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63章 调令来了

第463章 调令来了

得知京中派来的钦差进了城,还带着御医,姜殊着急地对他爹说:“这可怎么办?找个大夫来帮忙装一装?”

姜丰看了大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说:“急什么?谁说病一好就要马上赴任?总得歇一歇缓一缓,万一路上反复了呢?”

装病是没有必要的,御医一把脉就出来了。

御医也都是人精,不会把话说穿,到时候他按着御医的方子喝两剂药再痊愈,不正好体现御医医术高明?你好我好大家好。

因姜丰是外地的巡抚,钦差来传的又是军务,传旨时还有衡川府本地知府蔡篙陪同。

姜丰亲自带着两个儿子到门口迎接。

蔡篙忙道:“姜大人的身体可好些了?下官这些日子忙碌,也不曾来探望,请大人多多包涵。”

也就是说,姜丰的病情究竟如何,他也不清楚......

姜丰笑了笑:“有劳蔡大人挂念,已经大好了。”

说着,又和钦差们见礼,将众人迎了进去。

衡川府姜宅是民宅,虽然广厦郎朗、花木森森,却没有官宅的威严堂皇。如今又值孝期,各种摆件装饰也收了起来,显得愈发清冷萧疏。

正堂里已经摆起了香案,姜丰朝北跪地迎旨。宣旨的钦差微微侧身站着,接旨的人跪的是皇权,不是钦差。

这是姜家半年里接的第二道圣旨。

上一道是礼部祭奠诰命夫人苏氏的。这一道则是选调大湾巡抚出兵援救藩属国安南。

圣旨没有明确说调用大湾特种营。但是大湾巡抚能调用的,就是府军和特种营。

大湾的府军在北美损失惨重,如今刚恢复了一些元气。因卢胜伤病退伍,统兵的参将都是新上任的,还没有海外征战的经验。且府军要负责全省的防卫,不可轻易调动。

能调动的也就只有特种营了。

圣旨里只说由大湾出兵,又不提军需的事......

姜丰平静地接了旨,似乎跪的时间有点久,站起来时头晕,身体晃了晃。

在姜丰身后的姜殊和姜衡连忙扶住他,焦急地喊:“父亲!你怎么啦!快请大夫!”

兵部郎中忙说:“陛下派了御医随行,就在后头,稍后即到。”

姜丰定了定神,苦笑道:“人年纪大了,身体就是不中用。也没什么大碍,让诸位大人担忧了。”

兵部郎中笑道:“姜大人正值壮年,何以言老?陛下和朝廷都指着您为国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呢。”

他来的时候,尚书大人可是说了,务必让御医治好姜巡抚的病,送姜巡抚回任上。

姜丰叹了口,摇头道:“都是要做外祖父的人了,唉......蒙陛下隆恩,也唯有鞠躬尽瘁而已!”

姜殊愣了愣还没反应过来,姜衡已经抱着父亲“悲从中来”、“痛哭流涕”。

蔡篙很快也抹着眼泪说:“姜大人为国尽忠、为母尽孝,实乃吾辈之楷模!”

接着,他又对京中众人说起苏老夫人“百期”时,姜丰扶杖而出、形销骨立之事,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花花轿子人人抬,姜丰谦虚了几句,又夸了蔡篙治理地方的才能,才引着众人往正厅而去。

姜殊看着弟弟和蔡知府的眼泪收放自如,心中默默感叹,还是读书人厉害,吾不如也!

在正厅里坐好,又有侍女奉上茶来。说话间,御医终于也赶到了。

这份调兵圣旨是八百里加急,兵部郎中还罢了,御医真是跟着奔波掉了半条命。好不容易赶到姜府,那形容憔悴得比姜丰还像个病人。

但身负圣命,御医一到就立即给姜丰把脉看病,这敬业的态度,令姜丰都有点于心不忍了......

