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89章 工业文明

第489章 工业文明

粤式早茶是老广们消磨时间的好方法,三五老友边吃边聊,或是看看报纸,一上午就过去了,再慢悠悠地散步回家,也就到中午了。

望月居里也给客人准备了报纸,《大湾日报》首版就是新年花车巡游和庙会的准备工作,副版有各种外洋、内地的新鲜见闻,也有连载的小说,角落里还有一些工坊的招工公告,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茶楼里许多客人都在聊着报纸上的事,也关心着家事国事天下事。

但在姜丰的雅间里,有冼家主一个人,就够热闹了。

本来郑达是来做陪客的,该由他调节气氛,但冼家主这样喧宾夺主、姜大人又不阻止,他便也默默喝茶、吃东西。

还别说,冼家秘方点心确实不错......

待冼家主发出了邀请、萧璟又应了,姜丰看众人都停了筷子,便道:“时候也差不多了,出去走走消消食吧。”

却没说接下来要去哪里。

冼家主也识趣的不问,而是恍然说道:“瞧我!说着话都忘了时间,耽误大人和岑公子的行程了。”

“无妨。”姜丰笑了笑,“冼家主见多识广,就是我也听得入神了。有空常去我那里坐坐,咱们再好好聊聊。”

一行人走出大堂,外面还是人声鼎沸,“饮早茶”的客人们大多还没有走。

店小二们推着小车在大堂里缓缓行走,小车上堆着一笼笼冒着白烟的糕点,有哪桌客人吃着吃着又添上一笼......

还有人提着大茶壶来回添水,那茶壶脖子长长的,跟鹅颈一般......到了桌子边要添水了,便扯着嗓子吆喝“小心茶水~”

民间百样喧嚣,在萧璟面前如掀开了帷幕般,一一展现开来。

在茶楼前面,姜丰一行便和冼家主分别,在一众护卫的围侍下朝街口走去,他们将在那里上马车,今日萧璟要去城郊的“工业区”参观。

看着姜丰等人走远,冼海同才小声问道:“那位岑公子是什么人?莫不是威国公府的公子?”

父亲眼神暗示他谨慎说话,他便猜测岑璟身份不凡,姓“岑”的......难道是皇后娘家人?

岑家人也足够冼海同打点起精神小心说话了,冼家在南洋势力再大,到底是“民”,都还要巴结姜丰这种手握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更别提高高在上的威国公府了。

冼家主看了儿子一眼,满意地说:“你方才的表现不错,还挺机灵的。至于岑公子是什么身份,你别打听。”

冼海同应着,心里琢磨开了......难道不是威国公府的人?

“我们回家去,吩咐人准备着,随时准备岑公子来做客。”冼家主又高兴地笑道。

冼海同嘀咕着,人家不过客套地应了声,也未必会来,父亲就这么重视,看来那岑公子身份不凡......

在南洋,就是一国之主对冼家都是礼遇的!

大佳腊城一开始就是充分规划的,各功能区规划得井井有条。

如织造坊、成衣坊、缫丝厂、面粉坊这些民用工厂便在近郊的地方;玻璃厂、水泥厂等对原材料有需求、有污染的产业,又再更远些的镇上;火器坊、药厂在更偏一点,且重兵把守。

至于姜家秘密军工基地,则在岛上的其它地方、也有在海上小岛的,这些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姜府的马车出了城,沿着宽敞的水泥路走了没多久便到了民用工业区。

姜丰请萧璟下了马车,指着眼前绵延一旁的房子道:“这一片都是厂区,年初我们从西洋那里换了一批新机器来,又扩建了好些工厂,大佳腊城和附近镇村,许多人都在这里工作。”

工业区这一片地势平坦,入目所及,工厂林立、似看不到尽头,只有一个个高高的烟囱冒着黑烟。

萧璟心中一凛:“这百姓都到工厂做活,那田地岂不是荒废?”

姜丰正色道:“大湾的人,很多是从外地迁徙过来的。有沿海省份的,也有南洋一带的。先来的那一批人开荒得地,后来外地富商、乡绅也有来买地的,土地便金贵了,后来的普通百姓都没有土地。这些百姓有的做佃农,有的进工厂。和做佃农相比,进工厂能有更多的收入。”

“至于土地......也不是所有人都进得了工厂,土地是不缺人耕种的。如今大湾人口多、经济发达,普通农民种桑养蚕、种瓜果捕鱼,这些经济作物都卖得起价钱,日子也过得颇为富足。”

萧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其实心里还是不太明白......

他所接受的教导是“国以农为本”,商人投机倒卖、不事生产、当苛以重税以抑制......

而在大湾所见所闻,似乎都和他一贯所学有偏差。

然而大湾商业、工业发达,百姓却并没有吃不上饭、反而比其他地方更富足,大湾每年上交朝廷的税赋也不比江南鱼米之乡少......

究竟谁对谁错呢?

小少年心中固有的观念开始出现崩塌......心中想着,多看看、多想想,也许就有答案了。

如今管着民用工业区的是姜丰的老相识胡大山,得知姜丰来视察,便带着属下迎了出来。

跟在姜丰身边几十年,胡大山也不是早年那个大大咧咧的“杀猪好汉”了,身材有些发福、穿着一身锦袍,一副富家翁的样子。

姜丰介绍说这是京中来的贵客岑公子,胡大山也不乱猜疑,带着下属客气地给萧璟行礼便走在前面带路,没有冼家主那样的热情。

他这样平静的态度倒让萧璟更舒服,也放松心情跟着众人一家家工厂的参观。

走进一家“昌盛缫丝厂”,大大的蒸汽缫丝机轰隆隆地运作,两边站着男女工人动作娴熟地工作,对来人没有任何反应。

一缕缕生丝从机器上下来,在工人的手上迅速装束成形,萧璟第一看到如此大的机器、那么多人一起动作整齐一致的劳作,眼睛微微睁大,有些好奇。

缫丝厂的管事一边解说着,引着众人走了一圈,才绕了出去。

里面机器的声音大,走到外面,胡大山自豪地说道:“我们的缫丝厂如今是世界最先进的!我们用上了蒸汽动力,洋人运来的机器都不如我们!”

“那蒸汽机不是用在战舰上的吗?”萧璟问道。

姜丰答道:“曾有学者说‘蒸汽机的发明的工业文明的象征’,臣深以为然。战舰固然重要,但工业基础也重要,如今岛上许多大型工厂都用上了蒸汽动力的机器。”

未来电力能源的应用,那又是另一个跨时代的标志了。

如今电报机已进入试验阶段,这却不必对旁人说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