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591章 百年大计

第591章 百年大计

姜丰和杨安就在城主府用餐,这里的厨子也是我朝移民,做的闽省口味的菜很对他们的胃口。

别看在后世,吃西餐好像很高大上。但要姜丰来说,那些烤面包、烤肉的,若是战时还罢了,若是日日让他吃,他还是吃不惯。宁愿来份白米饭加小炒肉!

自从姜丰入住城主府后,他的亲兵接管了防卫,厨娘仆从等人就没有换。而范致远果然没有回来住,据说他最近住在一个黑人情人那里。对范致远的包容性审美,姜丰也是服气的。

午饭过后,杨安先回军营处理事务,姜丰便回房午休。

刚吃过饭,他先在屋后的小花园里散步消食,护卫们不远不近的跟着。

花园里姹紫嫣红的藤月季攀在墙上,开得很是绚丽,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姜丰驻足看了一会儿,心思却飘远了......

这一回来北美,看似他上了陈璋和范致远的当,轻易地上了他们的“贼船”,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顺水推舟呢?

早在十几年前,他到大湾去做知府,就和皇帝有个约定,十年后开拓北美、让我朝成为当世第一强国。

十年后,这个约定已经实现了。

他本来应该按原计划到北美来任总督——成为我朝驻北美的第一任总督。

但是,朝廷出于种种考量和顾虑,并不打算在北美设总督,而是只设总兵,派驻军队来挖金矿。这其中最主要的顾虑,就是北美太遥远,一旦设总督统管文武大权,时间长了朝廷难以掌控,会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国家。

这个顾虑并不是不可能的,就好像原本英属北美殖民地,不就要脱离母国独立建国吗?

这就是“鞭长莫及”!朝廷不是不信任姜丰才不让他来做北美总督,而是任何人做了北美总督,都难保初心!

但是,不设总督,只把北美当成一个大矿山,我朝更不能掌控好这个地方!

就像这一次,西洋人说来就来了,陈璋孤军难挡,一路向西溃逃,要不是东海水师及时来援,陈璋真的会战死,这片广袤富饶的大陆又会重新落入西方人手里!

这是姜丰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这其中便产生了一个矛盾,是设立总督,用心经营北美、将来可能独立还是随时可以放弃这个地方、拱手让给西洋人?

不管朝廷怎么选,对姜丰来说他必然会选择前者!

所以,他明明从施伦的话中隐约知道北美这里有猫腻,但他还是来了!因为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他可以名正言顺主政北美的机会!

如果说他是一头猛虎,那朝廷这就是放虎归山了!

这个道理,一直顾虑重重的皇帝不明白吗?皇帝明白,但他还是让姜丰来了,因为说到底,皇帝也舍不得将北美大陆拱手让给西洋人,皇帝其实也接受了其中的风险。

现在,姜丰是北美事实上的总督了,奉朝廷的旨意“安抚北美”,这本是名正言顺的事,实在算不上造反。

但是姜丰要的并不仅仅是“安抚北美”,而是要把这里建设成一个强大的殖民地国,让西方国家不能再轻易觊觎!

正所谓名正才言顺,想要打造一个强国,建国自然是第一步。

因此,他才顺水推舟地同意陈璋和范致远的建国意见,他会出一份建国方略,方略便是指导性的发展方针,有了方略,才能更好地建设这个国家。

但有一点不容改变的,就是这个新建的国家必须是我朝的“殖民地国”,仍然承认皇室的最高统治地位。

这是姜丰的底线,正如他自己说的,祖国才是根本。而且......姜丰心中一叹,他和皇帝还是有君臣之义的。

这个国家和祖国的关系,将比缅甸、暹罗等更密切,因为缅甸、暹罗是有国王的,北美没有、也不许有!

