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92章 太子讲礼

第492章 太子讲礼

儿行千里母担忧。萧璟从出生以来还是第一次出京,一去就是去大湾。

也就是这些年大湾越来越繁华了,要是从前,那就是流放犯人的地方,穷山恶水有去无回。

萧璟这一出京,皇后难免惦念,就连皇帝都有些不习惯......

萧璟虽不时往京中传信,但路途遥远,从大湾发出的信件,即使走锦衣卫的特殊渠道送进京,也到过年了。

年节时候,帝后都很忙,但得知儿子的信来了,还是命人速速送进来。

和信一起送过来的,还有一副装裱好的油画。

这幅画远远看着比近看更逼真,画上的萧璟言笑晏晏又气度俨然。

皇后一看就不由得欢喜上了,命人挂在墙上。

小儿子萧玮在一旁拍掌:“太子哥哥的画像真好看!玮儿也要!”

“别胡闹!”岑皇后嗔道,“这想必是大湾的洋画师画的,如今又哪里给你寻?”

萧玮是幼子,自来受宠,闻言便不依地嘟嘴扭起了身子。

皇帝笑着抱着小儿子,许诺:“过了年便宣画师来给你画一幅。京中也有传教士,洋画师想必也有。齐驸马的那个族兄......叫齐可修的,不是也会西洋画?宣他来也行。”

一幅画而已,对皇家来说算什么?

岑皇后见皇帝疼自己的小儿子,便也笑着不反对,两人便打开信匣子看信。

这打开一看,倒令帝后微微吃了一惊。

那匣子里装着的与其说是“信”,倒不如说是“书”......给皇后的,又肉眼可见地比皇帝的要厚一些。

皇帝瞄了瞄岑皇后的那叠信,幽幽地说:“皇儿还是惦记母亲多些。”

岑皇后失笑道:“也不知他都写了些什么?璟儿并不是唠叨的人。”

当然惦记母亲多些!母亲是他和弟弟的母亲;父亲却是一群兄弟姐妹的父亲!

皇帝近来常和皇后说萧璟该到了哪里、做些什么的话,倒比以往更亲近些。

萧玮好奇地看着爹娘,也悄悄地伸出头看母亲手中的信。

他虽还未正式入学,也跟着母亲认了些字了。

给皇帝的信,萧璟讲了很多政务,如会见大湾官员、参观工厂等事;给皇后的信,他则讲了更多的市井民情,如当地百姓的装着、房屋、饮食等有意思的地方......

帝后二人看完信,都默契地看着对方,似乎想看对方手里的信。

皇帝便故作大方地递过去:“喏~给你看看,璟儿出去一趟倒没丢皇家的脸面,接人待物均妥帖,既不倨傲又有身份,在他这年纪实属不易。”

语气中有隐隐的骄傲和赞许。

岑皇后抿嘴一笑,也把手中的信递过去:“我这里倒是些小孩子的心思......什么吃的、穿的、玩的,以小见大,也可知大湾繁华之盛。”

普通百姓都能衣食充足、有闲钱买首饰顽器、街上游人如织、不见乞丐,这已经是盛世了。

皇帝微微一顿,接过皇后手中的信,两人便交换看了起来。

对于政务,皇后却没有过多评价,只是笑道:“这大湾的官员也有意思,颇有些脾气。”

那唐昕的话倒罢了,苛责起来也不过是老不修;杨安则有恐吓太子的嫌疑了,虽然太子信里语气轻松,岑皇后还是默默地给杨安记了一笔。

她的庶妹正是暹罗王妃......说起来也是杨安的侄媳妇,要不要借暹罗给杨安添点堵呢?

之所以从后院入手,是因为岑皇后虽然生气,也不会不顾大局。

皇帝笑了笑:“这个杨安,还是这个臭脾气。也不奇怪,从前朕想招他进京,他都拒绝了。”

不过,给杨安添点堵还是可以有的......在这一方面,帝后的心思出奇的一致......

皇帝琢磨着,正好他早有一个想法,如今正好下旨了,不知道姜丰和杨安收到这份旨意,又是什么样的神情?

............

春年临近,大佳腊城鲜花着锦、城隍庙那里搭起了一个个花棚,是要开花市;花市之后,这些花棚则会留到元宵庙会。

这些日子以来,萧璟已经在大佳腊附近参观了一圈,走遍了各工厂、药坊、火器局,还有科研所、理工学院,从一开始的震惊到惶恐,到后来心情也渐渐平静。

人类从结绳记事、钻木取火走到今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谁也无法阻止的......这话,也是他在大湾的书上看到的。

既无法阻止,就只能接受并掌控这股力量。

萧璟如饥似渴般地吸收新的知识,甚至好多日哪里都不去,只去理工学院上课,跟着先生做物理、化学的实验。

原来许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情,背后是有这样的原理?原来一些神秘的事情,说穿了不过是这么一回事?

萧璟觉得,以后他看别人变戏法、施展“道法”,都会少了很多乐趣。

自然科学在小太子面前,展开了一个名为“真理、定理”的世界。

而在看到发电机和实验中的点灯之后,他更是难掩激动......若有了这“长明灯”,黑夜岂非也可如白昼?

科研所穿着白色大褂的研究员说:“如今这电灯的亮度还不够,且持续点亮时间短,还说不上长明灯......姜大人说灯丝用钨最好、赣省有钨矿,姜大人早些年已命人去勘察了,如今已经有了眉目,只等开发提炼出来。”

萧璟不知道什么是“钨矿”,只是点了点头。

心道我朝地大物博,果然什么都有。大湾想做什么,也离不开内地的支持......

除了做学生,萧璟也去做了一回“先生”。

姜丰特意请萧璟给众府学生讲《礼记》。

萧璟本来是不肯的,谦虚道:“我年少、学识浅薄,府学里都是秀才,我岂可给他们做先生?”

姜丰笑道:“殿下不必过谦,文华殿的先生都是内阁重臣、翰林大儒,殿下也就碍于身份不能科举,否则中个状元也未可知。”

萧璟嘴上谦虚着,脸上却笑了起来。

这话说得正对了他的心思......他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其实也是有些自信的。

但这些时日在理工学院听课,他每每都得怀疑自己是文盲。

如今总算到他找回自信心的时候了......

讲《礼记》,姜丰确实选对了人。

吉、凶、宾、军、嘉五礼;《王制》中关于封国、爵禄、职官、祭祀、丧葬、巡狩......等礼节,寻常先生说起来不过是纸上谈兵、全靠想象。

学生也不过是自己硬背,许多礼节,寻常百姓一辈子也见不到、用不上。

但是萧璟就是把礼制化进了骨子里的,他讲起来言之有物,有些还能做出演示......让府学师生都大开眼界。

姜丰也坐在下方,看着萧璟肃着小脸,有模有样地做先生,不由得微微一笑......

眼前的学子,来日都可能进入朝堂......做“未来天子”的学生,可不是谁都有这个机会的。他要在朝堂培养自己的势力,也要慢慢造势了。

而这同样是他送给学子们的一场机缘,能不能抓住,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在这样的忙碌中,新年终于来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