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570章 闽省急报

第570章 闽省急报

萧玦参加姜丰的接风宴是经过皇帝许可的,用的理由是“好奇南洋风物、藩属国王室,想听姜大人的见闻”。

已经从太子口中听了一遍南洋见闻还不够?

听到这个二儿子特意提到属国王室,皇帝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既想去,就去吧。”

萧玦微微一怔,跪地谢恩,就真的去了。

接风宴上发生的事,宫中几位很快也都知道了,反应却不一。

岑皇后抚了抚小儿子柔软的发顶,自言自语:“人啊,最怕的就是不认命。既想去,就随他。”

萧璟正在东宫读书,他出门一年落下了太多的功课,一回来就被先生们布置了一堆的课业......此时正忙着呢,对萧玦的作法不置可否。

而施太后则是冷笑:“多此一举!”

同是她的孙子,她对萧玦没有什么恶意。萧玦只要老老实实的,为宗室开枝散叶才是本分,非得自作聪明去联姻,可不是多此一举?

半晌,她突然问道:“可查出是何人挑唆?”

萧玦年幼,按理不会自己想出这个主意。她倒想知道,是哪个别有用心的人唯恐天下不乱?

站在她身侧的厂督晋苍小声答道:“如今京中的消息都直接送到陛下那里,奴这里没有,奴不敢妄言。”

施太后皱了皱眉,没有再说什么。

皇帝亲自管东缉事厂后,隐隐有换厂督的意思......晋苍这老奴却是她的心腹,若是被换了,她心里也不是很舒服。

但皇帝要重用谁,她也没有理由拦着。何况,晋苍确实是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了......晋苍老了,她也老了。

施太后的笑容莫名的有些悲凉,晋苍看在眼里,嘴微微张了张,最终却没有说话。

主是主,奴是奴......在厂卫眼里,他是威风冷酷的厂督,但在太后身边,他就是个老奴而已!

出于种种心思,宫中众人对萧玦的行为都保持了沉默。

而不久之后,朝廷发出明旨,封萧玦为安王,赐安南国公主为正妃,藩地为安南北部城池“海防”。

同时,礼部派出钦差到安南祭拜安南国王、颁布两国联姻的旨意。

因萧玦和安南公主年轻尚幼,将到萧玦弱冠之后再成婚。但既已封藩,萧玦就不宜在京中久留。

朝廷按制,派人到海防城兴建安王府,来年安王府建成后,萧玦就将前往安南就藩。

姜丰这些日子都在京中,接见各方访客、原籍大湾的官员,得知朝廷的赐婚、封藩旨意,也只是微微一笑,皇帝还真舍得啊!

把萧玦封藩安南可不比别的地方。

安南毕竟是新收复的,小公主更与我朝有仇,萧玦去了安南,那是有生命危险的。

这个道理,萧玦不懂,皇帝总是明白的。

但那日接风宴,姜丰模棱两可地祝萧玦如愿。皇帝思量,若有姜丰支持,萧玦在安南还是有一条生路的。

把萧玦安排到安南去,省得在京中碍某些人的眼,也避免了这孩子将来陷入夺嫡之中。

出于一丝骨肉亲情,皇帝最终还是下了这道旨意,“成全”了萧玦。

而这个旨意却正中姜丰下怀!

施太后想知道是谁暗中给萧玦出馊主意,岑巍也想知道......但所有人都没想到,暗中收买人挑唆萧玦的会是姜丰!

谁能想到呢?

姜丰和萧玦有仇又没什么来往,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都不应该由他来出主意。

姜丰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

随着我朝对外扩展,海外的领土越来越大,朝廷必须想办法加强对海外领土的控制力,封藩也是一个尝试。

藩王本就有为国守藩篱的责任......让萧玦做一个尝试,也给其他皇子、宗室一个榜样:别老盯着皇位搞什么夺嫡,目光放开阔一点,到海外去也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冬日的朔风乍起,礼部的钦差离京南下,“联姻之事”便尘埃落定。

姜丰在京中呆了一段时间,本想返回大湾,却遭到了萧璟不舍的苦留......姜大人无奈,只能从善如流地留下,不时到东宫给太子讲学。到了宫中,皇帝也时常相见,圣眷之浓一时无两。

然而不久之后,一道急报传入京中。

闽省有民乱,乱民占领了工厂、冲击官衙、王府!永安王在民乱中丧生!

群臣一片哗然、皇帝为之震怒!

天天称颂万国来朝、太平盛世,却在腹地发生民乱,宗室丧生......这脸也打得太疼了!

皇帝紧急召集重臣朝议。

养心殿里,群臣脸色沉重,姜丰也在其中,静观其变。

首辅章成贺沉声道:“四个月前,闽省巡抚戴文纲曾报,闽省有少数工人动乱,这就是他口中的少数?这是戴文纲的失职!”

王玢出列道:“督察院监察御史上报,这些工人最初是罢工游行,提出改死契为活契、每月休沐一日、提高工钱等要求,当地官府对工人的罢工进行了镇压。这些工人很多都签的死契,被捉拿后就被卖到矿山或海外,因手段狠厉,当时动乱是镇压下去了的。但臣也弹劾过戴文纲暴力欺压百姓、恐酿成重患!”

皇帝回想了一下,确实是收到过督察院的弹劾奏折,但很快就有其他朝臣维护,说戴文纲是个能臣,闽省每年上交朝廷的税赋都是首屈一指的。

前几年,大湾是纳税第一大户,但因安南、北美战事,大湾被免了几年的税,这纳税第一省就成了闽省。

再有,签了死契的便是奴仆,发卖奴仆本是主家的权利......哪有奴仆向主人提要求的?

当时,皇帝觉得这些言论也有理。他也不觉的一群工人能闹出多大的乱子,便令戴文纲火速平定动乱。

没想到,这动乱不仅没有迅速平定,还越闹越大、席卷了全省。

兵部尚书看了王玢一眼,出列道:“陛下,如今不是追求罪责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调动军队镇压民乱。闽省与其相邻的岭南、大湾乃至江浙都是工商业发达的省份,臣恐闽省之乱波及周边省份乃至席卷全国!”

“闽省指挥使已动用了府军镇压,但府军安逸已久,一时反应不及,且战备也不及边军。”兵部尚书又道,“臣请调遣岭南将军麾下军队入闽平乱!”

其实......兵部尚书也是稍稍为闽省的府军做掩饰。这久无战争的腹地省份,府军都是摆设......其中还有吃空饷等事,名录上的十万大军都不知道有没有一万。

这些猫腻,兵部尚书是知道的。但这吃空饷是层层吃下去的,真的说穿了,他也讨不了好。

姜丰听着兵部尚书的话,知道这位尚书在顾虑什么。心中微微冷笑......这位尚书大人,差不多也该换了。有些潜规则他可以接受,有些是绝对不可容忍的。

皇帝沉默不语,跨省调军影响甚大,不是一时能够决断的。

且南岭难越,若说调兵,从大湾调也是可以的......大湾特种营刚好又回岛了。

也是真巧,这个时候姜丰正好在京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