的情形就不得而知了。

傅仲哲皱眉道:“既是人口难得,何不把这些西洋人留着,让他们做事?”

“总兵大人也想留着他们。只是洋人都信他们的什么教,且心甘情愿给教皇纳税。这那儿能成啊!我朝子民只能给朝廷纳税,岂能给外洋教皇纳税?总兵大人早告诉了他们,留下也行、保留信仰也行,只是不能给教皇纳税。他们却不答应,还斥责我们是异教徒。”

高金良也问道:“既在我朝的地方,他们如何给什么教皇纳税?”

“他们教皇派了神父在下头的。这些神父充当纳税官,除去收税,还教他们经文。陈总兵能容寻常百姓,绝容不得这些纳税官。但许多西洋人离了纳税官便没法子过日子,他们家孩童从出生起便要纳税官洗三,死了也要纳税官念经。”

钦差们面面相觑,如此看来,并不是打了胜仗就完事了,陈璋在此处也不轻松啊!

虽然野路难行,他们终于还是在大雪封路之前赶到了新约城。

陈璋和杨安等人都一起出城迎接京中来的钦差,这些可是不远万里来给他们加官进爵的大好人啊!

高金良得知一旁的全副戎装的女将是姜媛,震惊之后叹道:“当初我也去过姜家给姜大人颁旨,不想如今在北美也能遇到他女儿。”

只是姜大人这女儿也未免太彪悍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