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640章 你的黑锅

第640章 你的黑锅

“姜大人,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戴文纲拱了拱手,腰没有弯下去。

输人不输阵,他是打算低头了,但姿态还是要拿捏一二的。

姜丰笑了笑,也拱手道:“戴大人,别来无恙!”

说完,又介绍道:“这是新约城主范致远,如今主管着大夏吏部。”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只有一丝昏暗的光,城主府前的灯笼也亮了起来。昏黄的光照在范致远那张醒目的脸上,只见他微微一笑,更加......奸恶了。

戴文纲自问不是以貌取人的人,又早听说过范致远的名声,据说是姜丰的心腹,在北美经营十年......

但他却没想到范致远相貌如此惊人!

连这样的人都能用,姜丰实非常人!戴文纲心中暗叹,吾不如也......

他心中腹诽,面上却波澜不惊,客套地和范致远相互见礼。

而戴子高是常和西洋人打交道、从事黑奴贸易的,心中不禁把范致远和黑人比较起来,论惊悚,还真是各有千秋。

戴子高自以为眼神隐晦,可范致远是早就习惯各种异样目光的,也不太在意,只笑着在前方领路,请客人们赴宴。

无知小儿,迟早还不是会落在他的手里?

在场之人各有心思,大约也就钱勇心思最纯粹了。反正他万里护送的任务已完成,移民安顿好,他就可以返程了。

当然,船队万里迢迢而来,可不能空船而归,还要捎带海货。

这样来回一趟,挣的海贸银子,也可以填补部分军资了。

城主府也是一座西式的洋楼,大罗马柱子、高大的穹顶、五彩玻璃窗、柱子上挂着的玻璃灯,映照得满室金碧辉煌,那墙上的西洋油画更是吸引人眼球......

戴文纲一一看在眼里,百般滋味在心头。

餐厅里摆放着一章长桌,如今是夏天,壁炉已经封上了。墙角四处却摆放着冰盆,丝丝凉意散发出来,走进其中的人都不由得精神一振。

戴文纲终于忍不住说道:“姜总督在大夏真是逍遥自在,这样的冰盆,也就京中达官贵人用吧。”

宫廷中有专门负责采冰、储冰的职司,每年冬日,负责此事的人都要带领下属到江面、湖面上采冰,然后封存在冰窖里,配备树叶等隔热材料,以备夏季使用。

这些冰除了宫中用外,皇帝也会赏赐给重臣宗室等。

但像大湾闽省这种炎热的地方,冬日却无严冬,难以存冰。

戴文纲贵为巡抚,夏日都没用过冰盆呢。

姜丰微微一笑:“不值什么。”

待众人入座后,他才说道:“唐朝时就有硝石制冰的记载,我让人试了试,果然做了出来,从前大湾也有卖冰的,或者戴大人没有留意?”

戴文纲一怔:“倒是不曾留意。”

戴子高小声说道:“从前闽省也有人卖冰,说是大湾来的货,因父亲不喜奢靡,故而我们家没有采买。”

其实是戴文纲不喜大湾的东西,戴家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没有提此事。

倒是戴子高自己,不仅用上了大湾的冰,还吃过刨冰,尝过冰火两重天呢......

有了这么个由头,气氛倒是没那么严肃了,很快下人上了酒菜,倒是闽省风味。

戴家父子许久不曾尝到家乡的味道了,这一刻不仅百感交集,还有那么一丝感动......

待酒足饭饱,众人坐着用茶,戴文纲才说道:“此前在爪哇,那张真音给我看过一份朝廷的邸报,说是朝廷给我定了畏罪叛逃的罪名。”

“今日姜大人还肯礼遇戴某,想必也不相信这莫须有的罪名。请您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派人送我父子回国、并向朝廷解释一二。”

他还是抱着一丝侥幸,能光明正大地回国。

只要洗脱了畏罪叛逃的罪名,凭借他在朝廷的人脉,还是有可能东山再起的。

要辩解,也得他回了去才有辩解的机会啊。

姜丰笑了笑:“送戴大人回国嘛,这倒不难,船是现成的......只是解释罪名,我却不知该如何为戴大人解释。毕竟这闽省之乱乱得蹊跷,而你父子几人仓促出海走得蹊跷,偏偏这一走如鱼入渊无影无踪......你说,朝廷该不该信你?”

戴文纲忍着气道:“姜大人,明人不说暗话,我之所以无影无踪,还不是落入了爪哇手中?我也想明白了,单凭爪哇能如此轻易掌握我的行踪、还联合乱贼困住我......呵呵,您是南洋总督,您说这是为什么?”

“爪哇是藩属国,本官那时也还不是南洋总督。即使升任之后,我也从不干涉藩属国的具体事务。”姜丰淡淡说道。

要说他和乱军勾结陷害戴文纲,这是万万不能认的。

戴文纲忍了又忍,最后说道:“也罢......我今日来也不是和姜大人对质的。既姜大人不肯为我解释,我也不强求。我只想问,当时乱贼劫持了几个儿子,如今只有长子仍在我身边,不知其他几个幼子是死是活?都是为人父母的,请姜大人体谅我的爱子之心!”

姜丰不肯直接承认,那就只能旁敲侧击了......

不过,他这拳拳爱子之心确实令人动容。

姜丰看了钱勇一眼。

钱勇接口道:“当日在船上我便说了,张国主说闽省乱兵往马来、苏门答腊一带去了,几位小公子大约也在马来。”

戴文纲看着姜丰道:“钱将军说的是‘大约’,我只想要姜大人一句准话。”

都是千年的狐狸,推三阻四有什么意思呢?

想要收服戴文纲,姜丰也决定拿出一点诚意来,平静地说:“他们在马来国,一切皆好。”

戴文纲松了一口气......

几个小儿子的安危也算是他的一桩心病了,如今能得姜丰一句准话,总算是可暂时放心了。

“我若说派人送他们回家,姜大人想必也是不同意的。”戴文纲苦笑。

“戴大人,你错了。不是我不愿意送你们回朝,而是你们回不去了。”姜丰摇了摇折扇,“你想必还不知道,永安王府遇袭,丢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人人都说东西在你身上。”

“宫中有人也想要这些东西,已派了东缉事厂密探下南洋,寻不到东西也要你的命呢!你若不信,我自可以送你们回国。只怕你根本进不了京,更别提当朝辩解了。”

戴文纲瞪大了眼睛,哪里又飞来一口大锅?

一听到什么“永安王”、“宫中”,他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且与宫中贵人相关,能调动厂卫,那不是太后就是皇帝......

听姜丰的意思,这是贵人要取他的性命?

他虽不知道那要紧的东西是什么,但想必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都那么惨了,为什么还要让他背黑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