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657章 朱满回京

第657章 朱满回京

兵部右侍郎本来就是负责军需调配的,毛文英有这个身份和立场发言。

众人也知道毛文英是施伦一系的,为施伦说话不稀奇,况且他的话也挺有道理的。

但当众说这些话,是不是太大胆太直白了?

姜丰和大夏的事,朝廷捏着鼻子认下了,却也是梗在心头的一桩心事,平时能不提就不提,只当眼不见为干净了。

毛文英就这样直愣愣地敞开来说,真是叫人无可奈何。

尤其他这话还打了顶头上司兵部尚书的脸,此前屡屡哭穷、让姜丰自筹军备的,就是以兵部崔尚书为首啊!

已升任督察院左都御史、执掌督察院的王玢和施伦交好,眼看着毛文英得罪人,不得不出列道:“这鲜卑利亚不比大夏,此地自古以来皆是我朝属地,收复国土是国之大事,岂有让地方督抚自筹军费的?臣以为朝廷不仅应提供军需支持,更应调配北军一同出征。”

王玢是皇帝自幼的伴读,也是皇帝很信任的人,有他发言,其他人一时不语,等皇帝的反应。

“若是调北军出征,这军费消耗就更大了。”皇帝问,“户部和兵部准备如何?”

皇帝是希望这场战争能够获胜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罗刹国疆域横跨欧亚大陆,又一直对我朝东北虎视眈眈,就如同一头黑熊伏在头上,有此机会能铲除,皇帝也是乐见其成的。

和施伦、姜丰这样的“自己人”比起来,皇帝更警惕罗刹国。

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悄悄对视一眼,听起来......皇帝也赞同王玢的意思?

其实,军需方面,朝廷还真的是准备充足!

自西北平定后,朝廷没有大的战事,这几年兵部主要供应的是地方府军的军备。

府军人数虽多,装备却不用多好......

内阁心照不宣的,是重点加强京城的防卫、补贴岭南军队,防范的不一定是外敌,说不定是“自己人”。

现在,若是把这批本应供应京营和岭南军的军备供应北军,那么......他们的一番苦心就付之东流了。

户部尚书只能说道:“军晌已按时调拨给兵部了,想来是充足的。”

兵部尚书则说:“如今军中武器以火器为要,这第一等的火器,还要从海外‘雷鸣集团’购进,耗资不菲。因此,上等火器是首先供应京营的,这也是惯例。再一个,因东海水师出征大夏后就不归了,我朝海防不可空缺,得大力支持岭南将军打造水师。若要出征鲜卑利亚,实在是有困难。”

“但毛侍郎和王大人的话亦有理,国之大事,不可推脱。臣以为,施伦既能出兵,就是有准备的,一时还不用调动北军。兵部可从东北粮仓就近为扶桑军队提供军粮。”

一毛不拔是不可能的,那就多少出一点吧。

反正现在东北没战事,粮仓充实。为军队提供了军粮,这也是朝廷为收复国土出力了,以后扶桑方面也不能说什么。

皇帝微笑道:“爱卿所言甚是,就照此办。”

圣意已下,兵部官员应诺,便去为施伦的远征军调拨军粮......

这件事定下,朝廷的目光又从北方转移到东南,直等着参展的代表团回来了。

鸿胪寺丞朱满没有让人等多久,在秋闱前就乘着海船抵达津港,然后一路进京了。

朱满进京,首先到鸿胪寺禀报公务、上折等候陛见。

鸿胪寺卿看到朱满交上来的获奖证书,没有什么意外地笑道:“我朝地大物博、物华天美,拿奖是必然的。”

朱满恭敬地笑道:“大人所言甚是。我看那万国博览会,东西虽多,能入目者不过寥寥。南洋、大夏还有些土特产,大湾、西洋不过是机巧物事罢了。”

鸿胪寺卿常和外国使节来往,倒不是蔽塞之人,也不像朱满这般迂腐守旧,闻言不置可否地一笑。

随后,又让鸿胪寺在衙的人都来听朱满讲此行见闻,算是凑个热闹。

鸿胪寺丞之上有鸿胪寺卿和少卿,往下有主薄若干,看到上下官员都在听自己说话,朱满不由得挺直了脊背。

关于东缉事厂吩咐的密令是不必多说的,展会上的事倒是照说无妨。

朱满便首先说起了大湾的发电机和电灯、南洋的燕窝、大夏的人参......

“这大夏别的不说,人参是好东西,随行的京商已下了订单,来年我们在京中也可买到优质的大夏参了。”

一个主薄问道:“大夏就人参一样东西?”

“自然不止......他们也有展出自产的布匹和陶瓷,可那些东西哪能和我朝的比?不过班门弄斧罢了,也没有获奖。倒是这大夏参是获了银奖的。”

其他人都笑了,夏国什么不展,展出布匹、陶瓷,那不是以已之短攻人之长吗?

都说姜丰擅长经济,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啊?

鸿胪寺卿笑容不变,心中却想到,看来夏国的工业基础是恢复了,能够生产日用品了。

朱满又道:“那电灯还算新奇,若点上两盏便亮如白昼,晚上读书写字亮着灯,也不怕伤眼了。不过大湾说发电机和电灯的技术还不成熟,不肯对外出售。我想这多半是糊弄西洋人的,不能卖给西洋,朝廷要......他们还能不上贡?”

“朱大人果然精明!”主薄们都奉承着。

随着参展团和自发去大湾的客商回京,关于万国博览会的种种事情也在京中传播开来。

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人听的是热闹,有人关注的是海外风物、有人关注的是新奇发明,也有人关注的是大夏招商引资一事。

去年朝廷才发了邸报为夏国招募官员,也有些人应征了,前些日子去了大湾,已随移民船一起去大夏了。

现在又有招商引资一事,这大夏远在天边,京中关于它的消息从未听过,不少百姓甚至以为,这夏国也就在我朝左近了。

要说热闹,还是在京的高云和姜衡家最热闹,同窗同僚都来找他们。

找高云的,问的是大夏参、爪哇展品金鸡纳树皮的功效;找姜衡的,问的则是电灯的原理、能否出售......

朝廷知道参展团回来了,却一直不急着召见。

直到五日后,皇帝才抽出空来,在文德殿召见了朱满。

像朱满这样的从六品官员,单独面圣的机会可不多......朱满深吸了一口气,决定要好好表现。

他也知道,皇帝真正想问的不是万国博览会的事,而是他从周晟口中打探来的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