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646章 万国博览会

第646章 万国博览会

在大湾举行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筹备时间短,从发出邀请函到博览会正式开幕,也不过八个多月的时间。

除了大夏这种“未卜先知”的提前出发外,能够赶来的都是南洋、扶桑、高丽等周边地区,至于西洋人,来的多是在南洋、天竺一带的海商,而不是从本国来的官方代表团。

即便如此,这“外国来朝”的阵势也够壮阔的了。

京中来的官员心道,怕是陛下的万寿节,也没有那么鼎沸。万寿节只是在京使节朝贺,以礼节为主。

而参加万国博览会,则是琳琅满目。新奇的展品层出不穷,各国代表都想在其他国家面前展现本国的风物。

本次万国博览会还会选出优质的珍品,发放“金银铜”牌奖章,这对各国来说都是一种荣耀。

特别是南洋各国,在姜丰的南洋“总督令”号召下,那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唯恐落于人后,让大湾方面觉得不恭敬。

而万国博览会也有其他附带作用。

从博览会开幕的前半个月起,大湾就涌进了数以万计的人。

附近几座城的酒楼、客栈乃至花楼、民居,全都人满为患。

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让本地商贾百姓都发了一笔横财,官府的税收也大大增长。

而凡是要进去“水晶宫”参观的人,都必须在胸前挂一个许可证。

参展代表的则是“参展证”,由主办方发放。而观众的“参观证”则需在鸡笼城官府购买。

除了大湾本地的百姓外,有钱有闲的商人士绅从周边各省甚至京城赶来,将这“参观证”炒成天价。

大湾上下官员心情很好,虽然和税收比起来,卖“参观证”的收入还是小钱,但谁也不会嫌钱多啊!

就连大佳腊知府潘德运都感叹:“姜大人真是生财有道。”

姜大人虽不在大湾,这万国博览会却是他提议办的,当然得归功于他。

知府衙门的老吏们笑道:“这也不是第一回了。当初姜大人刚任大湾知府,就开创了‘佳丽节’,吸引外地商贾、风流才子来岛,那门票也是一票难求。”

潘德运点头道:“姜大人致力于发展民生经济、实乃我辈楷模。不过和万国博览会比起来,佳丽节也是小打小闹了。”

两者的规模和气象岂可相提并论?

光是“万国”二字,就展现了姜丰的胸怀,真不是他从何处想来。

到了万国博览会这一日,由大湾巡抚唐昕亲自致辞,恢弘的“水晶宫”缓缓地打开了大门。

本来,唐昕是要请姜媛代表姜丰致辞的。

姜媛却笑着婉拒道:“爹爹不在,唐大人就是大湾最高的官员,如此盛事理应由唐大人致辞。”

名不正言不顺的,这种风头她不必出。

若有朝一日她主政一方,那么她将不会再推却!

身为女子,想要主政一方何其难以?但姜媛却有这个雄心......

这个令无数人好奇的“水晶宫”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持着“参观证”的各国商人、华国士绅富豪密密麻麻地在走在“水晶宫”里,只觉得天下宝物尽在于此,今日一行可以吹嘘一辈子了。

所有走进这“水晶宫”的人,还没见过万国风物,已经第一时间被震慑到了。

他们看到了什么?一盏盏会发光的玻璃灯,灯里面却没有蜡烛和灯芯,更没有灯油......

这是电灯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即使是大湾,见过的人也不多。

每个展区里面都挂着一个电灯,日夜不息!即使是在阴天,也把整个“水晶宫”照得亮堂堂。

朝廷来的人还罢了,大湾的奇技淫巧发达,各种新奇的物件层出不穷。就拿京中流行的自行车来说,抢了不少出租马车和人力车夫的生意。

而这电灯,大约也就是长明灯一类,没什么稀奇的。

因此华国人虽然也好奇,却没有穷根问底之心。

反倒是西洋各国来的人,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呆怔在原地,名副其实的“出洋相”。

其中一个英吉利人喊道:“上帝!这是电灯!皇家科学院还在研究发电机,华国人却把电灯都研究出来了!”

华国的科技已经超过西洋那么多了吗?细思极恐!

那些洋人反应过来,全都蜂蛹到大湾的展区......大湾虽是华国直辖的省,但作为主办方也有一个独立的展区。

即使没有别的高科技产品了,光是这发电机,也令懂行的人心动了。

大湾是主办方,展品自然不能逊色于人。

确切说,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瞧瞧那哆罗呢绒、洋绸,可比西洋舶来的还正宗;更有火柴、花露水、香皂......都比洋商展现的更好。

然而这些好东西,此时都不吸引人了,西洋人七嘴八舌地问:“发电机可以外贸吗?电灯呢?电灯我们也需要!”

大湾展区的负责人是科研所的年轻研究员,此时笑道:“技术是不能泄露的,但科技的事,欢迎会后交流。”

西洋人既有些失望,又被吊起了胃口......会后交流的话,也许只要他们付得起代价,还是能够获得想要的东西?

这场万国博览会将持续十五日,会馆里还有洽谈间,可供各国商贾、代表商谈合作,倒是不急......

大湾用电灯先声夺人了,但其他各国的展区也各有特色。

整个“水晶宫”分成一个个展区,每个展区前都挂着汉字和该国文字的牌子。

各国也提前派人装饰自己的展区,加入本国的元素。

其中最大的就是华国的展区,分为正馆、东西偏馆,更有缩小版的亭、塔、牌楼,可谓雕梁画栋,飞檐拱壁。

这建筑艺术,就不同凡响了,更别说还有其他的。

邀请函上说,展品可以是艺术品、新科技工艺、特产、矿石、食品......凡是你认为能拿得出手的,都可以拿来展览。

华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准备这场万国博览会根本不用太费心。

拿出几副前朝古字画、蜀绣、苏绣、湘绣......就足以令蛮夷大开眼界了。再加上外贸畅销品松江棉布、杭州丝绸、景德镇陶瓷......吸引得各国参展商流连忘返。

“华国果然底蕴深厚。”西洋商人心中都这么想。

可忧的是,华国的商品越好越丰富,他们对华的贸易逆差就越来越大......

而见多识广的华国人对西洋人的展区就有些失望了。

珐琅器、有鸟儿跳出来唱歌的钟、怀表、玻璃镜等......京中来的大人们表示,也就那样吧,谁没见过?

钟表、玻璃镜什么的,现在华国的工厂也有生产了,且更符合华人的审美。

反而是来参展的南洋和天竺、波斯各地,有些吸引人的东西。

波斯来的钢刀、别具风情的地毯、镶嵌宝石的金银首饰;缅甸的翡翠盆景、摆件、首饰;爪哇的可可、椰浆粉、各色果干;暹罗的红蓝宝石、燕窝、黄金首饰、乳胶;马来的橡胶......

这些东西即使在京城,也是很受欢迎的。

而最令人好奇和期待的,还是在尽头的“大夏展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