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37章 监察制度

第437章 监察制度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亲戚恶奴一类的小人物,仗着官员的势力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若不引起重视,说不定就会发展成大患。

在这件事发生之前,谁又能想到外国会去找到一个小小县令的小舅子来布局呢?

自古以来,吏治都是大事。

本朝的官员监察制度,在前朝御史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设立了督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

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具体监察工作。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但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

每年,朝廷都会派出监察御史巡视地方,有时候还会采用微服出访的方式,如此就能对地方官起到震慑作用。

万一搜刮地皮太过分了,是有可能传到御史耳朵里,然后直达天听的!

大湾这里,自然也是有监察御史过来的。但花莲县令黄正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他不贪不腐,反而还积极改善民生,历年考核都是“甲上”,只是用人不当而已......

这又涉及到官员的选拔和任命问题......姜丰想起,他曾经翻译的“陈皇帝天书”,穿越皇帝陈仲光就曾提到过,他之所以沿用科举制度,是因为科举制度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度让平民有了上升的渠道、有改变阶层的希望。百姓就可以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科举上,从而避免更激烈的方式。

大湾是朝廷的大湾,自然也是有科举制度的,这些年也为朝廷选送了不少人才。

而大湾的官员,一部分官员,像唐昕、冯实、陆灿、罗鹏等人都是朝廷任命的,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

还有一部分官员,受当时条件限制,就是姜丰自己选拔、保举任命的,比如郑达、黄正、卢远扬等人......

现在,朝廷任命的官员没有出问题,倒是他自己选拔的出了问题,姜丰也觉得挺尴尬的。

将整顿吏治的事交给布政使唐昕后,唐昕很快拿出了一个章程。

“各地知府每年都要到巡抚衙门述职,这本身就是对地方官的一个监察和考核。至于官员任用自己的亲眷,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正所谓举贤不避亲,亲眷也不是不能用。”唐昕看了看姜丰的神色。

自从他接到整顿吏治的任务以来,就不断地有人给他送礼,让他不要掀起太大的风浪......其中就包括大佳腊知府卢远扬。

卢远扬心里愁啊,他是姜丰的连襟,怕姜丰拿他来开刀、杀鸡儆猴。

唐昕听了众人的劝说,也觉得打击面太大不好,因而说道:“其实说到底,一个官员是不是好官,百姓是最清楚的。我们不是办有报纸吗?可以登出一个通知,报社设一个专门的信箱挂在墙外,凡有举报官员及其亲眷有贪腐、行为不端之事的,都可以匿名往信箱投举报信。”

这个方法并不是唐昕的首创。唐朝时,武则天就设过“铜匮检举”,继而引发出诬告和酷吏之事。

姜丰沉吟道:“凡是匿名举报,难免诬告陷害......此举会不会引起官员的恐慌?”

“这是下官的一点建议,请大人斟酌。其实,任何监察的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端看使用的人如何。”唐昕笑了笑,“前朝陈皇帝创立锦衣卫监督勋贵和地方大员,一开始也不是引起百官的抵触?”

是了......本朝延续了前朝的监察体系,除了督察院之外,还有锦衣卫和东缉事厂。

但后两者可不是针对普通地方官的,主要是监察藩王、勋贵和地方大员有无图谋不轨。嗯,姜丰就是被监察的其中一员......

姜丰立刻正色道:“问心无愧,自然无需恐慌。至于诬告......官府办案,自然不是全凭举报信。”

想了想之后接着道:“我们成立一个督查小组,由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组成,箱中的举报信只有督查小组的人知晓,如此也可以避免官员的隐私被太多的人知道。你看如何?”

一省之中,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就是文官系统三巨头,本来就有考核审查官员的权利,隐私在他们面前就不是隐私。

唐昕有些意外,他本以为姜丰会只设一把钥匙,信件只有巡抚一人知道......如此,其他官员的小把柄就全在巡抚手上。

但是,姜丰拉上自己和冯实一起组成督查小组,也不是不能理解。

一来,知道别人的秘密太多也不是好事,难保有人铤而走险。二来,姜大人日理万机,也处理不了太多举报信。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大湾日报》将设立举报信箱的消息发了出去,然后在一个黄道吉日,敲锣打鼓地在报社前面挂了一个绿油油的大铜匮。

《大湾日报》的编辑部在府学后面的一条小巷子里面,占地不大,地方也是闹中取静。即使有人来投匿名信,也不用担心被太多的人看见。

但挂出信箱的这一天,还是有不少从报纸上得到消息的人来围观。

“设立举报制度是好事,朝中御史不也是‘闻风弹劾’嘛,具体定不定罪还需查实。”

“兄台所言极是,行得正坐得正,自然不怕别人举报。”

......这些人一听就是官府找的托......

但也有人的关注点不一样:“这信箱为什么是绿的?”

“听说是姜大人定的,说是绿色显眼。”

绿色显眼?其他颜色就不显眼?难道说姜大人格外喜欢绿色?这倒是个不解之谜......但此后,信箱的颜色就沿用了下去,一直都是绿油油的。

举报信箱挂出去之后,一开始并没有收到什么信,人们都在观望......

直到有第一个人投出举报信,举报某地官员强夺民产,被查实处置后,案件登在了报纸上,举报信才陆陆续续的增加了。

花莲县的黄正倒是不用人举报,在赵福被定罪后没几天,他就引咎辞官了......有的人天生没有做官的命,还是回老家种红薯吧!

卢远扬战战兢兢了好些天,看到姜丰没有撸他职位的意思,才松了一口气。

姜丰将卢远扬的神态看在眼里,私下还对熊楚楚说:“以前把他骗来大佳腊开荒,狠狠地磋磨了他两年,我还以为他巴不得罢官回家呢。”

“你都说是以前了,如今大佳腊的繁华有目共睹,他这个知府也是威风八面受人追捧,哪里舍得走。”熊楚楚笑道,“不过这回确实吓着他了,梦儿都来找我打探过消息。谁叫你声势弄得那么大呢?”

姜丰微笑:“声势不大,怎么震慑人?这件事给我当头一棒,让我看到繁华背后还有多少隐患,不把自身的隐患处理好,又如何对外开拓?”

花莲县的事,暴露出来的除了吏治,还有贫民的问题。

闽省那里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苗头,戴家搞了一批血汗工厂,工人跟包身工似的,连大湾这里都听到了风声。姜丰严厉禁止工厂压榨工人,大湾这里的工厂待遇要好很多,许多百姓就跑到大湾来谋生。

这些人不像前期的移民一样享受到开荒分地的红利......大湾的土地,好一点的地方都被开荒了。

而工厂虽然待遇好,但也是有要求的,一些技术性强的岗位只招熟手的工匠。

因此,还有不少人既没有地,又找不到工作,成为了城市贫民。

这种人,不仅花莲县有,其他各个地方都有。

这些日子,姜丰一直在想怎么安排这些人。大湾财政再宽裕,也不能无限度地收留贫民、白养着他们。

而现在,他终于有了头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