真要打个比方的话,就像另一个时空里,早期的澳洲或枫叶国与英吉利国的关系——殖民地国和祖国的关系。而澳洲和枫叶国也一直承认英王室的最高统治地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攻守同盟。

也许再过一两百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新建的国家会彻底脱离祖国,但是那个时候,说不定皇室都不复存在了,那是他管不着的。

现在,他要做的便是尽快将北美建设起来,成为我朝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国家,从而让北美成为我朝对外开拓的前锋驻点。

为什么要选这个地方?因为无论是去西洋还是南美甚至苏伊士运河和波斯湾,都是北美更近啊!

这些地方可比天竺难打得多,而我朝也经不起同时向四方开战。

“大人,太阳大了。”一个护卫轻声提醒。

姜丰回过神来,原来他不知不觉间在太阳底下站了好一会儿。于是笑着点了点头,走回了房里。

房间里阴阴凉凉的,隔绝了外面的暑气,阳光透入彩色玻璃窗照进来,墙面、地上一片斑驳的五色华光。

大约是想的事情太多,他竟睡不着了,便命侍女送茶进来。

“要我朝的清茶,不要可可茶,也不要西洋人那些加糖加奶的。”姜丰特意吩咐。

侍女躬身应是,不一会儿果真送了一壶清茶进来。

姜丰这些年养尊处优,也能分辨茶的好坏了,这茶却是品质不错的红茶,大约是锡兰产的。北美和南洋、西洋各国都有贸易,有这样的茶不奇怪。

喝着茶,他又精神了一些,自己拿清水洗了把脸,便坐着窗前、推开窗户纳凉。

对于“北美总督”怎么做,这个殖民地国家怎么建设,他心里有一本清晰的蓝图,这是谁也不能影响和动摇的。

看起来是陈璋和范致远“利用”了他,其实又何尝不是他“利用”了这些人呢?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是如何处理北美和朝廷的关系!他其实并不想和皇帝、和朝廷翻脸为敌啊!

姜丰又抿了一口茶,目光凝了凝,其实处理得好了,北美也将成为他的政绩,成为他入主内阁的阶梯。

我朝这些年的对外开拓,在对海外势力范围的处理上有几种模式。

一是扶桑和吕宋,直接将原本的国家灭了,成为自己的领土;还有一种是暹罗和缅甸,仍然保留王室,但王室都是亲近我朝的;另外还有爪哇这种,由我朝移民建起来的国家......

也就是说,朝廷是允许殖民地建国的!

这是姜丰敢在北美建国的根本原因!

但如今朝廷只是让他来安抚民心,并未派他来做总督,更没有允许他们建国......他们做的事就属于大逆不道。

为今之计,只有瞒天过海,先将消息隐瞒下来,埋头发展、暗戳戳地猥琐发育......

建国什么的也不必大张旗鼓,等强大起来后,成为了既成现实,到时候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

那么到时候的局面,就是北美和爪哇一样,成为独立的海外殖民地国家。

这似乎不符合朝廷的期望,但却在姜丰的计划之内。

世界这么大,不可能全都成为我朝的“领土、直辖省”,从一开始开拓南洋,姜丰就允许暹罗保留王室、允许爪哇建国。

这也是皇帝允许的。

南洋尚且不可能全部成为直辖省,又何况远在天边的其他地区?

但只要是由我朝之人统治、由我朝百姓占领这块广袤富饶的大陆,是否独立、是否是直辖省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另一个时空的日不落帝国,曾经太阳照到的地方就有它的殖民地,但最终这些殖民地国还不是一一独立了?

这是大势所趋,不是谁能控制和阻止的。

但即使独立了,这些国家也仍受祖国的影响,英吉利语成为了世界第一的语言。

在最初的最初,姜丰就曾对皇帝说过,他要做的,是为华夏民族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让华夏文明遍布世界!让后世子孙不用以穿西服、说洋话为荣!

他要让华夏文明的火光照亮全球,要让全世界都说华夏语!

目光要长远一点,心胸也要广阔一点。这种目光和心胸,姜丰相信皇帝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