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749章 虎子类父

第749章 虎子类父

姜丰和熊楚楚吃过晚饭正在喝茶时,姜衡终于回来了。

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来向爹娘请安。

熊楚楚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笑问:“你看了那庄子,可有要修缮的地方?”

那温泉庄子是姜家的私宅,用来招待贵客的。因为是在山间,种有很多树,夏天绿树成荫,也很舒适。

每逢有贵客来,都是安排住在那里,日常也是有人修缮管理的,哪有什么漏水的地方?

姜衡却点头说:“我看那柱子上的漆黯淡了些,最好重刷一遍。”

熊楚楚好笑地说:“你既如此用心,安排周姑娘起居用具的事也交给你了。”

姜衡高兴道:“那敢情好,只管交给我就是。”

姜丰听他们母子说完,缓缓放下茶杯道:“这婚事是你自己求来的,你肯用心,我很欣慰。少年人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你能坚持那么多年,我已经很惊讶了。但说到底,你们相互了解得并不多......”

“也许成亲之后,你会发现她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到了那个时候,我希望你多自省,不要辜负了人家姑娘。到时候周姑娘受了委屈,陈璋杀回来,我可救不了你。”

姜丰这话,在此时是比较罕见的。

婚事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之后夫妻能够相敬如宾已是难得,又哪里会在乎什么心意?

对男子来说,若发现妻子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也不要紧,那养几个心爱的小妾也就是了。

但姜衡自幼见父母恩爱,姐姐和姐夫也是先有感情再成亲的,这三观已经被姜丰塑造好了,不像普通男子那样把滥情当风雅。

听到父亲谆谆告诫,姜衡忙道:“父亲放心,儿子定不忘初心。”

看着长身玉立、丰神俊朗的小儿子,姜丰满意地笑道:“你这孩子像我。”

熊楚楚:......好的都像你,不好的就不知道像谁。

姜丰仿佛没有看到妻子复杂的眼神,把儿子喊道自己跟前,温声问道:“白天听你说,为了让苦肉计更真些,故意伤了右肩......这伤到底怎么样?可好全了?”

听到这里,熊楚楚的眼眶就忍不住红了。

一开始姜衡还想瞒着她,但右手使不上劲,一写字就暴露了,哪里瞒得住?

没想到姜丰那么敏锐,也立刻想到了这一点。

儿子是自己亲生的,便是一点点不同,也在父母心里眼里。中午吃饭时,姜丰就发现儿子右手夹菜时似乎不对劲了。

姜衡满不在乎地说道:“伤早好了,是有些使不上劲,一些细微的动作受影响,写字也没从前好看。但也没什么要紧的,我已经中了举了,不再去考进士就是了。”

他说得不在意,但姜丰和熊楚楚又哪里听不出他心里的遗憾?

这孩子自幼爱书画,从此写不了好字、画不了画,哪里有不遗憾的?

姜丰没有拆穿儿子的故作坚强,勉励道:“有些人左右手都能写字,还能写不同的书法。你现在开始练习也不迟。你那先生齐可修就是书画大家,来日我去京城把他请来,教你左手书。”

“衡儿,人生在世难免遭遇挫折,跨过去就没事了。等你学会了左手书,再去考进士、中状元!”

听着父亲的鼓励,姜衡神色渐渐坚定,认真地说:“爹爹说得是,我不该放弃。将来我就中个状元,不坠父亲的威名!”

“好!这才是我的好儿子!”姜丰拍了拍姜衡的肩膀。

离开大湾的时候,他还觉得两个犬子不堪大用。如今看来倒是他太苛求了,经历过挫折后的姜衡已经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了。

真是像他!

姜丰心下欣慰,又问:“你在京中见过你哥哥?他和那缅甸女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衡忙道:“哥哥说了他在仰光建城的事,以及如何和女王交往的。”

“我也和哥哥说,缅甸已是我朝的藩属国,仰光城是通往天竺洋的出海口,也在我朝手中。若只是为了稳固西南,用不着他......咳咳......献身。哥哥还捶了我一下。听他的话,他和女王是真的有感情,倒不是为了利益。”

熊楚楚也帮腔:“顾卿来参加万国博览会,也替他们说话。她是心疼萧瑢,希望萧瑢能有一个心意相通、知冷知热的人。她说得那样真情实意,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若一味反对,倒成了棒打鸳鸯的恶人。”

“萧瑢这回给朝廷发了檄文、又自爆了身份,已经引起了天下瞩目,我们家再和她联姻,恐怕陛下会不满。”姜丰叹了口气,“也罢......债多了不愁,陛下不满的也够多了,不差这一件了。”

听他的意思,就是愿意成全姜殊和萧瑢了?

熊楚楚和姜衡的脸上都有了喜气,他们都是希望姜殊能够得偿所愿的。

姜衡又道:“爹爹,这回发檄文的事,还全靠萧瑢配合呢!要不是有她首发檄文,后面的事情还不能这么顺利。”

姜丰点了点头,凡事有利就有弊。

和萧瑢联姻,固然招皇帝忌讳。但萧瑢本身就是一杆旗帜,对姜家也是有好处的。

那三封檄文的内容他也看过了,端得是慷慨激昂,可惜的是太后一死,这轰轰烈烈的“清君侧”便如一拳打到了棉花上,令人气闷不已。

又说了一会儿婚事的安排,姜丰才让姜衡离开。

两个儿子的终身大事都有了着落,姜丰和熊楚楚躺在床上时又念叨了好一会儿......对于此时的人来说,老人最大的责任就是给儿子娶媳妇,延续家族香火。

姜丰也不能免俗,想到家中要添丁进口,还是高兴的。

这种心情和嫁女儿时完全相反。

次日,姜媛和钱勇来请安时,姜丰说道:“萧瑢那里,去一封信安抚。太后已薨,此事到此为止,毕竟先帝遇害和今上是无关的。”

“安王萧玦那里,朝廷下旨命他进京?跟他分析利弊,让他告病不去。琼海那县令,说起来还是我连累了他,安排他告老......给他一笔钱妥善安置。”

姜媛应下。

这些事她自己也有安排了,做人做事要有始有终,可不能把别人利用完了就扔下不管。

一家人正说着话,管事来报:“戴家公子来访。”

“他们何时来的大湾?”姜丰问姜媛。

姜媛道:“施家主犯处斩后,我们的人就护送他们回大湾了。他们在京中碍人眼,若有人杀他们泄愤也是麻烦。还是在大湾安全些。”

姜丰点了点头,以皇帝的胸襟,自不会把戴家两个小子放在心上。但其他人就难说了,毕竟在众人看来,这两个人也算是逼死太后娘娘的祸首了。

“请他们到正厅。”姜丰转头吩咐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