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15章 仲夏之夜

第415章 仲夏之夜

路途再远,总有到家的一日。

海上航行了数月,姜媛等人终于抵达南屯军港,都不由得欢呼雀跃。

看到大军凯旋,徐恭立刻派人快马回大佳腊报信。

征暹罗时,徐恭的东海水师和特种营有过合作,如今看到特种营的将士们载誉归来,杨安和钱勇封了爵,麾下的军士也各有升迁,东海水师觉得挺羡慕的。

他们是名正言顺的水师,却只是守卫航道,不能参与这样旷世远征,实在可惜得很!

军港上响起了恢宏的军乐,苍茫深沉的《秦风·无衣》响彻云霄,这是给英雄的赞歌。

特种营和高山族的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列下了船,就看到这盛大的欢迎仪式,又看到众将士羡慕、敬仰的神情,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他们万里迢迢远征海外,为的是民族的未来。他们浴血奋战,失去了不少同袍,如今他们的牺牲得到了故乡同胞的肯定!

在这苍茫的《秦风·无衣》中,他们心潮澎湃又热血沸腾。

有这样坚实的后盾,他们勇于到世界的各个地方征战!

大战船必须停泊在南屯军港,要与东海水师交接。

交接完毕后略作休整,特种营和高山族将士就启程返回大佳腊。

尽管身体已经很疲惫,但他们的精神却很振奋。只要想到家中的亲人正在日夜盼望他们回家,所有的疲惫都抛在身后了!

从南屯到大佳腊的大官道已经修好了,官道两旁还种着行道树,如今是六月,不在花期,一片绿油油的仍让人心旷神怡。

道路两旁不远处,却是一片金灿灿的稻田,又到了夏粮收割的时候,时不时能看到农人在田里忙碌。

这稻花香,却是盛世最美丽的风景。

“咱们回来的可正是时候。”马车上,姜媛对侍女说,“过不久又到了七夕,鸡笼城照例要办‘佳丽节’,大佳腊也有‘取巧会’,咱们正好去凑个热闹。”

七夕是女儿家的节日,除了鸡笼城的“佳丽节”,大佳腊也有良家女子的“取巧会”。

“佳丽节”是花楼女子的比拼,届时全国各地的风流才子都会云集,是大湾传名的盛事。

而“取巧会”则是由官家太太评比,未婚的姑娘家比赛女红、厨艺,决出最后的“巧娘”。

获胜的姑娘不仅能为家族争光,还可能觅得良缘。这些侍女也都是良家女子出身,往年也有参加过取巧会的,一个个听了都跃跃欲试。

大湾的马车都是新式的,车窗上用了玻璃,还安装了减震弹簧。从南屯到大佳腊,虽然路远,但总算不至于太颠簸。

............

此时消息传递滞后,直到大军凯旋,大佳腊才确切得到钱勇生还的消息。

姜丰亲自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土司一家。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和他们一样喜悦。

阿钱土司得到消息,一开始是不敢相信,反应过来后是狂喜。

土司夫人一溜烟地跑去给天神上香,都忘了跟姜丰打个招呼。

阿钱土司则笑得见牙不见眼,脸上的褶子都堆在一起了。但这是幸福的、喜悦的褶子!

陪着姜丰过来的侯鸿看岳父母都欢喜傻了,连忙笑道:“他们这是太高兴了。”

“我懂。”姜丰捋了捋胡须。

阿钱土司似乎这才看到姜丰在这里,连忙招呼下人去安排酒菜,他今天要和姜大人不醉不归!

姜丰笑道:“好!咱们两亲家今日好好喝两杯。”

说完,又让随从回家里给夫人传话,他今晚就不回去吃饭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军士回来,官府如何迎接的事。

阿钱土司兴奋地说,他们高山族的男儿凯旋,族人要穿上最好、最鲜艳的衣服,到城外去迎接他们的英雄!

姜丰觉得这主意不错,便让侯鸿记下来,和土司一起安排此事。

说了一会儿话,下人来报,酒宴已经在花厅里摆好了。

用屏风隔开,外面的席位就是姜丰、阿钱土司和侯鸿,小花厅里则是土司夫人和阿凤。

高山族的人本来是没有这些规矩的,下了山之后入乡随俗,也学会了汉人的礼仪。

阿钱土司家里的酒,是大湾这些年自己生产的蒸馏酒,是度数高的烈酒。

大湾人是不怎么喜欢喝这种酒,更喜欢喝醇香的黄酒,达官贵人也有喜欢喝葡萄酒的。

这些烈酒多数都是卖往北方,辽东总兵就是其中的大客户。他们买了,再转手卖给关外的少数民族,又是大赚一笔。

但阿钱土司却喜欢这烈酒。尤其是阿勇失踪后,他每天晚上都得小酌一杯才能入睡。此时再喝这酒,又是两样的心情。

姜丰为官多年,早已不是昨日阿蒙,这酒量是练出来了。

但是这些烈酒,他也是浅嘬,不敢多喝。四十多岁的人,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妥妥的“老夫”了,他也该温水泡枸杞,开始养生了......

这么想着,不禁有些唏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夏日昼长,酒足饭饱,也不过是金乌西坠。

姜丰知道土司一家要迎接钱勇回来,还有一翻忙乱,也就告辞了。阿钱土司也没有虚留......他喝多了!

土司夫人已经从狂喜中回过神来,带着女儿女婿送姜丰出门,歉意地说:“我家老头子就爱喝酒。客人都没醉,他自己倒醉了!”

姜丰笑了笑:“都是自己人,不必客套。”又请他们留步。

走在街上,夏夜的晚风徐徐吹来,酒意也消散了不少。

炎炎夏日,人们呆在屋里也嫌闷热,晚饭后多出来走走,街上比平日更热闹了几分。

姜丰还在街上看到好些熟悉的面孔,都微微点头致意。官吏也是人,闲暇的时光也是要陪伴家人的。

路过一处成衣坊,看到里面影影绰绰的各色华裳,姜丰信步走进去,也没有多买,只买了一条霞影纱的披帛,命人仔细包好,才走了回家。

回到家里,家人都已经吃完饭了。

熊楚楚在廊下坐着,听小儿子姜衡念书。大儿子姜殊还在军营里,没什么特殊的事不能回来。

看到妻子轻摇团扇,听到儿子清朗的读书声,姜丰的脚步也不由得放慢了。

“回来时看到那处成衣坊人多,各色披帛让人眼花缭乱,给你挑了一条披帛。”姜丰柔声说着,打开了包着披帛的小布囊。

这披帛是披在手臂上的,搭配唐朝式样的高腰襦裙,最显雍容华贵。

大湾这些年富裕、民风又开放,岛内兴起了一股盛唐风气。

那霞影纱的披帛在烛光下流光溢彩,摸上去细软清凉......熊楚楚笑着披到手臂上,转了转身子问道:“好不好看?”

她也年过四十了,这些年养尊处优,还有些发福。但唐朝式样的服饰最适合微丰的女子穿,显得丰腴婀娜。

姜丰真心实意地点头:“好看。”

熊楚楚白皙的脸有些微红,好在天色渐黑,旁人也看不清楚......

其实,也没有旁人。侍从都很有眼色地退到廊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至于姜衡......爹娘又要秀恩爱了,他还是赶紧溜之大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