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544章 太后安民

第544章 太后安民

这一夜,被惊醒的并不只姜丰等人,城中的安南百姓更是惊恐不安。

上一次全城兵马调动,还是西洋人入侵时。

那一场灭国之战,全城几乎成为废墟、王室北逃,被丢下的百姓死伤众多,家家户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也因此,对普通百姓来说,一边是弃他们于险地的王室,另一边是赶跑西洋人还给他们一口饭吃的华国人......

他们不得不怀着复杂的心情接受了华国的统治。

而现在,全城再次戒严,街上有兵马奔驰的声音,火把的光穿梭而过......又发生了什么事呢?难道又有敌军来犯?

普通百姓并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也不知道西洋国家有多远,他们只能瑟瑟发抖地祈求,再不要发生战争了!

他们只想要安安稳稳的生活而已!

好在,天色渐渐亮了,惶恐不安的一夜过去了......城中百姓却并没有听到炮火声。

第一道霞光在东方亮起......从王宫方向传来一下一下的钟声。

百姓们默默地数着“一、二、三、四......”,一共是九声。

国主薨了。

国主薨了?!反应过来的人顿时惊讶得跳起,他们的国主还那么年轻,好端端的怎么就薨了呢?

可是,大多数人也没有见过国主,并不知道他的身体怎么样,也许是病亡?

尽管不能说出口,他们还是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和外国入侵相比,国主薨逝似乎并不是最坏的事。

是啊......他们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万一外国入侵,华国统治者会在意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的生死吗?

或许也会把他们抛下,当成可有可无的牺牲品。

不是外敌入侵,他们不用死,真是太好了。

只有少数曾受王室恩典、在安南朝廷当过官的上层家族,开始悲悲切切地哭了起来。

他们的国王薨了,安南独立的最后象征没了!他们这些贵族也终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一无所有!

不知道是悲伤国王的死,还是悲伤自己家族的命运,阵阵哭声此起彼伏、渐渐响彻了整座城,在这样的气氛感染下,普通的百姓也跟着哭了起来。

而很快地,守在街上的军士开始用安南语、汉语大声念着“安民告示”。

告示中以哀痛的措辞宣告了国主阮昌的死因。最后还以王太后的口吻,让百姓们在家为君服丧,国王的一切丧仪交由总督府安排,王太后将在出殡当日见臣民。

过去,因为阮昌年幼,安南朝政是把持在王太后和阮栋的手中,两人相互较劲、争权。

在百姓的心中,王太后比小国主更有威信。如今虽然小国主意外薨了,但有王太后在,一切又好像并不是那么糟糕?

王太后既然会在出殡当日见臣民,就意味着她的行动并未受限。或许这真是王太后自己的意思?既然她都授权总督府安排国王的丧礼,证明太后还是信任华国人的。

而告示上也说了,总督府已经拿下谋划国王的内侍,待国王丧仪过后,便会进行公审。

方方面面都显得光明正大,似乎国王的死真的是一个意外、和华国人无关。

在一些人提出质疑,为何国王见了姜丰之后就突然薨逝......

另一些亲华的人则解释:“就是因为国王提出了去大湾养病,阮大将军的旧属才难以接受。唉,也没想到阮大将军都死了,还有对他如此忠心的人。”

“阮大将军是殿前大将军,从前宫中守卫都是他安排的,安插内侍也很正常。只怕,这些人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潜伏在宫中,毕竟那个时候......阮将军和宫中的关系也挺紧张的。”

“对阮将军忠心的人不少,在华国人的眼皮底下,都有人悄悄为阮将军守墓呢......”

“再说,如果华国人要谋害国王,也不需要在这个时候动手。看他们大半夜调兵封城,只怕得到消息也很意外。”

............

各种议论多了,一开始有所怀疑的人内心也动摇了,觉得这些话实在合情合理。

现在,莫总督就摆出光明正大的姿态、又有王太后出面......有心闹事的人得不到响应,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从王宫到民间,开始挂出白灯笼、安南百姓尽皆缟素,为他们最后的国主服丧。

莫明一边给朝廷写奏折,汇报安南国王之丧;一边有条不紊地处理小国王的丧仪,就按照藩王的规格。

安南本有自己的风俗,但既已是我朝的属地,便要按照我朝的风俗了。

且即使是在我朝入主之前,安南也是我朝的藩属国,以藩王的规格给阮昌发丧,并不算辱没他。

看到迅速安定下来的西贡城,莫明放下了心中大石,这一场危急竟歪打正着地切中了他本来的计划,还省了他亲自动手。

因此,他即使再忙心中也是高兴的。

莫明恭恭敬敬地朝姜丰致谢:“多亏了姜大人的指点,我差一点就慌了神。这阮昌突如其来的一死,可真的是扎在了我的心窝上!一个处理不好,我们在安南的根基就会被动摇了!”

姜丰笑了笑:“即使没有我插手,相信你也能游刃有余。我常说‘事无不可对人言’,为官者,最忌鬼鬼祟祟,能光明正大处理的就光明正大。把一切都摊开在阳光下,百姓自然也就信服了。”

至于是真的“光明正大”还是假的“光明正大”,总归要摆出这么个姿态来。

这个世上,“愚者众,智者稀”,背后的真相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百姓要得也不过是一个说法,一个可以自欺欺人的说法!

莫明点头道:“下官受教了。其实对于安南人来说,阮昌被政敌旧属谋害总比自尽容易接受些。政敌谋害这种事,话本戏台上都有的。而自尽,却太惨烈了。咱们这也是为了他们好,让他们不至于为此伤心。”

姜丰欣慰地看着莫明:“昭卿说得对,有时候即使是谎言,也是善意的谎言。”

一直主动跟在姜丰身边、学习处理这种突然事务的萧璟听着姜丰和莫明的对答,突然觉得自己脑中固有的理念又被动摇了。

这些都是什么人啊?怎么可以把欺诈、谎言说成“光明正大”?

他简直快不认识“光明正大”这个词了!

莫明又道:“大人的话,我传达给了王太后。太后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的神色有些为难,眼角看了萧璟一眼。

姜丰眉头皱了皱,太后能够积极配合安民,看来是莫明答应了她的什么要求。

但看莫明的此时的神色,这个要求似乎是不妥的,还和萧璟有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