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722章 士子闹事

第722章 士子闹事

如今是三月初,戴家兄弟告御状前会试刚放榜,会试得中者被称为贡士,还要经过殿试才能中进士。

通常,殿试时间会安排在三月中旬或四月初的某一日,视朝廷有无紧急事务而定。

今年出了告御状的事,关于当朝太后谋害先帝的流言不绝,原本埋头苦读、临急多抱一抱佛脚的新科贡士们都不由得分了心。

一来担心出了这样的事,朝廷自然没精力组织殿试,这殿试会不会安排到四月底?这样的先例也不是没有。

殿试的时间越晚,温习的时间就越久。但对一些囊中羞涩的穷贡士来说,在京中多住一个月又多一个月的开销。

二来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种有违君臣纲常的大事岂能假装不知?

一时之间,打着“春游”、“文会”、“同年会”各种旗号的聚会,都在议论此事。

某家酒楼、某处园林,掌柜管事一觉醒来,猛然发现墙上多了好多诗。

本来有士子题诗,对这些地方来说是好事。说不准其中一位来日声名赫赫、位极人臣,便可作为镇店之宝。

然而这非常时期......管事谨慎地请识字的人来看,好些诗都愤慨地谴责藩王行刺先帝大逆不道,言辞激烈的还说要将永安王开棺鞭尸。

既然骂了永安王,少不得也捎带上同谋施太后。

施太后他们不敢直接骂,而是以劝谏的口吻,要太后“自尽以谢天下”。

看到这些诗......掌柜管事们简直欲哭无泪,连忙命人来粉刷墙壁。可是刚刚粉刷完,下一波来聚会的读书人又题了一壁,简直没完没了!

若是往常,发生这种“题反诗”的事,官府早就按署名去捉人了。

一开始奉天府衙门的确捉了几个题诗的文人,想要重罚以儆效尤。如果是今科贡士,革去他们的功名就是最惨重的打击了。

但还没等官府判决,便有一同参与议论、唇亡齿寒的士子到衙门前请愿、要求放人。

在这黑云压城的时刻,再出现士子闹衙门,不是乱上添乱吗?

奉天府尹只能顺应民意把题诗的人放了。

这一捉一放,闹事的士子们大受鼓舞,题诗题得更起劲了。反正法不责众,有这么好的机会正好展示自己的文采与风骨!

督察院的御史们,少不得又弹劾奉天府尹滥用职权,内阁下旨申饬府尹,责令其不得以言入罪。

奉天府尹顿时蔫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我告病总行了吧?

全城百姓,从上至下都在等三司会审的结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可以服众的说法,各种流言将愈演愈烈。

左都御史王玢进言道:“寻常百姓忙于生计,对朝廷大事好奇也不敢妄议,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能闹事的反而是读书人,今年是会试之年,在京的各地士子又多。臣以为,殿试不可延后,而是要提前。”

赶紧考完,选官的选官、回乡的回乡,把人都给打发走!

皇帝明白王玢的意思,便让礼部拟定殿试日期。

礼部领旨,最终将殿试之日定在三月二十日,在殿试之前还有一场资格验证的复试。

考试日期定了,热闹的诗会文会总算暂时停歇了。无论如何,殿试是关系到他们命运的考试,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而此时此刻,题过反诗的一些人暗暗后悔,自己怎么那么蠢?多灌了两口黄汤就在其他人的怂恿下题那样的诗呢?若是被主考官厌恶了,说不得就得落榜!

也有人无所畏惧的,问心无愧,就是到了殿试,他们也一样仗义执言!

众生百态,不过如此。

安排下殿试的事,皇帝留下王玢,沉默了半晌才问他:“除了京中,其他地方反应如何?”

锦衣卫中有情报部门,其中南方的一部分就掌握在王玢手里。

锦衣卫指挥使傅冲试探过几次,想从王玢手里把权限收回来,但都失败了。想一想,前上司陈璋都不争此事,也就作罢了。

傅冲不知道,陈璋当然不争了,他的心本来也不在国内......

王玢道:“南方的反应还未传回京中,臣还不知道。而京淄一带......文人士子反应和京中相仿,地方官员则在观望,至于驻军未有妄动者。”

“藩王呢?”皇帝又问。

“有监察到藩王间暗中通信,或许是议论此事。”王玢答道。

也就是说,藩王也在关注这件事,但又都不想做出头鸟。或许是想找个冤大头出来首先发难,或是联合起来问责......

“他们这些人......”皇帝目光沉了沉,“早先说让他们改封海外,一个个以为是朕想削藩。现在有这个机会,自然联合起来逼朕取消改封的事了。哼......由得他们一个个占据良田矿产,子子孙孙越生越多,将来重蹈前朝之覆辙?”

前朝晚期,藩王宗室人口庞大到数十万之多,封地的百姓已经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宗室。最后官逼民反,而愤怒的义军攻下城池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屠杀宗室。

陈家宗室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少数人不得不逃亡到南洋去,在海外寻一条生路。

现在,皇帝未雨绸缪,想提前把藩王扔到海外去。他们不是擅长开枝散叶吗?那就去为殖民地增加人口好了。

王玢道:“陛下的远见和苦心,又岂是普通人能理解的?况且,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海外国内都是陛下的,想改封哪里都是合情合理合法。”

皇帝舒心地笑了:“还是王卿体察圣意。改封一事继续推进,他们想逼朕撤销此事,朕可不能如他们的意!密切监视藩王,串联且随他们去,若有出头者......杀鸡儆猴!”

对同根同源的藩王,皇帝可比对士子更狠。文人只能耍耍嘴皮子,藩王就不好说了!

王玢知道皇帝最忌惮的还是藩王和各地掌兵的督抚、指挥使,手里有枪的人说话才有分量......便重点监察这些人。

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姜家。

而在皇帝关心的南方,此刻也是风云迭起。

衡川府,王家和高家都在办丧事。

因为姜家的关系,从前王家和高家也是有来有往的。

年节喜宴,两家都还会互相下请帖。同是衡川府有头有脸的家族,将来互相联姻成为亲戚也不无可能。

但这一回,王珞的灵柩从京城南下,高云的灵柩从大湾向西,两支送葬队伍在衡川府外相会,却差点打起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