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681章 远归的人

第681章 远归的人

施太后想要除掉姜家,不是为了私仇,而是她敏锐地察觉到,姜丰是要带来变革的人,这是她不能容忍的。

而姜家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施太后,甚至不是皇权,而是皇权背后庞大的封建保守势力。

这些人都是既得利益者,是最难接受变革的。

而当今之世,却不得不变、已经大变了!

姜丰曾说,一个地区想要进入工业化社会,除了“大城市的大市场、大量廉价劳动力、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三个客观条件,还需要主观条件,既资本主义关系和比较开明的政治条件。

而华国历史悠久,这是优势也是劣势。

车身太重,想要调整方向就太难。

姜丰刚到大湾时,为了吸引人口曾提出“解放奴隶”、“收容逃奴”,因此得罪了临省最大的地主阶层——藩王。

王府长史曾警告他“自古以来,凡是变法者都无好下场。商君那么得秦王信重,最后却车裂而死;王相变法,被钉在奸相的柱子上几百年。”

其中的风险,姜丰不是不明白。

固然,他也可以随波逐流,不要搞什么改革、更不要搞什么海外开拓,他只要按部就班地升迁、顺从皇帝的意图,以他拍龙屁、简在帝心的功力,成为第二个章成贺并不是妄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已经是读书人的毕生理想。

但他看到了西洋各国的爪子已经伸到我朝,竟敢侵略我朝领土,又哪里能继续沉默?

时不待我,这是天下大争之势,西方国家正在激烈的对外扩张、科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华国错过了这个时机,便可能重演另一个时空的悲剧。

大丈夫处世,有所为有所不为,虽千万人吾往矣!

但姜丰也不是一腔热血、不服就干的莽汉,他知道想要达到目的要有合适的方法。

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国人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根本就不愿改变。

很多人认为,三皇五帝的上古时期就是最好的时代,动不动就说“人心不古”。谁想要改变“祖宗法度”,就是大逆不道。

戴家在闽省发展工业化遭遇的惨败,固然有戴文纲的手段太多激进、引发民愤的原因,但背后更有被工厂争夺了劳动力的地主阶层、保守势力的推波助澜。

姜丰看到了其中的风险,才让人把这个脓包戳破,否则任其酝酿发展,很可能波及到大湾。

大湾是姜家的根基,摧毁了大湾,那才是重大的打击!

想要从内部对抗这些传统势力是很难的,皇权也会为这些势力保驾护航,他们的利益在某些程度上是一致的。

所以,姜丰采用的是外沿包围本土的策略。

在大夏这片没有掣肘的土地上大展拳脚、将大夏建设起来,对华国形成压力。

与其让西洋国家来施压,敲碎天朝上国的美梦,不如让他来!至少由他来动手,华夏民族不用经历惨烈的苦痛!

现在,从朝廷如此忌惮大夏的发展来看,外界的压力已经形成了。

姜丰回朝之后,便是借外界的压力改变和发展内部了......祖国是根本,对姜丰来说,这一点从来就没变。

想要做能和君权分庭抗礼的权臣,没有实力怎么行?

南洋和大夏,就是姜丰的实力!

无论是姜丰还是姜媛,都明白即将面对的是什么,都知道来自敌对势力的反扑有多可怕。

在这黎明前的黑暗,可谓杀机重重。

临近新年的大湾,仍是一片歌舞升平。有赶在年底前离开大湾回乡的,也有远归的游子。

而令姜媛最惊喜的,是钱勇回来了!

“怎么那么快就到了?我预计着你要过了年才回到呢!”姜媛含笑说道。

她身上背负着重担,有丈夫在身边也可分担一二。

钱勇此时已卸下戎装,但还未来得及收拾自己,胡子拉杂、脸被海风吹得有些粗糙皲裂,显得很是沧桑。

“我协助阿树安顿好移民,有阿姐和姐夫在那里,也没什么要用到我的地方,岳父大人便让我回来了。”钱勇笑道,“我也惦记着家里,不知道大夏使臣进京会不会有什么风波,便紧赶慢赶地回来。”

“这一路可还顺利?”姜媛又问道。

“都顺利,现在我们的船又改进了,航速更快。回程用的是大夏产的煤做燃料,出乎意料的好。”钱勇又道,“在巴拿马遇到了岭南将军徐康,因让他们的船队先过,还耽搁了一些时日。”

岭南军帮助大湾运送移民和朝廷选派的官员,徐康要亲自去,大湾无可推脱,也只能应了。

“这么说,徐老将军也到大夏了?”姜媛沉吟道。

“不错。”钱勇凑到姜媛耳边轻声道,“不过徐恭早就溜之大吉了,才不会留在大夏等徐老将军质问呢。”

姜媛觉得耳边有些痒,嗔怪地推了推钱勇。

钱勇笑了几声,又把姜丰派人去波斯湾的事说了。

“就是西洋人,都觉得这条航道太远太危险,那好望角的杀人浪令人望而生畏。但徐恭要躲徐老将军,就是刀山火海也要闯一闯了。”

姜媛笑着摇摇头:“我爹敢让他去,就是衡量过风险的。危险是有,刀山火海不至于。海外开拓,哪里有没风险的事?就是咱们去南美的商船,遇到风浪都沉了几艘。”

这是今年罗鹏派商队去南美发生的事......

姜媛又道:“徐恭去波斯湾,我要给马喇甲去一封信,让他们接应上。”

孤军作战是难的,能有援手守望相助就好很多。

夫妻俩说了一会儿正事,姜媛才打发钱勇去洗刷,不洗刷干净是不准亲近儿子的......

连钱勇这远行之人都回来了,进京贺寿的郑达、董其昌等人也陆续回来。

高云一家也抵达了大佳腊港。

高云的亲妹妹高小雪就在大湾,自然是由她家去码头接人。

高小雪给哥哥一家接风洗尘、说完了别离之事,高云才说已经让人去姜家下了拜帖,过两日要带孩子们到姜家请安。

“钱将军已经回来了,想必有话和哥哥说。”高小雪笑道,“嫂子在京中没有回来,我也一起去吧,也好陪舅母说说话、照看孩子们。”

高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还是妹妹想得周到。你嫂子娘家今年事情多,她哥嫂千万拜托她留下帮忙,我也不好不答应。”

他还是帮妻子说了几句话。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