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753章 新官拜码头

第753章 新官拜码头

邸报上说让督抚公议,姜丰和唐昕为施太后选择了“思”的谥号,大湾高层官员都没有异议,这奏折便写好、送进京中。

全国各省路程远近不一,这邸报奏折来回一趟,等谥号定下来,恐怕也到了百日出殡的时间。

大湾众人听说姜丰先不进京而是要回乡祭奠外甥,心念一转都明了:姜丰这是想等太后出殡了再进京,避过谥号之争,也避过去给施太后哭灵。

要姜丰去给施太后哭灵祭奠,实在太难为他了!

从唐昕到姜家拜访开始,接下来几日,姜家的访客络绎不绝。

新上任的按察使崔城也来了。

崔城和前任大湾按察使冯实不一样,他不是由京中大理寺外放的,而是从内陆省份平调来的。

因此,他和京中派系、大湾官员都没有关联,正是一个独官。

对于按察使这个职位来说,独官并不是劣势。司法要公正,没有过多的派系牵扯才好呢!

姜丰和煦地接见了崔城,问了省内近年来的治安、案件等,不一会儿就心中有数,这个崔按察使是有实干的......

各州县的重要案件都一清二楚,对律法也很熟悉,不假思索就能说出哪一条哪一律。

“有崔大人您这样的大才主持大湾刑名,是百姓的福音。”姜丰赞道,“我是大理寺主薄出身,从前冯大人在时,我们便常说,律法是国之大事。有法可依、依法治国,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崔城姿态恭敬地聆听,认同地说:“姜大人所言,正是我们刑名之人的心声。不瞒大人说,下官是主动请调大湾的,也是听闻这里律法清明,刑律官不难做。”

他话说那么直接,可把姜丰逗笑了......

可不是嘛!别看按察使这官不小,在一省中地位仅在巡抚之下,和布政使平级,但实际上,一旦遇到什么大案要案,就束手束脚......

有些省还有“护官符”,上面都是本地豪强贵族,这些家族子弟犯法,主官就只能睁一眼闭一眼糊涂断案。

但谁放着清官不做想做“葫芦官”?都是逼不得已啊!

崔城来“拜了码头”,得了姜丰赠的一副“清正廉明”的题书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精通刑名的人又岂会是傻子?在大湾这地方想要官运亨通,可离不开姜总督的认可和支持!

新任的大湾布政使罗鹏、海关提举陆灿联袂而来。

他们两个和现任马喇甲城主沈之鹤是同一批来到大湾的,是皇帝特派给姜丰的“左臂右膀”。这么多年下来,早已成为了“自己人”。

罗鹏的庶妹罗鹃嫁给了高雷,和姜丰也成为了姻亲。

但罗鹏其实比姜丰小不了几岁,庶妹罗鹃比他小十几岁。这么一来,他平白无故倒比姜丰矮了一辈。

但是他也不以为杵,自从罗、高两家结亲以来,他在姜丰面前就以晚辈自居。

呵......你以为人人都有资格做姜大人的晚辈吗?我高兴,我自豪!

姜丰看到他们,真心实意地笑道:“你们升了官,我还没恭喜你们呢!”

陆灿笑着说:“大人出发前往大夏时,就说我们都有升迁,我也暗暗的期待着呢,以为顶多官升一级,谁知直接顶了老罗的窝,可把我高兴坏了!”

陆灿是江南世家公子,刚来大湾的时候看不惯姜丰“铁血野蛮”的手段。

但渐渐的,他发现姜丰的铁血野蛮都是对外的,百姓在他的治下过着幸福富足的生活,这观感也渐渐变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叔父陆宽在姜丰的运作下成了吕宋总督,于公于私,陆家得承姜丰的情。

而现在,他自己也升了大湾海关提举。

大湾海贸发达,又统管大湾和闽省两地的关税,可是实打实的肥缺。能够升到这个位置,如他自己所言,确实是意外之喜。

姜丰微笑:“你这些年掌着大湾和西洋的茶叶贸易,给官府增了不少税收,你的资历能力在这里,这个职位你是应当的。”

英吉利人占据天竺后,在领地锡兰种了茶,锡兰红茶品质好、又适应西洋人的口味,在海外上抢占了不少我朝茶叶的贸易。

甚至一些华国贵族富商都喝锡兰红茶,既图新鲜也彰显身份。

即使姜丰把天竺的英吉利殖民地打得稀巴烂,天竺势力重新洗牌,但茶园换了主人,红茶也依旧出口。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东南沿海茶叶出口量锐减,陆灿能维持住大湾高山茶的出口量实属不易。

罗鹏也道:“我已经把我朝和南美的贸易通道建设好,有阿灿接管海关,正好让他把茶叶卖到南美去。”

姜丰笑道:“占据南美的葡国人和佛郎机人也是要喝茶的,他们那里矿产丰富,又和大夏有贸易往来、不差钱!”

“这么好的地方,难道大夏就放着不管?”罗鹏好奇地问道。

他是知道的,在姜大人口中,世界各地“自古以来都是我朝的”。

什么?你说不是?来来来~我给你看证据!

姜丰看着罗鹏,哈哈笑道:“你可真了解我!也不是放着不管,只是现在还顾不上。大夏先要埋头发展,南美那里......来日再说,就当作大夏的后花园好了。”

“拉丁人和英法普鲁士这些国家的人不一样,他们天性热情奔放能歌善舞,就算让他们统治整个南美大陆,也不会发展得太快。”

和南美人打过交道的罗鹏深以为然地点头......“能歌善舞”形容一个民族,可不见得是表扬,形容非洲的黑人,不也是这个词吗?

拉丁人到了南美一百年后,生活在雨林中的后裔竟连冰块都不认识!这文化断层可够严重的。

要知道,冰块在他们祖国可不是什么稀罕物啊!

接着,罗鹏和陆灿又一一汇报了公务。

姜丰认真听完,知道大湾比他离开时百姓收入、官府税收、海贸收入都有上涨,满意地点头。

大湾是他的基点和心血所在,他自然也希望大湾越来越好。

罗鹏道:“去年举办万国博览会,我们大湾的各项收入都有增长。姜大小姐说以后万国博览会四年举办一次,我们华国为理事国,有权决定举办地。我想大湾已有举办的经验,不如下一届仍在大湾举行。”

在其位谋其政,任海关提举时,罗鹏考虑的是扩大海贸和关税收入;任了布政使,想的就是整个大湾的发展和百姓的收入了。

姜丰摆了摆手笑道:“下一届在大夏举行。难道你们不想去大夏看看?”

若是别的地方,罗鹏还要争一争,大夏的话......那就不必争了。

而后,大佳腊知府潘德运、鸡笼城知府罗轩也都陆续来访。

接见完他们,姜丰对大湾这两年的发展也心中有数了。

随着势力范围的扩大,他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一去管,知人善用和放权也是很重要的。

在他动身回乡之前,周佳恒也从南屯抵达了大佳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