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71章 西南局势

第471章 西南局势

对于吏部尚书的质疑,姜丰早有准备,微微笑道:“前朝陈仲光收复安南,设为‘交址’州,下辖州、县,在安南设置‘交趾都指挥使司’、‘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提刑按察使司’。”

“也就是说,最高的行政长官为正三品布政使。如今我提议设总督,是因为西洋国家占领殖民地之后都设总督统管军政,此乃国际惯例。莫明在正五品知府任上也近十年,也可以往上升一升了。至于这安南总督的品级,也不必非得和吕宋、扶桑比,安南小国寡民,正四品亦可。”

从正五品升到正四品,这跨度就不算很大了。

吏部尚书皱了皱眉:“正四品的总督?没有这样的定制......”

“时移世易,从前我朝也没有外洋总督,如今可不是有了?”姜丰淡淡地说道。

首辅章成贺道:“设知府、布政使还是总督,其实都是一个名头。从前大湾荒芜,姜大人也是以知府之职统管全岛。后来大湾发展起来了,才改成省的编制。若还是前朝,安南也只设知府、布政使即可。但如姜大人所说,如今殖民地设总督乃国际惯例,我朝也不好例外。正所谓,名正才言顺。”

吏部尚书便道:“专门为安南改变官制到底不妥......何不换一个总督人选?”

只怕这句话才是他的心里话吧?

姜丰心中冷笑,瞟了吏部尚书一眼:“敢问傅尚书,还有谁熟知安南政务、于安南王室有恩?谁提早数年就在安南安插了探子间谍?谁敢说自己能处理安南纷繁复杂的关系?若是有这样的人选,我也不必说了。”

吏部尚书一时哑然。他只想到总督一职位高权重,不好轻易决定。即使最后要定,也要先拿捏一番......

选调官员,本是吏部的职责,总不能姜丰说选谁就选谁吧?即使姜大人驻兵安南,也不能如此专权!

但没想到,姜丰说发怒就发怒,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他没法接了。

御座之上,皇帝神情莫测地看着殿中众臣的争论。

安南那个遥远的小国,其实皇帝并不太放在心上。

收不了多少税,只怕还要往里投入人力财力、实属得不偿失。

若说有收获,更多的还是名誉方面的收获。在前朝手中独立的国土,在他的手里收了回来。

皇帝和姜丰相识近二十年,自诩对姜丰的性情也较为了解。

看到姜丰已经动怒,皇帝开口道:“莫明姓莫......朕记得,安南在阮朝之前曾有过一个莫朝,这倒是巧了。”

姜丰答道:“陛下真博学!前朝时,阮氏本是黎朝的大将军,莫氏叛乱建立莫朝,黎朝还来我朝求救。而最后,阮氏也判了黎朝,建立了阮朝。安南南北素有纷争,莫氏在南方也还有一些力量。莫明在安南收买的探子,就有莫氏的人。”

接着,姜丰将安南都城大火的内幕大略说了一遍。

之前姜丰说莫明早在数年前就布局安南,众人还没有切实的感触。如今听到安南大火的内幕,才凛然,姜丰看中的人果然不凡。

首辅章成贺琢磨了一下皇帝的态度,笑道:“既如此,这莫明和安南莫氏可有关联?”

姜丰笑道:“没有关联。莫明是开建人,开建莫氏也是历史悠久,唐朝时,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就是他家先祖。”

“这也算仕宦世家了......”皇帝道,“准卿所奏,就任命莫明为安南总督。拟旨,宣防城知府进京领命。”

一旁的待诏学士即刻拟旨。总督这样的大官,是要进京领命,皇帝亲自见过才能去赴任的。

圣意已决,众臣也不再有异议。

吏部尚书等人目光碰了碰,虽还是觉得不妥,也只能将此事暂且放下。

真要说起来,他们和姜丰倒没什么仇怨。每年的冰敬炭敬,大湾也送得分量十足。

但是在其位谋其政,对于吏部尚书而言,维护朝廷管制的严谨性,是他的职责。

汇报完安南的战事、又拟定了安南总督的人选,皇帝就安南大捷又发了一道圣旨,表彰威烈将军杨安、轻车都尉钱勇,上下将士各有奖赏。

同时,调轻车都尉钱勇任安南都指挥使、驻守安南,让钱勇驻守安南一事更名正言顺。

朝议结束后,皇帝留下了姜丰,其他臣子散朝。

这又令众臣既羡慕又感慨......刚刚说了那么多,皇帝还没说完?还要留下姜丰说悄悄话?有什么是他们不能听的吗?

老姜这厮太令人嫉妒了!

皇帝留下姜丰要说的事......还真的不适合公开说。

“安南的战事了结得倒比朕预料中要快......朝臣都说,大湾特种营出征战无不胜,这是你的功劳。”皇帝和煦地说。

姜丰道:“大湾是枝条,国家是根基。没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大湾的军队也如无根之木、无水之源,能打胜仗,靠的是强大的祖国、是陛下的恩泽,微臣不敢居功。”

皇帝笑了笑:“爱卿不必过谦,你在南洋布局多年,旁人不知道你付出多少心血,朕是知道的。就拿莫明来说,他升任防城知府,也是你的保举。朕感慨的是,安南的事暂时结束了,缅甸那里还没有结果,你比顾卿的动作快。”

君臣二人早在数年前就开始谋夺西南,也都开始布局了。姜丰谋安南,顾卿则谋缅甸。

姜丰谋夺安南,虽然也有用阴谋......安南大火一事就很妙,一下子把西洋几个国家都拖下水,把安南逼入绝境。

但最终拿下安南,靠的却是战无不胜的大湾特种营、是坚船利炮。

而顾卿谋缅甸,却是从后宫入手,全是阴谋......

皇帝心道,顾卿有勇有谋,却到底是女子,不能像姜丰一样掌控一方,手里没有兵马,自然也不能像姜丰一样真刀真枪地行事。

听皇帝提起缅甸,姜丰笑道:“阴谋阳谋,能达到目的的就是好计谋。顾大人的谋略,是要兵不血刃地拿下一国,用时虽然久一些、消耗也少,倒比臣要高明。”

“前些日子顾卿传来消息,我那大侄女年前已经生下了一个王子。只是如今缅甸局势紧张,一时倒不好送老国主归西。英吉利人通过天竺入侵缅甸,若是此时老国主丧命,孤儿寡母难以掌控朝政,国家出现动荡,倒便宜了西洋人。”皇帝叹了口气。

先帝的大公主流落到缅甸,在顾卿的安排下嫁给了缅甸老国王,如今是缅甸王后。

按照顾卿和大公主的计划,待大公主生下小王子,就可以送老国主归西,然后扶小王子登上王位、王太后代管朝政......

但没想到,英吉利人那么快入侵缅甸,倒使她们进退两难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