御医给姜丰把脉,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他们身上。接下来御医说出来的话,将关系到南洋一个国家、千万百姓的命运。

被这样灼灼的目光盯着,御医觉得压力也挺大的。好在他也是见惯大场面的人,给巡抚看病压力再大,也比不上给宫中贵人看病,那才是一言定生死。

过了好半晌,御医眉头皱了皱,又看了看姜丰的脸色,沉吟道:“姜大人的风寒是大好了。只是脉象有些虚弱,近来可是常常觉得头晕目眩?”

姜丰点了点头,可不是头晕目眩嘛......得知御医要来,他早饭午饭都没吃,低血糖了......

兵部郎中忙问:“这可严重?”

御医叹道:“姜大人至纯至孝,想来是守孝期间伤心过度、不思饮食。唉,其实父母天伦,规矩礼仪也不外乎人情,纵使吃点肉食也是无碍的。”

众人一听,顿时明白了。姜丰这是恪守孝道,守孝期间布衣蔬食,把身体弄垮了。

唉......世上真有如此致诚君子!就连兵部郎中,一时都不忍催促了。

既已看完病,御医就给姜丰开了方子,以温补调理的药材为主,同时嘱咐:“药补不如食补,姜大人还是节哀,多进饮食、注意歇息。”

说完又仔细打量了姜丰一番......好在姜大人底子好,也没有怎么瘦。

一旁的姜殊低着头抿着嘴,他爹挺想得开的,这段日子吃得好、睡得好,还说“偷得浮生半日闲”呢。

其实,姜丰的身体是一时饿得虚弱,还是长期积弱,御医也不是探不出来。只不过姜大人都把意思透露出来了,他也是闻弦歌而知雅意。

他出京的时候,陛下吩咐一定要治好姜巡抚的病。治肯定是能治好的,但姜大人“病”了那么久,也得调理调理。

既已达成任务,兵部郎中就告辞,他们此次在城中驿馆歇息,要等到姜丰病愈赴任,才回京复命。

御医则留在姜家给姜丰调理身体。

姜丰送兵部郎中和蔡篙出门,叹道:“我这身体不中用,不能好好招待诸位,请蔡知府替我略尽地主之谊。”

虽如此说,还是命长子去驿馆给钦差安排宴席,并请蔡知府陪席。

姜丰安排得如此周到,京官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御医们舟车劳顿,也去了客院安置。

姜丰回到主院,熊楚楚立刻送来一碗温热的瑶柱鸡丝粥,笑道:“快吃吧!一天没吃东西,饿得肚子咕咕叫了吧!”

“幸好这肚子没在客人面前打鼓,不然可丢人了。”姜丰笑着,也大口地吃了起来。

这回来的御医还挺上道的......他和王玢、太医院一起合作办药厂,太医院的院正都参与其中,这份关系也算是派上用场了。

吃完一碗粥,姜丰拿帕子擦了擦额上的汗才道:“这回的调令可不厚道,想要我出兵又不给军需。皇帝也不能差饿兵啊......我得上奏要点好处才行!”

虽然说打安南也不会吃亏,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朝廷不出军需,至少也得免大湾两年税才说得过去......就算大湾这些年经济渐好,但谁也不嫌钱多啊!不说别的,往北美招募移民,这安家费、海船费用都不少!

第二日,姜丰就将写好的奏折交给京中的钦差。

奏折里先是说了一通大湾的难处......从一个荒岛建设起来才没几年,底子太薄,不说跟江南富庶省份比,就是跟隔壁闽省都没法比。世人皆知闽省工商业发达,富得流油。

接着说远征安南、为朝廷扬威,作为臣子义不容辞。但总不能为了援救他国而致本地百姓于穷困之中。若横征暴敛、搜募军资,臣心中实属不忍。

因此,请朝廷多多体谅,免除大湾两年的税赋吧!这两年的税赋,就当初大湾出兵的军资!

兵部郎中看了这份奏折,嘴角抽了抽。朝廷为了面子,没有点名说用姜丰的私兵。姜丰也故意不提,既然朝廷征调,就要朝廷出军资......

此时也只能说:“姜大人爱民如子,想来朝廷也会体恤。”

奏折快马往京中送去,姜丰的病很快也痊愈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